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11543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工艺装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 用于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时,通常先手工涂抹或用机器 分别对内、外两只轴承进行润滑脂加注后,再凭手工适当涂抹润滑脂 于轴承室润滑脂贮存区内,最后将轴承压装入制动毂;或先将外轴承 压装入制动毂,再凭手工适当涂抹润滑脂于轴承室润滑脂贮存区内, 最后压入内轴承。
手工涂抹润滑脂于轴承室润滑脂贮存区内,难以控制注入空间和 加注量。采用手工加注的方式,在流水线作业生产时,更显费时费力。 此外,当完全采用手工作业时,除难以保证加注质量和生产节拍外, 员工的作业条件也相当恶劣——尤其是冬季,手指难以忍受粘连润滑 脂的寒冷刺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 润滑脂加注装置,利用工艺芯轴与制动毂和轴承配合形成润滑脂加注 通道,以达到同时完成制动毂内、外两轴承及其轴承室贮存区的润滑 脂定腔即或称定量加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新型 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工艺芯轴上有与设置 在制动毂上的外轴承、内轴承配合与定位的轴身部位和轴台部位,工 艺芯轴上部设置有压盖,工艺芯轴下部设置有底板,工艺芯轴中部与 外轴承、内轴承之间的制动毂的内壁围部成空腔,压盖上有管接头与 润滑脂相连,所述的管接头、压盖与制动毂的连通部、外轴承、内轴承之间的空间或空腔连通构成润滑脂的加注通道。 技术方案之二是
一种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工艺芯 轴上有与设置在制动毂上的外轴承、内轴承配合与定位的轴身部位和 轴台部位,工艺芯轴内部有上下方向设置的空腔,工艺芯轴下部设置 有底板,工艺芯轴中部开设有连通内外的通孔与外轴承、内轴承之间 的制动毂内壁围成空腔连通,工艺芯轴的上或下端设置管接头与润滑 脂相连,所述的管接头、工艺芯轴内腔与制动毂的连通部、外轴承、 内轴承之间的空间或空腔连通构成润滑脂的加注通道。
本实用新型中主要提供工艺芯轴、压盖等部件,将已压装了轴承 及油封的制动毂套装在固定于底板的工艺芯轴上,再将连接有润滑脂 加注软管的下部设有0型密封圈的压盖扣在制动毂上,启动润滑脂加 注系统,工艺芯轴相关轴颈与轴承内径、油封为间隙配合,故自工艺 芯轴上部注入的润滑脂,将沿着工艺芯轴与轴承及设置了油封的制动 毂之间围成的通道——外轴承一轴承室润滑脂贮存区一内轴承前进, 通常约几秒钟后完成润滑脂加注——两轴承及轴承室贮存区均注入定 制量的润滑脂。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润滑脂定腔加注装置,因其作业时间短、 加注空间控制准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维护便利等特点,特别适 合汽车底盘件装配线的流水作业生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分解状态图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工艺芯轴的结构示意图5是图4中A部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核心就是提供一个工 艺芯轴IO,工艺芯轴10要求按照工作目的物的结构设计,且满足定腔 加注润滑脂的空间要求。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进行说明。
结合图1 4所示,工艺芯轴10上有与设置在制动毂50上的外轴 承60、内轴承70配合与定位的轴身部位和轴台部位,工艺芯轴10上 部设置有压盖20,工艺芯轴10下部设置有底板90,工艺芯轴10中部 与外轴承60、内轴承70之间的制动毂50内壁围成空腔,压盖20上有 管接头30与润滑脂相连,所述的管接头30、压盖20与制动毂50的连 通部、外轴承60、内轴承70之间的空间或空腔连通构成润滑脂的加注 通道。
工艺芯轴10的结构设计要求其首先具备与装配有外轴承60、内轴 承70的制动毂50进行配合, 一方面起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工艺芯 轴10与外轴承60、内轴承70的制动毂50配合必须形成润滑脂的加注 通道。
所述的压盖20与制动毂50之间、制动毂50与工艺芯轴10之间 设置有维持润滑脂加注通道保持密封的密封件,采用这种在结合部位 设置密封件的方案,主要是考虑到润滑脂的加注速度如果较快,就要 求提供较大的加注压力,设置密封后可以避免出现润滑脂的外逸。
所述的工艺芯轴10的上端轴头11为球面状,工艺芯轴10上部的 上段轴身12和中下部的中下段轴身13分别与外轴承60、内轴承70 的内径之间构成间隙配合,以提供润滑脂通道间隙,工艺芯轴10的上 端轴头11为球面状以消除润滑脂的粘连,同时减少加注润滑脂的阻力。
工艺芯轴10上与内轴承70配合的承载轴台14与油封80的承载 面间有约45度的倒角面15,该倒角面15上均部6 16个润滑脂通道 通孔16,这样沿周向均匀布置多个小孔,可以均匀地将润滑脂加注到 内、外两轴承及其轴承室贮存区部位,通孔16延伸至工艺芯轴10的下端面上。工艺芯轴10与相关轴承内径、油封为间隙配合,承载内轴 承70的轴台14与油封80间倒角面15为45度,以提供润滑脂通道间隙。
上述方案中制动毂50、外轴承60、内轴承70、油封80为工作目 的物。
所述的压盖20的下端面上向下设置一段台部,其内部为孔状且与 管接头30内管腔连通,压盖20的下端面上的台部嵌入制动毂50的外 轴承室且为间隙配合,压盖20与制动毂50端部接触处设有嵌入弧形 槽内的0型密封圈40。
所述的工艺芯轴10底部居中位置处为沉孔17,所述的倒角面15 处开设的通孔16向内下方延伸并连通至沉孔17内。所述的倒角面15 处开设的通孔16沿圆周方向均设10 14个、直径3 5毫米。工艺芯 轴10底部设置沉孔17,可直接或外接软管回收溢出的润滑脂。
本装置还包括一个夹持机构100,夹持机构100上的快速夹头101 对称压靠在压盖20上。所述的快速夹头101的安装调整可以满足压紧 密封要求,快速夹头101的安装调整满足压紧密封要求,夹持机构100 包括快速夹头座102和快速夹头101,这是常规成品工具。底板90在 底部起着支撑固定工艺芯轴10的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工作过程进行简要说明。
将己压装了外轴承60、内轴承70及油封80的制动毂50套装在固 定于底板90上的工艺芯轴10上,再将下部设有0型密封圈的压盖20 扣在制动毂50上,压盖20上的管接头30与润滑脂贮存及隔膜泵抽吸 系统的加注软管相连,扳倒快速夹头101对称压牢压盖20,启动润滑 脂加注系统,被隔膜泵抽吸上来的润滑脂,自工艺芯轴10的球面形轴 头11部进入工艺芯轴10,由于润滑脂处于密闭系统中,故其只能沿着 工艺芯轴10提供的缝隙通道即外轴承60—轴承室润滑脂贮存区一内 轴承70前进,从而快速完成润滑脂加注,约5秒钟,内、外轴承60、 70及轴承室贮存区均注入定制量的润滑脂。实施例2
工艺芯轴10上有与设置在制动毂50上的外轴承60、内轴承70 配合与定位的轴身部位和轴台部位,工艺芯轴10内部有上下方向设置 的空腔,工艺芯轴10下部设置有底板90,工艺芯轴10中部开设有连 通内外的通孔与外轴承60、内轴承70之间的制动毂50内壁围成空腔 连通,工艺芯轴10的上或下端设置管接头30与润滑脂相连,所述的 管接头30、工艺芯轴10内腔与制动毂50的连通部、外轴承60、内轴 承70之间的空间或空腔连通构成润滑脂的加注通道。
上述实施l、 2的核心没有区别,两者有所区别的只是在于,实施 例1中润滑脂的加注通道是沿着工艺芯轴10外壁顺延的,实施例2中 润滑脂的加注通道包括润滑脂首先进入通道工艺芯轴10,然后才进入 轴承室润滑脂贮存区,进而注入外轴承60、内轴承70中,就是说提供 的加注通道的路径有区别。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地实现定腔加注一个 或同时定腔加注多个轴承润滑脂等脂膏类状物。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工艺芯轴(10)上有与设置在制动毂(50)上的外轴承(60)、内轴承(70)配合与定位的轴身部位和轴台部位,工艺芯轴(10)上部设置有压盖(20),工艺芯轴(10)下部设置有底板(90),工艺芯轴(10)中部与外轴承(60)、内轴承(70)之间的制动毂(50)的内壁部围成空腔,压盖(20)上有管接头(30)与润滑脂相连,所述的管接头(30)、压盖(20)与制动毂(50)的连通部、外轴承(60)、内轴承(70)之间的空间或空腔连通构成润滑脂的加注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盖(20)与制动毂(50)之间、制动毂(50) 与工艺芯轴(10)之间设置有维持润滑脂加注通道保持密封的密封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芯轴(10)的上端轴头(11)为球面状,工 艺芯轴(10)上部的上段轴身(12)和中下部的中下段轴身(13)分 别与外轴承(60)、内轴承(70)的内径之间构成间隙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 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工艺芯轴(10)上与内轴承(70)配合的承 载轴台(14)与油封(80)的承载面间有约45度的倒角面(15),该 倒角面(141)上均部6 16个润滑脂通道通孔(16)延伸至工艺芯 轴(10)的下端面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 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盖(20)的下端面上向下设置一段台部, 其内部为孔状且与管接头(30)内管腔连通,压盖(20)的下端面上 的台部嵌入制动毂(50)的外轴承室且为间隙配合,压盖(20)与制 动毂(50)端部接触处设有嵌入弧形槽内的O型密封圈(40)。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括一个夹持机构(100),夹持机构(100)上的快速夹头(101)对称压靠在压盖(20)上。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芯轴10底部居中位置处为沉孔(17),所述 的倒角面(15)处开设的通孔(16)向内下方延伸并连通至沉孔(17)内。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 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括一个夹持机构(100),夹持机构(100) 上的快速夹头(101)对称压靠在压盖(20)上。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角面(15)处开设的通孔(16)沿圆周方向均 设10 14个、直径3 5毫米。
10、 一种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工 艺芯轴(10)上有与设置在制动毂(50)上的外轴承(60)、内轴承(70)配合与定位的轴身部位和轴台部位,工艺芯轴(10)内部有上 下方向设置的空腔,工艺芯轴(10)下部设置有底板(90),工艺芯 轴(10)中部开设有连通内外的通孔与外轴承(60)、内轴承(70) 之间的制动毂(50)内壁围成空腔连通,工艺芯轴(10)的上或下端 设置管接头(30)与润滑脂相连,所述的管接头(30)、工艺芯轴(10) 内腔与制动毂(50)的连通部、外轴承(60)、内轴承(70)之间的 空间或空腔连通构成润滑脂的加注通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制动毂轴承润滑脂加注装置,工艺芯轴上有与设置在制动毂上的外轴承、内轴承配合与定位的轴身部位和轴台部位,工艺芯轴上部设置有压盖、下部设置有底板、中部与外轴承、内轴承之间的制动毂内壁围成空腔,压盖上有管接头与润滑脂相连,所述的管接头、压盖与制动毂的连通部、外轴承、内轴承之间的空间或空腔连通构成润滑脂的加注通道,利用加注通道,可以方便实现制动毂内、外两轴承及其轴承室贮存区的润滑脂定量加注。
文档编号F16N27/00GK201237073SQ20072012971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6日
发明者宇 杨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