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管路的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2520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管路的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管路的密封装置的结构,主要运用领域为车辆上的相关 管路与车身之间的密封以及固定,用来抑制前舱热量、外界灰尘、噪声或油蒸汽等进入驾驶室。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车辆上的一些管路如空调管等要通过密封件固定在车身前舱板的开 孔中,并且起到密封驾驶室的作用,一般此类密封件采用橡胶件,管路要穿过橡胶件上的固 定孔,从驾驶室进入前舱。但是,由于管路较多或管路较粗,车身开孔较大,再者就是车身 前舱开孔面是斜面,在通过同样大小的零部件时,前舱面是斜面的开孔比前舱面是竖直面 的面积大,造成开孔较大,所以使用的密封件的面积较大,由于橡胶相对塑料较软,所以这 种使用密封件面积较大的密封件,不仅装配困难、难以固定,在行车过程中,上述的一些管 路会发生相对的偏移,造成上述管路在接口处的位置偏移振动而致管路接口处的损伤或损 坏,而且其密封效果相对较差,容易使前舱热量、外界灰尘、噪声或油蒸汽等进入驾驶室。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此类用于管路的密封装置装配困难,固定和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对管路可以有效固定且密封效果好的用于管路的密封
直ο一种用于管路的密封装置,包括橡胶固定件,所述橡胶固定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 用于固定管路的固定孔,其中,还包括一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两端开口,其中一开口端设 有卡合结构,另一开口端安装有所述橡胶固定件;所述橡胶固定件具有一自由部和连接部, 该自由部的一端具有两个相互分开的第一钳部和第二钳部,该自由部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 部上,所述固定孔由所述的两个钳部合并构成。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件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卡合结构配合的的伸出部。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件呈楔形,所述所述安装件设置有卡合结构的一端为 斜面端,所述安装件的另一端为安装有橡胶固定件的竖直面端。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件竖直面端的内表面具有凸环结构。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橡胶固定件的一端部具有与上述凸环结构配合安装的第一 凸起部,另一端部具有与所述竖直面端贴合抵靠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 起部之间形成有凹槽部。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钳部和第二钳部分别设置有相对应地合并后形成所述 固定孔的凹部。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密封装置还包括一垫圈,所述垫圈的内壁上设置有嵌合 所述卡合结构的嵌合部。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伸出部的位于与卡合结构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缺口。
3[0012]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垫圈具有与上述缺口对应设置的限位块。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垫圈一侧还具有一沉陷部,所述伸出部配合安装在该沉陷 部内,所述限位块设置在该沉陷部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管路的密封装置,通过安装件的斜面端与车身前舱板安装 配合,使呈斜面的开孔转变为呈竖直面的开孔,进而可以减少橡胶固定件有料且增加其硬 度;并且,由于安装件上设置有与车身前舱板的卡合结构以及橡胶固定件上设置有与安装 件配合安装的相应的凸起部,进而可以把相关管路有效地可靠地固定住,而不会发生偏移 振动的现象;同时,该密封装置具有较好的密封隔热的效果,可以防止前舱热量、外界灰尘、 噪声或油蒸汽等进入驾驶室。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固定件的一种实旋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件的一种实旋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垫圈的一种实旋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管路的密封装置,包括橡胶固定件1,所 述橡胶固定件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管路100的固定孔10,所述固定孔10与管路 100过盈配合,将管路100紧固住。其中,该密封装置还包括一安装件2,所述安装件2的两 端开口,其中一开口端设有卡合结构20,该卡合结构20为多个,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合结构 20为卡扣,设置有四个,均勻分布在该开口端的端面上。所述安装件2的另一开口端则安 装有所述橡胶固定件1 ;所述橡胶固定件1具有一自由部11和连接部12,该自由部11的一 端具有两个相互分开的第一钳部110和第二钳部111,该自由部11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部 12上,所述固定孔10由所述的第一钳部110和第二钳部111合并构成。也就是说,所述第 一钳部110和第二钳部111分别具有相对应设置地合并后形成所述固定孔10的凹部112。所述安装件2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卡合结构20配合的且起限位作用的伸出部 24。所述安装件2通过四个卡合结构20卡接在车身前舱板1001的开口中。同时,所述的 伸出部24则抵靠且限位在车身前舱板1001上,与卡合结构20 —起配合,使安装件2能够 稳固地固定在车身前舱板1001上。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配合车身前舱板1001以及其开口的形状和结构,所述安装件 2设置为呈楔形的形状,所述安装件2设置有卡合结构20的一端为斜面端21,所述安装件 2的另一端为安装有橡胶固定件1的竖直面端22。所述的斜面端21是与车身前舱板1001 配合的。所述安装件2的竖直面端22的内表面具有凸环结构23,所述橡胶固定件1的一端部具有与上述凸环结构23配合安装的第一凸起部13,另一端部具有与所述竖直面端22贴 合抵靠的第二凸起部14。所述第一凸起部13与第二凸起部14之间形成有凹槽部15。所 述第一凸起部13与凸环结构23卡接配合,同时所述凸环结构23嵌入所述凹槽部15中,并 且第二凸起部14抵靠住竖直面部22,进而使橡胶固定件1牢固地固定在安装件1上。并请 参阅图4,所述的密封装置还包括一垫圈3,所述垫圈3的内壁上设置有嵌合所述卡合结构 20的嵌合部30。所述安装件2的伸出部24的位于与卡合结构20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缺 口 240。所述缺口 240设置为四个。所述垫圈3还具有与上述缺口 240对应设置的限位块 31。所述嵌合部30和限位块31均设置为四个,所述四个嵌合部30将四个卡合结构20卡 住,所述四个限位块31插入四个缺口 240中,并且所述垫圈3—侧还具有一沉陷部33,所述 伸出部21配合安装在该沉陷部33内,所述限位块31形成在该沉陷部33内,进而使垫圈3 可靠地定位在安装件2上。在安装在车身上时,该垫圈3位于安装件2与车身前舱板1001 之间,起到密封作用。下面就该密封装置的装配过程作简单的描述如图5所示,首先,将垫圈3安装到安装件2上,再将该安装件2安装固定到车身 前舱板1001的开孔中,之后,把如空调管等管路从安装件2中穿过从驾驶室进入前舱中,此 时,所述橡胶固定件1的第一钳部110和第二钳部111把所述的管路卡入固定孔10中后, 将橡胶固定件1塞入安装件2中即完成装配,该密封装置起到很好的密封隔垫的效果,而且 把管路可靠固定。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 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 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 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管路的密封装置,包括橡胶固定件,所述橡胶固定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管路的固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两端开口,其中一开口端设有卡合结构,另一开口端安装有所述橡胶固定件;所述橡胶固定件具有一自由部和连接部,该自由部的一端具有两个相互分开的第一钳部和第二钳部,该自由部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部上,所述固定孔由所述的两个钳部合并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卡 合结构配合的的伸出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呈楔形,所述所述安装件设 置有卡合结构的一端为斜面端,所述安装件的另一端为安装有橡胶固定件的竖直面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竖直面端的内表面具有凸 环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固定件的一端部具有与上述 凸环结构配合安装的第一凸起部,另一端部具有与所述竖直面端贴合抵靠的第二凸起部, 所述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之间形成有凹槽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部和第二钳部分别设置有 相对应地合并后形成所述固定孔的凹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的位于与卡合结构对应的 位置上设置有缺口。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装置还包括一垫圈,所述垫 圈的内壁上设置有嵌合所述卡合结构的嵌合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具有与上述缺口对应设置的 限位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一侧还具有一沉陷部,所述 伸出部配合安装在该沉陷部内,所述限位块设置在该沉陷部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管路的密封装置,包括橡胶固定件,所述橡胶固定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管路的固定孔,其中,还包括一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两端开口,其中一开口端设有卡合结构,另一开口端安装有所述橡胶固定件;所述橡胶固定件具有一自由部和连接部,该自由部的一端具有两个相互分开的第一钳部和第二钳部,该自由部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部上,所述固定孔由所述的两个钳部合并构成。该用于管路的密封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对管路可以有效固定且密封效果好。
文档编号F16L5/10GK201651564SQ20102015009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9日
发明者刘磊杰, 廖银生, 王学超, 胡结兵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