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炼机转子端面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2179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捏炼机转子端面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结构,特别是一种捏炼机转子端面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捏炼机是用于橡胶、塑料的塑炼和混炼的装置,它包括一个用于搅拌物料的腔体,在其内设置有起搅拌作用的转子,由于在搅拌过程中捏炼机内部处于高温高压环境,因此对其转子端面的密封要求就相对较高。传统的转子端面密封结构是利用密封外套和密封内套共同夹紧密封环,来达到密封效果。但是这种密封结构存在的问题是:有效密封面的面积太小,无法达到较好的密封性能。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密封结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有效密封面积大,密封效果好的捏炼机转子端面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捏炼机转子端面密封结构,包括转子1,转子I的端面处设置有密封环2,密封环2外套有密封外套3,密封环2远离转子I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内套4,在密封外套3外为混炼室侧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端面处设置有台阶6,台阶6超出转子轴的厚度与密封环2的厚度相同,密封外套3压在台阶6和密封环2的接触部分上。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捏炼机转子端面密封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它在转子的端面处设置了台阶,并且台阶的高度与密封环的厚度相同,在密封环的远离转子的一端,密封内套顶在密封环上;而在密封环和密封外套的接缝处还压有外密封套,这种结构设计增加了泄露物料所需走行的长度,增加了有效密封面积,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密封效果。并且这种改进的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以说具备了多种优点,很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捏炼机转子端面密封结构,包括转子1,在转子I的端面处设置有密封环2,密封环2的径向外侧套有密封外套3,密封环2远离转子I 一侧的转子轴上套有密封内套4,并且密封内套4顶在密封环2上,在密封外套3外为混炼室侧板5 ;在转子端面处设置有台阶6,这个台阶6超出转子轴部分的厚度与密封环2的厚度相同,并且密封外套3压在台阶6和密封环2的接缝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捏炼机转子端面密封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这种结构提高了有效密封面积,即如果转子I 一侧发生泄漏,漏出物料所走行的距离较传统结构所需走行的距离要长,利用延长泄漏 液走行距离的方式提高密封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捏炼机转子端面密封结构,包括转子(I ),转子(I)的端面处设置有密封环(2),密封环(2 )外套有密封外套(3 ),密封环(2 )远离转子(I)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内套(4),在密封外套(3)外为混炼室侧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端面处设置有台阶(6),台阶(6)超出转子轴的厚度与密封环(2)的厚度相同,密封外套(3)压在台阶(6)和密封环(2)的接触 部分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捏炼机转子端面密封结构,包括转子(1),转子(1)的端面处设置有密封环(2),密封环(2)外套有密封外套(3),密封环(2)远离转子(1)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内套(4),在密封外套(3)外为混炼室侧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端面处设置有台阶(6),台阶(6)超出转子轴的厚度与密封环(2)的厚度相同,密封外套(3)压在台阶(6)和密封环(2)的接触部分上。这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有效密封面积大,密封效果好的捏炼机转子端面密封结构。
文档编号F16J15/16GK203115095SQ20122038179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
发明者刘革, 刘东兴 申请人:大连第二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