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推式连接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5183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推式连接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推式连接管接头。
背景技术
两管路的对接通常利用连接接头来实现,现阶段,一般的连接接头通常是采用螺纹连接,当然也有的是采用内齿开口卡环的连接结构,这些连接结构均存在难于施工,密封性差等缺陷。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申请号为200910040489. 4的专利申请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直推连接管接头,该连接管接头包括互相对接的两管道,其中一个管道的接头部位设置成内大外小的阶梯孔,阶梯孔外侧为一封口段,该封口段的内径适配于另一管道接头部分的外 径,阶梯孔内侧为一大口朝内的喇叭孔,喇叭孔的内壁与插入该喇叭孔的管道外壁形成一间隙,在喇叭孔内侧端部内壁与插入喇叭孔的管道外壁之间夹设有一密封圈,在上述间隙靠外侧的一端设置有一开口卡环,开口卡环被嵌置在插入喇叭孔的管道上设置的环形凹槽内,并且被夹设在环形凹槽底壁和喇叭孔的内壁之间。该结构能够实现直推插接的功能,并且能降低成本,但是其仍然存在使用缺陷,例如,两管路在对接过程中,若施加的轴向推力较大,则通常会使插入的管路的安装深度超过预定的安装位置,这就会使原本用于装放卡环的凹槽与卡环脱离,并且使密封圈与凹槽在管路的径向对齐,如此,就会严重影响管路的密封性。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直推式连接管接头,在外加推力过大使插入的管路的安装深度超过预定的安装位置时,仍然能够保证管路对接处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直推式连接管接头,包括位于其中一个预对接的管路上的接头本体,以及位于另一个预对接管路上的插接端,接头本体上开设内大外小的阶梯孔,该阶梯孔管径较小的外侧部分形成一封口段,该封口段的内径配于插接端的外径,阶梯孔管径较大的内侧部分形成压紧段,压紧段的内壁与插接端的外壁之间形成一环形间隙,在该环形间隙内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密封圈和卡环,在插接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凹槽,密封圈的内圈至少有一个能够填充于凹槽内的凸肋,该凸肋沿密封圈的延伸轨迹延伸并呈闭合状。密封圈的内圈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凸肋,该密封圈的横截面与插接端外壁相对的一侧边缘呈山脊状。插接端内侧可拆卸的套接有一能够沿插接端轴向滑动的拆管件,该拆管件包括套在插接端上的套合部、以及固定在套合部相对于接头本体一端的插片,插片的厚度小于封口段内壁与插接端外壁所形成间隙的宽度。插片呈至少覆盖插接端外部四分之三圆周的弧形片。[0010]拆管件包括两个对置的半圆部。封口段内壁与插接端外壁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的宽度为O. 05-0. 2mm。压紧段呈喇叭状,其管径由外向内依次增大。插接端的端部具有一内收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直推式连接管接头,在两对接管路插接部分的插接深度大于预定值时,仍然能够保证管路对接处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同时,密封圈上的凸肋与凹槽对应可起到配装定位的作用,以便于凸肋能够准确的落入凹槽中;插接端的端部的内收部,能保证顺利安装,拆管件可实现管道的快速拆卸。
图I为本实用新型直推式连接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图I中拆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是实用新型另一种拆管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管路;11、插接端;12、凹槽;2、管路;3、接头本体;31、阶梯孔;311、压紧段;312、封口段;313、弯折部;32、环形间隙;33、间隙;4、密封圈;41、凸肋;5、卡环;6、拆管件;61、套合部;62、插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直推式连接管接头,用于连接管路I和管路2,在管路2的对接端具有一接头本体3,管路I的对接端为一插接端11,接头本体3上开设内大外小的阶梯孔31,该阶梯孔31管径较小的外侧部分形成一封口段312,该封口段312的管径适配于插接端11的直径,具体的说,该封口段312的内径略微大于插接端11的外径,以便于插接端11能够从该封口段312插入。阶梯孔31管径较大的内侧部为一压紧段311,该压紧段311的内壁与插接端11的外壁之间形成一环形间隙32,在环形间隙32中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密封圈4和卡环5,插接端11的外壁设置有一凹槽12,密封圈4的内圈设置有两条凸肋41,该两条凸肋41在密封圈4的环形轨迹上延伸呈闭合状,管路I和管路2正常安装后,插接端11插入到阶梯孔31中的深度达到预定值,卡环5将嵌入到凹槽12中,密封圈4位于阶梯孔31的内侧端部,压紧段311内壁将密封圈4夹紧,实现管路对接的密封,卡环5与凹槽12作用,实现管路对接的紧固。如图5所示,当施工过程中,外加推力过大,使插接端11插入到阶梯孔31的深度大于预定值时,卡环5会从凹槽12中脱落,并促使密封圈4向凹槽12移动,最终,会使密封圈4的其中一个凸肋41填充到凹槽12中,凸肋41不仅可以起到定位插接端11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密封圈4呈被压紧的状态,且凸肋41填充在凹槽12中,可保证管路对接的密封性,也就是说,即使是在安装错位的情况下,上述结构依然能够保证管路对接的密封性。密封圈4的结构还可以是如图4所示,其凸肋的个数可以是两个以上,密封圈4的横截面与插接端11外壁相对的一侧边缘呈山脊状,由此,密封圈4被压紧段311的内壁和插接端11的外壁充分压紧,起到充分密封的作用。当然,也可以是如图3所示,设置一条凸肋,只要保证该一条凸肋在安装时,能够完全嵌入到凹槽12中即可。结合图6所示,在管路I上位于插接端11的内侧可拆卸的套接有一拆管件6,该拆管件6包括一套合部61和插片62,拆管件6能够沿插接端11的轴向滑动,套合部61套在插接端11的外表面,插片62固定于套合部61相对于接头本体3的一端,其厚度小于封口段312的内壁与插接端11的外壁所形成间隙33的宽度,也就是说,当拆管件6向接头本体3滑动时,插片62能够插入到间隙33中,插片62在插入到间隙33后,其可将卡环5向内压,使卡环5从凹槽12中脱离,将管路I和管路2拆分。封口段312内壁与插接端11外壁之间所形成的间隙33的宽度为O. 05-0. 2mm,其中优选O. 1mm。·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增大卡环5与压紧段311内壁的接触面积,可将卡环5与压紧段311接触的一侧设置成平直段,例如使卡环5截面内侧为与凹槽12匹配的半圆、外侧为锥状。可插接端11的端部设置成一内收部,也就是说,至少其端部有一部分的内径是相对较小的,以便于在安装时撑开卡环5,避免将卡环5向内顶,使卡环5错位,同时,能够便于插接端11穿入到密封圈4中,以避免在安装时,损坏密封圈4。 插片62可以是呈筒状,当然其也可以是覆盖插接端11外表面的弧形薄片,该弧形薄片应当至少覆盖插接端11圆周面的四分之三,以保证其在顶压卡环5时,使卡环5均匀受力,并顺利的从凹槽12中脱离。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图7所示的拆管件7,其包括对置的两部分,每一部分均呈半圆形,在使用时,将两部分扣合在插接端11,该两部分拼装成一圆筒状,滑动两套合部71,使两插片72插入到间隙33中。本实用新型中,可将阶梯孔31管径较大的压紧段311设置为喇叭状,管径由外向内依次增大,也就是说,环形间隙32的宽度是由外向内依次增大的。封口段312上具有一向其中心轴折弯的弯折部313。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直推式连接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其中一个预对接的管路上的接头本体,以及位于另ー个预对接管路上的插接端,接头本体上开设内大外小的阶梯孔,该阶梯孔管径较小的外侧部分形成一封ロ段,该封ロ段的内径配于插接端的外径,阶梯孔管径较大的内侧部分形成压紧段,压紧段的内壁与插接端的外壁之间形成一环形间隙,在该环形间隙内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密封圈和卡环,在插接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凹槽,密封圈的内圈至少有ー个能够填充于凹槽内的凸肋,该凸肋沿密封圈的延伸轨迹延伸并呈闭合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直推式连接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密封圈的内圈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凸肋,该密封圈的横截面与插接端外壁相対的一侧边缘呈山脊状。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直推式连接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插接端内侧可拆卸的套接有一能够沿插接端轴向滑动的拆管件,该拆管件包括套在插接端上的套合部、以及固定在套合部相对于接头本体一端的插片,插片的厚度小于封ロ段内壁与插接端外壁所形成间隙的览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推式连接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插片呈至少覆盖插接端外部四分之三圆周的弧形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推式连接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拆管件包括两个对置的半圆部。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直推式连接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封ロ段内壁与插接端外壁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的宽度为O. 05-0. 2mm。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直推式连接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压紧段呈喇叭状,其管径由外向内依次増大。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直推式连接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插接端的端部具有ー内收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推式连接管接头,包括位于其中一个预对接的管路上的接头本体,以及位于另一个预对接管路上的插接端,接头本体上开设内大外小的阶梯孔,该阶梯孔管径较小的外侧部分形成一封口段,该封口段的内径配于插接端的外径,阶梯孔管径较大的内侧部分形成压紧段,压紧段的内壁与插接端的外壁之间形成一环形间隙,在该环形间隙内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密封圈和卡环,在插接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凹槽,密封圈的内圈至少有一个能够填充于凹槽内的凸肋,该凸肋沿密封圈的延伸轨迹延伸并呈闭合状。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直推式连接管接头,在两对接管路插接部分的插接深度大于预定值时,仍然能够保证管路对接处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文档编号F16L37/084GK202629390SQ20122026090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4日
发明者何素坚 申请人:何素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