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流体控制的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656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流体控制的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电磁阀,特别是一种用于流体控制的电磁阀。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第4251051号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制动系统供油的电磁阀。这种电磁阀基本上可以满足传统的顶置式发动机制动器的要求。但是,这种电磁阀的泄油口在阀底,而出油口 (高压)靠近电磁线圈,油可能从阀体漏入位于阀上方的线圈体内;其尺寸偏大,尤其是不适合用于集成式发动机制动系统;采用螺纹安装,对很多发动机不适用,因为有时电磁阀的接电端需要固定在某一个方向;另外,阀体采用弹簧预紧力对阀体阀芯施加预紧力,由于阀球暴露于高油压的面积太大,使得对弹簧预紧力和电磁驱动力的要求过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流体控制的电磁阀,所述的这种用于流体控制的电磁阀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磁阀出油口靠近电磁线圈、螺纹安装不适用定向安装要求、阀芯暴露于高油压面积太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用于流体控制的电磁阀由电磁驱动器和阀体构成,所述的阀体
中设置有阀腔、进油孔、出油孔和泄油孔,所述的电磁驱动器中设置有电磁线圈和衔铁,其
中,所述的衔铁设置在阀体的上方,所述的泄油孔设置在阀体的上端,所述的进油孔设置在
阀体的下端,所述的出油孔设置在阀体的中部,泄油孔、进油孔和出油孔均与所述的阀腔连
通,泄油孔内的阀体中设置有泄油阀座,进油孔内的阀体中设置有进油阀座,所述的泄油阀
座设置有泄油阀芯,所述的进油阀座设置有进油阀芯,泄油阀芯的上端设置有一个顶针,所
述的顶针位于衔铁的下方,阀体的上端设置有泄油槽,所述的泄油槽与泄油孔的外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泄油阀芯和进油阀芯通过一个连接件连接,所述的连接件是一
个独立的连接杆,或者设置在泄油阀芯或者进油阀芯上,或者同时设置在泄油阀芯和进油
阀芯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油孔和泄油孔的中心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泄油阀芯和进油阀芯分别呈圆柱型、或者球型、或者蝶型。[0008] 进一步的,所述的阀体的上部外侧沿圆周向设置有环形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阀体的外侧设置有一个第一密封环和一个第二密封环,所述的第一密封环位于出油孔和泄油孔之间,所述的第二密封环位于进油孔和出油孔之间。[0010]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油孔和泄油孔的内壁上分别平行于轴向设置有导向筋。[0011] 进一步的,出油孔和泄油孔之间的连接杆是密封件,所述的密封件与阀体之间构成滑动式流体密封结构。 进一步的,阀体的底部、进油阀芯的下方设置有卡环或者过滤网。[0013] 具体的,阀体采用金属或者塑料材料、或者金属与塑料材料制造。[00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电磁线圈接通电流时,电磁作用力克服作用在进油阀
3芯底部的供油压力,向下推动顶针、泄油阀芯,并通过连接杆推动进油阀芯。泄油阀芯被顶 针顶靠在泄油阀座上,关闭出油孔到泄油孔之间的通道。同时,进油阀芯被连接杆推离进油 阀座,打开进油孔到出油孔之间的通道,向驱动机构供油。阀门的开量或冲程由连接杆的高 度和泄油阀座、进油阀座之间的距离决定。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将出油口设置
在阀体中部,远离电磁驱动器,可避免液压油漏入线圈体内,通过阀体外壁圆周向的卡槽安
装电磁阀,可使线圈的接线端采用任意方向,利用供油压力对进油阀芯预紧,可避免采用阀
内弹簧,减小了阀体体积,进油阀芯暴露于高油压的面积小,通过电磁线圈就可打开进油阀 芯,工作可靠,操作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流体控制的电磁阀的一个实施例在进油阀打开时的结 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流体控制的电磁阀的一个实施例在进油阀关闭时的结 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流体控制的电磁阀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进油阀打开时的 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流体控制的电磁阀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进油阀关闭时的 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 如图l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流体控制的电磁阀,由电磁驱动器50和阀
体60构成,所述的阀体60中设置有阀腔、进油孔78、出油孔74和泄油孔72,所述的电磁驱
动器50中设置有电磁线圈51和衔铁,其中,所述的衔铁设置在阀体60的上方,所述的泄油
孔72设置在阀体60的上端,所述的进油孔78设置在阀体60的下端,所述的出油孔74设
置在阀体60的中部,泄油孔72、进油孔78和出油孔74均与所述的阀腔连通,泄油孔72内
的阀体60中设置有泄油阀座73,进油孔78内的阀体60中设置有进油阀座71,所述的泄油
阀座73设置有泄油阀芯64,所述的进油阀座71设置有进油阀芯67,所述的泄油阀芯64和
进油阀芯67通过一个连接杆66连接。此处,连接杆66与泄油阀芯64连在一起。连接杆
66也可与泄油阀芯64分开,如后面的实施例2。此外,连接杆66还可以与泄油阀芯64和
进油阀芯67同时连为一体。泄油阀芯64的上端设置有一个顶针63,所述的顶针63位于衔
铁的下方,阀体60的上端设置有泄油槽70,所述的泄油槽70与泄油孔72的外口连通。 电磁线圈51上设置有引出线52和引出线53。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油孔78和泄油孔72的中心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泄油阀芯64呈圆柱型,所述的进油阀芯67呈球型。 进一步的,所述的阀体60的上部外侧沿圆周向设置有环形卡槽62。 进一步的,所述的阀体60的外侧设置有一个第一密封环65和一个第二密封环68,
所述的第一密封环65位于出油孔74和泄油孔72之间,所述的第二密封环68位于进油孔78和出油孔74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油孔78内壁上平行于轴向设置有导向筋76。泄油孔72的内 壁上平行于轴向设置有导向筋75。 进一步的,出油孔74和泄油孔72之间的连接杆66是密封件,所述的密封件与阀 体60之间形成滑动式流体密封结构,将三通式电磁阀转变为二通式。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油孔78内、进油阀芯67的下方或阀体的低端设置有卡环69
或者过滤网。 实施例2 : 如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大部分结构相同,其区别在于,泄油阀 芯642和进油阀芯672均为球型。泄油阀芯642和进油阀芯672之间设置有连接杆662。 进一步的,位于出油孔74和泄油孔72之间的连接杆66上面部分可以从十字型变 成圆柱型,形成密封件61,密封件61与阀体60构成滑动式流体密封连接,并构成一个二通 式结构。密封件61在连接杆662上的长度小于出油孔74底部与泄油孔72底部之间的距 离,以便于进油孔78与出油孔74连通。 所有实施例均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事实上,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原理内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和变动。举例来 说,一个具体装置所说明或描述的某一部分功能,可用于另一具体装置,进而得到一个新的 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将包括上述修改和变动,只要它们属于所述的权利要求或与所要求 权利相应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流体控制的电磁阀,由电磁驱动器和阀体构成,所述的阀体中设置有阀腔、进油孔、出油孔和泄油孔,所述的电磁驱动器中设置有电磁线圈和衔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铁设置在阀体的上方,所述的泄油孔设置在阀体的上端,所述的进油孔设置在阀体的下端,所述的出油孔设置在阀体的中部,泄油孔、进油孔和出油孔均与所述的阀腔连通,泄油孔内的阀体中设置有泄油阀座,进油孔内的阀体中设置有进油阀座,所述的泄油阀座设置有泄油阀芯,所述的进油阀座设置有进油阀芯,泄油阀芯的上端设置有一个顶针,所述的顶针位于衔铁的下方,阀体的上端设置有泄油槽,所述的泄油槽与泄油孔的外口连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流体控制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油阀芯和进油阀芯通过一个连接件连接,所述的连接件是一个独立的连接杆,或者设置在泄油阀芯或者进油阀芯上,或者同时设置在泄油阀芯和进油阀芯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流体控制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孔和泄油孔的中心轴线重合。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流体控制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油阀芯和进油阀芯分别呈圆柱型、或者球型、或者蝶型。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流体控制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的上部外侧沿圆周向设置有环形卡槽。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流体控制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的外侧设置有一个第一密封环和一个第二密封环,所述的第一密封环位于出油孔和泄油孔之间,所述的第二密封环位于进油孔和出油孔之间。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流体控制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孔和泄油孔的内壁上分别平行于轴向设置有导向筋。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流体控制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出油孔和泄油孔之间的连接杆是密封件,所述的密封件与阀体之间构成滑动式流体密封结构。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流体控制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阀体的底部、进油阀芯的下方设置有卡环或者过滤网。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流体控制的电磁阀,由电磁驱动器和阀体构成,阀体中设置有阀腔、进油孔、出油孔和泄油孔,泄油孔设置在阀体上端,进油孔设置在阀体下端,出油孔设置在阀体中部,泄油孔、进油孔和出油孔均与阀腔连通,泄油孔内的阀体中设置有泄油阀座,进油孔内的阀体中设置有进油阀座,泄油阀座设置有泄油阀芯,进油阀座设置有进油阀芯,泄油阀芯和进油阀芯通过连接杆连接,泄油阀芯的上端设置有顶针,顶针位于电磁驱动器的衔铁下方。出油口远离电磁驱动器,可避免液压油漏入线圈体内,阀体外壁圆周向设置有安装卡槽,线圈接线端可采用任意方向,利用供油压力对进油阀芯预紧,可避免采用阀内弹簧,减小了阀体体积,工作可靠,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F16K51/00GK201521701SQ20092007600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9日
发明者丹尼斯·卡斯特, 杨洲, 王琳 申请人:奚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