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悬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1861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悬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悬减震器,包括:筒体,其包括第一子筒体和第二子筒体,在第一子筒体内部依次设置有活塞和缓冲部;缓冲部,其包括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橡胶块,第一永磁体与橡胶块连接,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活塞,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头,活塞头位于第二永磁体上部,活塞体与第二永磁体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中在板体和活塞头的外部包裹了橡胶材料,利用橡胶材料对车体缓冲。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采用两次缓冲有效缓冲了车体剧烈的颠簸,同时装配,维修,拆卸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磁悬减震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悬减震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技术也得到的飞速的发展。现在的汽车越来越向着智能化和人性化发展。汽车减震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不仅影响乘坐者或驾驶者的舒适度,而且也影响汽车的耐久性和稳定性。目前常用的减振器主要用弹簧吸震。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振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振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减振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减震器是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配件,减震器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目前汽车缓冲设备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磁悬减震器。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磁悬减震器,包括:
[0006]筒体,其包括彼此连通且形状为圆柱体的第一子筒体和第二子筒体,所述第一子筒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子筒体的内径,所述第一子筒体和所述第二子筒体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其中所述第一子筒体与所述第二子筒体为一体设计;在所述第一子筒体内部依次设置有活塞和缓冲部;
[0007]所述缓冲部,其包括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位于所述第一子筒体内,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橡胶块连接,所述第二永磁体位于所述第一永磁体上部,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通过第一弹簧连接,且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第二永磁体向对的面的极性相同,其中,所述橡胶块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子筒体的横截面积,当所述橡胶块受到外力时,可进入所述第二子筒体中,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均以可在所述第二子筒体中沿所述第二子筒体的纵轴的方向往复运动的方式设置;
[0008]所述活塞,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头,所述活塞头位于所述第二永磁体上部,所述活塞体与所述第二永磁体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活塞头以可在所述第二子筒体中沿所述第二子筒体的纵轴的方向往复运动的方式设置,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头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子筒体,其中,所述活塞头的外部包裹有橡胶层。
[0009]优选的是,所述的磁悬减震器中,还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位于所述筒体外部,且所述板体与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连接。
[0010]优选的是,所述的磁悬减震器中,所述板体外表面包裹有橡胶材料。
[0011]优选的是,所述的磁悬减震器中,所述第一子筒体和所述第二子筒体的外部均包裹有钢丝网。
[0012]优选的是,所述的磁悬减震器中,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形状为圆柱体。
[0013]优选的是,所述的磁悬减震器中,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形状为圆柱体。
[0014]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磁悬减震器。第一、本实用新型中将筒体设计为包含两个直径不同子筒体,并通过橡胶块实现对车辆的两次缓冲,增强磁悬减震器的缓冲强度;第二、根据磁体的同性相斥的原理,本实用新型中将两块磁铁相对的面的设计为相同的极性,利用排斥力对车体缓冲;第三、本实用新型中设计了两个弹簧,利用弹簧的弹力对车体进行缓冲;第四、本实用新型中在板体和活塞头的外部包裹了橡胶材料,利用橡胶材料对车体缓冲。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采用两次缓冲有效缓冲了车体剧烈的颠簸,同时装配,维修,拆卸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17]如图1所示,一种磁悬减震器,包括:筒体、缓冲部和活塞。
[0018]筒体包括彼此连通且形状为圆柱体的第一子筒体I和第二子筒体2,第一子筒体I的内径大于第二子筒体2的内径,第一子筒体I和第二子筒体2上开设有多个通孔,第一子筒体I和第二子筒体2的外部均包裹有钢丝网,第一子筒体I与第二子筒体2为一体设计;在第一子筒体I内部依次设置有活塞和缓冲部。
[0019]缓冲部包括第一永磁体11、第二永磁体5和橡胶块3,第一永磁体11与橡胶块3连接,第二永磁体5位于第一永磁体11上部,第一永磁体5和第二永磁体11通过第一弹簧4连接,且第一永磁体11与第二永磁体5向对的面的极性相同,橡胶块3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子筒体2的横截面积,当橡胶块3受到外力时,可进入第二子筒体2中,第一永磁体11和第二永磁体5均以可在第二子筒体2中沿第二子筒体2的纵轴的方向往复运动的方式设置,其中,第一永磁体11和第二永磁体5的形状均为圆柱体。
[0020]活塞包括:活塞杆8和活塞头7,活塞头7似于弟_■永磁体5上部,活塞体7与弟二永磁体5通过第二弹簧6连接,活塞头7以可在第二子筒体2中沿第二子筒体2的纵轴的方向往复运动的方式设置,活塞杆8的一端与活塞头7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与一板体9连接,且活塞杆8的另一端延伸出第一子筒体1,其中,活塞头7的外部包裹有橡胶层,板体9外表面包裹有橡胶材料10。
[0021]具体运动过程:
[0022]板体与汽车的车体连接,当汽车行进中遇到颠簸时,车体遇到的颠簸较小时,利用一级缓冲,即车体向下压板体,板体通过活塞杆将压力传导到活塞头上,活塞头压制第二弹簧、第二永磁体、第一弹簧、第一永磁体和橡胶块;当颠簸较大时,即车体向板体施加的压力较大,利用二级缓冲,即橡胶块被压入第二子筒体中。
[0023]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权利要求】
1.一种磁悬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其包括彼此连通且形状为圆柱体的第一子筒体和第二子筒体,所述第一子筒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子筒体的内径,所述第一子筒体和所述第二子筒体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其中所述第一子筒体与所述第二子筒体为一体设计;在所述第一子筒体内部依次设置有活塞和缓冲部; 所述缓冲部,其包括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位于所述第一子筒体内,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橡胶块连接,所述第二永磁体位于所述第一永磁体上部,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通过第一弹簧连接,且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第二永磁体向对的面的极性相同,其中,所述橡胶块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子筒体的横截面积,当所述橡胶块受到外力时,可进入所述第二子筒体中,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均以可在所述第二子筒体中沿所述第二子筒体的纵轴的方向往复运动的方式设置; 所述活塞,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头,所述活塞头位于所述第二永磁体上部,所述活塞体与所述第二永磁体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活塞头以可在所述第二子筒体中沿所述第二子筒体的纵轴的方向往复运动的方式设置,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头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子筒体,其中,所述活塞头的外部包裹有橡胶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位于所述筒体外部,且所述板体与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悬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外表面包裹有橡胶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悬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筒体和所述第二子筒体的外部均包裹有钢丝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形状为圆柱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形状为圆柱体。
【文档编号】F16F6/00GK204004127SQ201420454935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发明者】曹庆祥 申请人:曹庆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