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6111阅读:4511来源:国知局
单向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申请涉及一种阀,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单向阀,可应用于医疗设备中。



背景技术:

单向阀是控制流体只能沿进水口流动,出水口介质却无法回流的阀门,又称“止回阀”或“逆止阀”。常用于液压系统中防止油流反向流动,或者用于气动系统中防止压缩空气逆向流动。常规的单向阀采用“钢珠+弹簧”实现单向阀功能,液体由下而上,依靠压力顶起弹簧控制的阀瓣,压力消失后,弹簧力将阀瓣压下,封闭液体倒流。

但是,常规的单向阀由于弹簧的存在,使单向阀需要较大的开启力;在需要不断开闭的脉动状态的场合,反应速度较慢;而且弹簧的失效将导致单向阀功能的失效;再有,在医疗设备的应用中,增加了实现无菌化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申请即是针对目前常规使用的单向阀所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便于操作和无菌处理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取消了弹簧结构,通过结构设计,采用简单的结构实现单向阀功能。

具体来说,本发明申请所述的单向阀,包括阀体,阀体内具有容纳腔,阀芯位于容纳腔内且可在容纳腔内移动,阀体内具有两段以上的管腔,每段管腔一端开口于阀体外,另一端通过接入口与容纳腔相通,阀芯可完全封闭至少一个接入口,且无法完全封闭至少其它另一个接入口。

特别的,本发明申请所述的单向阀,包括阀体,阀体内具有容纳腔,阀芯 位于容纳腔内且可在容纳腔内移动,阀体内具有两段管腔,每段管腔一端开口于阀体外,另一端通过接入口与容纳腔相通,阀芯可完全封闭一个接入口,且无法完全封闭另一个接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与一段管腔的接入口的接触面可完全封闭该段管腔,而与另一段管腔的接入口的接触面无法完全封闭该段管腔。

进一步的,所述一个管腔内设有防止阀芯脱出的镶嵌件。

更进一步的,所述镶嵌件设置在管腔内壁。

更进一步的,所述镶嵌件与管腔可拆卸式连接。利用镶嵌件,可将阀芯先通过该侧管腔放入容纳腔内,然后安装镶嵌件,将阀芯封闭在容纳腔内使其无法脱出。

更进一步的,所述镶嵌件与管腔的连接方式包括粘贴、卡接、插接、螺栓连接或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包括实心、半实心或空心阀芯,其与一段管腔的接入口的接触面可完全封闭该段管腔,而与另一段管腔的接入口的接触面无法完全封闭该段管腔。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包括球型、柱型、棱型或不规则型,其与一段管腔的接入口的接触面可完全封闭该段管腔,而与另一段管腔的接入口的接触面无法完全封闭该段管腔。

进一步的,所述不同管腔的轴线可位于同一直线或不同直线上。当位于不同直线上则为偏心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管腔可为直线形或具有至少一段弧度。

进一步的,所述管腔的横截面可为圆形、正多边形、非正多边形、蝶形或 不规则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阀芯为球型,一段管腔的横截面为圆形,且直径小于阀芯的直径,另一段管腔的横截面为矩形、正多边形或不规则形,阀芯与该段管腔的接触面留有缝隙,且阀芯不能从该段管腔脱出。

进一步的,所述不同管腔的内径可相同或不同。

应该理解的是,所述阀体和阀芯的材质,可为各种可能的材质,包括金属、合金、塑料、尼龙、陶瓷、玻璃等,当在医疗器械中应用时,则需要满足便于无菌处理的要求。

本发明申请所述的单向阀,结构简单实用,便于生产制造,且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医用泵中管路的切换。

附图说明

图1-3为本发明申请所述的单向阀的不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9为本发明申请所述的单向阀的阀芯的不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实施例中剖面aa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15为图9实施例中剖面bb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为阀体、2为容纳腔、21为第一接入口、22为第二接入口、3为阀芯、41为第一管腔、42为第二管腔、5为镶嵌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申请所述技术方案进行非限制性地描述,目的是为了公众更好地理解所述技术内容。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在该实施例中, 单向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有容纳阀芯3的容纳腔2,阀芯3可在容纳腔2内移动,阀体1内还设有管腔,在本实施例中,管腔的数目为两段,分别为第一管腔41和第二管腔42,分别与容纳腔2相通,管腔与容纳腔2分别有接入口,第一管腔41和第二管腔42分别对应于第一接入口21和第二接入口22,在该实施例中,阀芯3为实心球体,其与第一接入口21的接触面可以完全封闭第一管腔41,但与第二接入口22的接触面则不能完全封闭第二管腔42,这是由于第一接入口21的形状规则,而第二接入口22的形状不规则。液体由第一管腔41通过第一接入口21进入容纳腔2,推动阀芯3接触第二接入口22,但不能完全封闭第二接入口22,液体可经第二接入口22进入第二管腔42内;但当第二管腔42内的液体回流时,则推动阀芯3接触第一接入口21,则完全封闭第一管腔41,阻止液体逆流,起到单向阀的作用。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在该实施例中,单向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有容纳阀芯3的容纳腔2,阀芯3可在容纳腔2内移动,阀体1内还设有管腔,在本实施例中,管腔的数目为两段,分别为第一管腔41和第二管腔42,分别与容纳腔2相通,管腔与容纳腔2分别有接入口,第一管腔41和第二管腔42分别对应于第一接入口21和第二接入口22,在该实施例中,阀芯3为空心球体,其与第一接入口21的接触面可以完全封闭第一管腔41,但与第二接入口22的接触面则不能完全封闭第二管腔42,这是由于第一接入口21的形状规则,而第二管腔42为偏心设计,与第一管腔41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造成阀芯3无法完全封闭第二接入口22。液体由第一管腔41通过第一接入口21进入容纳腔2,推动阀芯3接触第二接入口22,但不能完全封闭第二接入口22,液体可经第二接入口22进入第二管腔42内;但当第二管腔 42内的液体回流时,则推动阀芯3接触第一接入口21,则完全封闭第一管腔41,阻止液体逆流,起到单向阀的作用。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在该实施例中,单向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有容纳阀芯3的容纳腔2,阀芯3可在容纳腔2内移动,阀体1内还设有管腔,在本实施例中,管腔的数目为两段,分别为第一管腔41和第二管腔42,分别与容纳腔2相通,管腔与容纳腔2分别有接入口,第一管腔41和第二管腔42分别对应于第一接入口21和第二接入口22,在该实施例中,阀芯3为半实心球体,由于第一接入口21的形状规则,阀芯3与第一接入口21的接触面可以完全封闭第一管腔41,而第二管腔42内安装有镶嵌件5,造成阀芯3与第二接入口22的接触面不能完全封闭第二接入口22。液体由第一管腔41通过第一接入口21进入容纳腔2,推动阀芯3接触第二接入口22,但不能完全封闭第二接入口22,液体可经第二接入口22进入第二管腔42内;但当第二管腔42内的液体回流时,推动阀芯3接触第一接入口21,则完全封闭第一管腔41,阻止液体逆流,起到单向阀的作用。

图4-9是不同形状及结构阀芯的实施例。

实施例四

如图4,在本实施例中,单向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有容纳阀芯3的容纳腔2,阀芯3可在容纳腔2内移动,容纳腔2的形状与阀芯3的形状相适应,阀芯3为实心球体,通过设计不同的管腔形状和结构,使得阀芯3可完全封闭一段管腔,而无法完全封闭另一段管腔,从而实现单向阀的作用。

实施例五

如图5,在本实施例中,单向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有容纳阀芯3的容纳腔2,阀芯3可在容纳腔2内移动,容纳腔2的形状与阀芯3的形状相适应,阀芯3为空心球体,通过设计不同的管腔形状和结构,使得阀芯3可完全封闭一段管腔,而无法完全封闭另一段管腔,从而实现单向阀的作用。

实施例六

如图6,在本实施例中,单向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有容纳阀芯3的容纳腔2,阀芯3可在容纳腔2内移动,容纳腔2的形状与阀芯3的形状相适应,阀芯3为实心方块,通过设计不同的管腔形状和结构,使得阀芯3可完全封闭一段管腔,而无法完全封闭另一段管腔,从而实现单向阀的作用。

实施例七

如图7,在本实施例中,单向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有容纳阀芯3的容纳腔2,阀芯3可在容纳腔2内移动,容纳腔2的形状与阀芯3的形状相适应,阀芯3为空心方块,通过设计不同的管腔形状和结构,使得阀芯3可完全封闭一段管腔,而无法完全封闭另一段管腔,从而实现单向阀的作用。

实施例八

如图8,在本实施例中,单向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有容纳阀芯3的容纳腔2,阀芯3可在容纳腔2内移动,容纳腔2的形状与阀芯3的形状相适应,阀芯3为实心不规则体,通过设计不同的管腔形状和结构,使得阀芯3可完全封闭一段管腔,而无法完全封闭另一段管腔,从而实现单向阀的作用。

实施例九

如图9,在本实施例中,单向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有容纳阀芯3的容纳腔2,阀芯3可在容纳腔2内移动,容纳腔2的形状与阀芯3的形状相适应, 阀芯3为空心不规则体,通过设计不同的管腔形状和结构,使得阀芯3可完全封闭一段管腔,而无法完全封闭另一段管腔,从而实现单向阀的作用。

下面以实施例九的主体结构为例,说明不同管腔设计如何实现单向阀的作用:

如图10所示,为图9实施例的一段管腔的aa剖面图,该实施例中,阀芯为不规则状,而一段管腔的横截面为规则的圆形,而阀芯则可完全封闭该侧的接入口;而如图11-15所示,另一段管腔bb剖视图则显示该侧管腔横截面的不同实施例中的横截面,包括矩形、多边形(五边形)、三角形、蝶形或不规则形,使得阀芯与该侧接入口的接触面无法完全封闭该侧管腔,从而实现单向阀的作用。

应该理解的是,上述内容包括附图不是对所述技术方案的限制,事实上,在相同或近似的原理下,对所述技术方案进行的改进,包括各部分结构的形状、尺寸、所用材质,以及基本相同功能结构的等同替换,都在本发明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