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填充罐的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9232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用于填充罐的龙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如以本说明书的题目所陈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填充罐的龙头,该龙头具有阀装置插入到其中的流体入口,其采用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使得在罐填充时,阀装置由于在罐填充时由罐中的流体推动的浮体的作用而逐渐地闭合流体通路,浮体的该移动经由中间机构传送至阀装置。

基于该前提,本发明聚焦于用以紧固浮体以便根据使用者期望的罐的填充体积快速且有效地调整高度方面的其位置的特征器件。

本发明还聚焦于中间机构,其以如下方式将浮体联结于阀装置,使得该中间机构引起联结于阀装置的推动活塞的有效且实际的轴向移动。



背景技术:

用于填充罐的许多龙头是目前已知的,其大体上包括水入口,允许或阻挡水经过到罐内的空间中的阀装置插入到该水入口中,使得阀装置联结于浮体,其根据罐内的水位上升和下降,使得一旦在罐内达到期望的水位,则阀装置闭合,由此阻挡水经过到罐的内部中。

在一些罐中,浮体连接于杆的一端,该杆由相对端部区段联结于阀装置,以便阻挡或释放水经过至罐的内部。

其它更现代的浮体围绕垂直引导件联接,并且可调整高度,以便根据罐内的水位将其置于期望位置。在此类情况下,浮体的高度以如下方式借助于联接于浮体的螺纹杆调整,使得螺纹杆的旋转将浮体向上或向下拉动。

在公开号ES2239877和ES2353475下公开的专利涉及用于填充罐的龙头,其中浮体以如下方式围绕垂直引导件联接,使得浮体的高度可借助于螺纹杆调整。

在该位置,使该螺纹杆沿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旋转使得其实现成将浮体置于所需高度处,以便以较大或较少体积的水填充罐。

螺纹杆继而以如下方式联结于阀装置,使得在罐以水填充时,浮体被向上推动,该推力传送至阀装置,该阀装置逐渐地闭合水的通路,直到其被完全阻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目的并且防止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填充罐的龙头,其包括中空头,借助于中间装置联结于浮体的阀装置收纳在该中空头中,还包括连接于中空头的垂直管,其中垂直管收纳在浮体的中心通路内,该浮体根据罐内的水位的升高或下降来向上和向下移动。

浮体连接于围绕垂直管同轴地联接的衬套,衬套沿该垂直管的长度轴向且自由地移动,其中浮体的向上和向下移动在浮体锚定于衬套时拖动衬套。

浮体的中心通路具有用于轴向固持的内凸部,其与集成于衬套的凸起互补并且相互作用,作为用于在内凸部和凸起与彼此对准并且接触时将浮体紧固于衬套的器件。

浮体可相对于衬套相对旋转,以如下方式由对应的纵向止挡件限制,使得浮体沿一个方向或另一个的旋转释放浮体的轴向锁定,浮体因此自由在锁定位置定位于所需高度处。衬套具有自由轴向移动,并且被阻挡相对于垂直管的旋转移动。

所述衬套还包括上平行滑槽。衬套沿一定数量的凹槽垂直地移动和引导,该一定数量的凹槽沿垂直管的长度布置,平行滑槽联结于杠杆,该杠杆经由铰接连接联接于中空头。

在铰接连接附近,连杆的一端经由前铰接连接来连接,而连杆的相对端经由后铰接连接来连接于推动活塞,推动活塞联结于阀装置。

在该位置,使杠杆沿一个方向倾斜在罐填充期间使推动活塞相对于阀装置朝闭合位置轴向地移动,而使杠杆沿相反方向倾斜由于由重力引起的浮体下降而释放了流体穿过阀装置。

杠杆包括前叉和双后延伸部,该双后延伸部在其自由端处经由铰接连接联接于中空头的一部分,而连杆还通过其前铰接连接联接于所述双后延伸部。

叉的端部区段具有相对的桩,其配合到和引导在于凹槽中联接和引导的衬套的平行滑槽的对应槽口中,该凹槽沿连接于中空头的垂直管的长度布置。平行滑槽位于衬套的上部分中。

连杆的后铰接连接为球形铰接,而连杆的前铰接连接包括配合到形成杠杆的一部分的双延伸部的孔中的桩。

此外,浮体的旋转由纵向止挡件限制,该纵向止挡件从浮体中的中心通路的内表面开始。

除实现最佳操作外,用于调整浮体连同基本上包含杠杆和衬套的中间装置的高度的新调整系统成功减小了用于填充的龙头的尺寸。

该空间减小是非常重要的,以便龙头组件适于并且容易地安装在具有难以置信地不利于安装内部机构的形状的罐设计中。

为了便于本说明书的更好理解,一组附图包括在下面作为其组成部分,其中本发明的目的经由示范性且非限制性实施例表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用于填充罐(本发明的目的)的龙头的透视图。其并入了阀水通路或阻挡装置,其借助于中间装置联结于浮体。阀装置示为在最大填充开启位置,其中浮体位于最低位置处。

图2示出了类似于前图的视图,其中发现阀装置在阻挡水通路的位置。

图3示出了用于填充罐的龙头的一部分的平面视图,其中突出了浮体的各种位置:一个稳定阻挡位置和以虚线示出的两个未阻挡位置,这些位置通过使浮体向右和向左旋转而实现。

图4示出了浮体的平面视图。

图5示出了沿前图中的线A-B切割的截面视图。

图6和7示出了中间装置和阀装置的两个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图中采用的标记,用于填充罐的龙头包括用于描述中的以下术语:

1 中空头

2 阀装置

3 浮体

4 推动活塞

5 杠杆

5a 前叉

5b 双后延伸部

6 铰接连接

7 相对的桩

8 槽口

9 平行滑槽

10 凹槽

11 垂直管

12 衬套

12a 凸起

13 中心通路

13a 内凸部

14 连杆

14a 前铰接连接

14b 后铰接连接

15 纵向止挡件

16 桩

17 孔。

其包括中空头(1),借助于中间装置联结于浮体(3)的阀装置(2)以如下方式收纳在该中空头(1)内,使得在罐以穿过阀装置(2)的水填充时,填充罐的水自身向上推动浮体(3),其移动传送至阀装置(2),该阀装置(2)逐渐地闭合水通路,直到水通路完全中断。

当冲洗罐时,浮体(3)以如下方式向下移动,通过阀装置(2)释放水通路,使得在罐填充时,其再次闭合水通路,如以上段落中描述的。

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龙头,阀装置(2)经由推动活塞(4)利用轴向移动触动,该推动活塞(4)利用插置的连杆(14)联结于杠杆(5)。

杠杆包括前叉(5a)和双后延伸部(5b),该双后延伸部(5b)在其自由端处经由铰接连接(6)联接于中空头(1)的一部分,而叉(5a)的端部区段具有配合到和引导在平行滑槽(9)的对应槽口(8)中的相对的桩(7),该平行滑槽(9)集成于围绕连结于中空头(1)的垂直管(11)联接的衬套(12)。

衬套(12)在凹槽(10)中被垂直地引导和移动,该凹槽(10)沿垂直管(11)的长度布置。

因此,衬套(12)围绕上述垂直管(11)自由地联接,其中浮体(3)同轴地联接。为此,浮体(3)具有以如下方式围绕衬套(12)联接的中心通路(13),使得浮体(3)可根据待容纳在罐内的水的体积在不同高度处紧固于衬套(12)。因此,浮体(3)的位置以如下方式确定罐的水位,使得较低高度以罐内的低水位更快(sooner)闭合阀装置(2)。

浮体(3)的中心通路(13)具有直径相对的内凸部(13a),其使所述中心通路(13)变窄,并且以如下方式与集成于衬套(12)的突起(12a)互补并且相互作用,使得在浮体(3)沿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旋转时,浮体(3)的轴向锁定被释放,以使其以如下方式向上和向下移动至期望高度,使得一旦确定预期高度,则浮体(3)再次沿相反方向朝阻挡位置旋转,在该阻挡位置处,中心通路(13)的内凸部(13a)和衬套(12)的凸起(12a)与彼此接触并且相互作用。

浮体(3)的旋转由纵向止挡件(15)限制,该纵向止挡件(15)源自浮体(3)中的中心通路(13)的内表面。

在双后延伸部(5b)的铰接连接(6)附近,存在前铰接连接(14a),其对应于连杆(14)的一端,该连杆(14)由其相对端以如下方式经由后铰接连接(14b)连接于推动活塞(4),使得在罐填充时,浮体(3)向上移动,利用其拖动衬套(12)和平行滑槽(9)的组件,通过平行滑槽(9)的槽口(8),属于杠杆(5)的叉(5a)的相对桩(7)滑动并且被引导。

连杆(14)的后铰接连接(14b)为球形铰接,而连杆(14)的前铰接连接(14a)包括配合到形成杠杆(5)的一部分的双延伸部(5b)中的孔(17)中的桩(16)。

浮体(3)的向上移动还生成杠杆(5)围绕其铰接连接(6)的旋转,在该操作中,双延伸部(5b)的中心区段(14)在阀装置(2)的闭合方向上沿轴向移动推动活塞(4),直到罐填充到所需的水平,此时,水通路经由使阀装置(2)闭合而闭合。

当冲洗罐时,操作过程颠倒,即,浮体(4)向下移动,连同其拖动衬套(12)和平行滑槽(9)的组件,由于重力而向下移动。该向下移动继而拖动杠杆(5),其沿相反方向倾斜至在罐填充时所述的方向,释放了接着向外移动的推动活塞(4)上的轴向推动,因此释放阀装置(2),这再次使得水能够穿过其。

值得提到的是,如图6和7中所示,杠杆(5)的铰接连接(6)与前铰接连接(14a)之间的距离为非常小的,并且其在浮体升高时变得较小,因此实现了强推力转矩。因此,传送至推动活塞(4)的轴向力在由浮体(4)的向上移动推动的杠杆(5)的旋转期间为高的,浮体(4)继而由罐内的升高水位推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