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阀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28830阅读:7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阀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阀,尤其涉及其密封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针阀的主密封,即阀杆与阀体的密封是靠金属对金属产生密封。这种 结构的密封对阀杆阀尖(即阀杆锥体面)的硬度要求很高,而且无法满足混合 气体和含磨料的介质需要,进而导致"跑、冒、滴、漏"的现象产生。另外, 上阀盖的密封,包括阀杆与上阀盖的密封和上阀盖与阀体的结合部的密封大都 采用填料,密封性能差,启闭扭力重。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针阀密封结构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阀密封结构。该 密封结构能很好解决了现有针阀存在的密封"跑、冒、滴、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针阀密封结构,包括阀体、阀 杆、上阀盖,所述阀杆与阀体的密封为软座密封,所述软座由上阀盖的下端部 位固定在阀体的下密封部,与阀杆下端的锥面接触产生密封。所述软座可以采 用诸如尼龙66之类的片状非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之一是所述阀杆与上阀盖的密封由至少1
个第一 O型密封圈和至少1个档圈交替组合形成。第一 o型密封圈可以采用氟 橡胶O型密封圈,档圈可以采用聚四氟乙烯薄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之二是所述上阀盖与阀体的结合部由第二 O型密封圈密封。第二O型密封圈可以采用氟橡胶O型密封圈。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之三是上阀盖上端套有圆手把,圆手把固 定在阀杆上,圆手把的下端包裹上阀盖的上部,并与上阀盖呈活动配合,阀门 启闭时,圆手把下端始终不超过上阀盖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主密封,即阀杆与阀体的密封采用软座 密封结构,尤其采用片状非金属材料,耐磨,关闭性能良好,特别对真空负压, 气体介质有很好的密封作用;2、上阀盖密封采用O型密封圈和档圈组合密封, 密封性能好,启闭灵活、扭力轻,耐高压性能强,对磨损后的O型密封圈可以 补偿和更换;3、圆手把的下端包裹上阀盖的上部,并且阀门启闭时,圆手把下 端始终不超过上阀盖的顶端,利用圆把手直接防止灰尘进入阀杆螺纹系统,从 而防止灰尘破坏阀杆润滑和磨损,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且不需添加其它部件, 结构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手把,2、顶丝,3、阀杆,4、上阀盖,5、第一O型密封圈, 6、档圈,7、第二O型密封圈,8、阀体,9、软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双密高压封针阀主要包括阀体8、、阀杆3、 上阀盖4以及圆手把1,圆手把1活动套在上阀盖4上端,并用顶丝2固定在阀 杆3上,转动圆手把1带动阀杆3上下移动,圆手把1的下端包裹上阀盖4的 上部,并与上阀盖呈活动配合,阀门启闭时,圆手把1下端始终不超过上阔盖4 的顶端,利用圆把手直接防尘。所述阀杆3与阀体8的密封为软座密封,软座9由上阀盖4的下端部位固定在阀体8的下密封部,与阀杆3下端的锥面接触产
生密封,软座采用片状尼龙66材料,利用软座片上的密封口与阀杆锥面(即阀 尖锥度面)接触,实现高压密封,以达到介质无泄漏。所述阀杆3与上阀盖4 的密封由两个第一 O型密封圈5和两个档圈6交替组合形成,所述上阀盖4与 阀体8的结合部由第二0型密封圈7密封,档圈6采用聚四氟乙烯薄片,第一 O型密封圈5和第二 O型密封圈7采用氟橡胶O型密封圈。
权利要求1、一种针阀密封结构,包括阀体(8)、阀杆(3)、上阀盖(4),其特征是所述阀杆(3)与阀体(8)的密封为软座密封,所述软座(9)由上阀盖(4)的下端部位固定在阀体(8)的下密封部,与阀杆(3)下端的锥面接触产生密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阀密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阀杆(3)与上阀 盖(4)的密封由至少1个第一O型密封圈(5)和至少1个档圈(6)交替组合 形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阀密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阀杆(3)与上阀 盖(4)的密封由两个第一O型密封圈(5)和两个档圈(6)交替组合形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针阀密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阀盖 (4)与阀体(8)的结合部由第二O型密封圈(7)密封。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针阀密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阀盖 (4)上端套有圆手把(1),圆手把(1)固定在阀杆(3)上,圆手把(1)的下端包裹上阀盖(4)的上部,并与上阀盖呈活动配合。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阀密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阀盖(4)上端 套有圆手把(1),圆手把(1)固定在阀杆(3)上,圆手把(1)的下端包裹上 阀盖(4)的上部,并与上阀盖呈活动配合。
专利摘要一种针阀密封结构,包括阀体、阀杆、上阀盖,阀杆与阀体的密封为软座密封,软座由上阀盖的下端部位固定在阀体的下密封部,与阀杆下端的锥面接触产生密封;阀杆与上阀盖的密封由至少1个第一O型密封圈和至少1个档圈交替组合形成;上阀盖与阀体的结合部由第二O型密封圈密封;上阀盖上端套有圆手把,圆手把固定在阀杆上,圆手把的下端包裹上阀盖的上部,并与上阀盖呈活动配合,阀门启闭时,圆手把下端始终不超过上阀盖的顶端。本针阀密封结构能很好解决了现有针阀存在的密封“跑、冒、滴、漏”的问题。
文档编号F16K41/02GK201145049SQ200720302889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1日
发明者李国标, 金进星 申请人:金进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