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中桅杆及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9336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定装置、中桅杆及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定装置、设置有该固定装置的中桅杆、及设置有该中桅杆的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旋挖钻机的桅杆总成在处于水平的状态下,其两段加压钢丝绳处于松散状态,有可能对液压马达、液压胶管、电气线束、底盘覆盖件等造成摩擦性或磕碰性损伤。但是,如果用铁丝或者布条将其绑定在桅杆任意位置的方式,显得随意、散乱,不便于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拆卸方便的固定装置、中桅杆及工程机械,能够有效固定钢丝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卡板,开设有用于限位凹槽,并在所述限位凹槽的一侧开设用于连接的连接孔;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卡板的连接部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可选地,上述装置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螺栓;其中,所述连接孔为螺栓孔。可选地,上述装置中,所述连接部件还包括与螺栓配合使用的垫圈。可选地,上述装置中,所述固定卡板在开设有所述连接孔的外侧开设有卡槽。可选地,上述装置中,所述限位凹槽为半圆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采用单螺栓约束平动,单侧卡槽约束转动,卡入或取出钢丝绳时,操作方便且固定可靠。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中桅杆,所述中桅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所述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中桅杆的前面板与底板形成的凹陷区域内,且所述固定装置的高度低于所述前面板的平面或与所述前面板的平面相平。可选地,上述装置中,所述前面板的尾端设置有法兰,在所述凹陷区域内设置有与所述法兰和所述底板连接的加强筋,所述固定卡板通过所述连接部件固定在所述加强筋上。可选地,上述装置中,所述中桅杆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装置,两个所述固定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前面板和与之相邻的加强筋之间形成的空隙中,或设置在各所述加强筋之间形成的空隙中。因此,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中桅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的固定装置,通过将所述固定卡板巧妙地固定在筋板与前面板之间的空间,并将固定卡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加强筋上,从而充分利用加强筋与前面板之间的空间,且能有效的固定好钢丝绳。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所述工程机械设置有上述任一种所述的中桅杆。[0016]其中,所述工程机械为旋挖钻机。由于上述任一种中桅杆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中桅杆的工程机械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B-B线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装置的安装后示意图;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 固定卡板11连接孔12 限位凹槽13 卡槽14 螺栓2 底板21加强筋3 法兰4 前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固定装置及设置有该固定装置的中桅杆,以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钢丝绳固定在何处才能使得其显得不散乱的问题;2)如何避免钢丝绳固定装置与动力头装置干涉的问题;3)在有限的空间如何设计钢丝绳固定装置的结构;4)钢丝绳固定装置如何卡紧钢丝绳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2,其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卡板I和连接部件。其中,固定卡板I开设有用于限位凹槽12,并在所述限位凹槽12的一侧开设用于连接的连接孔11。连接部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11,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卡板I。本实施例中,该固定装置可用于钢丝绳等部件的定位或固定,卡入或取出钢丝绳时操作方便且固定可靠。而且,该固定装置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连接部件可包括螺栓14。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11为螺栓孔。优选的是,所述连接部件还包括与螺栓配合使用的垫圈。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卡板I在开设有所述连接孔11的外侧开设有卡槽13。例如:如图4所示,卡槽13用于卡接于中桅杆的加强筋21上。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固定卡板I通过螺栓14固定在加强筋21上,能够充分利用加强筋与中桅杆的前面板(或与前面板连接的侧板)之间的空间,且能有效地固定好钢丝绳。优选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凹槽12为半圆形。本实施例中,采用半圆形结构,便于容置钢丝绳。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中桅杆实施例,所述中桅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所述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中桅杆的前面板4与底板2形成的凹陷区域内,且所述固定装置的高度低于所述前面板4的平面或与所述前面板4的平面相平。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4的尾端设置有法兰3,在所述凹陷区域内设置有与所述法兰3和所述底板2连接的加强筋21,所述固定卡板I通过所述连接部件固定在所述加强筋21上。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中桅杆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装置,两个所述固定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前面板4和与之相邻的加强筋21之间形成的空隙中,或设置在各所述加强筋21之间形成的空隙中。例如:将钢丝绳固定装置放置于中桅杆下部,使得从动力头加压滑轮上走出来的两段钢丝绳能顺畅的固定在该钢丝绳固定装置上。该钢丝绳固定装置的高度等于或低于中桅杆前面板的平面,以避免其与动力头装置干涉。该钢丝绳固定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加强筋上,充分利用了加强筋与侧板之间的空间。其结构特点是单螺栓约束平动,单侧卡槽约束转动。该钢丝绳固定装置的半圆形限位凹槽能有效地固定好钢丝绳。如图3和图4所示,该钢丝绳固定装置的固定卡板I通过螺栓14固定在加强筋21上,固定卡板I上单侧设置的卡槽13起到防止转动的作用,固定卡板I上的内部圆弧形的限位凹槽12起到卡紧钢丝绳的作用。这样,当中桅杆处于水平状态、下桅杆处于垂直状态时,钢丝绳处于松散状态。此时,拉紧从动力头加压滑轮上走出来的两段加压钢丝绳,而后将钢丝绳轻轻推入固定卡板I的限位凹槽。由于固定卡板I的限位凹槽12对钢丝绳有一个阻力,所以钢丝绳不会脱出。在旋挖钻机工作之前,再将钢丝绳从固定卡板I的限位凹槽12轻轻拉出。需要说明的是,在空间足够的情况下,可先将固定卡板装配上,而后将钢丝绳卡入其半圆形的限位凹槽;在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可先将钢丝绳卡入固定卡板,而后将固定卡板装配上。可替换的是,可以将固定卡板焊在中桅杆的筋板上。从上述各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I)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2)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采用单螺栓约束平动,单侧卡槽约束转动,卡入或取出钢丝绳时,操作方便且固定可靠。[0053]3 )将固定卡板巧妙地固定在筋板与前面板(侧板)之间的空间,并将固定卡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加强筋上,从而充分利用加强筋与前面板之间的空间,且能有效的固定好钢丝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例如旋挖钻机,该工程机械设有上述任一种中桅杆,由于上述任一种中桅杆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中桅杆的工程机械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其具体实施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兹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卡板(1),开设有限位凹槽(12),并在所述限位凹槽(12)的一侧开设用于连接的连接孔(11); 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卡板(I)的连接部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螺栓(14);其中,所述连接孔(11)为螺栓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还包括与螺栓配合使用的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板(I)在开设有所述连接孔(11)的外侧开设有卡槽(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凹槽(12)为半圆形。
6.一种中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桅杆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中桅杆的前面板(4)与底板(2)形成的凹陷区域内,且所述固定装置的高度低于所述前面板(4)的平面或与所述前面板(4)的平面相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4)的尾端设置有法兰(3),在所述凹陷区域内设置有与所述法兰(3)和所述底板(2)连接的加强筋(21),所述固定卡板(I)通过所述连接部件固定在所述加强筋(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桅杆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装置,两个所述固定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前面板(4)和与所述前面板(4)相邻的加强筋(21)之间形成的空隙中,或设置在各所述加强筋(21)之间形成的空隙中。
9.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6至8所述的中桅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为旋挖钻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装置、中桅杆及工程机械,其中,该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卡板,开设有限位凹槽,并在所述限位凹槽的一侧开设用于连接的连接孔;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卡板的连接部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采用单螺栓约束平动,单侧卡槽约束转动,卡入或取出钢丝绳时,操作方便且固定可靠。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文档编号F16G11/00GK203067661SQ20122072888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杨志权, 史春祥, 王世杰 申请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