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带用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5747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金属带用元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的金属带用元件,其能够确保小径状态下的摩擦力,并且能够减少偏斜。一种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金属带用元件(40),其中,与驱动带轮(5)和从动带轮(8)接触的金属带(7)的元件(40)的侧缘由下述部分构成:直线形状的带径向外侧部分(46b),其位于金属带(7)的径向外侧,且沿着作为固定角度倾斜母线部分的径向内侧部分(11a);和弯曲形状的带径向内侧部分(46a),其位于金属带(7)的径向内侧,且以随着朝向带径向的内侧而末端变细且倾斜角度逐渐变大的方式弯曲。
【专利说明】金属带用元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卷绕在无级变速器的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的金属带的元件。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已知由驱动带轮、从动带轮、以及卷绕在这2个带轮上的金属带构成的带式无级变速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图6示出了使包含驱动带轮98和从动带轮95的中心轴线在内的截面上的驱动带轮及从动带轮98、95与金属带97的接触面(以下,称作“V面”)形成为直线状时的、同一截面上的金属带97的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偏移Ae。如图6所示,使变速比从最大(低速比)经过中间(中速比)向最小(超速(OD)比)变化,由此,金属带97对应于驱动和从动带轮98,95的带轮槽的宽度的变化而向两个带轮98、95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但由于金属带97的移动量在驱动带轮98侧和从动带轮95侧不同,因此,金属带97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在左右方向上发生偏移Λ e,金属带97的方向99左右摆动(将该金属带97的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偏移称作“偏斜”)。
[0004]如果引起这样的金属带的偏斜,则会在驱动及从动带轮与金属带的接触面(V面)上发生偏磨损,或者由于金属带发生扭曲而导致金属带的耐久性降低。
[0005]因此,在专利文献I的技术中,以带轮槽的宽度变大的方式将带轮的外径侧的母线的倾斜角度(相对于与带轮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的角度)设定得比内径侧的母线的倾斜角度大,使带轮的外径侧与内径侧的边界部分形成为平滑的凸曲面形状,关于金属带的元件的主体部侧缘,也对应于带轮,将金属带的外径侧的角度设定成与带轮的内径侧线接触,将金属带的内径侧的角度设定成与带轮的外径侧线接触,抑制了偏斜。
[0006]另外,为了抑制偏斜,还知道使从带轮的内径侧至外径侧的母线形成为平滑的曲线的无级变速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7]在先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07510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12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2]在专利文献I的技术中,使边界部分形成为平滑的凸曲面形状,但是,由于边界部分的母线的角度的变化量较大,因此存在难以进行元件与边界部分接触时的变速控制这样的问题。
[0013]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带轮与元件的接触部分是点接触,因此,在元件与带轮的内径侧接触的小径状态下,存在元件与带轮之间的摩擦系数降低这样的问题。
[0014]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的金属带用元件,其能够确保小径状态下的元件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并且能够减少偏斜。
[0015]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6][I]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带的元件,其被用于如下的带式无级变速器,该带式无级变速器具备: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它们分别具有由固定侧带轮半体和可动侧带轮半体限定出的带轮槽;以及带,其具有元件,且被卷绕于该驱动带轮和该从动带轮的带轮槽,所述固定侧带轮半体和所述可动侧带轮半体中的至少所述固定侧带轮半体的与所述元件接触的接触面在其径向内侧形成有固定角度倾斜母线部分,该固定角度倾斜母线部分的母线以所述带轮槽朝向径向外侧变宽的方式倾斜固定的角度,所述接触面的径向外侧形成有弯曲母线部分,该弯曲母线部分的母线以朝向径向外侧所述带轮槽逐渐变宽且倾斜角度逐渐变大的方式弯曲,通过使所述驱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中的一方的带轮的所述可动侧带轮半体从该一方的带轮的所述固定侧带轮半体离开,来使该一方的带轮槽的宽度增大,通过使所述驱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中的另一方的带轮的所述可动侧带轮半体接近该另一方的带轮的所述固定侧带轮半体,来使该另一方的带轮槽的宽度减小,从而变更变速t匕,所述带的元件的特征在于,与所述驱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接触的所述带的元件的侧缘的所述带的径向外侧是沿着所述固定角度倾斜母线部分的直线形状,所述元件的侧缘的所述带的径向内侧是以随着朝向内侧而末端变细且倾斜角度(相对于与带轮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的倾斜角度)逐渐变大的方式弯曲的弯曲形状。
[0017]根据本发明,在带以小径卷绕于带轮的情况下,带轮的固定角度倾斜母线部分和元件的侧缘的直线形状的部分接触,元件和带轮成为线接触的状态。另外,在带以大径卷绕于带轮的情况下,带轮的弯曲母线部分与元件的侧缘的弯曲形状的部分接触,元件和带轮成为点接触的状态。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带以小径卷绕于带轮的情况下的摩擦系数的降低、和因高面压所导致的带和带轮的耐久性的降低。
[0018][2]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元件的侧缘的径向内侧的弯曲形状构成为,从元件的侧缘的径向外侧的直线形状的倾斜角度开始,随着朝向内侧而向带轮与元件接触的接触范围中的最外径的切线角度以上的角度平滑地弯曲。
[0019]由于以往的元件的侧缘是直线形状,因此,如果带轮的母线弯曲,则元件的侧缘下端与带轮点接触,元件的侧缘下端容易磨损,存在耐久性较低这样的问题。
[0020]根据本发明,随着变速比的变化,元件和带轮接触的部分移动。因此,在变速过程中,能够防止元件的同一部分在较长的时间内与带轮接触,从而能够实现元件的耐久性的提闻。
[0021][3,5]另外,在卷绕于带轮的带是小径的情况下,元件的侧缘的径向外侧和带轮的径向内侧线接触。此时,在介于元件和带轮之间的润滑油没有被恰当地排出的情况下,成为流体润滑状态,可能发生打滑。
[002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元件的侧缘的径向外侧的直线形状的部分形成有沿着元件的板厚方向延伸的排油槽,则能够将元件与带轮之间的润滑油从排油槽恰当地排出(放掉),从而能够防止带的打滑。
[0023][4,6]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排油槽形成于元件的除了直线形状与弯曲形状的边界部分之外的直线形状的部分。根据该结构,当元件与带轮的接触部分随着变速而在带轮的直线形状的部分与带轮的弯曲形状的部分之间发生转移时,变速变得顺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使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元件的无级变速器的说明图。
[0025]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金属带的说明图。
[0026]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元件的说明图。
[0027]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带轮和元件的说明图。
[0028]图5是示出卷绕于本实施方式的带轮上的金属带的状态的说明图。
[0029]图6是示出以往的无级变速器的偏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图1示出了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元件的带式无级变速器I的整体结构。带式无级变速器I由下述部分构成:变速器输入轴2,其经由飞轮减振器10与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ENG的输出轴连接;变速器副轴3,其被配设成与变速器输入轴2平行;金属带机构4,其被配设在这两个轴2、3之间;以及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0,其被配设在变速器输入轴2上。在该带式无级变速器I中设置有油压泵30和变速控制阀60。油压泵30将工作油经由油路30c送入变速控制阀60。变速控制阀60能够对送入的工作油的油压进行调整/控制。然后,通过变速控制阀60调压后的工作油被经由油路30d、30e送入金属带机构4,由此进行带式无级变速器I的变速控制。
[0031]金属带机构4由下述部分构成:被旋转自如地配设在变速器输入轴2上的驱动带轮5 ;以与变速器副轴3 —体旋转的方式配设在变速器副轴3上的从动带轮8 ;以及卷绕在两个带轮5、8上的金属带7。
[0032]如图2所示,金属带7由连结成环状的多个元件40、和以层叠状态安装于该元件40上的两束环50构成。如图3所示,元件40形成为平板状,并由下述部分构成:头部41,其耳部42向左右延伸;主体部44,其比耳部42向左右延伸;以及颈部43,其连接该主体部44和头部41。
[0033]在头部41的一个面上形成有鼻孔41a,在另一个面上形成有能够插入相邻的元件40的鼻孔41a中的鼻部41b。在相邻的元件40之间,使鼻部41b嵌合于鼻孔41a,由此将相邻的元件40彼此连结在一起。
[0034]环50是将环状的无端金属带沿径向层叠而构成的,其被配置于在元件40的左右形成的、由耳部42、颈部43以及主体部44限定的空间内,且被耳部42的下缘和主体部44的上缘(鞍面45)夹持。在主体部44的左右两侧缘形成有V面46,所述V面46以随着朝向带径向内侧而末端逐渐变细的方式成为V字状,该V面46与后述的驱动带轮5和从动带轮8的V面11接触而被夹持。
[0035]驱动带轮5由下述部分构成:固定侧带轮半体5A,其以旋转自如且无法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被配设在变速器输入轴2上;和可动侧带轮半体5B,其能够相对于该固定侧带轮半体5A沿轴向相对移动。在可动侧带轮半体5B的侧方形成有驱动侧缸室6,通过从变速控制阀60经由油路30d供给的油压,产生使可动侧带轮半体5B沿轴向移动的轴向推力(驱动带轮轴向推力)。在固定侧带轮半体5A的与金属带7接触的部分(接触面)形成有V面11,在可动侧带轮半体5B也以与固定侧带轮半体5A对置的方式形成有该V面11。并且,金属带7被形成于固定侧带轮半体5A和可动侧带轮半体5B上的V面11夹持。
[0036]从动带轮8由下述部分构成:固定侧带轮半体8A,其被接合并配设在变速器副轴3上;和可动侧带轮半体8B,其能够相对于该固定侧带轮半体8A沿轴向相对移动。在可动侧带轮半体8B的侧方形成有从动侧缸室9,通过从变速控制阀60经由油路30e供给的油压,产生使可动侧带轮半体8B沿轴向移动的轴向推力(从动带轮轴向推力)。在从动带轮8上也与驱动带轮5相同地形成有V面11,金属带7被固定侧带轮半体8A和可动侧带轮半体8B的V面11夹持。
[0037]如图4所示,V面11的径向内侧部分Ila形成为固定角度倾斜母线部分,该固定角度倾斜母线部分的母线以在固定侧带轮半体5A、8A与可动侧带轮半体5B、8B之间限定出的带轮槽5C、8C朝向径向外侧变宽的方式倾斜固定的角度Θ (其中,Θ为相对于与带轮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的角度。)。V面11的径向外侧部分Ilb形成为弯曲母线部分,该弯曲母线部分的母线以朝向径向外侧带轮槽5C、8C逐渐变宽且倾斜角度逐渐变大的方式弯曲。设Θ ’ = θ,则作为与元件40接触的接触范围的、V面11的最外径的倾斜角度为θ ’ +Λ Θ。
[0038]作为元件40的侧缘的V面46的带径向外侧部分46b是沿着V面11的作为带轮5、8的固定角度斜面的径向内侧部分Ila的直线形状,其倾斜角度被设定为Θ。在带径向外侧部分46b设置有多个沿着元件40的板厚方向延伸的排油槽47。V面46的带径向内侧46a是以与V面11的作为弯曲斜面的径向外侧部分Ilb点接触的方式弯曲的弯曲形状。在带径向外侧部分46b与带径向内侧部分46a的边界部分未设置排油槽47。
[0039]元件40的侧缘的径向内侧46a的弯曲形状构成为以如下方式平滑地弯曲:从元件40的侧缘的径向外侧46b的直线形状的倾斜角度Θ ( Θ = Θ ’)开始,随着朝向带径向的内侧而逐渐成为作为带轮5、8和元件40接触的接触范围的V面11的最外径的切线角度(θ ’ +Λ Θ )。
[0040]通过变速控制阀60,对供给至驱动侧缸室6和从动侧缸室9的油压(带轮侧压控制油压)进行控制,由此,能够设定不会在金属带7上发生打滑的带轮轴推力(防打滑轴推力),并且能够可变地设定驱动带轮5和从动带轮8的带轮宽度。由此,带式无级变速器I能够使金属带7相对于两带轮5、8的卷绕半径连续地变化来无级地(连续地)控制变速比。
[0041]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0由行星齿轮机构PGS、前进用离合器24以及后退用制动器25构成。行星齿轮机构PGS是由下述部分构成的单行星齿轮式的结构:与变速器输入轴2结合的太阳齿轮21 ;与固定侧带轮半体5A结合的齿圈23 ;以及行星架22,其将与太阳齿轮21和齿圈23啮合的小齿轮22a轴支承成能够自由地自转和公转。
[0042]后退用制动器25构成为能够将行星架22固定保持于外壳Ca。前进用离合器24构成为能够连结太阳齿轮21和齿圈23。当前进用离合器24被卡合时,太阳齿轮21、行星架22和齿圈23与变速器输入轴2 —体地旋转,驱动带轮5被向与变速器输入轴2相同的方向(前进方向)驱动。另一方面,当后退用制动器25被卡合时,行星架22被固定保持于外壳Ca,齿圈23被向与太阳齿轮21相反的方向(后退方向)驱动。
[0043]并且,行星齿轮机构PGS也能够以双行星齿轮式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使固定侧带轮半体5A与行星架结合并将后退用制动器设置于齿圈即可。
[0044]发动机ENG的动力经由金属带机构4、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0变速后被传递至变速器副轴3。传递至变速器副轴3的动力经由起步离合器26和齿轮27a、27b、28a、28b被传递至差速机构29,并从此处被分开传递至未图示的左右的车轮。
[0045]如前所述,利用变速控制阀60控制对驱动侧缸室6和从动侧缸室9的油压供给,来进行变速控制,但是,变速控制阀60的动作控制是根据来自变速控制单元70的变速控制信号Q11Cdn来进行的。
[0046]变速控制阀60构成为具有两个电磁阀,这两个电磁阀控制向驱动侧缸室6和从动侦啦室9供给的油压,这些电磁阀根据从变速控制单元70输出的变速控制信号CDK、Cdn进行动作,从而进行变速控制。其结果是,基于变速控制信号CDK、Cdn来设定两个缸室6、9内的油压,从而设定作用于驱动及从动带轮5、8的驱动及从动带轮轴向推力。
[0047]为了进行该变速控制,检测出发动机旋转信号Ne、发动机节气门开度信号TH、车速信号V、通过驱动侧转速检测器71得到的驱动带轮旋转信号Ndk、以及通过从动侧转速检测器72得到的从动带轮旋转信号Ndn,并将这些信号输入至变速控制单元70。
[0048]使带轮5、8的V面11的径向内侧部分Ila的母线的形状为直线而形成为固定角度斜面,使元件40的V面46的径向外侧部分46b形成为沿着带轮5、8的径向内侧部分Ila的固定角度倾斜面的直线形状,由此,能够充分确保带轮5、8与金属带7之间的摩擦系数μ,从而能够防止金属带7相对于带轮5、8的打滑。以下,对其理由进行说明。
[0049]带轮5、8的V面11与元件40的V面46之间的摩擦系数μ并不固定,当V面11与V面46线接触时,摩擦系数μ变大,当V面11与V面46点接触时,摩擦系数μ变小。
[0050]这是因为,带轮5、8与金属带7并非直接接触,在其接触部分夹有由润滑油中的添加剂产生的反应膜(边界膜)。如果V面11与V面46是点接触,则与线接触的情况相比,接触部分的面积变小,因此V面11与V面46之间的油膜的剪切强度变小,摩擦系数μ降低。另一方面,如果V面11与V面46是线接触,则与点接触的情况相比,接触部分的面积变大,因此,V面11与V面46之间的油膜的剪切强度变大,摩擦系数μ增加。
[0051]这样,V面11的径向内侧部分Ila和径向外侧部分Ilb中的、母线的形状为直线的径向内侧部分Ila与V面46的径向外侧部分46b线接触而使得摩擦系数μ升高,母线的形状为曲线的径向外侧部分Ilb与V面46的径向内侧部分46a点接触而使得摩擦系数μ变低。
[0052]图5(A)是示出变速比i为低时的金属带7的状态的图,金属带7的卷绕半径在驱动带轮5侧变小,在从动带轮8侧变大。因此,与驱动带轮5卡合的元件40的数量变得比与从动带轮8卡合的元件40的数量少。
[0053]另外,根据各个元件40所负担的摩擦力、卡合于带轮5、8的元件40的数量、和从轴线至卷绕位置的距离之积而得到传递扭矩,但是,在驱动带轮5侧,由于与驱动带轮5卡合的元件40的数量、和从轴线至卷绕位置的距离都较小,因此各个元件40所负担的摩擦力变大。另一方面,在从动带轮8侧,与从动带轮8卡合的元件40的数量、和从轴线至卷绕位置的距离都较大,因此各个元件40所负担的摩擦力变小。
[0054]因此,在带轮5、8与金属带7之间是否发生打滑取决于是否充分地确保了驱动带轮5的径向内侧部分Ila与元件40之间的摩擦系数μ,从动带轮8的径向外侧部分Ilb与元件40之间的摩擦系数μ几乎不产生影响。
[0055]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带轮5的径向内侧部分Ila的母线的形状以直线构成,并且,V面46的径向外侧部分46b与驱动带轮5的径向内侧部分Ila线接触而使得摩擦系数μ变大,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金属带7的打滑。另外,即使为了对偏斜进行补偿而以曲线构成驱动带轮5的径向外侧部分Ilb的母线的形状和元件40的径向内侧部分46a的形状,但由于在大径侧各个元件40所负担的摩擦力较小,因此金属带7不会打滑。
[0056]图5(B)是示出变速比i为OD时的金属带7的状态的图,金属带7的卷绕半径在从动带轮8侧变小,在驱动带轮5侧变大。因此,与小径侧的从动带轮8卡合的元件40的数量变得比与大径侧的驱动带轮5卡合的元件40的数量少。
[0057]另外,根据各个元件40所负担的摩擦力、卡合于带轮5、8的元件40的数量、和从轴线至卷绕位置的距离之积而得到传递扭矩,但是,在从动带轮8侧,与从动带轮8卡合的元件40的数量、和从轴线至卷绕位置的距离都较小,因此各个元件40所负担的摩擦力变大。另一方面,在驱动带轮5侧,与驱动带轮5卡合的元件40的数量、和从轴线至卷绕位置的距离都较大,因此各个元件40所负担的摩擦力变小。
[0058]因此,在带轮5、8与金属带7之间是否发生打滑取决于是否充分地确保了小径侧的从动带轮8的径向内侧部分Ila与元件40之间的摩擦系数μ,驱动带轮5的径向外侧部分Ilb与元件40之间的摩擦系数μ几乎不产生影响。
[0059]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动带轮8的径向内侧部分Ila的母线的形状以直线构成,并且,V面46的径向外侧部分46b与从动带轮8的径向内侧部分Ila线接触而使得摩擦系数μ变大,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金属带7的打滑。另外,即使为了对偏斜进行补偿而以曲线构成驱动带轮5的径向外侧部分Ilb的母线的形状和元件40的径向内侧部分46a的形状,但由于在大径侧各个元件40所负担的摩擦力较小,因此金属带7不会打滑。
[0060]根据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元件40的无级变速器1,在金属带7以小径卷绕于带轮5、8的情况下,带轮5、8的作为固定角度倾斜母线部分的径向内侧部分11a、和元件40的侧缘的作为直线形状的部分的带径向外侧部分46b接触,元件40和带轮5、8成为线接触的状态。
[0061]另外,在金属带7以大径卷绕于带轮5、8的情况下,带轮5、8的作为弯曲母线部分的径向外侧部分I Ib、和元件40的侧缘的作为弯曲形状的部分的带径向内侧部分46a接触,元件40和带轮5、8成为点接触的状态。
[0062]因此,能够通过线接触来防止在金属带7以小径卷绕于带轮5、8的情况下的摩擦系数的降低,并且,能够通过线接触来防止因在点接触的情况下产生的高面压所导致的带轮5、8和元件40的耐久性的恶化。
[0063]另外,在金属带7以大径卷绕于带轮5、8的情况下,随着变速比的变化,元件与带轮相接触的部分移动。因此,在变速过程中,能够防止元件的同一部分长期与带轮接触,从而能够实现元件的耐久性的提高。
[0064]另外,在卷绕于带轮5、8的金属带7为小径的情况下,元件40的侧缘和带轮5、8的径向内侧部分Ila线接触。此时,在介于元件40与带轮5、8之间的润滑油没有被恰当地排出的情况下成为流体润滑状态,金属带7变得容易打滑。
[0065]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元件40的侧缘的径向外侧的直线形状的部分、即带径向外侧部分46b形成有沿元件40的板厚方向延伸的排油槽47,则能够将元件40与带轮5、8之间的润滑油从排油槽47恰当地排出(放掉),从而能够防止金属带7的打滑。
[006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在元件40的侧缘设置的排油槽47,在除了元件40的为直线形状的带径向外侧部分46b与为曲线形状的带径向内侧部分46a的边界部分之外的、直线形状的部分即带径向外侧部分46b形成有多个。根据该结构,伴随变速而发生的元件40与带轮5、8的接触部分的转移,在带轮5、8的径向内侧部分Ila与径向外侧部分Ilb之间变得顺畅。
[0067]标号说明
[0068]1:带式无级变速器;2:变速器输入轴、3:变速器副轴;4:金属带机构;5:驱动带轮;5A:固定侧带轮半体;5B:可动侧带轮半体;5C:带轮槽;6:驱动侧缸室;7:金属带;8:从动带轮;8A:固定侧带轮半体;8B:可动侧带轮半体;8C:带轮槽;9:从动侧缸室;10:飞轮减振器;11:V面;lla:径向内侧部分(固定角度倾斜母线部分);llb:径向外侧部分(弯曲母线部分);21:太阳齿轮;22:行星架;22a:小齿轮;23:齿圈;24:前进用离合器;25:后退用制动器;26:起步离合器;27a、27b、28a、28b:齿轮;29:差速机构;30:油压泵、30c、30d、30e:油路;40:元件;41:头部;41a:鼻孔;41b:鼻部;42:耳部;43:颈部;44:主体部;45:鞍面;46:V面;46a:带径向内侧部分(弯曲形状);46b:径向外侧部分(直线形状);47:排油槽;50:环;60:变速控制阀;70:控制单元;71:驱动侧转速检测器;72:从动侧转速检测器;Ca:外壳;CDE、Cdn:变速控制信号;ENG:发动机;PGS:行星齿轮机构;Ne:发动机转速信号;TH:发动机节气门开度信号'N:车速信号;Ndk:驱动带轮旋转信号;Ndn:从动带轮旋转信号。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金属带用元件,其是被用于如下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带的元件,所述带式无级变速器具备: 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它们分别具有由固定侧带轮半体和可动侧带轮半体限定出的带轮槽;以及 带,其具有元件,且被卷绕于该驱动带轮和该从动带轮的带轮槽, 所述固定侧带轮半体和所述可动侧带轮半体中的至少所述固定侧带轮半体的与所述元件接触的接触面在其径向内侧形成有固定角度倾斜母线部分,该固定角度倾斜母线部分的母线以所述带轮槽朝向径向外侧变宽的方式倾斜固定的角度, 所述接触面的径向外侧形成有弯曲母线部分,该弯曲母线部分的母线以朝向径向外侧所述带轮槽逐渐变宽且倾斜角度逐渐变大的方式弯曲, 通过使所述驱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中的一方的带轮的所述可动侧带轮半体从该一方的带轮的所述固定侧带轮半体离开,来使该一方的带轮槽的宽度增大,通过使所述驱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中的另一方的带轮的所述可动侧带轮半体接近该另一方的带轮的所述固定侧带轮半体,来使该另一方的带轮槽的宽度减小,从而变更变速比, 所述金属带用元件的特征在于, 与所述驱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接触的所述带的元件的侧缘的所述带的径向外侧是沿着所述固定角度倾斜母线部分的直线形状,所述元件的侧缘的所述带的径向内侧是以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末端变细且倾斜角度逐渐变大的方式弯曲的弯曲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金属带用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元件的侧缘的径向内侧的弯曲形状是从所述元件的侧缘的所述径向外侧的直线形状的倾斜角度开始,随着朝向内侧而向所述带轮与所述元件接触的接触范围中的最外径的切线角度以上的角度平滑地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金属带用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元件的侧缘的径向外侧的直线形状的部分,形成有沿着所述元件的板厚方向延伸的排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金属带用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油槽形成于所述元件的除了直线形状与所述弯曲形状的边界部分之外的所述直线形状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金属带用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元件的侧缘的径向外侧的直线形状的部分,形成有沿着所述元件的板厚方向延伸的排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金属带用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油槽形成于所述元件的除了直线形状与所述弯曲形状的边界部分之外的所述直线形状的部分。
【文档编号】F16H9/12GK104334917SQ201280073675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
【发明者】隅田聪一朗, 矢崎徹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