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419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变速器,其安装在车辆上,所述自动变速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变速器在变速器壳内在同轴上具备:

与驱动源连结的输入部;

输出部;

四个行星齿轮组,四个所述行星齿轮组用于形成从所述输入部到所述输出部的多条动力传递路径;以及

五个摩擦接合要素,五个所述摩擦接合要素用于选择多条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中的一条来切换动力传递路径,

四个所述行星齿轮组中的两个行星齿轮组构成在径向内外侧重叠而成的双排行星齿轮组,

剩余的两个行星齿轮组中的一个行星齿轮组为特定行星齿轮组,所述特定行星齿轮组在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轴向上与所述双排行星齿轮组相邻而设,

所述双排行星齿轮组中的外周侧的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所述特定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以及所述输出部常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排行星齿轮组中的内周侧的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外周侧的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互相形成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五个摩擦接合要素中包括三个离合器,三个所述离合器根据油压的供给或排出来使内周侧旋转部件与外周侧旋转部件分离或接合,

三个所述离合器的外周侧旋转部件互相形成为一体而用作三个所述离合器所共用的外周侧共用旋转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三个所述离合器布置在所述变速器壳内,三个所述离合器与在该变速器壳中设置在所述轴向上的端部的端壁部相邻并且在垂直于所述轴向的径向上互相重叠,

从所述变速器壳到各个所述离合器的各条油压供给油路设置为:从该变速器壳的所述端壁部经由所述外周侧共用旋转部件引向各个该离合器的油压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器壳具有中间壁部,所述中间壁部以向径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该变速器壳中所述轴向上的中间部,所述径向垂直于该轴向,

三个所述离合器布置在所述变速器壳内,三个所述离合器与所述中间壁部相邻并且在垂直于所述轴向的径向上互相重叠,

从所述变速器壳到各个所述离合器的各条油压供给油路设置为:从该变速器壳的所述中间壁部经由所述外周侧共用旋转部件引向各个该离合器的油压室。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四个所述行星齿轮组是均为单级型的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三行星齿轮组以及第四行星齿轮组,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太阳齿轮、第一行星架以及第一齿圈,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二太阳齿轮、第二行星架以及第二齿圈,

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三太阳齿轮、第三行星架以及第三齿圈,

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具有第四太阳齿轮、第四行星架以及第四齿圈,

所述双排行星齿轮组中的内周侧的行星齿轮组为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

所述双排行星齿轮组中的外周侧的行星齿轮组为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

所述特定行星齿轮组为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

所述输入部与所述第二行星架常连结,

所述第一太阳齿轮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常连结,

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第四行星架常连结,

所述第二齿圈与所述第三太阳齿轮常连结,

所述输出部、所述第一行星架以及所述第三行星架常连结,

五个所述摩擦接合要素为:

使所述输入部以及所述第二行星架与所述第四太阳齿轮之间分离或接合的第一离合器;

使所述第二齿圈以及所述第三太阳齿轮与所述第四太阳齿轮之间分离或接合的第二离合器;

使所述第三齿圈与所述第四太阳齿轮之间分离或接合的第三离合器;

使所述第一太阳齿轮以及所述第二太阳齿轮与变速器壳之间分离或接合的第一制动器;以及

使所述第四齿圈与变速器壳之间分离或接合的第二制动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变速器实现八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

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制动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接合来形成第一档,

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制动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接合来形成第二档,

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接合来形成第三档,

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接合来形成第四档,

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接合来形成第五档,

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三离合器接合来形成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减速比成为1的第六档,

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一制动器接合来形成第七档,

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一制动器接合来形成第八档,

通过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一制动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接合来形成倒档。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