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整体式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67288阅读:773来源:国知局
差速器整体式壳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速器整体式壳体,包括差速器壳体和差速器齿轮组件,所述差速器壳体为整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差速器壳体采用整体式结构,加工时确定较好的同轴度,因而在安装过程中易于保证同轴度,直接安装即可,提高安装效率;由于是整体式结构,因而长期使用不会出现同轴度问题,运动副之间不会出现偏磨,利于延长差速器及整个减速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由于不存在偏磨,大大降低使用能源消耗,利于延长电动车充电后的行驶里程。
【专利说明】差速器整体式壳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差速器整体式壳体。
【背景技术】
[0002]机动车后桥上的差速器是必不可少的部件;差速器作为一种传动部件,需要其结构紧凑,一般包括差速壳、行星齿轮及半轴齿轮,由于行星齿轮通过差速器壳体带动公转,因而差速器壳体为其中较为重要的传动部件;现有技术中,差速器壳体与左右半轴齿轮相对应制成分体式结构,为了接受动力输入,分体式结构的差速器壳体还夹持并通过螺栓紧固设置齿轮;实际上,由于差速器壳体需要转动并传动,分体式壳体的左右两部分之间,该两部分与齿轮之间均需保证良好的同轴度,才能保证差速器的正常运行,并保证其使用寿命和较高的传动效率。而实际应用中,分体式壳体的左右两部分之间,该两部分与齿轮之间由于装配误差,该同轴度并不好把握,延长装配周期,降低工作效率;同时,即使装配时保证同轴度,在长期运行后,在外界环境以及运行因素依然会出现同轴度偏差,由于同轴度的问题,导致摩擦能耗较高,浪费驱动能源。
[0003]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电动车变速器进行改进,差速器壳体在安装过程中易于保证同轴度,提高安装效率,并且长期使用不会出现同轴度问题,延长差速器及整个减速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并且,由于不存在偏磨,大大降低使用能源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差速器整体式壳体,差速器壳体在安装过程中易于保证同轴度,提高安装效率,并且长期使用不会出现同轴度问题,延长差速器及整个减速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并且,由于不存在偏磨,大大降低使用能源消耗。
[000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速器整体式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为整体式结构。
[0006]进一步,所述差速器壳体设有用于安装齿轮组件通过的安装过孔;
[0007]进一步,与差速器壳体传动配合设置用于接受变速器输出动力的动力输出从动齿轮;
[0008]进一步,所述差速器壳体上一体成形设有用于装配动力输出从动齿轮的装配轴段,所述差速器壳体形成径向尺寸大于装配轴段的台阶,所述动力输出从动齿轮外套于该装配轴段并轴向靠于台阶的轴向端面以轴向和径向定位的方式可拆卸式固定装配于差速器壳体;
[0009]进一步,所述安装过孔设置于差速器壳体的径向侧壁;
[0010]进一步,所述动力输出从动齿轮靠于台阶并通过螺钉紧固于该台阶的轴向端面,所述动力输出从动齿轮靠于台阶的侧面设有用于容纳台阶的圆形凹槽。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整体式壳体,差速器壳体采用整体式结构,加工时确定较好的同轴度,因而在安装过程中易于保证同轴度,直接安装即可,提高安装效率;由于是整体式结构,因而长期使用不会出现同轴度问题,运动副之间不会出现偏磨,利于延长差速器及整个减速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由于不存在偏磨,大大降低使用能源消耗,利于延长电动车充电后的行驶里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形成差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形成差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差速器整体式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I为整体式结构,差速器齿轮组件属于现有的结构,包括行星齿轮5、左半轴齿轮2和右半轴齿轮4,在此不再赘述。
[0016]本实施例中,所述差速器壳体I设有用于安装齿轮组件通过的安装过孔Ia ;整体式结构的变速器壳体I需位于侧面设有安装过孔,或者采用整体架式结构,用于安装行星齿轮5和半轴齿轮(左半轴齿轮2和右半轴齿轮4)通过并操作,且安装过孔可是润滑油顺利通过,利于润滑。
[0017]本实施例中,与差速器壳体I传动配合设置用于接受变速器输出动力的动力输出从动齿轮7 ;变速器为电动三轮车变速器,可属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0018]本实施例中,所所述差速器壳体I上一体成形设有用于装配动力输出从动齿轮7的装配轴段10,所述差速器壳体I形成径向尺寸大于装配轴段的台阶8,所述动力输出从动齿轮7外套于该装配轴段10并轴向靠于台阶8的轴向端面以轴向和径向定位的方式可拆卸式固定装配于差速器壳体I ;装配轴段10成形于差速器壳体I形成类似于阶梯轴结构,因而形成环形端面,动力输出从动齿轮7外套于该阶梯轴段后,径向直接通过阶梯轴的小轴段定位,较好的保证同轴度;同时,台阶端面必然对动力输出从动齿轮形成轴向定位,并通过螺栓9固定于该台阶端面,同时具有修成同轴度的作用;保证了差速器壳体I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7之间的同轴度。
[0019]当然,动力输出从动齿轮7的安装可以采用如图1的结构,即安装于台阶的右侧,当然,装配轴段10位于台阶的右侧;也可以安装于台阶的左侧,当然,装配轴段位于台阶的左侧。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过孔Ia设置于差速器壳体的径向侧壁,设置于径向侦彳壁,不影响传递力矩的能力,且使得该壳体结构紧凑,重量轻,适合于电动三轮车使用;径向侧壁是相对于左半轴齿轮和右半轴齿轮的转动方向,即差速器壳体的转动方向。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输出从动齿轮7靠于台阶8并通过螺栓9紧固于该台阶8的轴向端面,所述动力输出从动齿轮7靠于台阶8的侧面设有用于容纳台阶的圆形凹槽;采用该圆形凹槽结构,利于进一步定位,且使其安装结构紧凑,减小体积。
[0022]如图2所示,差速器的行星轮轴3穿过差速器壳体I并通过径向穿过行星轮轴3的固定销6固定于差速器壳体1,差速器的左半轴齿轮2的延伸轴段和右半轴齿轮4的延伸轴段分别与差速器壳体I转动配合。
[0023]本实用新型中,传动配合指的是以传递动力的方式配合,包括啮合传动、花键传动配合或者一体成形等。
[002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差速器整体式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壳体为整体式结构;所述差速器壳体设有用于安装齿轮组件通过的安装过孔;所述安装过孔设置于差速器壳体的径向侧壁形成整体架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整体式壳体,其特征在于:与差速器壳体传动配合设置用于接受变速器输出动力的动力输出从动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整体式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壳体上一体成形设有用于装配动力输出从动齿轮的装配轴段,所述差速器壳体形成径向尺寸大于装配轴段的台阶,所述动力输出从动齿轮外套于该装配轴段并轴向靠于台阶的轴向端面以轴向和径向定位的方式可拆卸式固定装配于差速器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器整体式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从动齿轮靠于台阶并通过螺钉紧固于该台阶的轴向端面,所述动力输出从动齿轮靠于台阶的侧面设有用于容纳台阶的圆形凹槽。
【文档编号】F16H48/40GK203627711SQ201320352361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9日
【发明者】蒋辉, 王吉龙 申请人:重庆隆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