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便携式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2322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空便携式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空便携式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用于高空中高压设备的监测或检测设备上,并固定于该设备的后侧面,并与监测或检测设备的后侧面配合安装、使用;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组背夹固定架,该两组背夹固定架分别固定于设备后侧面的两端,而所述每个背夹式固定架均与高空盛水角钢配合形成滑动定位结构,从而形成高空中设备背夹式固定构架。本实用新型利用固定块与盛水角钢之间的配合形成滑动结构,达到通过吊装配送至高空后并通过背夹式固定构架快速落座定位,再通过螺杆实现轻松锁紧,为确保该设备的锁紧还增加了锁紧固定架,进一步确保该固定装置的可靠性。
【专利说明】一种高空便携式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空便携式固定装置,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高空固定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在我国电压输送过程中一般采用高压电缆,而配合高压电缆的传输利用高压塔将高压电缆连接并导线,进而也确保高压电缆不会对地面上生物造成伤害;而在高压塔上一般安装有检测或监测该高压配电设备或高压电缆是否正常工作的设备,而这种设备一般安装在高压塔上,由于电网的大面积建设及扩充升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电压等级线路杆塔,如110、220、500Kv及以上类型,如220Κν电压等级的杆塔,平均高度可达45米,在如此高的塔上进行设备安装及固定,其所具备的工作量极其巨大,困难度十分的高,而且对人身安全也存在较大的隐患,如何解决塔上设备的快速落座、移动、及便捷固定安装,成为了塔上作业的关键之处。
[0003]前述安装在高压塔上的检测或监测设备一般通过经验丰富的带电作业工人进行安装输送,但这种人工成本高且采用较大人力物力,同时无法一次性准确达到准备的安装及可靠的固定位置,需要在塔上进行多次的移动搬运,在到达指定位置后也需要多人进行帮扶再进行固定。
[0004]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现有的高压塔上的固定装置结构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空便携式固定装置,其利用固定块与盛水角钢之间的配合形成滑动结构,达到起吊至杆塔上以后即可通过螺杆实现快速落座、定位及锁紧,为确保该设备的锁紧还增加了锁紧固定架,进一步确保该固定装置的可靠性。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种高空便携式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用于高空中高压设备的监测或检测设备上,并固定于该设备的后侧面,并与监测或检测设备的后侧面配合安装、使用;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组背夹固定架,该两组背夹固定架分别固定于设备后侧面的两端,而所述每个背夹式固定架均与高空盛水角钢配合形成滑动定位结构,从而形成高空中设备背夹式固定构架。
[0008]进一步,所述每组背夹式固定架包括固定块及定位柱,所述固定块呈“7”字形且其一端锁固于设备的后侧面上,该固定块与设备的后侧面形成凹槽,且该凹槽与高空中高空盛水角钢配合,形成以角钢为滑轨、以凹槽为滑槽的背夹式滑动机构;所述固定柱穿过固定块另一端并与角钢一侧向接触,从而形成该背夹式滑动机构的定位机构,进而获得所述高空设备背夹式的固定结构。
[0009]进一步,所述定位柱为螺杆。
[0010]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两锁紧固定架,每个锁紧固定架均设置于背夹固定架的外侧,进而两锁紧固定架对形成两组背夹固定架夹持构架。
[0011]进一步,所述每个锁紧固定架包括弹性架及锁紧柱,所述弹性架为具有隆起的金属片体,该弹性架两端套设于锁紧柱上,而锁紧柱固定在设备后侧面上,所述弹性架的隆起部分与高空盛水角钢配合,从而形成弹性锁紧构架。
[0012]进一步,所述每个锁紧柱均为螺杆,该锁紧柱上还具有螺母,而弹性架两端套设于锁紧柱上并通过螺母锁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14]1、本实用新型利用组背夹固定架中固定块与盛水角钢之间的配合形成滑动结构,达到起吊至杆塔上以后即可通过螺杆实现锁紧,实现快速落座、定位及锁紧;
[0015]2、通过背夹固定架解决了设备吊运上塔后,进行设备固定时,塔上人员对设备进行的移动、支撑或帮扶的难度,可快速定位在角钢上。不仅减少了设备由于高空安放不稳定,造成的磕碰,同时也避免出现移动或固定过程中出现高空掉落的危险。
[0016]3、由于其快速便捷的落座、移动、锁紧性能,大大减轻了塔上作业人员数量的需求,从根本上减轻了上塔作业的成本,也保障了设备的安全及上塔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
[0017]2、本实用新型还在背夹固定架的基础上增加了锁紧固定架的结构,从而进一步确保安装的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沿C-C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一种高空便携式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用于高压塔的监测或检测用的电源箱A上,并固定于该设备的后侧面,并与监测或检测用的电源箱A的后侧面配合安装、使用,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组背夹固定架I及两锁紧固定架2,所述两组背夹固定架I及两锁紧固定架2均与高空盛水角钢配合。
[0022]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前述每组背夹式固定架I包括固定块11及定位柱12,所述固定块11呈“7”字形且其一端锁固于电源箱A的后侧面上,该固定块11与电源箱A的后侧面形成凹槽100,且该凹槽100与高空中高空盛水角钢B配合,形成以角钢为滑轨、以凹槽为滑槽的背夹式滑动机构;所述固定柱12穿过固定块11另一端并与角钢B —侧向接触,从而形成该背夹式滑动机构的定位机构,进而获得所述高空设备背夹式的固定结构;所述定位柱12为M8螺栓并与垫圈、弹簧垫圈配合。
[0023]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前述每个锁紧固定架2均设置于背夹固定架I的外侧,进而两锁紧固定架对形成两组背夹固定架夹持构架;所述每个锁紧固定架2包括弹性架21及锁紧柱22,所述弹性架21为具有隆起200的金属片体,该弹性架21两端套设于锁紧柱22上,而锁紧柱22固定在电源箱A后侧面上,所述弹性架21的隆起部分200与高空盛水角钢B配合,从而形成弹性锁紧构架;所述每个锁紧柱22均为M8螺杆,且该螺杆与垫圈及弹簧垫圈配合,该锁紧柱上还具有螺母23,而弹性架21两端套设于锁紧柱22上并通过螺母23锁紧。
[0024]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空便携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用于高空中高压设备的监测或检测设备上,并固定于该设备的后侧面,并与监测或检测设备的后侧面配合安装、使用;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组背夹固定架,该两组背夹固定架分别固定于设备后侧面的两端,而所述每个背夹式固定架均与高空盛水角钢配合形成滑动定位结构,从而形成高空中设备背夹式固定构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便携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背夹式固定架包括固定块及定位柱,所述固定块呈“7”字形且其一端锁固于设备的后侧面上,该固定块与设备的后侧面形成凹槽,且该凹槽与高空中高空盛水角钢配合,形成以角钢为滑轨、以凹槽为滑槽的背夹式滑动机构;所述固定柱穿过固定块另一端并与角钢一侧向接触,从而形成该背夹式滑动机构的定位机构,进而获得所述高空设备背夹式的固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便携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两锁紧固定架,每个锁紧固定架均设置于背夹固定架的外侧,进而两锁紧固定架对形成两组背夹固定架夹持构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空便携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锁紧固定架包括弹性架及锁紧柱,所述弹性架为具有隆起的金属片体,该弹性架两端套设于锁紧柱上,而锁紧柱固定在设备后侧面上,所述弹性架的隆起部分与高空盛水角钢配合,从而形成弹性锁紧构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空便携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锁紧柱均为螺杆,该锁紧柱上还具有螺母,而弹性架两端套设于锁紧柱上并通过螺母锁紧。
【文档编号】F16M13/02GK204127607SQ201420563300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张婷娟, 李晓波, 彭良杰, 温胜林, 张世强 申请人: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伊春供电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