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572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升降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为美国专利第3335469号「个人安全装置」发明专利案,该案揭示的安全装置I包含一主体11、一固设于该主体11 一端的斜锥体12、一穿伸于该斜锥体12内的滑动件13,及数个设于该滑动件13与该斜锥体12间的钢珠14。利用该主体11相对该滑动件13向下拉动,所述钢珠14受到该斜锥体12的压迫会向上、向内移动,并挤压在该滑动件13内的一绳索15,使该绳索15被所述钢珠14夹持固定,此时该安全装置I无法相对该绳索15移动,而要松开该固定状态时,按压该滑动件13,相对地使所述钢珠14向下移动,让所 述钢珠14至该斜锥体12间较宽的区域,因此该钢珠14不再夹持绳索15,此时该安全装置I就能在该绳索15上滑移、调整高低位置。参阅图2,为日本专利特开平10-184814号「滑动夹」专利案,该滑动夹2包含一外壳21、一穿伸于该外壳21内的内套件22、一螺设在该内套件22上的盖体23,及多个设于该外壳21与内套件22间的球体24,该外壳21具有一锥面211。与前述现有美国专利的技术相当,利用按压该盖体23使该外壳21与内套件22相对移动,让所述球体24在该锥面211移动,而能产生挤压一轴杆25的力量,借此能够固定或释放该滑动夹2在该轴杆25的位置。然而上述两案中,该滑动件13或内套件22均未被固定,因此有可能因误触而压迫该滑动件13或内套件22产生滑动,而使得钢珠14或球体24失去夹持的力量,而产生安全性的问题;此外,以图2作说明,当该滑动夹2受到偏斜的作用力时,所述球体24相对地在该锥面211的位置不一致,因此所述球体24与该锥面211间会有间隙产生,使夹持的力量不平均,无法很稳定地固定在该轴杆25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力稳定,且提高安全性的升降调整装置。本发明升降调整装置,包含一个外环件、一个能够滑动地设于该外环件内的内环件、多个设置于该内环件的定位件,及一个与该内环件相连接的限位件。该外环件包括一个围绕出一个容置空间的外环绕壁,该外环绕壁具有一个顶端,及一个相反于该顶端的底端,该外环绕壁的内表面具有一个由该底端朝顶端渐缩的第一锥部。该内环件能够滑动地设于该外环件的容置空间内,该内环件包括一个围绕出一个穿置空间的内环绕壁,及多个撑抵该内环绕壁与外环件的弹性体,该内环绕壁具有一个凸伸出该外环件的按压部,及多个位于该外环件内的定位孔。所述定位件分别设置于该内环件的定位孔内,且与该外环件的第一锥部相抵靠。该限位件与该内环件的按压部相连接,且该限位件能在一个抵靠该外环件的限制位置,及一个与该外环件相间隔的调控位置间移动。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较佳地,前述的升降调整装置,其中该升降调整装置还包含一个套设于该外环件的顶端与该限位件的固定环,该固定环具有一个内凸垣,该限位件在该调控位置时,该固定环的内凸垣与该限位件相抵靠。较佳地,前述的升降调整装置,其中该外环件的外环绕壁的内表面还具有一个由该底端朝顶端渐缩且与该第一锥部相间隔的第二锥部,而该内环件的定位孔分别对应该第
一锥部与第二锥部。较佳地,前述的升降调整装置,其中该外环件还包括一个固设于该外环绕壁的底端的封挡壁,该内环件的弹性体是撑抵于该内环绕壁与该封挡壁。较佳地,前述的升降调整装置,其中该升降调整装置还包含一个套设于该外环件的底端且与该固定环相间隔的迫紧环。较佳地,前述的升降调整装置,其中该外环件的外环绕壁具有一个外螺纹,该固定环、迫紧环均分别具有一个内螺纹而借此螺锁于该外环件的外环绕壁。较佳地,前述的升降调整装置,其中该内环件的内环绕壁的按压部具有一个外螺纹,该限位件具有一个内螺纹而借此螺锁于该内环绕壁的按压部,且通过螺锁的方式在该限制位置与调控位置间移动。较佳地,前述的升降调整装置,其中该内环件的弹性体是压缩弹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限位件在限制位置时,该限位件与外环件相抵靠,让该内环件无法滑动,因此该内环件不会因误触而使所述定位件松脱,且让该内环件与所述定位件间不易因外力而有空隙产生,使所述定位件的夹持力稳定。


图I是一剖视图,说明美国专利第3335469号「个人安全装置」发明专利案;图2是一剖视图,说明日本专利特开平10-184814号「滑动夹」专利案;图3是一分解图,说明本发明升降调整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图4是一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结合后,一限位件在一调控位置的态样;图5是一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该限位件被按压的态样;图6是一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该限位件在一限制位置的态样;图7是一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与一板体结合的使用态样。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3与图4,为本发明升降调整装置3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外环件4、一能够滑动地设于该外环件4内的内环件5、多个设置于该内环件5的定位件6、一与该内环件5相连接的限位件7、一套设于该外环件4与该限位件7的固定环81,及一套设于该外环件4且与该固定环81相间隔的迫紧环82。
该外环件4包括一围绕出一容置空间415的外环绕壁41,及一固设于该外环绕壁41的封挡壁42。该外环绕壁41具有一顶端411,及一相反于该顶端411的底端412,该外环绕壁41的内表面具有一由该底端412朝顶端411渐缩的第一锥部413,及一由该底端412朝顶端411渐缩且与该第一锥部413相间隔的第二锥部414。该封挡壁42是固设于该外环绕壁41的底端412。该内环件5能够滑动地设于该外环·件4的容置空间415内,该内环件5包括一围绕出一穿置空间511的内环绕壁51,及多个撑抵该内环绕壁51与外环件4的封挡壁42的弹性体52。该内环绕壁51具有一凸伸出该外环件4的按压部512,及多个位于该外环件4内的定位孔513。所述定位孔513分别对应该外环件4的第一锥部413与第二锥部414。在本实施例中,该内环件5的弹性体52是压缩弹簧,且该穿置空间511能够供一杆体91穿设,但不以此为限,也可是如背景技术所示,供一绳索穿设。所述定位件6分别设置于该内环件5的定位孔513内,且与该外环件4的第一锥部413、第二锥部414相抵靠。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6是球体。该限位件7与该内环件5的按压部512相连接,且能相对该内环件5在一限制位置及一调控位置间移动。如图4所示,在该调控位置时,该限位件7与该外环件4相间隔形成有一间隙G,而如图6所示,在该限制位置时,该限位件7与该外环件4相抵靠。该固定环81是套设于该外环件4的顶端411,且具有一内凸垣811,该限位件7在该调控位置时,该固定环81的内凸垣811与该限位件7相抵靠。该迫紧环82是套设于该外环件4的底端412且与该固定环81相间隔。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该外环件4的外环绕壁41及该内环件5的按压部512均分别具有一外螺纹416、514,该固定环81、迫紧环82分别具有一内螺纹812、821,借此螺锁于该外环件4的外环绕壁41上,该限位件7同样是具有一内螺纹71而借此螺锁于该内环绕壁51的按压部512,且通过螺锁的方式在该限制位置与调控位置间移动,但上述构件的结合方式并不以螺锁的方式为限。参阅图4,当该限位件7是在该调控位置时,该内环件5的弹性体52将该内环绕壁51向该外环件4的顶端411推挤,让所述定位件6分别在该外环件4上的第一锥部413、第二锥部414向上移动,并受该第一锥部413、第二锥部414的外形由底端朝顶端分别是渐缩的关系,所述定位件6会被挤向该杆体91的方向而压迫该杆体91,通过所述定位件6压迫杆体91的力量,使得该升降调整装置3能固定在该杆体91上。参阅图5,而要将该升降调整装置3在该杆体91上向下滑移的时候,能够按压该限位件7并带动该内环件5向该外环件4的底端412的方向移动,所述弹性体52被压缩并蓄积一弹性回复力,此时,所述定位件6移动至该第一锥部413、第二锥部414中较宽的区域,因此所述定位件6不再挤压该杆体91,让夹持该杆体91的力量消失,如此就能调整该升降调整装置3在杆体91上作上下滑移,之后再松开该限位件7,所述弹性体52释放弹性回复力将该内环件5推送至如图4所示的态样,就能再次利用所述定位件6使该升降调整装置3固定在该杆体91上。参阅图6,当确定该升降调整装置3的位置后,利用该限位件7的内螺纹71相对该按压部512的外螺纹514旋绕,使该限位件7移动至该限制位置,此时该限位件7与该外环件4的顶端411相抵靠,并由于该限位件7与外环件4相抵靠后,该内环件5就无法向该外环件4的底端412的方向移动,所以无法解除所述定位件6夹持该杆体91的力量,让该升降调整装置3保持固定在杆体91上的状态,不会因为误触而按压到该限位件7或内环件5而让该升降调整装置3自杆体91上松脱。同时,当该限位件7在该限制位置时,该限位件7与该外环件4的顶端411相抵靠,配置紧密、刚性较高,使所述定位件6不易相对该第一锥部413、第二锥部414产生空隙,让所述定位件6保持良好的夹持该杆体91的力量。而将该限位件7同样利用内螺纹71相对该按压部512的外螺纹514向上旋绕回复至如图4所示的调控位置,就能够再次按压限位件7来调整该升降调整装置3的位置,特别说明的是,当要将该限位件7旋绕回该调控位置时,该固定环81上的内凸垣811会抵靠在该限位件7,更具体而言,是内凸垣811与限位件7上下相抵靠。使该限位件7不会脱离该内环件5,而保持与该内环件5相连接的态样。参阅图4、图7,在使用上,能够在多个杆体91上分别套入至少一个升降调整装置3,并依上述操作方式将所述升降调整装置3调整好位置,利用该限位件7移动至该限制位置使该升降调整装置3定位,接着在所述升降调整装置3间安置一板体92,该板体92是在 固定环81、迫紧环82间,如此一来,就利用该板体92摆设、收纳物品。而本实施例中,该外环件4具有第一锥部413、第二锥部414,除了能够增加多个定位件6加强夹持力,所述定位件6能够更平均地夹持该杆体91,即便该板体92较长、或物品较重时,使该升降调整装置3受到不平均的力量,也通过该固定环81、迫紧环82挤压该外环件4,而减少该内环件5与该杆体91间因不平衡力量造成的空隙,强化所述定位件6迫紧该杆体91的力量,使所述定位件6夹持的力量稳定、不易松脱。因此,本实施例中,利用该内环件5在该外环件4内滑移,使所述定位件6夹持或远离该杆体91,而能让升降调整装置3在杆体91上滑动、调整位置,更通过移动该限位件7至该限制位置,限制该内环件5无法滑动,让该限位件7、内环件5不会因为误触而按压到,解除夹持的力量,且该限位件7在该限制位置时,该升降调整装置3的整体配置紧密,刚性高,能够保持夹持该杆体91的力量。综上所述,本发明升降调整装置3,通过该限位件7在限制位置时能够使该内环件5无法滑动,因此能使得该限位件7、内环件5无法被按压而移动,减少所述定位件6与第一锥部413、第二锥部414间的滑动而产生空隙,保持所述定位件6挤压该杆体91的态样,所以安全性高,更利用所述定位件6配合该第一锥部413、第二锥部414使夹持力稳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升降调整装置,包含一个外环件、一个内环件,及多个定位件,该外环件包括一个围绕出一个容置空间的外环绕壁,该外环绕壁具有一个顶端,及一个相反于该顶端的底端,该外环绕壁的内表面具有一个由该底端朝顶端渐缩的第一锥部,该内环件能够滑动地设于该外环件的容置空间内,该内环件包括一个围绕出一个穿置空间的内环绕壁,及多个撑抵该内环绕壁与外环件的弹性体,该内环绕壁具有一个凸伸出该外环件的按压部,及多个位于该外环件内的定位孔,所述定位件分别设置于该内环件的定位孔内,且与该外环件的第一锥部相抵靠,其特征在于 该升降调整装置还包含一个与该内环件的按压部相连接的限位件,且该限位件能在一个抵靠该外环件的限制位置,及一个与该外环件相间隔的调控位置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升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调整装置还包含一个套设于该外环件的顶端与该限位件的固定环,该固定环具有一个内凸垣,该限位件在该调控位置时,该固定环的内凸垣与该限位件相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环件的外环绕壁的内表面还具有一个由该底端朝顶端渐缩且与该第一锥部相间隔的第二锥部,而该内环件的定位孔分别对应该第一锥部与第二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环件还包括一个固设于该外环绕壁的底端的封挡壁,该内环件的弹性体是撑抵于该内环绕壁与该封挡壁。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升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调整装置还包含一个套设于该外环件的底端且与该固定环相间隔的迫紧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环件的外环绕壁具有一个外螺纹,该固定环、迫紧环均分别具有一个内螺纹而借此螺锁于该外环件的外环绕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环件的内环绕壁的按压部具有一个外螺纹,该限位件具有一个内螺纹而借此螺锁于该内环绕壁的按压部,且通过螺锁的方式在该限制位置与调控位置间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环件的弹性体是压缩弹簧。
全文摘要
一种升降调整装置,包含一外环件、一能够滑动地设于该外环件内的内环件、多个设置于该内环件的定位件,及一与该内环件相连接的限位件。该内环件具有一凸伸出该外环件的按压部。该限位件与该内环件的按压部相连接,且能相对该内环件在一限制位置及一调控位置间移动,在该限制位置时,该限位件与该外环件相抵靠,在该调控位置时,该限位件与该外环件相间隔形成有一间隙。利用该限位件在限制位置时,该限位件与外环件相抵靠,让该内环件无法滑动,让内环件与定位件间不易因外力而有空隙产生,使所述定位件的夹持力稳定。
文档编号F16B7/14GK102720737SQ20121021323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6日
发明者李果实 申请人:名人行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