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设备的后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7913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设备的后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设备的后桥。
背景技术
大多数三轮或四轮电动车和移动清洁等电动设备,产生动力的左右两个轮子,常用锥齿轮差动变速机构,锥齿轮的配置和固定,一般是放在主动齿轮的中间,主动齿中间需开复杂的异型孔或配置昂贵的差动齿座,由于主动齿中间部位空间有限,锥齿轮的大小和强度设计受到一定的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设备的后桥,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及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设备的后桥,其包括差动机构,所述差动机构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二轴出轴、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同步转动的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出轴同步转动的第二锥齿轮及两个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及第二锥齿轮啮合转动,所述差动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主动齿轮上一侧的支架,两所述第三锥齿轮连接于所述支架上并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主动齿轮同步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安装于所述主动齿轮一侧的安装部及由所述安装部的两端朝向远离所述主动齿轮的方向延伸的二弯折部,所述差动机构还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横轴,所述第三锥齿轮套于所述横轴上,所述横轴的两端部延伸所述第三锥齿轮之外并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弯折部上,所述横轴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及第二锥齿轮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每一弯折部沿其纵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横轴的相对两端部置入所述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横轴包括两端的二扁位及开设于所述横轴中部且与其轴线垂直的通槽,所述扁位滑入所述支架的滑槽内,所述第一输出轴穿入所述通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安装部开设供所述第一输出轴穿过的贯穿孔,所述支架的安装部位于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差动机构还包括套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用于定位所述横轴的垫圈。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由钢板冲压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由铸造方法成型。进一步地,还包括减速器,所述主动齿轮为所述减速器的输出齿轮。进一步地,所述差动机构还包括容置所述主动齿轮、支架、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及第三锥齿轮的齿轮箱,所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延伸出所述齿轮箱。[0014]所述第三锥齿轮通过所述支架设于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免除了加工异型槽的难度或配置昂贵的差动齿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设备的后桥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2是图1的部分分解图。图3是图2的横轴的立体放大图。图4是图1的电动设备的后桥的差动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设备的后桥包括一减速器10、驱动所述减速器10动作的一电机(图未示)及一差动机构20。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器 10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减速器10的输出端与所述差动机构20相连。所述差动机构20包括一齿轮箱21、分别由所述齿轮箱21的相对两端穿出的第一输出轴22及第二输出轴23、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2上的一主动齿轮M、安装于所述主动齿轮M —侧的一支架25、位于所述支架25内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2上的一第一锥齿轮沈、位于所述支架25内并套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2上的横轴27、套于所述横轴27相对两端部的两个第三锥齿轮观及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输出轴23上的一第二锥齿轮四。所述第一输出轴22与第一锥齿轮沈同步转动。所述第二输出轴23与第二锥齿轮 29同步转动。所述第三锥齿轮观与所述主动齿轮M同步转动且通过所述支架25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6及第二锥齿轮四啮合转动。请同时参阅图2,所述齿轮箱21由二壳体210、212围成一密闭的腔体213。所述主动齿轮M、支架25、第一锥齿轮沈、横轴27、第三锥齿轮28及第二锥齿轮四均置于所述腔体213内。所述腔体213充以润滑油,用以润滑其内各部件。所述主动齿轮M可以是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蜗轮输出端,也可以是渐开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末端输出齿轮。所述支架25大致呈“U”形框架。所述支架25包括安装于所述主动齿轮M —侧的一安装部250及由所述安装部250相对两端朝向远离所述主动齿轮M的方向延伸的二弯折部251。所述安装部250呈平板状。所述安装部250的中部开设一贯穿孔252,以使所述第一输出轴22穿过该贯穿孔252。所述安装部250位于所述主动齿轮M与所述第一锥齿轮沈之间。所述每一弯折部251沿其纵向开设一滑槽253,以供所述横轴27的端部滑入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253贯穿所述弯折部251的自由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5可以采用钢板冲压成型,也可采用铸造方法成型。由于所述支架25固定安装于所述主动齿轮M上,因此支架25与主动齿轮M同步转动。请同时参阅图3,所述横轴27大致为柱状体。所述横轴27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 26及第二锥齿轮四之间。所述横轴27包括两端被加工形成的二扁块270及开设于所述横轴27中部的通孔271。所述通孔271横向贯穿所述横轴27,以使所述第一输出轴22穿进所述通孔271。所述通孔271与所述横轴27的轴线垂直。所述扁块270由所述弯折部251 的自由端侧滑入所述支架25弯折部251的滑槽253内,并可在滑槽253内滑动。所述横轴 27的两端被加工形成所述扁块270,所述扁块270与未加工扁位的横轴27之间形成有挡块 272。当所述横轴27的扁块270置入所述滑槽253内时,所述挡块272抵于所述支架25的弯折部251的内侧,以防止所述横轴27由所述支架25上掉下。所述横轴27插在所述第一输出轴22上,使横轴27、支架25及主动齿轮M形成一个稳定的旋转框架,防止转动时的偏摆和振动。所述横轴27可沿所述第一输出轴22滑动,自动调节第一锥齿轮沈、第三锥齿轮 28及第二锥齿轮四的轴向位置和间隙,这种结构设计简单、紧凑,使用可靠。请同时参阅图4,所述支架25、第一锥齿轮沈、第三锥齿轮28及第二锥齿轮四均设置于所述主动齿轮M的一侧。所述支架25的安装部250套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2上并安装于所述主动齿轮M的一侧。所述支架25的安装部250的贯穿孔252的孔径略大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2的直径,以使所述安装部250不会妨碍第一输出轴22的转动。所述第一输出轴22上开设有供一第一轴销30穿过的通孔31。所述第一轴销30固定于所述通孔31 内。所述第一锥齿轮26通过所述第一轴销30固定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2上,以使所述第一锥齿轮26与所述第一输出轴22同步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沈位于所述支架25的安装部 250的远离所述主动齿轮M的一侧。所述第一锥齿轮沈与所述安装部250之间设有一第一垫圈33。所述二第三锥齿轮28分别穿过所述横轴27的扁块270套于所述横轴27上,所述第一输出轴22的最前端穿进所述横轴27的通孔271内,同时,所述横轴27的扁块270滑入所述支架25的弯折部251的滑槽253内,由此,所述第三锥齿轮观与所述支架25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锥齿轮观位于所述支架25的二弯折部251之间。所述第二锥齿轮四固定于所述第二输出轴23上的固定方式与所述第一锥齿轮沈固定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2上的固定方式相同,也就是说,所述第二锥齿轮四通过第二轴销 34固定于所述第二输出轴23上。所述第二锥齿轮四与所述横轴27之间设置有一第二垫圈35,用于锥齿轮组合的内腔极限定位。所述第二垫圈35套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2上,对所述横轴27起定位作用。所述第一锥齿轮沈、第三锥齿轮观及第二锥齿轮四相互啮合。所述差动机构20还包括一垫片36,用于调节第一锥齿轮沈、第三锥齿轮28及第二锥齿轮四的轴向间隙。在无差动的情况下,所述主动齿轮对、支架25、第一锥齿轮沈、第三锥齿轮28、第二锥齿轮四、第一输出轴22及第二输出轴23同步转动,此时,第一锥齿轮沈、第三锥齿轮 28及第二锥齿轮四之间并没有相对转动。在有差动的情况下,第一锥齿轮沈、第三锥齿轮 28及第二锥齿轮四之间存在相对啮合转动,使得第一锥齿轮沈与第二锥齿轮四的转速有差异,也就是第一输出轴22与第二输出轴23的转速有差异。无论是有差动还是无差动的情况,第一输出轴22转速V22、第二输出轴23的转速 V23与所述主动齿轮M的转速V24关系如下^22+^23 =F24
2当第一输出轴22转速^2变大,相应地,第二输出轴23的转速Vm变小,反之亦然。[0034]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设备的后桥的第三锥齿轮观通过一个简单的支架25设于所述主动齿轮M的外侧,免除了加工异型槽的难度和配置昂贵的差动齿座,使得电动设备的后桥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另外,由于不受主动齿轮M中间部位空间的限制,锥齿轮的设计可以有较多的自由度,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现成的四个规格尺寸相同的锥齿轮,也可根据现有条件和实际需要,采用两对规格大小不同的锥齿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设备的后桥,其包括差动机构,所述差动机构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同步转动的第一锥齿轮、 与所述第二输出轴同步转动的第二锥齿轮及两个第三锥齿轮,所述两个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及第二锥齿轮啮合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主动齿轮上一侧的支架,两所述第三锥齿轮连接于所述支架上并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主动齿轮同步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设备的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安装于所述主动齿轮一侧的安装部及由所述安装部的两端朝向远离所述主动齿轮的方向延伸的二弯折部, 所述差动机构还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横轴,所述第三锥齿轮套于所述横轴上,所述横轴的两端部延伸所述第三锥齿轮之外并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弯折部上,所述横轴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及第二锥齿轮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设备的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每一弯折部沿其纵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横轴的相对两端部置入所述滑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设备的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轴包括两端的二扁位及开设于所述横轴中部且与其轴线垂直的通槽,所述扁位滑入所述支架的滑槽内,所述第一输出轴穿入所述通槽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设备的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安装部开设供所述第一输出轴穿过的贯穿孔,所述支架的安装部位于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设备的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机构还包括套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用于定位所述横轴的垫圈。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设备的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钢板冲压成型。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设备的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铸造方法成型。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设备的后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速器,所述主动齿轮为所述减速器的输出齿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设备的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机构还包括容置所述主动齿轮、支架、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及第三锥齿轮的齿轮箱,所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延伸出所述齿轮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设备的后桥,其包括差动机构,所述差动机构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二轴出轴、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同步转动的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出轴同步转动的第二锥齿轮,及两个第三锥齿轮,所述两个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及第二锥齿轮啮合转动,所述差动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主动齿轮上一侧的支架,所述两个第三锥齿轮连接于所述支架上,并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主动齿轮同步转动。所述两个第三锥齿轮通过所述支架设于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免除了加工异型槽的难度或配置昂贵的差动齿座,使得后桥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F16H48/12GK202280809SQ20112036957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9日
发明者俞从高, 罗惠明, 韩帅 申请人:捷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