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折合器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482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件折合器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折合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对管件 折合器的张开动作限制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管件折合器安装使用的地方或场所并无限制,其中最常使 用的地方是作为折叠型自行车车架的连接及折合用,如图1
所示,在连接前后架体的大骨架上装设有一管件折合器10, 及在支撑把手的把手杆上装设有一管件折合器10,藉以分别
连接或折叠该大骨架及把手杆用。管件折合器的构造组成有很 多种,可谓形形色色。然而,为达成管件折合器本身可以张合 的作用,大体上会包含一基本构造,即由一上壳体11、 一下
壳体12及一快拆卡掣组13组合而成;其中,上、下壳体的接
合端分别伸出一枢接管111作并置,再由一枢轴112穿设入该 等枢接管内作枢接,藉此使上、下壳体间达成可以张合的作用; 该快拆卡掣组则包含有一连动杆131及一快拆柄135,该连动 杆的前端接设一夹掣块132,以夹掣住上、下壳体合拢后的端 缘,后端则接设一轴块133,轴块中心设有一轴孔134,供与 该快拆柄偏心的轴孔藉由一枢轴112枢接。使用时,上、下壳 体的外部表面分别与对应的管件接合(可藉由焊接或胶合等 手段接合),当上、下壳体合拢时,操作该快拆柄连动该连动杆后拉,即会带动该夹掣块将上、下壳体的端缘共同夹掣住,
使上、下壳体间无法张开,以使该等管件形成连接状态;而藉
由操作该快拆柄连动该连动杆前移时,该夹掣块即会释放对 上、下壳体的端缘共同夹掣住的作用,然后即可操作使该等上、 下壳体间张开,而使该等管件并置形成折合状态。
管件折合器藉由操作该快拆柄来控制上、下壳体间的合拢 或张开,以使上、下壳体外部所接合的不同管件间达成连接或 折合的作用。其操作性及实用性虽皆理想,但在实际使用上则 有安全性不足的顾虑,尤其管件折合器在实际使用上是经常处 于动态或振动状态下,因此倘其快拆柄因受振动而改变位置, 使原先管件间的连接状态在非受操控的情形下自动变动为折 合状态,则恐将导致使用者发生危险事故。试想在骑自行车时,
若把手杆上的管件折合器10因振动而自动张开,导致把手自
动向下弯折折合,那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轻者可能摔个鼻 青脸肿,重者可能瞬间撞及他车而发生生命危险。因此如何将 快拆柄与连动杆二者在到达操作上的定点时藉由一安全装置 予以固定住,使无法在非受操控的情形下自动变动状态,绝对 是一件重要的创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件折合器安 全装置,该管件折合器安全装置能对管件折合器的张开动作限 制而大幅增进使用者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件折合器安全装置,所述管件折合器包括上壳体、 下壳体和快拆卡掣组,上壳体与下壳体枢接而可作张合,快拆 卡掣组包括连动杆和快拆柄,该连动杆的前端接设有夹掣块, 该夹掣块夹掣住上、下壳体合拢后的端缘,连动杆的后端接设 有轴块,该轴块中心设有轴 L,所述轴孔与快拆柄的偏心轴孔 通过枢轴枢接,所述安全装置包括受制齿部和控制器,所述受 制齿部成型于轴块的外缘上,该受制齿部由至少一个齿构成, 所述控制器组装于快拆柄上,所述控制器包括制动件和控制 臂,该制动件可抵触制动该受制齿部上的齿,该控制臂可连动 该制动件移动,所述控制臂穿伸出快拆柄表面以作操控。
所述控制器组装于快拆柄上的结构是所述快拆柄的内部
形成一内部空间,呈盘状的制动件枢接于该内部空间中,该制 动件邻近受制齿部的边缘上形成一制动端头,所述制动件一侧 固接控制臂,所述快拆柄表面形成一弧槽,所述控制臂活动穿 伸出该弧槽外,所述快拆柄内设有定位件和弹性体,该弹性体 一端弹性抵触定位件,该弹性体另一端定位于快拆柄内部,所 述定位件始终抵触该制动件的边缘,控制臂在弧槽内移动可带 动制动件转动而使定位件压縮弹性体退入深槽内,此时制动端 头离开受制齿部。
所述控制器组装于快拆柄上的结构是所述快拆柄内部开 设有一深槽,该深槽内容置有弹性体和呈杆状的制动件,该制 动件对应受制齿部的一端形成制动端头,该弹性体一端弹性抵 触该制动件另一端,该弹性体另一端弹性抵触深槽的内壁,藉 由该弹性体的弹力作用,可推使该制动件的制动端头抵入该受制齿部的齿内,该快拆柄表面形成一长槽,该长槽与所述深槽 连通,控制臂固接于制动件上,控制臂活动穿伸出长槽外,控 制臂在长槽内移动可带动制动件另一端压縮弹性体而退入深 槽内,此时制动端头离开受制齿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上、下壳体合拢后,即可操 作快拆柄偏转,带动连动杆后拉;在进行快拆柄偏转的动作过 程中,制动端头触及受制齿部的每一齿时,因斜面推动作用, 该制动件皆会被推动后退,以越过受制齿部的每一齿,然后再 前进复位,直至快拆柄无法再偏转为止,在此过程中,倘快拆 柄被操作想要反向偏转时,会因制动端头抵住受制齿部上对应 卡掣的齿而不可行,亦即快拆柄仅能朝可以将上、下壳体夹掣 住的方向偏转,而无法朝松脱的方向回转,所以上、下壳体间 夹掣住的作用不会在非受操控的情形下自动释放开,以大幅增 进使用者的安全;至于要将上、下壳体间夹掣住的作用释放开, 则必须先操控控制臂移动,使制动端头离开受制齿部(即不会 对受制齿部的齿形成卡掣作用),然后同时(仍处于操控该控 制臂的状态中)操作快拆柄偏转,带动连动杆前移,因此而推 动夹掣块释放对上、下壳体端缘共同夹掣住的作用,然后即可 操作使上、下壳体间张开,并使所接合的管件并置形成折合状 态,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防止在非受操控的情形下上、下 壳体间自动变动状态,从而大幅增进使用者的安全,需变动上、 下壳体间状态时只需操控控制臂即可,使用方便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管件折合器安装于折叠型自行车
上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管件折合器的立体分 解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卡掣状态示意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释放状态示意图(含快拆
柄的两个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管件折合器的立体分
解示意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卡掣状态示意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释放状态示意图(含快拆
柄的两个状态)。 附图中标号说明
10-—-管件折合器11----上壳体
12-—-下壳体13----快拆卡掣组
111—一枢接管112—--枢轴
131—一连动杆132—-夹掣块
133—一轴块134—一轴孔
136—一偏心轴孔14-—-安全装置
135—一快拆柄141—-受制齿部
142—一控制器1351-一-长槽
1421-一-深槽1422---弹性体
1423-制动件1424--一制动端头
1425-- 一控制臂2351-一-弧槽
1414--一定位件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兹举以下较佳可行 实施例配合附图详述如下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管件折合器10包括 一上壳体ll、 一下壳体12及一快拆卡掣组13;其中,上、下 壳体ll、 12的接合端分别伸出枢接管111作并置,再由枢轴 112穿设入该等枢接管111内作枢接,以使上、下壳体11、 12 间达成可以张合的作用;该快拆卡掣组13包含有一连动杆131 及一快拆柄135,该连动杆131的前端接设一夹掣块132,以 夹掣住上、下壳体ll、 12合拢后的端缘;该连动杆131的后 端则接设一轴块133,轴块133中心设有一轴孔134,供与该 快拆柄135的偏心轴孔136由一枢轴112枢接。使用时,上、 下壳体11、 12的外部表面分别与对应管件接合(可藉由焊接 或胶合等手段接合),当上、下壳体ll、 12合拢时,操作该 快拆柄135连动该连动杆131后拉,即会带动该夹掣块132 将上、下壳体ll、 12的端缘共同夹掣住,使上、下壳体ll、 12间无法张开,以使所接合的管件形成连接状态;而藉由操 作该快拆柄135连动该连动杆131前移时,该夹掣块132即会 释放对上、下壳体ll、 12的端缘共同夹掣住的作用,然后即 可操作使上、下壳体11、 12间张开,而使所接合的管件并置 形成折合状态。
除上述构造组成外,管件折合器10更具有一安全装置14, 其包括有一受制齿部141及一控制器142,该受制齿部141是 成型于该轴块133的外缘上,由至少一个齿所构成,即可仅为一个齿也可由多数个齿排列而成;该控制器142则组装于该快 拆柄135上,请配合参阅图3和图4,所述控制器142内部开 设有一深槽1421,该深槽1421内容置有一弹性体1422及一 呈杆状的制动件1423,该制动件1423对应于该受制齿部141 的一端形成一制动端头1424,故藉由该弹性体1422的弹力作 用,可推使该制动件1423的制动端头1424抵入该受制齿部 141的齿内;该制动件1423接设一控制臂1425,控制臂1425 穿伸出该快拆柄135表面的长槽1351夕卜,故推动该控制臂 1425在长槽1351内移动,可带动该制动件1423压縮该弹性 体1422而退入该深槽1421,以使制动端头1424释放对该受 制齿部141的齿的抵接作用;然后只要对该控制臂1425 —放 手,则藉由该弹性体1422的弹力作用,可推使该制动件1423 前移,致使其制动端头1424又抵入该受制齿部141的齿内。
请参阅图3,当上、下壳体11、 12合拢后,即可操作该 快拆柄135依图3中箭头所示方向向右偏转,连动该连动杆 131后拉;在进行该快拆柄135向右偏转的动作过程中,该制 动端头1424触及该受制齿部141的每一齿时,因斜面推动作 用,该制动件1423皆会被推动后退,以越过受制齿部141的 每一齿,然后再前进复位,直至该快拆柄135无法再向右偏转 为止。在此过程中,倘该快拆柄135被操作想要反向偏转时, 会因该制动端头1424抵住受制齿部141上对应卡掣的齿而不 可行,亦即该快拆柄135仅能朝可以将上、下壳体ll、 12夹 掣住的方向偏转,而无法朝松脱的方向回转,所以上、下壳体 11、 12间夹掣住的作用不会在非受操控的情形下自动释放开,以大幅增进使用者的安全。
至于要将上、下壳体ll、 12间夹掣住的作用释放开,则
必须如图4所示,先操控该控制臂1425在长槽1351内移动, 使该制动端头1424离开该受制齿部141 (即不会对该受制齿 部141的齿形成卡掣作用),然后同时(仍处于操控该控制臂 1425的状态中)操作该快拆柄135依图4中箭头所示方向向 左偏转,使连动该连动杆131前移,因此而推动该夹掣块132 释放对上、下壳体ll、 12端缘共同夹掣住的作用,然后即可 操作使上、下壳体ll、 12间张开,并使所接合的管件并置形 成折合状态。
图2、图3和图4所示的管件折合器10与图1中所示的 管件折合器相同,以安装使用于折迭型自行车上连接前后架体 的大骨架上为宜(但并非受限)。
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管件折合器10与第 一图中所示的管件折合器相同,以安装使用于折迭型自行车上 支撑把手的把手杆上为宜(但亦非受限)。管件折合器10包 括一上壳体ll、 一下壳体12及一快拆卡掣组13所组成;其 中,上、下壳体11、 12的接合端分别伸出枢接管111作并置, 再由枢轴112穿设入作枢接,使上、下壳体ll、 12间达成可 以张合的作用;该快拆卡掣组13则包含有一连动杆131及一 快拆柄135,该连动杆131的前端接设一夹掣块132 (图6、 图7所示),以夹掣住上、下壳体ll、 12合拢后的端缘;该 连动杆131的后端则接设一轴块133,轴块中心设有一轴孔 134,供与该快拆柄135偏心的轴孔134藉由该枢轴112枢接。使用时,上、下壳体ll、 12的外部表面分别与不同管件接合,
当上、下壳体ll、 12合拢时,操作该快拆柄135连动该连动 杆131后拉,即会带动该夹掣块132将上、下壳体11、 12的 端缘共同夹掣住,使上、下壳体11、 12间无法张开,以使所 接合的管件形成连接状态;而藉由操作该快拆柄135连动该连 动杆131前移时,该夹掣块132即会释放对上、下壳体11、 12的端缘共同夹掣住的作用,然后即可操作使该等上、下壳 体11、 12间张开,使所接合的管件并置形成折合状态;该管 件折合器10更具有一安全装置14,其包括有一受制齿部141 及一控制器142,该受制齿部141是成型于该轴块133的外缘 上,由至少一个齿所构成,亦即可仅为一个齿也可由多数个齿 排列而成;该控制器142则组装于该快拆柄135上,请配合参 阅图6、图7,该快拆柄135的内部空间内枢接一呈盘状的制 动件1423,该制动件1423主要于邻近该受制齿部141的边缘 上形成一制动端头1424,该制动件1423 —侧接设一控制臂 1425,控制臂1425穿出该快拆柄135上所对应开设的弧槽 2351夕卜;并于该快拆柄135内装设有一定位件1414 (例如 可为圆珠),定位件受一弹性体1422的弹力抵住而使定位件 始终抵触到该制动件1423边缘。
请参阅图6,当上、下壳体11、 12合拢后,必须先操控 该控制臂1425在弧槽2351内向左移动(依图6所示的方 向),藉以带动该制动件1423依反时钟方向偏转,使该制动 端头1424抵触到该受制齿部141,然后即可操作该快拆柄135 依图6中箭头所示方向向右偏转,使连动该连动杆131后拉;在进行此一动作的过程中,该制动端头1424触及该受制齿部 141的每一齿时,该制动端头1424皆会被推动向左移动,以 越过受制齿部141的每一齿后复位,直至该快拆柄135无法再 向右偏转为止。在此过程中,倘该快拆柄135被操作想要反向 向左偏转时,会因该制动端头1424抵住受制齿部141上对应 卡掣的齿而不可行,亦即该快拆柄135仅能朝可以将上、下壳 体ll、 12夹掣住的方向偏转,而无法朝松脱的方向回转,所 以上、下壳体ll、 12间夹掣住的作用不会在非受操控的情形 下自动释放开,以大幅增进使用者的安全。
至于要将上、下壳体ll、 12间夹掣住的作用释放开,则 必须如图7所示,先操控该控制臂1425在弧槽2351内向右移 动(依图7所示的方向),藉以带动该制动件1423依顺时钟 方向偏转,使该制动端头1424离开该受制齿部141 (即不会 对该受制齿部141的齿形成卡掣作用),然后即可操作该快拆 柄135依图7中箭头所示方向向左偏转,使连动该连动杆131 前移,因此而推动该夹掣块132释放对上、下壳体ll、 12端 缘共同夹掣住的作用,然后即可操作使该等上、下壳体11、 12间张开,并使所接合的管件并置形成折合状态。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构造组成中的安全装置14 是可维持住上、下壳体11、 12间的夹掣作用(使无法自动释 放开);至于当使用者自行操作要将上、下壳体11、 12间的 夹掣作用释放开时,则可先操控该安全装置14停止对使用者
操作动作的阻扰,使释放开的操作动作得以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举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及功效,并非因此拘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 凡所有等效结构的改变及不脱本实用新型的类似修改,均隶属 于实用新型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管件折合器安全装置,所述管件折合器(10)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和快拆卡掣组(13),上壳体与下壳体枢接,快拆卡掣组包括连动杆(131)和快拆柄(135),该连动杆的前端接设有夹掣块(132),该夹掣块夹掣住上、下壳体合拢后的端缘,连动杆的后端接设有轴块(133),该轴块中心设有轴孔(134),所述轴孔与快拆柄的偏心轴孔(136)通过枢轴(112)枢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14)包括受制齿部(141)和控制器(142),所述受制齿部成型于轴块的外缘上,该受制齿部由至少一个齿构成,所述控制器组装于快拆柄上,所述控制器包括制动件(1423)和控制臂(1425),该制动件可抵触制动该受制齿部上的齿,该控制臂可连动该制动件移动,所述控制臂穿伸出快拆柄表面。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管件折合器安全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控制器组装于快拆柄上的结构是所述快拆柄的内 部形成一内部空间,呈盘状的制动件枢接于该内部空间中,该 制动件邻近受制齿部的边缘上形成一制动端头,所述制动件一 侧固接控制臂,所述快拆柄表面形成一弧槽(2351),所述控 制臂活动穿伸出该弧槽外,所述快拆柄内设有定位件(1414) 和弹性体,该弹性体一端弹性抵触定位件,该弹性体另一端定 位于快拆柄内部,所述定位件始终抵触该制动件的边缘,控制 臂在弧槽内移动可带动制动件转动而使定位件压縮弹性体退 入深槽内,此时制动端头离开受制齿部。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管件折合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组装于快拆柄上的结构是所述快拆柄内部开设有一深槽(1421),该深槽内容置有弹性体(1422)和呈杆状的制动件,该制动件对应受制齿部的一端形成制动端头(1424),该弹性体一端弹性抵触该制动件另一端,该弹性体 另一端弹性抵触深槽的内壁,该快拆柄表面形成一长槽(1351),该长槽与所述深槽连通,控制臂固接于制动件上, 控制臂活动穿伸出长槽外,控制臂在长槽内移动可带动制动件 另一端压縮弹性体而退入深槽内,此时制动端头离开受制齿 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件折合器安全装置,藉由操作一快拆卡掣组的快拆柄来控制上、下壳体间的合拢或张开,以使上、下壳体外部所接合的不同管件间达成连接或折合作用,该管件折合器的安全装置,包括一受制齿部及一控制器,该受制齿部成型于快拆卡掣组之连动杆轴块外缘上,由至少一个齿所构成,控制器则组装于快拆柄上,控制器具有可对受制齿部的齿产生抵触制动作用的制动件,和一穿伸出快拆柄表面以操控连动制动件移动的控制臂。该管件折合器安全装置能对管件折合器的张开动作限制而大幅增进使用者安全性。
文档编号F16B7/00GK201372988SQ200920037539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9日
发明者王忠瀚 申请人:欧亚马自行车(太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