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液压制动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0326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液压制动软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具体讲是一种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用以输送液体的汽 车液压制动软管。 '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突飞猛进,汽车的质量档次不断翻新,特别是对轿车的舒适性、 适用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汽车液压制动软管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用以 输送液体压力的柔性联接,是安全部件之一。目前现有的汽车液压制动软管一般采用丁
腈橡胶(NBR)作为材料,但是它价格贵,而且不耐油,因此管内壁和液压油会产生互
粘,同时制出的管坯也不挺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管内壁和液压油之间不会产 生互粘性、及能使制出的管坯挺刮的汽车液压制动软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液压制动软管,包括橡胶软管和 两个接头,所述的两个接头分别与橡胶软管的两端连接,所述的橡胶软管从内向外依次 为氯化聚乙烯层、粘结层和氯丁橡胶层,所述的氯化聚乙烯层和氯丁橡胶层通过粘结层 粘合连接。
采用以上的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由于橡胶软管 由粘合在一起的氯化聚乙烯层和氯丁橡胶层构成,使作为内层的氯化聚乙烯充分发挥其 材料的特性,耐油、耐热、耐臭氧老化、渗透率低,脉冲寿命长,而且价格较低,因此 软管内壁和液压油之间不会产生互粘现象,同时使制出的软管挺刮。

附图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动力转向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接头;2、橡胶软管;2.1、氯丁橡胶层;2.2、粘结层;2.3、氯化聚乙烯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附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汽车动力转向管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橡胶软管2和两个接头l,所述的两个接头1分别与橡胶软管2的两端连接,所述的橡胶软管2从内 向外依次为氯化聚乙烯(CPE)层2.3、粘结层2.2和氯丁橡胶(CR)层2.1,所述的氯 化聚乙烯(CPE)层2.3和氯丁橡胶(CR)层2.1通过粘结层2.2粘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氯丁橡胶(CR)层也可以采用乙丙橡胶(EPDM)层代替。 本汽车动力转向管的具体生产工艺流程是配料一外胶混炼一内胶混炼一内胶挤出
—浸胶浆一编织一浸胶浆一编织一粘合处理一外胶挤出一蒸缸硫化一脱芯—切断一装 配总成一密封测试一检验一包装一入库。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液压制动软管,包括橡胶软管(2)和两个接头(1),所述的两个接头(1)分别与橡胶软管(2)的两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软管(2)从内向外依次为氯化聚乙烯层(2.3)、粘结层(2.2)和氯丁橡胶层(2.1),所述的氯化聚乙烯层(2.3)和氯丁橡胶层(2.1)通过粘结层(2.2)粘合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液压制动软管,包括橡胶软管(2)和两个接头(1),所述的两个接头(1)分别与橡胶软管(2)的两端连接,所述的橡胶软管(2)从内向外依次为氯化聚乙烯层(2.3)、粘结层(2.2)和氯丁橡胶层(2.1),所述的氯化聚乙烯层(2.3)和氯丁橡胶层(2.1)通过粘结层(2.2)粘合连接。采用以上的结构后,本汽车液压制动软管价格较低,软管内壁和液压油之间不会产生互粘现象,同时使制出的软管挺刮。
文档编号F16L11/06GK201373187SQ200920146969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7日
发明者蒋亨雷 申请人:蒋亨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