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油管总成及其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7508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油管总成及其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油管总成,包括多组管组,每组管组中设有多根高压油管,同一管组中的多根高压油管沿其管路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管夹从而将多根高压油管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同一管组中的多根高压油管的管型一致,且相邻两组管组镜像对称。高压油管总成中同一管组的多根高压油管的管型基本一致,此种结构可提高各高压油管供油的均匀性,相邻管组镜像对称即高压油管结构及管夹安装位置均对称,高压油管总成的整体结构呈对称形状,同时降低高压油管的高度,使其在整机上占用的空间减小,大大减小了高压油管总成的振动,使其更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一种高压油管总成及其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油管总成。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和图2所示,高压油管总成由多组管组I构成,每组管组I中设有多根高压油管11,同一管组I的多根高压油管11采用单侧管夹2将其连接。高压油管总成作为柴油机燃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端与气缸3上的喷油器安装孔连接,另一端与喷油泵4相连,是喷油泵4与喷油器的连接通道,其为喷油器提供高压燃油,这样高压油管内部承受很高的压力,外部承受整机的振动;而高压油管内壁在生产中不可避免产生微小裂缝,在与喷油泵段和缸盖连接处应力较为集中,在燃油压力冲击波和振动的作用下,使高压油管开裂漏油,严重时可能引发火灾。且高压油管总成采用单侧管夹2连接,使高压油管单侧应力集中,振动加大。如图3和图4所示,现有的高压油管总成通过管夹2与支撑装置5连接,并通过支撑装置5固定在机体上,现有的支撑装置5为悬臂梁结构,不能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油管总成及其支撑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多组管组,每组管组中设有多根高压油管,同一管组中的多根高压油管沿其管路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管夹从而将多根高压油管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同一管组中的多根高压油管的管型一致,且相邻两组管组镜像对称。
[0005]所述每组管组在用于与支撑装置连接的管段上并排设有两个管夹。
[0006]所述管夹包括通过螺栓将两者连为一体的上夹片和下夹片,所述上夹片和下夹片的内表面分别固定有上减震块和下减震块,上、下减震块对应开设有凹槽,上、下凹槽构成用于穿设高压油管的固定孔。
[0007]所述上、下减震块由橡胶或尼龙制成,其分别卡装在上、下夹片设置的卡槽内。
[0008]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和顶板,底板和顶板的后端部通过后立板连接,所述顶板上设有用于固定管夹的螺纹孔,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与机体连接的固装孔。
[0009]所述螺纹孔对称设有多组。
[0010]所述固装孔为长条孔。
[0011]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设有将两者前端部连接的加强筋。
[0012]所述支撑装置焊接制成或一体铸造成型。
[0013]采用上述结构后,高压油管总成中同一管组的多根高压油管的管型基本一致,此种结构可提高各高压油管供油的均匀性,相邻管组镜像对称即高压油管结构及管夹安装位置均对称,高压油管总成的整体结构呈对称形状,同时降低高压油管的高度,使其在整机上占用的空间减小,大大减小了高压油管总成的振动,使其更安全可靠。本高压油管总成通过并排设置的管夹与支撑装置连接,管夹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装置上,双排管夹设置使高压油管接近中间位置得到很好的支撑,同时通过增大管夹与支撑装置的接触面积来降低油管振动产生的纵向作用力,支撑装置底部用螺栓固定在机体上,确保支撑装置的刚度和强度达到使用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图1为现有技术高压油管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17]图3为现有技术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支撑装置和单组管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图5的左视图;
[0021]图7为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支撑装置与管夹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支撑装置与管夹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以应用在V型12缸发动机的高压油管总成为例进行说明,高压油管总成包括四组管组1,每组管组I中设有三根高压油管11,同一管组I中的多根高压油管11的管型基本上一致,具体在使用过程中同一管组I中的高压油管11可根据具体发动机的汽缸排列方式做一些微调,相邻两组管组I镜像对称,即如图中所示上下相邻管组1、左右相邻管组I均对称。同一管组I中的三根高压油管11沿其管路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管夹2从而将多根高压油管11连接,管夹包括两管管夹27和三管管夹28,高压油管11 一端与喷油泵4连接,另一端与气缸3上的喷油器安装孔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管组I的组数及每组管组I中的高压油管11的数量与具体发动机汽缸的数量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V型12缸发动机,还适应于其他V型具有偶数个汽缸的发动机。
[0025]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装置包括底板72和顶板71,底板72和顶板71的后端部通过后立板73连接,使其侧部投影呈U型,顶板71上设有用于固定管夹2的螺纹孔76,螺纹孔76对称设有多组,在固定高压油管总成时可根据机体的结构选取适当的螺纹孔76组进行固定,底板72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机体连接的固装孔75,为弥补加工产生的误差、增强底板72与机体连接的灵活性,将固装孔75设计为长条孔。为提高支撑装置的刚度和强度,在底板72和顶板71之间设有将两者前端部连接的加强筋74。本支撑装置可通过焊接制成,也可一体铸造成型。
[0026]如图8和图9所示,管夹包括通过螺栓25将两者连为一体的上夹片21和下夹片22,上夹片21和下夹片22的内表面分别固定有上减震块23和下减震块24,上、下减震块(23,24)由橡胶或尼龙制成,其分别卡装在上、下夹片(21,22)设置的卡槽内,由于橡胶和尼龙的化学特性,可根据工况的不同来选用橡胶或尼龙作为减震块的材料。上、下减震块(23,24)对应开设有凹槽,上、下凹槽构成用于穿设高压油管11的固定孔26。图示中的管夹为具有三个固定孔26的三管管夹28,固定上、下夹片22的螺栓25为两个,其在管夹上对称设置,这样在固定高压油管11时可使高压油管11受力均匀。如图5中使用的具有两个固定孔的两管管夹27,连接上、下夹片(21,22)的螺栓设置在管夹的中间,从而保证在固定高压油管11时可使高压油管11受力均匀。
[0027]管组I在其中间位置并排设置两个三管管夹28将高压油管11固定连接,三管管夹28上的螺栓25直接拧紧在支撑装置的顶板71上进行固定,此种连接方式可确保高压油管11在顶板71上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均可得到良好的固定。由于顶板71上设有多组螺纹孔76,高压油管总成与机体连接固定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螺纹孔76进行连接固定,增强了支撑装置与管夹连接的灵活性。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压油管总成,包括多组管组(1),每组管组(I)中设有多根高压油管(11),同一管组(I)中的多根高压油管(11)沿其管路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管夹(2)从而将多根高压油管(11)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同一管组(I)中的多根高压油管(11)的管型一致,且相邻两组管组(I)镜像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油管总成,其特征是所述每组管组(I)在用于与支撑装置连接的管段上并排设有两个管夹(2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压油管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管夹(2)包括通过螺栓(25)将两者连为一体的上夹片(21)和下夹片(22),所述上夹片(21)和下夹片(22)的内表面分别固定有上减震块(23)和下减震块(24),上、下减震块(23,24)对应开设有凹槽,上、下凹槽构成用于穿设高压油管(11)的固定孔(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油管总成,其特征是所述上、下减震块(24)由橡胶或尼龙制成,其分别卡装在上、下夹片(21,22)设置的卡槽内。
5.用于对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油管总成进行支撑的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其包括底板(72)和顶板(71),底板(72)和顶板(71)的后端部通过后立板(73)连接,所述顶板(71)上设有用于固定管夹(2)的螺纹孔(71),所述底板(72)上设有用于与机体连接的固装孔(7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螺纹孔(71)对称设有多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装孔(75)为长条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板(72)和顶板(71)之间设有将两者前端部连接的加强筋(74 )。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其焊接制成或一体铸造成型。
【文档编号】F16L3/22GK203517009SQ201320583801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2日
【发明者】曲庆国, 张朝阳, 卢元辉, 王永亮, 陈召 申请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