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缠绕式制动装置和具有缠绕式制动装置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113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缠绕式制动装置和具有缠绕式制动装置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行星齿轮变速器、特别是用于双挡位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缠绕式制动装置以及一种具有缠绕式制动装置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特别是双挡位行星齿轮变速器。
背景技术
由W002/093034A2公开了一种用于对制动鼓进行制动的缠绕式制动装置或带式制动器。带式制动器具有浮动式支承的丝杠,所述丝杠具有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缠绕所述制动鼓的制动带通过两个螺母不仅固定在右旋螺纹上而且固定在左旋螺纹上。通过丝杠借助于电动机的旋转,所述两个螺母相向运动,由此使得制动带与制动鼓贴靠并且将所述制动鼓制动,或者所述制动带与制动鼓相互远离,由此使得制动带被打开并且释放制动鼓。在丝杆与制动鼓之间设置壳体侧的止挡,所述止挡在丝杠的轴向方向上相互对置地设置,从而使得所述螺母的制动带侧的端部或所述制动带的丝杆侧的端部能够与所述止挡贴靠。由此可以减小通过电动机施加到丝杆上的操纵力或操纵力矩,因为制动鼓通过制动带的转动和壳体侧的借助于相应止挡的支撑会产生自增强效应,由此提高了有效的制载荷。但是W002/093034A2中的缺点是,所述丝杠不仅必须具有右旋螺纹而且必须具有左旋螺纹并且从而非常费事地制造。此外,丝杠在其至少一个轴向端部上的浮动式支承要求花键,以便能够将电动机的扭矩传递到丝杠上。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缠绕式制动装置以及一种具有相应缠绕式制动装置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所述缠绕式制动装置一方面仅要求小的操纵力,并且另一方面可简单制造。根据本发明,所述任务通过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缠绕式制动装置解决,其具有至少一个缠绕元件,所述缠绕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凸块装置并且被构造用于缠绕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的齿圈以进行制动配合。所述缠绕式制动装置还至少一个能够在轴向方向上移动的转换拨叉,所述转换拨叉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操纵元件和在轴向方向上对置的第二操纵元件,并且所述转换拨叉无相对转动地支承在一壳体中,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止挡和在轴向方向上对置的第二止挡。为了在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齿圈上进行制动配合,所述转换拨叉能够在第一轴向方向上这样地移动,使得第一操纵元件与第一凸块装置相互作用,而与所述第一操纵元件在轴向方向上对置的第二止挡与所述第二凸块装置相互作用。因为对于转换拨叉不需要反向的螺纹,因此其一方面可以比上述现有技术的丝杠更简单且更便宜地制造。此外,也不必将扭矩传递到该转换拨叉上,从而可放弃(细牙)花键。由此还可以简化结构并且降低制造成本。另一方面,第二凸块装置通过第二止挡在采取制动期间的壳体侧的支撑负责使操纵力(利用所述操纵力使转换拨叉移动)按要求以由齿圈的旋转或由此导致的缠绕元件通过第二凸块装置在壳体侧的第二止挡上的支撑引起的力分量增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缠绕式制动装置特别是适合于并且构造用于例如在机动车的混合驱动或纯电动驱动中应用的2-挡位-行星齿轮变速器。这种行星齿轮变速器允许在受驱动载荷的情况下换挡并且因此也被称为载荷换挡变速器。缠绕元件的两个凸块装置可以相同地或不同地构成。优选为了在沿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齿圈上进行制动,所述转换拨叉能够在与第一轴向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方向上这样地移动,使得第二操纵元件与第二凸块装置相互作用,而与所述第二操纵元件在轴向方向上对置的第一止挡与所述第一凸块装置相互作用。由此可以使行星齿轮变速器的齿圈在两个旋转方向上、也就是顺时针或逆时针自增强地通过缠绕式制动装置的缠绕元件制动。缠绕元件为此可构造为开放式缠绕元件,在其两个端部上分别设置所述凸块装置中的一个,但是所述缠绕元件也可以构造为闭合式缠绕元件,所述两个凸块装置设置在该缠绕元件的外周上。为了在进行制动时支持闭合的缠绕元件的内直径的减小,缠绕元件的处于两个凸块装置之间的短圆周区段优选例如通过切口、空槽或穿通孔削弱。此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凸块装置具有第一压力元件,所述转换拨叉的第一操纵元件与所述第一压力元件相互作用,和/或所述第一压力元件能够与所述第一止挡贴靠。所述第一压力元件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凸块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凸块。优选所述第一压力元件构造为夹子形或靴形。通过所述第一压力元件可以使作用在第一凸块装置上的操纵力(所述操纵力通过转换拨叉施加)或自增强装置的止挡侧的反力均匀地分布。此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凸块装置具有第二压力元件,所述转换拨叉的第二操纵元件与所述第二压力元件相互作用,和/或所述第二压力元件能够与所述第二止挡贴靠。对于第一压力元件的解释说明同样适用于该第二压力元件,其中,特别是第一和第二压力元件的组合可实现特别可靠的、在两个旋转方向上作用的缠绕式制动装置。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转换拨叉与至少一个轴向促动器连接。所述轴向促动器可以设置在转换拨叉的一个轴向端部上。但是也可以将所述轴向促动器设置在转换拨叉的两个轴向端部上。还可以将一个轴向促动器例如在中间与转换拨叉连接。转换拨叉的自由的轴向端部必要时支承在相应的滑动套筒或其他导向器件中以在工作中确保转换拨叉的轴向移动。优选在所述滑动套筒或其他导向器件中的支承无相对转动地进行。根据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轴向促动器具有至少一个驱动马达和滚珠丝杠传动装置,所述滚珠丝杠传动装置能够通过所述驱动马达驱动并且与所述转换拨叉连接。滚珠丝杠传动装置的丝杠通过驱动马达不是经历旋转,而是仅仅在轴向方向上与转换拨叉一起移动。优选所述第一止挡和/或所述第二止挡栓形地构成。止挡栓与缠绕式制动装置的壳体连接,例如螺接或压紧。根据另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缠绕元件具有摩擦衬片。所述摩擦衬片特别是构造在缠绕元件的内周上并且完全地、至少绝大部分地遮盖所述内周。根据本发明,所述任务还通过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的行星齿轮变速器解决,其具有根据以上实施例中的至少任一项所述的缠绕式制动装置,其中,所述缠绕式制动装置的缠绕元件缠绕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的齿圈。优选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涉及用于机动车的混合驱动器或纯电驱动器的2-挡位-行星齿轮变速器。优选所述齿圈在其外圆周上具有摩擦衬片或另外的摩擦衬片。所述摩擦衬片在缠绕元件的靠置区域中优选完全遮盖所述齿圈的外圆周。


下面借助于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图1是缠绕式制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连同行星齿轮变速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缠绕式制动装置的横截面图;图3是图1和图2中的缠绕式制动装置的缠绕元件,具有第一和第二凸块装置;图4是图3中具有压力元件缠绕元件的细节图,所述压力元件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凸块装置的凸块上;图5是图1和2中的缠绕式制动装置的转换拨叉;图6是处于运行中的图1和2中具有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缠绕式制动装置;图7是缠绕式制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至6中示出用于行星齿轮变速器16的缠绕式制动装置I或具有行星齿轮变速器16的缠绕式制动装置I的优选的第一实施例。在下面的说明中没有被认为是对于本发明重要的特征应理解为是可选的。因此下面的说明也涉及缠绕式制动装置I的另外的实施例,所述另外的实施例具有后面要阐述的特征的部分组合。缠绕式制动装置I优选构造为带式制动装置。所述缠绕式制动装置I作用在行星齿轮变速器16上,该行星齿轮变速器优选构造为载荷换挡变速器。特别优选的是,其涉及2-挡位-行星齿轮变速器,其优选在机动车的混合驱动和纯电驱动中应用。行星齿轮变速器16具有至少一个齿圈17,所述齿圈17在其内圆周中设有内齿结构,一个或多个行星齿轮(图7中的附图标记18)与所述内齿结构啮合。这个或这些行星齿轮可转动地支承在一个接片上。在行星齿轮变速器16的中央设置一个太阳轮(图7中的附图标记19),所述太阳轮与这个或这些行星齿轮啮合。根据行星齿轮变速器16的这个或这些被制动或保持位置固定的构件可调节不同的变速比。下面的说明涉及所述齿圈17通过缠绕式制动装置I的制动和固定。缠绕式制动装置I具有壳体8,所述壳体不仅可以构造为开放式壳体而且可以构造为闭合式壳体。在该壳体8中无相对转动地设置可轴向滑移的、也就是可在其轴线方向A上移动的转换拨叉4。所述转换拨叉4在图5中示例性示出。为了无相对转动地进行布置,转换拨叉4可以借助于相应构成的靠置面直接支撑在所述壳体8上,但是也可以支撑在缠绕式制动装置I的其他构件上。转换拨叉4与轴向促动器11连接,通过所述轴向促动器可以使该转换拨叉4在轴向方向A上移动。轴向促动器11具有驱动马达14、特别是电动机和滚珠丝杠传动装置12。优选所述驱动马达14以及滚珠丝杠传动装置12设置在缠绕式制动装置I的壳体8中。滚珠丝杠传动装置12可通过所述驱动马达14驱动并且与所述转换拨叉4间接地或直接地连接。特别是所述滚珠丝杠传动装置12具有丝杠13,所述丝杠优选无相对转动地与转换拨叉4的丝杠侧的端部6相连。为了转换拨叉4的可轴向移动性,在壳体8中例如设置一个通道,该通道的长度比具有固定在转换拨叉上的丝杠13的转换拨叉4的轴向长度大。丝杠13在其外周上具有球环绕装置,驱动马达14的转子作用在所述球环绕装置上。如果驱动马达14的转子在第一旋转方向上被驱动,则所述球环绕装置在周向上运动,由此使得丝杠13和与丝杠13连接的转换拨叉4在一个第一轴向方向上运动。在旋转方向颠倒时,也就是说当所述转子在第二旋转方向上被驱动时,丝杠13和与丝杠13连接的转换拨叉4在一个与第一轴向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方向上运动。转换拨叉还具有一个远中端部7,该远中端部在轴向方向A上与所述丝杠侧的端部6相反对置。例如,所述转换拨叉4的丝杠侧的端部6和/或远中端部7具有一个或多个面,例如用于对转换拨叉4进行扭转止动的基本上正方形的区段。所述缠绕式制动装置I的壳体8或者另一构件的邻接的面或套筒相应形状锁合地构成以进行扭转止动。所述转换拨叉4在所述转换拨叉4的丝杠侧的端部6和远中端部7之间具有第一操纵元件5a和在轴向方向A上与第一操纵元件间隔开的第二操纵元件5b。这两个操纵元件5a、5b优选作为凸起设置在转换拨叉4的圆柱形中心体的周面上并且优选与所述转换拨叉4的圆柱形中心体一体地构成。所述两个操纵元件5a、5b在转换拨叉4的周向上的取向方面优选重合地设置,但是也可以相互错位和相互扭转地设置在所述转换拨叉4的中心体上。此外,所述壳体8具有第一止挡9a和第二止挡9b。第一止挡9a和第二止挡9b在转换拨叉4的轴向方向A上相互间隔开。第一止挡9a设置在轴向可移动的转换拨叉4的第一操纵元件5a的起始-和终点位置附近,而第二止挡9b设置在轴向可移动的转换拨叉4的第二操纵元件5b的起始-和终点位置附近。所述两个止挡9a、9b不仅可以与所述壳体8 一体地构成,而且优选也可以构造为单独的构件并且与所述壳体8例如螺接或压紧。特别优选所述第一止挡9a和/或第二止挡9b构造为止挡栓。所述两个止挡9a、9b横向于所述转换拨叉4的轴向方向A这样构成,使得不妨碍转换拨叉4的轴向运动。因此,优选所述两个止挡9a、9b直接在转换拨叉4旁边横向于轴向方向A设置并且在行星齿轮变速器16的齿圈17的方向上与所述两个止挡9a、9b以大致一模一样的程度从转换拨叉4的圆柱形中心体朝行星齿轮变速器16的齿圈17的方向突出,如图2中所示的那样。例如,也可以设置两个第一止挡9a和/或两个第二止挡%,转换拨叉4在它们之间横向于轴向方向A在壳体8中在轴向方向A上可滑移地设置。这个或这些止挡在此也可以在内侧或外侧上、也就是在面向转换拨叉4的侧上具有用于转换拨叉4的靠置面,以便用作扭转止动装置。此外,所述缠绕式制动装置I具有至少一个缠绕元件2,在图3和4中示例性示出所述缠绕元件。缠绕元件2围绕行星齿轮变速器16的齿圈17的外周延伸,其中,该缠绕元件在打开状态中通过小间隙与所述齿圈17间隔开,而为了进行制动配合与所述齿圈17的外周力锁合地、也就是摩擦锁合地贴靠。为了降低磨损和降低摩擦力,在缠绕元件2与齿圈17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摩擦衬片15。—方面所述摩擦衬片15如图3和4所示可以设置在或构造在缠绕元件2的内圆周上。所述摩擦衬片15至少在所述缠绕元件2的内圆周的大部分上、优选在整个内圆周上构成。另一方面,所述摩擦衬片也可以设置在行星齿轮变速器16的齿圈17的外圆周上。还可以的是,不仅缠绕元件2而且行星齿轮变速器16的齿圈17都具有摩擦衬片。为了能够通过转换拨叉4的操纵元件5a、5b操纵,并且为了能够与壳体侧的止挡9a、9b贴靠,缠绕元件2具有第一凸块装置3a和第二凸块装置3b。两个凸块装置3a、3b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凸块。如图3所不,第一凸块装置3a例如具有两个凸块,而第二凸块装置3b例如具有一个凸块。缠绕元件2例如可以构造为开放式制动带。在该情况下,第一凸块装置3a设置在该制动带的一个端部上,而第二凸块装置3b设置在该制动带的另一端部上。但是所述缠绕元件2也可以构造为闭合式,也就是说基本上环形地构成,如图3和4中所示。在该情况下,两个凸块装置3a、3b都设置在该缠绕元件2的外圆周上。在所述两个凸块装置3a、3b之间,所述缠绕元件2并且必要时所述摩擦衬片15具有切口、空槽或穿通部,以便在通过转换拨叉4操纵的情况下并且在相应的壳体侧的止挡9a、9b的影响下有助于缠绕元件2的内直径的稍稍变小。如果行星齿轮变速器16的齿圈17在第一旋转方向上、也就是顺时针旋转,则转换拨叉4可以在第一轴向方向上、例如参照图1向右这样地移动,使得第一操纵元件5a与第一凸块装置3a贴靠并且与该第一凸块装置相互作用。在另一侧,缠绕元件2的第二凸块装置3b与壳体侧的第二止挡9b贴靠,所述第二止挡在轴向方向A上位于转换拨叉4的第一操纵元件5a的对面。如果行星齿轮变速器16的齿圈17在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R上、例如逆时针旋转,则转换拨叉4可以在与第一轴向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方向上、例如参照图1向左这样地移动,使得第二操纵元件5b与缠绕元件2的第二凸块装置3b贴靠并且与该第二凸块装置相互作用。在此,缠绕元件2的第一凸块装置3a与壳体侧的第一止挡9a贴靠,所述第一止挡在轴向方向A上位于转换拨叉4的第二操纵元件5b的对面。对此,下面再次参照图6进行说明。为了不仅能够通过转换拨叉4的第一操纵元件5a操纵,而且为了能够与壳体侧的第一止挡9a贴靠,缠绕元件2的第一凸块装置3a必须横向于轴向方向A具有足够的宽度。对于缠绕元件2的第二凸块装置3b相对于转换拨叉4的第二操纵元件5b和壳体侧的第二止挡9b的情况也是这样。为了能够提供所需的宽度并且为了将出现的力均匀地导入到缠绕元件2中并且由该缠绕元件2传递,第一凸块装置3a优选具有第一压力元件10a,而第二凸块装置3b优选具有第二压力元件10b,如图4中所示。压力元件10a、IOb例如构造为靴形或夹子形并且部分或完全地包围第一和第二凸块装置3a、3b的这个或这些凸块。
下面参照图6描述缠绕式制动装置I的功能,用于使行星齿轮变速器16的在旋转方向R上逆时针旋转的齿圈17制动。如果齿圈17逆时针旋转,则驱动马达14被通电以使驱动马达14的转子在相应的旋转方向上旋转。在所述转子旋转的情况下,滚珠丝杠传动装置被操纵,从而使得丝杠13和与其连接的转换拨叉4在相对于所述旋转方向R的轴向方向A上运动。参照图6,丝杠13和转换拨叉4向左运动,从而使得转换拨叉4的第二操纵元件5b将促动器力F2施加到第二凸块装置3b的第二压力元件IOb上。由此,所述凸块装置3b同样向左移动。在作用在第二凸块装置3b上的促动器力F2的作用下,缠绕元件2稍稍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缠绕元件2的第一凸块装置3a的第一压力元件IOa与壳体侧的第一止挡9a贴靠。逆时针旋转的齿圈17与所述缠绕元件2 (该缠绕元件通过第一凸块装置3a在壳体侧的第一止挡9a上的贴靠而稍稍被拉紧)之间的摩擦锁合负责使所述壳体侧的第一止挡9a以逆着所述旋转方向R指向的、自增强的(反_)力Fl作用在缠绕元件2的凸块装置3a上。由此,缠绕元件2通过第一凸块装置3a在壳体侧的第一止挡9a上的支撑在齿圈17沿旋转方向R旋转的情况下引起制动作用的自增强。同样,当齿圈17在颠倒的旋转方向上、也就是在顺时针旋转时间,驱动马达14被反向通电,从而使得所述转子反向转动。在图7中示出用于行星齿轮变速器16的缠绕式制动装置I或具有行星齿轮变速器16的缠绕式制动装置I的优选的第二实施例。为了避免重复,下面仅仅描述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缠绕式制动装置I中设置一个单独的扭转止动装置20。该单独的扭转止动装置20构造为板状构件并且至少形状锁合地固定在或紧固在所述缠绕式制动装置I的壳体8中。所述单独的扭转止动装置20在其中心具有非圆开口,转换拨叉4的丝杠侧的端部6可移动地、特别是可滑动运动地支承在所述非圆开口中。例如,所述非圆开口的内轮廓具有圆弧形状(例如270°至315° ),其端部通过直线相互连接。所述单独的扭转止动装置20的开口的内轮廓相应于转换拨叉4的丝杠侧的端部6在周向上的外轮廓,从而在此也给出防止扭转的形状锁合。前面的实施例涉及用于行星齿轮变速器16的缠绕式制动装置1,具有至少一个缠绕元件2和至少一个能够在轴向方向A上移动的转换拨叉4,所述缠绕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凸块装置3a,3b并且被构造用于缠绕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16的齿圈17以进行制动配合,所述转换拨叉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操纵元件5a和在轴向方向A上对置的第二操纵元件5b,并且所述转换拨叉无相对转动地支承在一壳体8中,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止挡9a和在轴向方向A上对置的第二止挡%。为了在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齿圈17上进行制动配合,所述转换拨叉4能够在第一轴向方向上这样地移动,使得第一操纵元件5a与第一凸块装置3a相互作用,而与所述第一操纵元件5a在轴向方向A上对置的第二止挡9b与所述第二凸块装置3b相互作用。此外,前面的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具有按照上述实施例之一所述的缠绕式制动装置I的行星齿轮变速器16,其中,所述缠绕式制动装置I的缠绕元件2缠绕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16的齿圈17。附图标记列表I缠绕式制动装置2缠绕元件3a第一凸块装置3b第二凸块装置4转换拨叉5a第一操纵元件5b第二操纵元件6丝杠侧的端部7 远中端部8壳体9a第一止挡9b第二止挡IOa第一压力元件IOb第二压力元件11轴向促动器12滚珠丝杠传动装置13丝杠14驱动马达15摩擦衬片16行星齿轮变速器17齿圈18行星齿轮19太阳轮20单独的扭转止动装置A轴向方向R旋转方向Fl自增强的力F2促动器力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行星齿轮变速器(16)、特别是用于2-挡位-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缠绕式制动装置(1),具有至少一个缠绕元件(2)和至少一个能够在轴向方向(A)上移动的转换拨叉(4),所述缠绕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凸块装置(3a,3b)并且被构造用于缠绕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16)的齿圈(17)以进行制动配合,所述转换拨叉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操纵元件(5a)和在轴向方向(A)上对置的第二操纵元件(5b),并且所述转换拨叉无相对转动地支承在一壳体(8)中,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止挡(9a)和在轴向方向(A)上对置的第二止挡(%),其中,为了在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齿圈(17)上进行制动配合,所述转换拨叉(4)能够在第一轴向方向上这样地移动,使得第一操纵元件(5a)与第一凸块装置(3a)相互作用,而与所述第一操纵元件(5a)在轴向方向(A)上对置的第二止挡(9b)与所述第二凸块装置(3b)相互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式制动装置(1),其中,为了在沿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R)旋转的齿圈(17)上进行制动配合,所述转换拨叉(4)能够在与第一轴向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方向上这样地移动,使得第二操纵元件(5b)与第二凸块装置(3b)相互作用,而与所述第二操纵元件(5b)在轴向方向(A)上对置的第一止挡(9a)与所述第一凸块装置(3a)相互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中I或2所述的缠绕式制动装置(1),其中,所述第一凸块装置(3a)具有第一压力元件(10a),所述转换拨叉(4)的第一操纵元件(5a)与所述第一压力元件相互作用,和/或所述第一压力元件能够与所述第一止挡(9a)贴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缠绕式制动装置(I),其中,所述第二凸块装置(3b)具有第二压力元件(10b),所述转换拨叉(4)的第二操纵元件(5b)与所述第二压力元件相互作用,和/或所述第二压力元件能够与所述第二止挡(9b)贴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至少任一项所述的缠绕式制动装置,其中,所述转换拨叉(4)与至少一个轴向促动器(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缠绕式制动装置(1),其中,所述轴向促动器(11)具有至少一个驱动马达(14)和滚珠丝杠传动装置(12),所述滚珠丝杠传动装置能够通过所述驱动马达(14)驱动并且与所述转换拨叉(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至少任一项所述的缠绕式制动装置(I),其中,所述第一止挡(9a)和/或所述第二止挡(9b)栓形地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至少任一项所述的缠绕式制动装置(I),其中,所述缠绕元件(2)具有摩擦衬片(15)。
9.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特别是2-挡位-行星齿轮变速器,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至少任一项所述的缠绕式制动装置(1),其中,所述缠绕式制动装置(I)的缠绕元件(2)缠绕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16)的齿圈(1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16),其中,所述齿圈(17)在其外圆周上具有摩擦衬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缠绕式制动装置(1),具有至少一个缠绕元件(2)和至少一个能够在轴向方向上移动的转换拨叉(4),所述缠绕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凸块装置(3a,3b)并且被构造用于缠绕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的齿圈(17)以进行制动配合,所述转换拨叉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在轴向方向上对置的第二操纵元件(5a,5b),并且所述转换拨叉无相对转动地支承在一壳体(8)中,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在轴向方向上对置的第二止挡(9a,9b),其中,为了在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齿圈上进行制动配合,所述转换拨叉(4)能够在第一轴向方向上这样地移动,使得第一操纵元件与第一凸块装置相互作用,而与所述第一操纵元件在轴向方向上对置的第二止挡与所述第二凸块装置相互作用。
文档编号F16D65/14GK103154553SQ201180045833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3日
发明者W·鲁德, M·施奈德 申请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