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034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操纵机构,具体地,涉及一种机械式的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软轴与分离杆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采用机械式离合器操纵机构的汽车上,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软轴与离合器分离杆之间采用球铰接,即软轴的一端形成有球头,离合器分离杆的一端形成有球面孔,软轴的球头装配在分离杆的球面孔中,两者配合形成球面接触而能够相对转动,从而通过软轴的直线拉动带动分离杆摆动。但是,在整车的结构布置中,由于球面制造精度较高, 会造成球头不能在球面上做相对转动。在连接处软轴与分离杆接触,反复摩擦会对软轴造成磨损,甚至在接触点由于应力集中而造成软轴断裂,并且在操作时会产生噪声。因而,影响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造成汽车的故障率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合器操纵机构,该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软轴能够相对于分离杆转动,从而不会受到分离杆的反复摩擦,更不会断裂,因此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提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合器操纵机构,该离合器操纵机构包括软轴和分离杆,其中,所述离合器操纵机构还包括转轴,所述软轴与分离杆通过所述转轴枢转连接。优选地,所述软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该连接件与所述分离杆通过所述转轴枢转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U形叉,该U形叉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部和连接该两个侧部的底部,所述分离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两个侧部之间,所述软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部上。优选地,所述分离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侧部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对应的通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连接孔和通孔以使得所述分离杆和所述U形叉枢转连接。优选地,该离合器操纵机构还包括衬套,该衬套设置在所述连接孔内并位于所述分离杆和转轴之间。优选地,所述衬套的端部设置有凸缘,该凸缘位于所述侧部和分离杆之间。优选地,所述衬套由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布置的多个部件构成。 优选地,所述衬套由相同的两个所述部件构成。优选地,所述软轴的一端与所述底部铆接。优选地,所述底部的外侧设置有轴套,该轴套的末端与所述软轴的一端铆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轴将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软轴和分离杆连接在一起,并且转轴的设置使得软轴相对于分离杆可以自由转动,调整角度,转轴可采用如销轴等的各种形式,从而在操作的过程中,软轴不会由于制造差异等受到磨损,软轴的受力强度不会减小,因而软轴在受到外力的拉动时,不易断裂、失效,提高了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分离杆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分离杆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连接件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衬套的一部分的半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软轴2分离杆3转轴4连接件5 衬套21连接孔 41侧部42底部43通孔44轴套51凸缘X-X’转轴的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的一种离合器操纵机构,该离合器操纵机构包括软轴1和分离杆2,其中,所述离合器操纵机构还包括转轴3,所述软轴1与分离杆2通过所述转轴3枢转连接。通过转轴3将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软轴1和分离杆2连接在一起,并且转轴3的设置使得软轴1相对于分离杆2可以自由转动,调整角度,转轴3可采用如销轴等的各种形式,从而在操作的过程中,软轴1不会由于外界的环境因素或者制造差异等受到磨损,软轴 1的受力强度不会减小,因而软轴1在受到外力的拉动时,不易断裂、失效,提高了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软轴1可通过各种方式连接到转轴3上,从而通过转轴3使其相对于分离杆2可以自由转动。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软轴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4,该连接件4与所述分离杆2通过所述转轴3枢转连接。通过连接件4将软轴1连接到转轴3上,从而通过转轴 3,软轴1可以根据分离杆2的转动角度而随之调整自身的走向,避免与其他零件接触发生磨损。连接件4可以使得软轴1与转轴3之间的连接简单方便、结构稳固,并且容易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和相对转动。[0034]连接件4可采用各种形状或结构的部件,只要能够实现软轴1与转轴3的连接以及软轴1与分离杆2的转动即可。如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连接件4为U形叉,该U形叉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部41和连接该两个侧部41的底部42,所述分离杆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两个侧部41之间,所述软轴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部42上。两个侧部41限制了分离杆2的前后摆动,底部42方便软轴1的连接。叉形的连接件4使得分离杆2的设置和软轴 1的连接稳固、结构简单,同时通过转轴3可以很方便的将连接件4和分离杆2枢转连接。通过转轴3将分离杆2和U形叉枢转连接,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分离杆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21,如图4所示,所述侧部41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21对应的通孔43,所述转轴3穿过所述连接孔21和通孔43以使得所述分离杆2和所述U形叉枢转连接。连接孔21、通孔43和转轴3位于同一轴线上,转轴3能够在连接孔21和通孔43中自由转动,使得分离杆2摆动时软轴1也能随之改变走向。为了减小分离杆2和转轴3之间的摩擦阻力,可以增加润滑元件或者直接在连接孔21中加润滑油等,如图1和图5所示,优选地,该离合器操纵机构还包括衬套5,该衬套5 设置在所述连接孔21内并位于所述分离杆2和转轴3之间。衬套5可采用光滑且摩擦力小的橡胶等制成,衬套5的设置使得分离杆2和转轴3之间的相对运动更加顺畅,阻力更小。同样地,为了减小分离杆2和连接件4之间的摩擦阻力,可以增加润滑元件或者直接加润滑油等,如图1和图5所示,优选地,所述衬套5的端部设置有凸缘51,该凸缘51位于所述侧部41和分离杆2之间。凸缘51与衬套可以一体形成,使得分离杆2和连接件4 之间的相对运动更加顺畅,阻力更小。另外,在操作的过程中,凸缘51可以使得分离杆2在侧部41之间的位置固定,避免整个结构的前后移动。为了衬套5的安装方便,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衬套5由沿所述转轴3的轴线 X-X’方向布置的多个部件构成,使得衬套5沿转轴3的轴线X-X’方向可分离,方便衬套5 沿轴线X-X’安装在连接孔21中。更优选地,所述衬套5由相同的两个所述部件构成,该部件可以为如图5所示的形状,并且这两个部件对称安装在连接孔21中,使得衬套5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因此,便于整个连接结构的安装、拆卸和维护,同时受磨损的衬套5的更换也方便。软轴1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固定到底部42上,如卡接、粘接等,优选地,所述软轴1 的一端与所述底部42铆接。只需在底部42上开孔即可实现,既保证了连接的方便性,也获得了足够大的结构强度。为了使得软轴1的直线拉动能够容易地带动分离杆2的摆动,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底部42的外侧设置有轴套44,该轴套44的末端与所述软轴1的一端铆接。轴套 44的末端形成有孔,软轴1穿过该孔与轴套44铆接。这样以转轴3的轴线连接件4形成杠杆机构,使得软轴1的微小拉动,即可以带动连接件4相对于转轴3发生转动,最终使得分离杆2摆动实现对离合器的操作。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离合器操纵机构,该离合器操纵机构包括软轴(1)和分离杆O),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操纵机构还包括转轴(3),所述软轴(1)与分离杆( 通过所述转轴( 枢转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轴(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G),该连接件(4)与所述分离杆( 通过所述转轴C3)枢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为U形叉,该 U形叉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部Gl)和连接该两个侧部Gl)的底部(42),所述分离杆(2) 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两个侧部Gl)之间,所述软轴(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部0 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杆O)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21),所述侧部Gl)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对应的通孔(43),所述转轴(3) 穿过所述连接孔和通孔以使得所述分离杆( 和所述U形叉枢转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离合器操纵机构还包括衬套(5),该衬套(5)设置在所述连接孔内并位于所述分离杆(2)和转轴(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5)的端部设置有凸缘(51),该凸缘(51)位于所述侧部Gl)和分离杆(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5)沿所述转轴(3) 的轴线(χ-χ’)方向可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5)可分离为两个相同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离合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轴(1)的一端与所述底部(42)铆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合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02)的外侧设置有轴套(44),该轴套04)的末端与所述软轴(1)的一端铆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合器操纵机构,该离合器操纵机构包括软轴(1)和分离杆(2),其中,所述离合器操纵机构还包括转轴(3),所述软轴(1)与分离杆(2)通过所述转轴(3)枢转连接。该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软轴能够相对于分离杆转动,从而不会受到分离杆的反复摩擦,更不会断裂,因此该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提高。
文档编号F16D23/12GK202082312SQ201120009789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3日
发明者何雷, 李达基, 肖薇, 许国兴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