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球窝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8681阅读:9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万向球窝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万向球窝接头。
背景技术
在吐出端管路连接时只能采用轮管连接或用很多个活接弯头像搭积木一样的将多个管路 连接起来,很复杂,又费力。而且用轮管连接极不安全,噪声又大而且轮管很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方便连接管路的万向球窝接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万向球窝接头,包括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 件,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被连接成相对于彼此可旋转地万向运动,第一管状构件的 连接端形成中空的外球部,另一端形成法兰,第二管状构件的连接端形成与第一管状构件的 外球部相连的中空的内球部,另一端形成法兰,内球部可旋转地套在外球部内,对应第一管 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的连接处,在第二管状构件的内球部的外周壁上套设一环形的外套, 外套上沿其径向设有多个螺孔,外套通过螺孔与第一管状构件构成固定连接,第一管状构件 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管状构件的中心轴线构成夹角。
为了更好地保证密封,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第一管状构件的外球部和第二管状构 件的内球部连接处,外球部一侧的内壁上开设环形凹槽,O型密封圈设置在环形凹槽内构成 密封配合。
通过万向球窝接头两端的法兰连件两个管路,中间的外球部和内球部之间可旋转地密封 连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安全卫生,美观。

图l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是一种万向球窝接头,包括第一管状构件l和第二 管状构件2,第一管状构件1和第二管状构件2被连接成相对于彼此可旋转地万向运动,第一 管状构件l的连接端形成中空的外球部ll,另一端形成法兰,第二管状构件2的连接端形成与 第一管状构件1的外球部11相连的中空的内球部21,另一端形成法兰,内球部21可旋转地套
3在外球部ll内。对应第一管状构件1和第二管状构件2的连接处,在第二管状构件2的内球部 21的外周壁上套设一环形的外套3,外套3上沿其径向均匀设有多个螺孔31,在第一管状构件 1上对应该螺孔31位置相应设置沉孔12,六角螺栓及其弹簧挡圈设置在该螺孔13内,使外套3 与第一管状构件l构成固定连接,第一管状构件1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管状构件2的中心轴线所 构成的最大夹角是22.5。。在第一管状构件1的外球部11和第二管状构件2的内球部21连接处 ,外球部11一侧的内壁上开设环形凹槽13, 0型密封圈4设置在环形凹槽13内构成密封配合。
通过万向球窝接头两端的法兰连件两个管路,中间的外球部11和内球部21之间可旋转地密封 连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安全卫生,美观。
权利要求1.一种万向球窝接头,包括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被连接成相对于彼此可旋转地万向运动,其特征在于第一管状构件的连接端形成中空的外球部,另一端形成法兰,第二管状构件的连接端形成与第一管状构件的外球部相连的中空的内球部,另一端形成法兰,内球部可旋转地套在外球部内,对应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的连接处,在第二管状构件的内球部的外周壁上套设一环形的外套,外套上沿其径向设有多个螺孔,外套通过螺孔与第一管状构件构成固定连接,第一管状构件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管状构件的中心轴线构成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万向球窝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管 状构件的外球部和第二管状构件的内球部连接处,外球部一侧的内壁上开设环形凹槽,0型 密封圈设置在环形凹槽内构成密封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万向球窝接头,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被连接成相对于彼此可旋转地万向运动,第一管状构件的连接端形成中空的外球部,另一端形成法兰,第二管状构件的连接端形成与第一管状构件的外球部相连的中空的内球部,另一端形成法兰,内球部可旋转地套在外球部内,对应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的连接处,在第二管状构件的内球部的外周壁上套设一环形的外套,外套上沿其径向设有多个螺孔,外套通过螺孔与第一管状构件构成固定连接,第一管状构件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管状构件的中心轴线构成夹角。通过万向球窝接头两端的法兰连件两个管路,中间的外球部和内球部之间可旋转地密封连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F16L27/02GK201330900SQ20092030020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3日
发明者余维云, 炯 张, 翁益辉 申请人: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