全自动装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828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装球装置的制作方法
全自动装球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球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将汽车轮毂球轴承滚动体(钢 球)压入保持器中的全自动装球装置。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轮毂球轴承生产规模的扩大,装配工序成为瓶颈,而滚动体(钢 球)压入保持器的效率又直接影响着轴承装配速度。目前多数汽车轮毂球轴承 生产厂家均采用人工装球。随着产量的增大,由于压球速度限制,需要多人专 门进行压球工作,造成大量人力资源占用,而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 人劳动强度、提高装配质量的全自动压球机。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装球机,包括装 球容器、分球装置、压球装置、传送装置、动力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压球装 置下模固定在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带上,传送带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作间 歇移动,所述装球容器中的滚动体经由所述分球装置进入由控制系统定位于正 下方的压球装置下模内的保持器中,在第二个压球下模移动到分球装置正下方, 滚动体再次进入正下方的压球装置下模的同时,压球装置将滚动体压入保持器, 压球下模移动至传送带上下换向处时,压有滚动体的保持器靠自重掉落入盛装 容器中,如此循环。所述分球装置包括分球器上模、蓄球器和分球器下模。分球器上模固定在 上支座上,蓄球器与分球器下模同时固定在下支座上。同时,蓄球器通过旋转 臂与往复式气缸相连接,作往复旋转运动。所述压球装置包括压球下模、压球上模和气缸,压球下模固定在所述传送 装置的传送带上。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和传感器;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机调节器d , 电机M,调速电位器PR,继电器l、 J2,时间继电器ST,电磁阀CL、 CT2 ,接 触开关XR,调整手动开关Id、 Id,电流保护开关FS,放电二极管D。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分球装置和所述压球装置实现了分球和压 球的自动化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装配质量。
图1是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剖视图;图2是分球装置原理图;图3是压球装置原理图;图4是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图。图中1-分球器下模,2-蓄球器,3-分球器上模,4-支柱l, 5-漏斗形装球 容器,6-轴承,7-支柱2, 8-螺母M20, 9-上支座,10-支柱套筒,11-下支座, 12-气缸,14压球上模,15_支柱-3, 16-压球下模,17-驱动导轮,18-装配支承 板,19-压球器托板,20-传感器,21-传送带,22-基座,23-调节螺钉,24-从 动导轮,25-滚动体(钢球),26-保持器,d-电机调节器,M-电机,PR-调速电 位器,Ji、 J2-继电器,ST-时间继电器,CT,、 CT2-电磁阀,XR-接触开关,Id、 K2-调整手动开关,FS-电流保护开关,D-放电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 、图2和图3所示, 一种全自动装球机包括装球容器、分球装置、 压球装置、传送装置、动力装置和控制系统。压球装置的压球下模16固定安装 在转动的传送带21上,由动力装置带着转动。清洗后的洁净钢球从漏斗形装球 容器5进入分球装置分球。当压球下模16移动到分球装置正下方时,前一个压 球下模16也移动至压球上模14正下方,传感器20接触到压球下模16上的铁 片,传送带21接受控制信号停止转动,分球装置中的滚动体25进入正下方的 压球下模16,同时压球装置的上模14进行压球动作,将滚动体25 (钢球)压 入保持器26中。动作完成后,传动装置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继续进行传动;当 第二个压球下模16移动到分球装置正下方时,感应器20接触到压球下模16上 的铁片,传送带再次21停止,分球装置的球再次进入正下方的压球下模16,同 时压球装置的压球上模14再次进行压球动作。压球下模16移动至传送带21换 向处时,压有滚动体25的保持器26靠自重掉落入盛装容器中,如此循环。所述分球装置包括分球器上模3、蓄球器2和分球器下模1。分球器上模3 固定在上支座上,蓄球器与分球器下模同时固定在下支座上。同时,蓄球器通 过旋转臂与往复式气缸相连接,可以作往复旋转运动。当气缸12伸出时,蓄球器2的钢球孔与分球器上模3的钢球孔相对齐,而 与分球器下模1的钢球孔相错开。这时,分球器上模3中的滚动体25掉落入蓄 球器2中。由于蓄球器2的钢球孔与分球器下模1的钢球孔错开,钢球便只能 停留在蓄球器2中。蓄球器2的每个蓄球孔只能存放一颗钢球。当气缸12回縮时,蓄球器2转动,其球孔和分球器下模1的球孔相对齐,球从蓄球器2进入 分球器下模1,并掉入压球下模16中。而此时蓄球器2的球孔之间的横梁正好 与分球器上模3的球孔对齐,分球器上模3中的钢球不能继续掉下。通过往复 式气缸的往复运动,以实现分球装置的分球。所述压球装置包括压球下模16、压球上模14、气缸12。压球下模16固定 在传送带21上,内放有保持器26。当压球下模16移动至分球下模1正下方时, 传感器20输入信号,传送带21停止转动,进入延时。气缸12拉动蓄球器2, 钢球体通过分球下模1落入放于压球下模16的保持器26的球兜孔上。同时, 气缸12驱动压球上模14与压球下模16闭合,将钢球压入保持器的球兜孔中。 气缸12伸出,蓄球器2转动蓄球并阻止球落入分球器下模1。同时气缸12縮回, 带动压球上模14提起。延时结束,传送带21重新开始转动。如此循环。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过程是合上开关KS、 Id,传送带 21转动;当合上开关K2,当接触开关XR收到压球下模16上传感器20的信号时, 继电器1动作,时间继电器ST开始延时,同时电磁阀CL、 CL动作,分球装置 和压球装置同时开完成分球和压球。继电器^继续动作时,电机M断电停止, 传送带21停止转动。延时结束,继电器1断电,复位,电机M通电运行,等接 触开关XR收到下一个压球下模16上传感器20的信号时,重复上述动作。依此 循环重复。本发明具有功耗低,空间占用小的特点,不仅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 轮毂球轴承滚动体(钢球)压入保持器的效率也大幅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全自动装球机,其特征是包括装球容器、分球装置、压球装置、传送装置、动力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压球装置下模固定在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带上,传送带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作间歇移动,所述装球容器中的滚动体经由所述分球装置进入由控制系统定位于正下方的压球装置下模内的保持器中,在第二个压球下模移动到分球装置正下方,滚动体再次进入正下方的压球装置下模的同时,压球装置将滚动体压入保持器中;压球下模移动至传送带上下换向处时,压有滚动体的保持器靠自重掉落入盛装容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装球机,其特征是所述分球装置包括分球 器上模、蓄球器、分球器下模和漏斗形装球容器,分球器上模固定在上支座上, 蓄球器与分球器下模同时固定在下支座上;同时,蓄球器通过旋转臂与往复式 气缸相连接,作往复旋转运动。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装球机,其特征是所述压球装置包括压球 下模、压球上模、气缸,压球下模固定在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带上。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装球机,其特征是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 导轮、从动导轮。
5、 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全自动装球机,其特征是所述压球装置的压球下模固定在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带上,二者同时运动。
6、 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全自动装球机,其特征是所述动力装置的从 动导轮采用螺钉调节水平位置,以调节传送装置的传送带的松紧程度。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装球机,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 电路和传感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装球装置,包括装球容器、分球装置、压球装置、传送装置、动力装置和控制系统部分,所述压球装置下模固定在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带上,传送带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作间歇移动,所述装球容器中的钢球经由所述分球装置进入由控制系统定位于正下方的压球装置下模内的保持器中;在第二个压球下模移动到分球装置正下方,滚动体再次进入正下方的压球装置下模的同时,压球装置将滚动体压入保持器;压球下模移动至传送带上下换向处时,压有滚动体的保持器靠自重掉落入盛装容器中,如此循环。具有功耗低、空间占用小的特点,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F16C43/00GK101216075SQ200710033059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9日
发明者何运琦, 刘炳钦, 吴月昌, 张立新, 军 李, 蒋信芳 申请人:韶关东南轴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