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压式真空吸盘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520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吸压式真空吸盘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用于光滑板面上悬挂物品或用具定位的吸盘座结构的改进,尤其 是一种吸压式真空吸盘座。
背景技术
吸盘座作为一种可在光滑板面上用作挂钩或用具定位的座体,使用已经非常普 遍,传统的吸盘座结构非常简单,由呈喇叭形的塑胶件构成。这种结构的吸盘座在光滑板面 上吸合的过程是,当吸盘座贴合于光滑板面,并挤压吸盘座促使喇叭腔内空气挤出后,解除 对吸盘座的挤压,此时吸盘座即会凭借其自身的柔塑弹性复位,然而此时吸盘座盘面与光 滑板面的紧密配合已使盘面与光滑板面间形成一密闭腔,吸盘座在柔塑弹性复位过程中随 密闭腔容积增大而真空度提高,进而使吸盘座牢固地吸合在光滑板面上。这种吸盘座的结 构虽然非常简单,但是,由于吸盘座在光滑板面上吸合完全依赖于盘面与光滑板面的配合, 吸盘座盘面周边的变形会直接影响与光滑板面间的密封配合。因此,传统的吸盘座结构虽 然简单,但其在光滑板上的维持时间很有限。为此,申请人先后对传统结构的吸盘座做了多 次结构上的改进,如中国发明专利ZL96120270.X《强力抽真空吸盘》、ZL01102039. 2《结 构改良之吸盘座》、ZL01132621.8《快速联运吸盘座》。其目的都是为了一、提高吸盘座与 光滑板面间的吸合力;二、延长吸盘座在光滑板上牢固吸合的时间;三、方便吸盘座在光滑 板面上吸合的操作。上述专利在原有吸盘座基础上增加了可对吸盘盘周进行挤压的压盖, 以此克服吸盘盘周变形影响喇叭腔密封效果的因素,达到了适度延长吸盘座在光滑板面上 牢固吸合的时间,同时通过增加联运机构,改变了吸盘座与光滑板面间的吸合操作方式,即 由完全依赖吸盘座自身柔塑弹性复位实现吸盘座与光滑板面间的真空吸合改为通过联运 机构促使吸盘座与光滑板面所形成的密封腔增大来提高密封腔的真空度,进而提高吸盘座 与光滑板面间的真空吸合力。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上述发明专利公开的吸盘座仍存在可 使其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在光滑板面上牢固吸合周期更长的改进空间。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结构更加合理,在光滑板面上牢固吸合周 期更长的吸压式真空吸盘座。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这种吸压式真空吸盘座,包括中心设有螺纹拔杆的胶塑质吸盘、设有中心穿置孔 的吸盘压盖和旋拧在螺纹拔杆外端的拔杆螺母。这种吸压式真空吸盘座的特点是所述胶塑质吸盘为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的盘面外圈部位为 与光滑板面的吸合面、盘面中心部位设有圆盘形内凹;所述压盖内设有供平盘面吸盘的圆盘形内凹增大变形后的容纳空间;所述压盖与拔杆螺母之间设有可促使中心拔杆向外端轴向移动的拔杆操纵机构。本发明的吸压式真空吸盘座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所述拔杆操纵机构由对称设置在压盖中心穿置孔内壁上平行于轴线的两立柱和活套在压盖上可与压盖中心穿置孔内壁立柱配合轴向移动的螺旋操纵套构成。所述螺旋操纵套由套体和连接在套体外壁上的操纵柄构成,套体内对称设有可与 压盖中心穿置孔内壁两立柱柱端配合的螺旋面。所述立柱与螺旋面的接触端为圆弧面端。所述螺旋面由斜坡面段、连接在斜坡面段顶端的平面段和连接在平面段另端的限 位凸构成。所述压盖与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的接触面间设有柔质环形垫圈。增设的柔质环形 垫圈可使压盖对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盘周的抵压更加贴切有效。所述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的盘背外圈连接有硬质环圈。所述螺旋面之斜坡面段的倾斜夹角α = 18° 23°。所述与斜坡面段顶端连接的平面段向下倾斜夹角β =5° 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吸压式真空吸盘座在综合了前述各发明专利的优点基础上,通过对胶塑质吸 盘体和压盖的改进,大大提高了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之平整盘面与光滑板面的贴合效果, 设置在压盖与拔杆螺母之间的拔杆操纵机构可方便快速将与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中部连 接的拔杆向上提拔,强制向上提拉盘周已被压盖紧抵的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中部,促使圆 盘形内凹与光滑板面所形成的密封腔增大,使密封腔的真空度上升,进而提高本吸压式真 空吸盘座在光滑板面上的吸合力。增设在压盖与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接触面间的柔质环形 垫圈,则可使压盖对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盘周的抵压更加贴切有效,可避免薄壁平面胶塑 质吸盘盘周变形造成密封腔真空度下降。上述措施不仅提高了吸压式真空吸盘座在光滑板 面上的牢固吸合力,同时延长了吸压式真空吸盘座在光滑板面上的吸合周期。本发明吸压式真空吸盘座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


图1是吸压式真空吸盘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吸压式真空吸盘座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吸压式真空吸盘座拔杆拔起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吸压式真空吸盘座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吸压式真空吸盘座的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吸压式真空吸盘座的压盖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压盖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所示吸压式真空吸盘座的螺旋操纵套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螺旋操纵套内螺旋面展开结构示意图。图中压盖1、中心穿置孔11、平整环形圈12、容纳空间13、立柱14、圆弧面端15、 挂钩16、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平整吸合环面21、圆盘形内凹22、装配腔23、硬质环圈24、 螺纹拔杆3、螺旋操纵套4、套体41、操纵柄42、螺旋面43、斜坡面段431、平面段432、限位凸 433、拔杆螺母5、柔质环形垫圈6、密闭腔7、光滑板面8。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从图1、2、3、4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一只带有挂钩的吸压式真空吸盘座, 它由中心设有螺纹拔杆3的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旋拧在螺纹拔杆3外端的拔杆螺母5、 设有中心穿置孔11的压盖1和设置在压盖1与拔杆螺母5之间设有可促使螺纹拔杆向外 端轴向移动的拔杆操纵机构组成。所述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如图5所示,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盘面外圈部位为 与光滑板面8的平整吸合环面21、盘面中心部位设有圆盘形内凹22,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 2背部中心设有供螺纹拔杆连接的装配腔23,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背部外圈设有硬质环 圈24。所述压盖1如图6和图7所示,压盖1设有用于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平整吸合 环面21抵压的平整环形圈12,压盖1的平整环形圈12内设有供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的 圆盘形内凹22增大变形后的容纳空间13,压盖1的中心穿置孔11内壁对称设置有平行于 轴线的两根立柱14,两立柱14与螺旋面43的配合接触端为圆弧面端15。压盖1上还设有 挂钩16.所述拔杆操纵机构由压盖1中心穿置孔11内壁对称的两立柱14和活套在压盖1 上可与压盖1中心穿置孔11内壁立柱14圆弧面端15配合轴向移动的螺旋操纵套4构成。所述螺旋操纵套4如图8所示,由套体41和连接在套体41外壁上的操纵柄42构 成,套体41内对称设有可与压盖1中心穿置孔11内壁立柱14圆弧面端15配合的螺旋面43。所述螺旋面43如图9所示,由倾斜夹角为21°的斜坡面段431、连接在斜坡面段 431顶端向下倾斜5°的平面段432和连接在平面段432另端的限位凸433构成。为提高压盖1平整环形圈12对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平整吸合环面21的贴切抵 压,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的平整环形圈12与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的接触面间设有柔质 环形垫圈6。增设的柔质环形垫圈6可使压盖1对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盘周的抵压更加 贴切有效。使用时,只需将方便快速定位吸盘座的吸盘面贴于光滑面壁上,由于采用了平面 盘状胶塑质吸盘2,平面盘状胶塑质吸盘2具有高于现有锥形伞状结构吸盘的吸合性,一旦 胶塑质吸盘2之平整吸合环面21接触于光滑板面8即会吸合,使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中 部的圆盘形内凹22与光滑板面8间形成一密闭腔7 (如图2所示),此时用手轻压设置在薄 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背部中心的螺纹拔杆3外端螺母5,螺纹拔杆3在外力作用下将薄壁平 面胶塑质吸盘2的圆盘形内凹22向内挤压,将密闭腔7内的空气挤出后,解除外力。此时 凭借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自身的弹性复位,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的圆盘形内凹22与光 滑板面8间形成的密闭腔7已成真空,吸压式真空吸盘座已初步吸合在光滑板面8上。此 时,此时用手轻松拨动螺旋操纵套4的操纵柄42由图示1部位顺时针旋转135度到图示3 部位,由于螺旋操纵套4内的螺旋面43与压盖1中心穿置孔11内壁立柱14圆弧面端15 保持接触,因此,在螺旋操纵套4旋转过程中,与螺旋面43保持接触的立柱14圆弧面端15 由斜坡面段431的底端向上移动,直至滑入平面段432,此时立柱14圆弧面端15受阻于限 位凸433不能再顺时针旋转,说明螺旋操纵套4已旋转到位,由于平面段432向下倾斜,在 无外力作用时,立柱14圆弧面端15不会逆向转动滑出平面段432。由于螺旋操纵套4设置 在压套1与螺纹拔杆3外端螺母5之间,螺旋操纵套4螺旋面43与压盖1立柱14圆弧面
5端15的配合过程中,分别对压盖和螺纹拔杆3外端螺母5形成双向推力,作用于压盖1的 推力会将其平整环形圈12通过柔质环形垫圈6紧压于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的平整吸合 环面21背面,使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的平整吸合环面21紧紧贴合在光滑板面8,有利于 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与光滑板面8间形成一密闭的真空区域。而作用于螺纹拔杆3外端 螺母5的推力,则可促使螺纹拔杆3及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向右移位,由于薄壁平面胶塑 质吸盘2盘周已被压盖1紧压贴合在光滑板面8上,螺纹拔杆3的右向移位只能将圆盘形 内凹22部位的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向右拉伸变形(如图3所示),从而使薄壁平面胶塑 质吸盘2的圆盘形内凹22与光滑板面8间形成一个高真空度区域,使吸压式真空吸盘座被 牢固地吸合在光滑板面8上。由于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的平整吸合环面21在压盖1的 抵压下与光滑板面8间的贴切配合,它可防止吸合在光滑板面8上的胶塑质吸盘2变形,提 高胶塑质吸盘2与光滑板面8间的密封性,有利于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与光滑板面8间 真空度的长时间维持,且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与光滑板面8间的高真空度,有助于薄壁平 面胶塑质吸盘2与光滑板面8间吸合力的提高。反向拨动螺旋操纵套6,即可解除螺纹拔杆3对圆盘形内凹22部位薄壁平面胶塑 质吸盘2向右拉伸,降低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与光滑板面8间的真空度,同时解除压盖对 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平整吸合环面21的抵压,此时利用设置在平整吸合环面21背部外 圈硬质环圈24,可方便将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2平整吸合环面21揭离光滑板面8,将吸压 式真空吸盘座快速从光滑板面8上拆除,上述措施可以确保吸压式真空吸盘座在光滑平面 上的吸合力和持久性。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 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吸压式真空吸盘座,包括中心设有螺纹拔杆的胶塑质吸盘、中心设有中心穿置孔的吸盘压盖和旋拧在螺纹拔杆外端的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塑质吸盘为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的盘面外圈部位为与光滑板面的吸合面、盘面中心部位设有圆盘形内凹;所述压盖内设有供平盘面吸盘的圆盘形内凹增大变形后的容纳空间;所述压盖与螺母之间设有可促使中心拔杆向外端轴向移动的拔杆操纵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压式真空吸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与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的接触面间设有柔质环形垫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压式真空吸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杆操纵机构由对称设置在压盖中心穿置孔内壁上的平行于轴线的立柱和活套 在压盖上可与压盖中心穿置孔内壁立柱配合轴向移动的螺旋操纵套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压式真空吸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操纵套由套体和连接在套体外壁上的操纵柄构成,套体内对称设有可与压盖 中心穿置孔内壁立柱柱端配合的螺旋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压式真空吸盘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与螺旋面的接触端为圆弧面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压式真空吸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面由斜坡面段、连接在斜坡面段顶端的平面段和连接在平面段另端的限位凸 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压式真空吸盘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面之斜坡面段的倾斜夹角α = 18° 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压式真空吸盘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与斜坡面段顶端连接的平面段向下倾斜夹角β =5° 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压式真空吸盘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的盘背外圈连接有硬质环圈。
全文摘要
一种吸压式真空吸盘座,包括中心设有螺纹拔杆的胶塑质吸盘、中心设有中心穿置孔的吸盘压盖和旋拧在螺纹拔杆外端的螺母,其特征在于胶塑质吸盘为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薄壁平面胶塑质吸盘的盘面外圈部位为与光滑板面的吸合面、盘面中心部位设有圆盘形内凹;压盖内设有供平盘面吸盘的圆盘形内凹增大变形后的容纳空间;压盖与螺母之间设有可促使中心拔杆向外端轴向移动的拔杆操纵机构。上述措施不仅提高了吸压式真空吸盘座在光滑板面上的牢固吸合力,同时延长了吸压式真空吸盘座在光滑板面上的吸合周期。
文档编号F16B47/00GK101881297SQ20101023453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2日
发明者邹德骏 申请人:邹德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