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2074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阀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组件。
背景技术
阀组件在现代化工厂的自动控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厂的生产取决于流动着的介质正确分配和控制。这些控制无论是能量的交换、压力的降低或者是简单的容器加料,都需要最终控制元件去完成,尤其阀组件是最终控制元件的最广泛使用的型式。其中,调节压力参数的阀组件,是通过阀改变弹簧的压缩量来调节压力的设定值,将流体的压力稳定在所需的压力范围内。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为:信号管101需要接到所感应和控制的取压点,使执行器102感应取压点压力,当取压点压力作用在皮膜105下方所产生的力大于主弹簧106的力时,所述皮膜105向上移动带动阀杆107和活塞108向上移动,所述活塞108离开阀口从而实现调压器打开动作。当取压点压力小于主弹簧力时,活塞向下运动,与阀口 109接触达到关闭的目的,其中关闭力完全由所述主弹簧106提供。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所述主弹簧力过大时,虽然有下限位块Iio限制所述阀杆107向下的行程,但由于各种误差的累积,使得限位块110不能发挥很好的限位作用。所述主弹簧力还是会传递并集中在阀芯组件上(阀杆107、活塞108和阀口 109)。这会造成阀芯组件的损坏,导致阀无法正常工作,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组件,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组件,包括:感测装置;带有中心通孔的活塞;以及阀杆,上述阀杆的上端与上述感测装置连接,下端具有穿插部位贯穿上述中心通孔,以使上述阀杆与上述活塞相接;其中,上述感测装置通过驱动上述阀杆带动上述活塞上下移动;上述活塞之上设有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的辅助弹簧;上述穿插部位的长度大于上述中心通孔的深度,上述阀杆可滑动地耦接于上述活塞的中心通孔内。上述阀杆还包括与上述穿插部位相连的主干部分,上述主干部分与上述活塞之间存在轴向间隙。上述主干部分与所述穿插部位的连接呈阶梯式结构。上述阀杆还包括与上述穿插部位相连的主干部分,上述主干部分的外径等于上述穿插部位的外径。上述感测装置上方设置有主弹簧,通过上述感测装置将主弹簧力传递给上述阀杆。上述阀组件还包括限制上述阀杆行程以保持轴向间隙的限位块。上述感测装置为由传感元件和壳体组成的感应腔体,上述阀杆贯穿上述感测装置,上述传感元件带动上述阀杆上下移动。[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阀组件,其优点在于:所述阀盖和所述活塞之间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辅助弹簧,所述穿插部位的长度大于所述中心通孔的深度。当主弹簧力过大时,皮膜带动阀杆向下移动。由于所述阀杆可滑动地耦接于所述活塞的中心通孔内,所述穿插部位与活塞发生相对位移。阀杆受到的主弹簧力无法传递给活塞;再者,由于辅助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辅助弹簧始终对活塞有向下的作用力,辅助弹簧不仅提供关闭力,且阀杆的主干部分和活塞之间始终保持轴向间隙,从而保护了阀芯组件不受损坏。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杆,所述阀杆包括与所述活塞相连的主干部分,且所述主干部分与所述活塞之间存在轴向间隙。当主弹簧力作用在阀杆上时,由于所述主干部分和活塞之间存在轴向间隙,使得主弹簧力无法提供对阀口的关闭力。又由于辅助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辅助弹簧始终对活塞有向下的作用力,辅助弹簧不仅提供关闭力,且始终保持阀杆和活塞之间轴向间隙的存在。这样,活塞受到的仅仅是辅助弹簧提供的关闭力,大大小于主弹簧力,使得阀芯组件不易受损。再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阀杆,其主干部分等于所述穿插部位的外径,使得所述活塞可相对所述阀杆自由地上下移动;另外,主干部分外径等于所述穿插部位外径,使得阀杆具有统一外径,便于生产,节省加工成本。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阀组件的整体剖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阀组件的整体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阀组件的局部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阀组件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下面对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示范性的,而绝不是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阀组件2,包括弹簧罩210、位于所述弹簧罩210下方的感测装置220以及依次位于所述感测装置220下方的阀盖230、活塞240以及阀口 250,还包括贯穿所述感测装置220、所述阀盖230以及所述活塞240的阀杆260。其中,所述弹簧罩210内部设置主弹簧211及调节螺杆212,所述调节螺杆212 —端接于所述主弹簧211,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弹簧罩210之外。所述感测装置220为由皮膜221和其外壳222组成的感应腔体。所述阀盖230连接于所述感测装置外壳222的下方。在所述阀盖230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活塞240之间,设置有辅助弹簧270。所述辅助弹簧270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分别对所述阀盖230及所述活塞240具有向上和向下的作用力。所述活塞240上设有隔板241,所述隔板241具有中心通孔242以使所述阀杆260穿过。所述阀杆260 —端连接于所述隔板24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感测装置2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阀杆260的局部放大图。所述阀杆260包括位于所述中心通孔242内的穿插部位261,连接于所述穿插部位261之上的主干部分262,以及位于所述隔板241之下的端头部分263。其中,所述端头部分263通过螺母将所述阀杆260与所述活塞240相连。所述穿插部位261是所述阀杆260贯穿于所述中心通孔242内的部分。所述穿插部位261的长度大于所述中心通孔242的深度,且与所述中心通孔242间隙配合,使得所述穿插部位261可在所述中心通孔242内上下滑动,即所述穿插部位261可与所述中心通孔242在运动中产生相对位移。所述主干部分262的外径大于所述中心通孔242的内径,使其无法穿过所述中心通孔242。由于所述所述穿插部位261的长度大于所述中心通孔242的深度,所述主干部分262与所述隔板241之间存在轴向间隙。如图2所示,旋转所述调节螺杆212,所述主弹簧211随之压缩或伸展,并具有一定的弹簧力作用于所述感测装置220。流体自入口 201流进所述阀组件2,所述感测装置220感测流体在取压点的压力。当流体作用于所述皮膜221下方所产生的力大于所述主弹簧211的弹簧力时,所述皮膜221向上移动带动所述阀杆260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活塞240向上运动远离所述阀口 250,实现所述阀口 250的打开动作。当流体作用于所述皮膜221下方所产生的力小于所述主弹簧211的弹簧力时,所述皮膜221向下移动带动所述阀杆260向下运动。所述活塞240随着所述阀杆260 —起向下运动。由于所述辅助弹簧270在所述阀盖230和所述隔板241之间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所述辅助弹簧270对所述隔板241产生向下的作用力,所述主干部分262与所述隔板241之间始终保持着轴向间隙。当所述活塞240继续向下运动至接触到所述阀口 250时,所述阀杆260继续向下运动。此时,由于所述主干部分262与所述隔板241之间具有轴向间隙,且所述穿插部位261与所述中心通孔242间隙配合,使得所述穿插部位261在所述中心通孔242中与所述隔板241产生相对运动,即所述阀杆260相对于所述隔板241继续向下运动。所述主弹簧211传递给所述阀杆260的弹簧力无法传递给所述活塞240,但所述辅助弹簧270对所述活塞240有向下的作用力,使得所述活塞240能继续向下运动直至将所述阀口 250完全闭合。在此过程中,所述活塞240只受到所述辅助弹簧270的作用力,并未受到所述主弹簧211传递给所述阀杆260的弹簧力。而相对于所述主弹簧211的力,所述辅助弹簧270所产生的作用力较小。当所述主弹簧211的力过大时,所述活塞240不会因为受力过大,而损害所述阀口 250、所述阀杆260以及所述活塞240本身。所述阀组件2还包括位于所述感测装置220内的限位块223。所述限位块223固定于所述外壳222内表面,且位于所述皮膜221的下方。所述皮膜221带动所述阀杆260向下运动,所述限位块223 —同向下运动,当所述限位块223接触到其下方的所述外壳222内表面时,所述外壳222阻止了所述皮膜221和所述阀杆260继续向下运动。所述限位块223防止了所述阀杆260受力过大导致的向下行程过大,有助于所述阀杆260与所述活塞240的相对运动,且保证了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移在有效的范围之内,从而避免零件的损坏。当所述阀组件2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主弹簧211传递给所述阀杆260的作用力与所述辅助弹簧270对所述活塞240的作用力方向始终保持一致向下。所述两弹簧共同作用于所述阀杆260及所述活塞240的运动,相比于没有设置所述辅助弹簧270工作的情况,所述主弹簧211可利用较小的弹力达到相同的效果,使得所述阀组件2的工作精度和稳定性更高。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阀组件的阀杆的另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阀组件4包括所述阀杆460,其包括位于所述中心通孔442内的穿插部位461,连接于所述穿插部位461之上的主干部分462,以及位于所述隔板441之下的端头部分463。其中,所述端头部分463通过螺母将所述阀杆460与所述活塞440相连。所述穿插部位461是所述阀杆460贯穿于所述中心通孔442内的部分。所述穿插部位461与所述中心通孔442间隙配合,使得所述穿插部位461可在所述中心通孔442内上下滑动,即所述穿插部位261可与所述中心通孔242在运动中产生相对位移。所述主干部分262的外径等于所述穿插部位442的外径,SP所述穿插部位与所述主干部位是一个粗细均匀的杆状物。所述活塞240相对所述阀杆260可自由地上下滑动。所述阀杆260与所述活塞240之间相对位移范围更大,且更易于加工,生产成本更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阀组件4除阀杆以外的其他结构均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阀组件2相同,遂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使本公开更加完整,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全面传达其保护范围。阐述许多细节,比如特定部件、装置和方法的例子,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全面的实施例的理解。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不必提供细节,示例性实施例可以许多不同形式实施,且不应该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众所周知的过程、众所周知的装置结构和众所周知的技术不作详细说明。尽管在此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等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或部分,但这些元件、部件或部分不应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可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部件或部分。当在此使用术语如“第一”、“第二”及其他数值术语时,其并不包含顺序或次序,除非上下文中明确指出。因此,在不脱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的情况下,以下所述第一元件、部件、部分可以解释为术语第一元件、部件、部分。尽管在此已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方式,但是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里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现其它的变型和变体。所有这些变型和变体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而且,所有在此描述的构件都可以由其他技术性上等同的构件来代替。
权利要求1.一种阀组件,包括: 感测装置; 带有中心通孔的活塞;以及 阀杆,所述阀杆的上端与所述感测装置连接,下端具有穿插部位贯穿所述中心通孔,以使所述阀杆与所述活塞相接; 其中,所述感测装置通过驱动所述阀杆带动所述活塞上下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之上设有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的辅助弹簧;所述穿插部位的长度大于所述中心通孔的深度,所述阀杆可滑动地耦接于所述活塞的中心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还包括与所述穿插部位相连的主干部分,所述主干部分与所述活塞之间存在轴向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部分与所述穿插部位的连接呈阶梯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还包括与所述穿插部位相连的主干部分,所述主干部分的外径等于所述穿插部位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装置上方设置有主弹簧,通过所述感测装置将主弹簧力传递给所述阀杆。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还包括限制所述阀杆行程以保持轴向间隙的限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装置为由传感元件和壳体组成的感应腔体,所述阀杆一端连接所述感测装置,所述传感元件带动所述阀杆上下移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组件,包括感测装置;位于上述感测装置下方的阀盖;带有中心通孔的活塞;以及阀杆,上述阀杆的上端与上述感测装置连接,下端具有穿插部位贯穿上述中心通孔,以使上述阀杆与上述活塞相接;其中,上述感测装置通过驱动上述阀杆带动上述活塞上下移动;上述阀盖与上述活塞之间设有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的辅助弹簧;上述穿插部位的长度大于上述中心通孔的深度,上述阀杆可滑动地耦接于上述活塞的中心通孔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阀组件可防止所述阀杆将主弹簧的力传递给所述活塞,避免因主弹簧力过大而损坏阀口、阀杆和活塞,影响阀组件正常使用。
文档编号F16K17/30GK202972080SQ20122056594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
发明者霍羽雄, 类彦威, 秦晓娟 申请人:费希尔久安输配设备(成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