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力轴承的排油装置及包括其的涡轮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077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推力轴承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轴(2);

套管部件(3),其是以能够与所述旋转轴(2)一起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旋转轴(2)的外周的套管部件(3),具有圆筒状的套管主体部(31)及形成为直径比所述套管主体部(31)的直径大的凸缘部(32);

推力轴承(4),其具有供所述旋转轴(2)插通的插通孔(41),通过与所述套管部件(3)的所述凸缘部(32)的一端面(32a)滑动接触,在轴向上支承以插通于所述插通孔(41)的状态旋转的所述旋转轴(2);

供给油路(43),其用于对与所述凸缘部(32)的一端面(32a)滑动接触的所述推力轴承(4)的滑动接触部(42)供给润滑油;

排油空间形成部件(5),其设于所述推力轴承(4)的一端面(4a)侧,在该排油空间形成部件(5)与所述推力轴承(4)之间划分出从所述推力轴承(4)的滑动接触部(42)漏出的所述润滑油所流经的排油空间(6);

所述排油空间(6)包含:

排油流路(6A),其划分于所述推力轴承(4)的一端面(4a)与所述排油空间形成部件(5)的一端面(5a)之间,并包围所述套管部件(3)的所述凸缘部(32);

排油口(6B),其形成于所述排油流路(6A)的下方,用于将流经所述排油流路(6A)的所述润滑油向所述排油空间(6)的外部排出;

所述排油空间(6)将流经所述排油流路(6A)的所述润滑油沿着从所述旋转轴(2)的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流经所述排油流路(6A)的所述润滑油的流动方向(f)经由所述排油口(6B)引导到所述排油空间(6)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力轴承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油空间形成部件(5)至少包含主体部(5A),

所述主体部(5A)由中央孔(51)、内周缘部(52)、中间部(54)和外周缘部(53)构成,

所述中央孔(51)供安装于所述旋转轴(2)的所述套管部件(3)的所述套管主体部(31)插通,

所述内周缘部(52)在所述中央孔(51)的外周侧与所述套管部件(3)的所述凸缘部(32)的另一端面(32b)滑动接触,

所述中间部(54)在所述内周缘部(52)的外周侧在与所述推力轴承(4)的一端面(4a)之间隔开间隙地形成,

所述外周缘部(53)在所述中间部(54)的外周侧与所述推力轴承(4)的一端面(4a)抵接,

所述排油口(6B)由所述主体部(5A)的下端(57)处的未形成有所述外周缘部(53)的部分形成,

所述外周缘部(53)从比所述排油口(6B)靠所述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的规定位置(a)到所述排油口(6B)具有沿所述规定位置(a)处的切线方向延伸的直线部(53a),

利用所述直线部(53a),将流经所述排油流路(6A)的所述润滑油沿所述流动方向(f)经由所述排油口(6B)引导到所述排油空间(6)的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力轴承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保持件(7),该保持件(7)设于所述排油空间形成部件(5)的所述另一端面(5b)侧,并将所述排油空间形成部件(5)及所述推力轴承(4)保持于所述旋转轴(2)的外周侧,

所述保持件(7)具有在所述排油口(6B)的下方朝向所述推力轴承(4)侧向斜下方延伸的倾斜面(7a)。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推力轴承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油空间形成部件(5)包含主体部(5A)和舌部(5B),

所述主体部(5A)由中央孔(51)、内周缘部(52)、中间部(54)和外周缘部(53)构成,

所述中央孔(51)供安装于所述旋转轴(2)的所述套管部件(3)的所述套管主体部(31)插通,

所述内周缘部(52)在所述中央孔(51)的外周侧与所述套管部件(3)的所述凸缘部(32)的另一端面(32b)滑动接触,

所述中间部(54)在所述内周缘部(52)的外周侧在与所述推力轴承(4)的一端面(4a)之间隔开间隙地形成,

所述外周缘部(53)在所述中间部(54)的外周侧与所述推力轴承(4)的一端面(4a)抵接,

所述舌部(5B)从所述主体部(5A)的下端(57)朝向所述推力轴承(4)侧向斜下方延伸,

所述排油口(6B)由所述主体部(5A)的下端(57)处的未形成有所述外周缘部(53)的部分形成,

所述舌部(5B)在主视下形成为从所述外周缘部(53)的下游缘(53b)侧朝向上游缘(53c)侧朝下倾斜,

利用所述舌部(5B),将流经所述排油流路(6A)的所述润滑油沿所述流动方向(f)经由所述排油口(6B)引导到所述排油空间(6)的外部。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推力轴承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油空间形成部件(5)的所述中间部(54)具有与所述推力轴承(4)的所述一端面(4a)之间的所述间隙比所述中间部(54)的其他部分与所述推力轴承(4)的所述一端面(4a)之间的所述间隙大的凹部(54a),

所述排油流路(6A)包含由所述凹部(54a)形成并在周向上延伸的排油槽(54d)。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力轴承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油空间形成部件(5)还包含引导板(55),该引导板(55)在所述排油流路(6A)中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用于将流经所述排油流路(6A)的所述润滑油引导到所述排油槽(54d)。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力轴承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板(55)从所述排油空间形成部件(5)的周端部(56)朝向径向内侧延伸,

所述引导板(55)的前端缘(55a)比所述引导板(55)的后端缘(55b)靠所述推力轴承(4)侧,

所述前端缘(55a)与所述周端部(56)的交点(55c1)比所述后端缘(55b)与所述周端部(56)的交点(55c2)靠所述流动方向(f)的上游侧。

8.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推力轴承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油空间形成部件(5)上开设有与所述排油流路(6A)连通的第二排油口(6C),流经所述排油流路(6A)的所述润滑油经由所述第二排油口(6C)向排油空间(6)的外部排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推力轴承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排油口(6C)在所述排油空间形成部件(5)的上部以与流经所述排油流路(6A)的所述润滑油的流动方向(f)对置的方式开设。

10.如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推力轴承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推力轴承(4)的一端面(4a)上,在比所述凸缘部(32)的外周端面(32c)靠外周侧的位置形成有在周向上延伸的槽部(44),

所述推力轴承(4)的一端面(4a)中,比所述槽部(44)靠外周侧的外侧一端面(4a1)与比所述槽部(44)靠内周侧的内侧一端面(4a2)相比向所述排油空间形成部件(5)侧突出。

11.如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推力轴承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油口(6B)形成于比通过所述旋转轴的旋转中心(O)并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CL)靠所述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的区域。

12.如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推力轴承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油空间形成部件(5)包含主体部(5A)和舌部(5B),

所述主体部(5A)由中央孔(51)、内周缘部(52)、中间部(54)和外周缘部(53)构成,

所述中央孔(51)供安装于所述旋转轴(2)的所述套管部件(3)的所述套管主体部(31)插通,

所述内周缘部(52)在所述中央孔(51)的外周侧与所述套管部件(3)的所述凸缘部(32)的另一端面(32b)滑动接触,

所述中间部(54)在所述内周缘部(52)的外周侧在与所述推力轴承(4)的一端面(4a)之间隔开间隙地形成,

所述外周缘部(53)在所述中间部(54)的外周侧与所述推力轴承(4)的一端面(4a)抵接,

所述舌部(5B)从所述主体部(5A)的下端(57)朝向所述推力轴承(4)侧向斜下方延伸,

所述排油口(6B)由所述主体部(5A)的下端(57)处的未形成有所述外周缘部(53)的部分形成,

所述舌部(5B)具有以将比所述中心线(CL)靠所述旋转方向(R)的下游侧的区域中的所述排油口(6B)封堵的方式弯折而成的弯曲部分(5B1)。

13.如权利要求2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推力轴承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油流路(6A)形成为,从所述外周缘部(53)的上游缘(53c)朝向所述下游端(53b),流路截面朝向所述旋转方向(R)变大。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推力轴承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油空间形成部件(5)由金属板制的导油件(5)构成。

15.一种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涡轮叶轮(103),其设于所述旋转轴(2)的一端侧;

压缩机叶轮(105),其设于所述旋转轴(2)的另一端侧;

权利要求1中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推力轴承的排油装置。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