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907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隔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振装置,该隔振装置适用于例如机动车、工业机械等并吸收和衰减诸如发动机等的振动产生部的振动。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4月9日提交的日本申请特愿2014-080358号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类型的隔振装置,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构造。这种隔振装置包括: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者连结;第二安装构件,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者连结;弹性体,其使两个安装构件彼此联接;以及分隔构件,其被构造成将第一安装构件内的封入液体的液室分隔成第一液室和第二液室。该隔振装置还包括:第一限制通路和第二限制通路,其使第一液室与第二液室彼此连通;缸室,其设置在第一液室与第二液室之间;以及柱塞构件,其以能够在该缸室的开放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配置。

例如,该隔振装置会被输入诸如怠速振动和抖动振动等的具有不同频率的多种振动。为此,在该隔振装置中,第一限制通路和第二限制通路的共振频率被设定(转变)为不同种类的振动的频率。柱塞构件根据输入振动的频率而在开放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移动时,使得供液体流过的限制通路在第一限制通路与第二限制通路之间切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2059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传统的隔振装置中,在使结构简单化和制造简易化方面存在改进的空间。

另外,在传统的隔振装置中,例如,在诸如频率比限制通路的由限制通路的路径长度、截面面积等确定的共振频率高且振幅极小的微振动等的不期望振动被输入时,动态弹簧常数会因限制通路的阻塞等而增大。结果,这可能会影响诸如机动车的乘坐舒适性等的隔振装置的产品特性。

鉴于上述问题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产品特性的同时实现结构的简单化和制造的简易化的隔振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完成该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隔振装置,所述隔振装置包括: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者连结;第二安装构件,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与所述振动产生部和所述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者连结;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使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连结;以及分隔构件,所述分隔构件将所述第一安装构件内的封入液体的液室分隔成第一液室和第二液室,其中,在该隔振装置中,所述第一液室和所述第二液室中的至少一者以所述弹性体作为壁面的一部分。在所述隔振装置中,所述分隔构件设置有使所述第一液室与所述第二液室连通的连通路径。所述连通路径设置有分支部和合流部,所述分支部使经由所述连通路径在所述第一液室与所述第二液室之间流通的液体的流分支,所述合流部使被所述分支部分支的液体的流的至少一部分与在所述连通路径内流通的其它部分的液体的流合流。

在这种情况下,当振动被输入,并且液体经由连通路径在第一液室与第二液室之间流通时,液体的流被分支部分支,液体的被分支的流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合流部与在连通路径内部流通的其它部分液体的流合流。此时,当流入连通路径的液体的流速显著升高时,液体的压力损失会因例如被合流的液体的流彼此碰撞等时产生的能量损失而增大,由此吸收和衰减振动。另一方面,当流入连通路径的液体的流速慢时,液体的因液体碰撞的压力损失会被抑制,液体在连通路径内平缓地流通,由此抑制了动态弹簧常数的增大。

根据该隔振装置,液体的压力损失根据在连通路径内流通的液体的流速的升高而增大,从而能够吸收和衰减振动。结果,例如,当诸如怠速振动和抖动振动等的通常振动被输入时,无论振动的频率如何,均能够吸收和衰减振动。因此,在吸收和衰减具有不同频率的多种振动的同时抑制了异常噪音的发生,从而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单化和制造的简易化。

在流速慢的液体的压力损失被抑制的同时液体在连通路径内平缓地流过,由此抑制了动态弹簧常数的增大。例如,当液体的流速比在通常振动被输入时的液体的流速慢时,例如当诸如频率比通常振动高且振幅极小的微振动等的不期望的振动被输入时,能够抑制动态弹簧常数的增大。结果,能够容易地确保隔振装置的产品特性。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在第一方面的隔振装置中,作为所述合流部,设置使被所述分支部分支的液体的流彼此合流的第一合流部。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设置有第一合流部,所以被分支部分支的液体的流会彼此碰撞,使得液体中的大部分能够对能量损失作出贡献。因而,能够有效地增大液体的压力损失。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在第二方面的隔振装置中,作为所述分支部,设置配置在所述连通路径内的分支体,所述分支体的外周面与所述连通路径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通过间隙,所述通过间隙供液体沿所述连通路径的流路轴线方向通过,所述分支体夹在所述通过间隙之间。所述第一合流部从所述连通路径的内周面的在所述流路轴线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分支体错位的位置起突出,所述第一合流部使被所述分支体分支且通过所述通过间隙的液体的流朝向夹入方向上的内侧改变,其中所述夹入方向是所述通过间隙夹着所述分支体的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合流部使被分支体分支且通过通过间隙的液体的流朝向夹入方向上的内侧改变。因此,能够可靠地使在被分支体分支之后流动通过通过间隙的液体的流在连通路径内的位于夹入方向上的内侧的位置处彼此碰撞。因而,能够更有效地增大液体的压力损失。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在第二或第三方面的隔振装置中,作为所述分支部,设置构成所述连通路径的多个分支通路,所述多个分支通路彼此独立,并且所述第一合流部使所述多个分支通路的流路轴线方向上的端部连接为一体。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合流部使多个分支通路的各自的流路轴线方向上的端部连接为一体,所以能够使在各分支通路彼此独立地流通的液体的流在第一合流部合流。因而,能够可靠地使液体的流在第一合流部彼此碰撞,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增大液体的压力损失。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在根据第一至第四方面的任一方面的隔振装置中,作为所述合流部,设置第二合流部,所述第二合流部设置于所述分支部,所述第二合流部使被所述分支部分支的液体的流的方向在所述连通路径的流路轴线方向上反转并使该液体的流与其它部分液体的流合流。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合流部设置于分支部,所以例如能够实现使隔振装置的结构的简单化。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在根据第五方面的隔振装置中,作为所述分支部,设置配置在所述连通路径内的分支体,所述分支体的外周面与所述连通路径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通过间隙,所述通过间隙供液体沿所述连通路径的流路轴线方向通过,所述分支体夹在所述通过间隙之间。所述分支体使液体在该分支体上朝向夹入方向上的外侧流动以使所述液体的流分支,其中所述夹入方向是所述通过间隙夹着所述分支体的方向。所述第二合流部设置于所述分支体的位于所述夹入方向上的外侧的端部,所述第二合流部使在所述分支体上流动的液体的流与在所述连通路径内流通的液体中的沿着所述连通路径的内周面朝向所述通过间隙流通的液体的流合流。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合流部使在分支体上流动的液体的流与如下其它部分的液体的流合流:在连通路径内流通的液体中的沿着连通路径的内周面朝向通过间隙流通的其它部分液体。因此,在连通路径内沿着流路轴线流通的具有相对快的流速的液体被分支体分支,并且能够进而与在连通路径内沿着连通路径的内周面流通的具有相对慢的流速的液体彼此碰撞。因而,能够有效地增大液体的压力损失。

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中,在根据第一至第六方面的任一方面的隔振装置中,作为所述分支部,设置配置在所述连通路径内的分支体,所述分支体配置在所述连通路径的流路轴线上。

在这种情况下,分支体配置在连通路径的流路轴线上。因此,在连通路径内流通的液体在分支体上流动,使得液体的流能够被朝向连通路径的径向上的外侧分支。因而,能够可靠地使液体的流分支。

在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中,在第七方面的隔振装置中,所述分支体设置有回转部,所述回转部使在该分支体上流动的液体朝向所述连通路径的径向上的外侧移动的同时使该液体绕着所述流路轴线沿流路周向回转。

在这种情况下,分支体设置有回转部。因此,当在连通路径的内部流通的液体的流速快时,液体的压力损失还能够因如下能量损失而增大:因液体的流发生改变时形成的涡流而导致的能量损失,以及液体的流彼此碰撞时产生的能量损失。因而,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衰减振动。

在本发明的第九方面中,在根据第一至第八方面的任一方面的隔振装置中,多个所述连通路径沿所述分隔构件的周向设置于该分隔构件并沿所述分隔构件的轴向贯通该分隔构件。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多个连通路径沿周向设置于分隔构件并沿轴向贯通分隔构件,所以能够容易地确保连通路径的流路面积。因此,当振动被输入至隔振装置,并且连通路径内的液体的流速升高时,大量的液体的流在连通路径内彼此碰撞,进而能够容易地显著增大液体的压力损失。因而,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衰减振动。

在本发明的第十方面中,在根据第一至第九方面的任一方面的隔振装置中,所述分隔构件设置有限制通路,所述限制通路独立于所述连通路径地设置并使所述第一液室与所述第二液室连通。

在这种情况下,在连通路径内流通的液体的流速在振动被输入时会增大,液体的压力损失会增大,使得液体的通过连通路径的流通阻力升高。结果,液体经由限制通路在第一液室与第二液室之间积极地流通。此时,限制通路内产生了共振,由此进一步吸收和衰减所输入的振动。

如上所述,例如,当通常振动被输入时,除了液体的压力损失以外,还能够通过限制通路内的共振吸收和衰减振动。因而,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和衰减振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确保产品特性的同时实现结构的简单化和制造的简易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的纵截面图。

图2是示出构成图1所示的隔振装置的分隔构件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分隔构件的主要部分的纵截面图。

图4是构成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所包括的分隔构件的分支体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分支体的平面图。

图6是构成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所包括的分隔构件的分支体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分支体的平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的分隔构件附近的纵截面图。

图9是示出构成图8所示的隔振装置的分隔构件的平面图。

图10是示出图9所示的分隔构件的主要部分的纵截面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所包括的分隔构件的主要部分的纵截面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所包括的分隔构件的平面图。

图13是示出图12所示的分隔构件的主要部分的纵截面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的分隔构件附近的纵截面图。

图15是示出构成图14所示的隔振装置的分隔构件的仰视图。

图16是示出图15所示的分隔构件的主要部分的纵截面图(XVI-XVI线的截面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所包括的分隔构件的主要部分的纵截面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所包括的分隔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3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隔振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隔振装置10设置有: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11,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者连结;第二安装构件12,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者连结;弹性体13,其使第一安装构件11与第二安装构件12彼此连结;以及分隔构件16,其将第一安装构件11内的封入液体L的液室分隔成主液室(第一液室)14和副液室(第二液室)15,主液室14以弹性体13作为壁面的一部分。

在图示的示例中,第二安装构件12被形成为柱状,弹性体13被形成为筒状,并且第一安装构件11、第二安装构件12和弹性体13以具有共用轴线的方式同轴地配置。以下,将该共用轴线称作轴线O(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或分隔构件的轴线),将轴线O方向(连通路径的通路轴向或分隔构件的轴向)上的主液室14侧称作一侧,将副液室15侧称作另一侧,将与轴线O正交的方向称作径向(第一安装构件的径向或分隔构件的径向),并且将绕着轴线O的方向称作周向(第一安装构件的周向或分隔构件的周向)。

当隔振装置10安装于例如机动车时,第二安装构件12与用作振动产生部的发动机连结,第一安装构件11经由支架(未示出)与用作振动接收部的车体连结,由此抑制了发动机的振动传递至车体。隔振装置10为液体封入型隔振装置,其中诸如乙二醇、水或硅油等的液体L被封入第一安装构件11的液室中。

第一安装构件11设置有:一侧外筒体21,其位于轴线O方向上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外筒体22,其位于轴线O方向上的另一侧。

弹性体13与一侧外筒体21的位于一侧的端部在液密状态下连结,并且一侧外筒体21的位于一侧的开口部被弹性体13封闭。一侧外筒体21的位于另一侧的端部21a形成有比其它部分大的直径。另外,一侧外筒体21的内部为主液室14。主液室14的液压随着振动被输入时弹性体13的变形和主液室14的内容积的改变而改变。

一侧外筒体21的绕着轴线O遍及一侧外筒体21的整周连续延伸的环状槽21b形成在一侧外筒体21的从另一侧与连结于弹性体13的部分相连的部分。

隔膜17与另一侧外筒体22的位于另一侧的端部在液密状态下连结,并且另一侧外筒体22的位于另一侧的开口部被隔膜17封闭。另一侧外筒体22的位于一侧的端部22a形成有比其它部分大的直径并嵌合在一侧外筒体21的位于另一侧的端部21a内。分隔构件16嵌合在另一侧外筒体22内。另一侧外筒体22的位于分隔构件16与隔膜17之间的部分为副液室15。副液室15以隔膜17作为壁面的一部分并随着隔膜17的变形而扩展或收缩。另一侧外筒体22的几乎全部区域被与隔膜17形成为一体的橡胶膜覆盖。

内螺纹部12a与轴线O同轴地形成于第二安装构件12的位于一侧的端面。第二安装构件12从第一安装构件11向一侧突出。朝向径向外侧突出且绕着轴线O遍及第二安装构件12的整周连续延伸的凸缘部12b形成于第二安装构件12。凸缘部12b向一侧远离第一安装构件11的位于一侧的端缘。

弹性体13由诸如橡胶材料等的弹性构件形成,并且被形成为直径从一侧朝向另一侧逐渐增大的筒状。弹性体13的位于一侧的端部与第二安装构件12连结,弹性体13的位于另一侧的端部与第一安装构件11连结。

第一安装构件11的一侧外筒体21的内周面的几乎全部区域被与弹性体13形成为一体的橡胶膜覆盖。

分隔构件16被形成为与轴线O同轴配置的圆盘状并嵌合在第一安装构件11内。分隔构件16设置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16a。凸缘部16a设置在分隔构件16的位于一侧的端部。凸缘部16a配置在另一侧外筒体22的位于一侧的端部22a内。

分隔构件16设置有使主液室14与副液室15连通的连通路径30。在图示的示例中,多个连通路径30沿周向设置于分隔构件16并在轴线O方向上贯通分隔构件16。多个连通路径30绕着轴线O遍及分隔构件16的周向上的整周间隔地配置于分隔构件16。换言之,多个连通路径30绕着轴线O配置在同一圆周上并构成环状的通路列31。

如图3所示,连通路径30沿轴线O方向延伸,并且在分隔构件16的轴线O方向上的两端面处均开口。在分隔构件16的轴线O方向上的纵截面图中,连通路径30在轴线O方向上直线状地延伸,在分隔构件16的轴线O方向上的平面图中,连通路径30形成为圆形状。在连通路径30中,与轴线O平行延伸的流路轴线M被设置为中心轴。换言之,连通路径30被形成为沿轴线O方向和流路轴线M方向延伸的圆柱状。

连通路径30的轴线O方向上的两端部均设置有环状的节流部(第一合流部)32,节流部32绕着连通路径30的流路轴线M朝向流路径向(夹入方向(surrounding direction))上的内侧突出。节流部32与连通路径30的流路轴线M同轴地配置,位于节流部32的流路径向上的内侧的空间(通路部42)形成连通路径30的轴线O方向上的端部。换言之,连通路径30的轴线O方向上的两端部的流路直径比位于该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的流路直径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路径30内设置有分支体(分支部或分支刚性体)33。多个连通路径30中的每个连通路径30内均设置有分支体33。分支体33将在使主液体14与副液室15连通的连通路径30内流通的液体L的流分支。

如图3所示,分支体33将在连通路径30内流通的液体L的流分支。分支体33通过使在连通路径30内流通的液体L沿着分支体33的表面流动而使液体L的流转弯。分支体33由例如树脂材料等形成,并且作为具有足以使分支体33在其接收液体L的流时不变形的刚性的刚性体与分隔构件16形成为一体。

分支体33收纳在连通路径30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间部内,并且在轴线O方向上设置在与节流部32不同的位置处。分支体33在流路径向上与连通路径30的内周面间隔开地配置在流路轴线M上。分支体33被形成为与流路轴线M同轴配置的圆柱状。分支体33被形成为关于轴线O方向对称的形状。在图示的示例中,分支体33被形成为如下形状:在该形状中,一对圆锥台被构造成其底面在轴线O方向上彼此抵接。

分支体33的直径从分支体33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分支体33的轴线O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逐渐减小。分支体33的面向轴线O方向上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一对端面34是与流路轴线M垂直延伸的平坦面。分支体33的外周面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央部设置有朝向流路径向上的外侧凸出的锐角部35。锐角部35将分支体33的外周面分成在轴线O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一对锥面36。各锥面36使锐角部35与端面34绕着流路轴线M在流路周向上遍及分支体33的整周地连结,并且各锥面36的直径从锐角部35朝向端面34逐渐减小。注意,锐角部35的外径比节流部32的内径大,分支体34的端面34的外径比节流部32的内径小。

如图2和图3所示,分支体33经由桥接部37与分隔构件16连结。桥接部37使设置在分支体33的外周面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央部的锐角部35与连通路径30的内周面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央部连结。一对桥接部37均被形成为沿流路径向延伸的棒状,并且均被配置成从流路径向上的外侧夹着流路轴线M。连通路径30的被沿流路周向配置的一对桥接部37夹着的部分设置有通过间隙38,通过间隙38朝向轴线O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开口并供液体L沿轴线O方向通过。一对通过间隙38被设置成位于分支体33的外周面与连通路径30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在平面图中,一对通过间隙38在流路径向上夹着分支体33。

如图1和图3所示,分隔构件16由包括中央分割体39和一对外侧分割体40的三个分割体形成。分隔构件16被形成,使得中央分割体39被一对外侧分割体40从轴线O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夹着。例如,分隔构件16被形成,使得三个分割体39、40通过诸如螺栓等的固定部件(未示出)固定在轴线O方向上。

中央分割体39设置有面向轴线O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的板状主体部39a。主体部39a与轴线O同轴地配置,沿轴线O方向延伸的轴部39b穿过主体部39a的径向上的中央部。轴部39b与轴线O同轴地配置,并且从主体部39a朝向轴线O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突出。中央分割体39形成有构成连通路径30的多个通孔39c。每个通孔39c内均配置有分支体33,分支体33经由桥接部37与通孔39c的内周面接合为一体。

一对外侧分割体40被形成为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外侧分割体40均被形成为面向轴线O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的板状并均与轴线O同轴地配置。外侧分割体40形成有在轴线O方向上贯通外侧分割体40的一个安装孔40a和多个流路形成孔40b。安装孔40a与轴线O同轴地配置,轴部39b嵌合在安装孔40a的内部。流路形成孔40b构成连通路径30。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构件16设置有限制通路41。限制通路41独立于连通路径30地设置于分隔构件16。限制通路41的流路截面面积在限制通路41的流路轴线M方向的整个长度上相同。限制通路41的共振频率与通常被输入至隔振装置10的振动的频率相同,限制通路41响应于该通常振动(第一振动)的输入而产生共振(液柱共振)。通常振动的示例包括抖动振动(例如,频率为14Hz以下,振幅为大于±0.5mm)和具有比抖动振动高的频率和小的振幅的怠速振动(例如,频率为18Hz至30Hz,振幅为±0.5mm以下)等。

限制通路41的共振频率比分别设置在多个节流部32内部的通路部42的共振频率低。各通路部42的共振频率彼此相同。各通路部42的共振频率与诸如微振动等的不期望的振动(第二振动)的频率相同,其中微振动的频率比上述通常振动高且振幅极小。通路部42和限制通路41的各自的共振频率均基于例如各自的流路长度、流路截面面积等确定。

注意,连通路径30被构造使得与限制通路41相比,在通常振动刚被输入至隔振装置10之后液体L更容易优先流动通过连通路径30。能够通过调整例如限制通路41和连通路径30的各自的流路长度、流路截面面积等来实现该构造。

接下来,将说明隔振装置10的作用。

当轴线O方向上的振动被从振动产生部输入至如图1所示的隔振装置10时,两安装构件11和12在使弹性体13弹性变形的同时相对地移位,从而使主液室14的液压发生改变。因而,液体L经由连通路径30在主液室14与副液室15之间往复。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限制通路41相比,液体L优先经由连通路径30往复。如图3所示,当主液室14内的液体L经由连通路径30朝向副液室15流动时,液体L从用作连通路径30的位于一侧的端部的位于一侧的节流部32内(通路部42)流入连通路径30内,并且到达连通路径30的位于分支体33所在位置处的部分。

分支体33使在连通路径30内流通的液体L的流朝向流路径向上的外侧分支。此时,液体L沿着分支体33的表面中的锥面36流动,使得液体L的流在指向另一侧的同时被朝向流路径向上的外侧分支。另外,液体L沿轴线O方向通过连通路径30内的通过间隙38。

此后,在轴线O方向上配置在与分支体33不同的位置处的位于另一侧的节流部32使通过通过间隙38的液体L的流指向流路径向上的内侧。因而,被分支体33分支的液体L的流以各自的方向彼此面对的方式合流。

这里,例如,隔振装置10通常被输入诸如怠速振动或抖动振动等的振动。振动中的怠速振动具有相对小的振幅、但具有相对高的频率,而抖动振动具有低的频率、但具有大的振幅。因此,当这种通常振动被输入时,流入连通路径30内的液体L的流速能够升高至预定值以上。

结果,例如,液体L的压力损失会因被节流部32合流的液体L的流彼此碰撞时产生的能量损失、液体L的粘滞阻力、液体L的流发生改变时产生的能量损失、因液体L与节流部32之间的摩擦的能量损失等等而增大,由此吸收和衰减振动。

被节流部32合流的液体L通过用作连通路径30的位于另一侧的端部的节流部32内(通路部42)并流入副液室15。

当副液室15内的液体L经由连通路径30朝向主液室14流动时,该液体L从用作连通路径30的位于另一侧的端部的位于另一侧的节流部32内(通路部42)流入连通路径30内,并且到达连通路径30的位于分支体33所在位置处的部分。此时,分支体33使在连通路径30内流通的液体L的流朝向流路径向上的外侧分支。此时,被分支体33分支的液体L的流通过位于一侧的节流部32而彼此合流。即使在这时,当液体L的流速为预定的值以上时,液体L的压力损失也会增大,进而能够吸收和衰减振动。

如上所述,当液体L的压力升高时,通过连通路径30的液体L的流通阻力增大。结果,液体L经由限制通路41在主液室14与副液室15之间积极地流通。此时,限制通路41中产生共振,由此进一步吸收和衰减所输入的振动。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隔振装置10会被不期望地输入频率比假定情况高且振幅极小的微振动等。当微振动被输入时,流入连通路径30内的液体L的流速慢。因而,即使被分支体33分支的液体L的流经由节流部32合流,也会抑制液体L的压力损失。因而,由于液体L通过连通路径30并在主液室14与副液室15之间平缓地流动,所以抑制了动态弹簧常数的增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10,液体L的压力损失会根据在连通路径30内流通的液体L的流速的升高而增大,从而能够吸收和衰减振动。当诸如怠速振动或抖动振动等的通常振动被输入时,无论振动的频率如何,均能够吸收和衰减振动。因此,在吸收和衰减具有不同频率的多种振动的同时抑制了异常噪音,从而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单化和制造的简易化。

另外,例如,当通常振动被输入时,除了液体L的压力损失以外,还能够通过限制通路41内的共振来吸收和衰减振动。因而,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衰减振动。

在流速慢且液体L的压力损失被抑制的状态下,液体L平缓地通过连通路径30,从而抑制了动态弹簧常数的增大。当诸如频率比通常振动高且振幅极小的微振动等的不期望的振动被输入时,如果液体L的流速比通常振动被输入时的慢,则能够抑制动态弹簧常数的增大。结果,能够容易地确保隔振装置10的产品特性。

由于设置有节流部32,所以被分支体33分支的液体L的流彼此碰撞,使得液体L中的大部分能够对能量损失作出贡献。因而,能够有效地增大液体L的压力损失。

另外,节流部32使被分支体33分支且流动通过通过间隙38的液体L的流朝向流路径向上的内侧改变。因此,能够可靠地使在被分支体33分支之后流动通过通过间隙38的各液体L的流在连通路径30的位于流路径向上的内侧的部分处彼此碰撞。因而,能够更有效地增大液体L的压力损失。

分支体33配置在连通路径30的流路轴线M上。换言之,在连通路径30内流通的液体L在分支体33上流动,使得液体L的流能够被朝向流路径向上的外侧分支。因而,能够可靠地使液体L的流分支。

多个连通路径30沿周向设置于分隔构件16并沿轴线O方向穿过分隔构件16。因而,能够容易地确保连通路径30的流路面积。因此,当振动被输入至隔振装置10,并且连通路径30内的液体L的流速升高时,大量的液体L的流在连通路径30内彼此碰撞,进而能够容易地显著增大液体L的压力损失。因而,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衰减振动。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图4和图5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

注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元件,将省略其重复说明,并且将仅说明其不同之处。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中,分支体33设置有回转部50。回转部50使在分支体33上流动的液体L朝向流路径向上的外侧移动的同时使液体L绕着流路轴线M沿流路周向回转。回转部50设置有被形成为具有相同形状和尺寸的多个突条部51。

突条部51从分支体33的面向轴线O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的一对端面34朝向流路径向上的外侧延伸。突条部51均在指向流路径向上的外侧的同时沿流路周向上的一个方向延伸和弯曲。在沿轴线O方向观察分支体33的平面图中,突条部51被弯曲成沿流路周向上的另一方向凸出。突条部51的流路周向上的宽度从流路径向上的内侧朝向外侧逐渐增大。突条部51的面向流路径向上的外侧的突端面A与分支体33的锐角部35的流路径向上的端缘B齐平。突条部51的面向轴线O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的顶面C与分支体33的端面34齐平。

多个突条部51沿流路周向等间隔地配置,在流路周向上彼此相邻的突条部51之间设置有沿流路径向延伸的回转路径52。回转路径52均从分支体33的端面34朝向流路径向上的外侧延伸并到达分支体33的锐角部35。回转路径52由如下两侧面和如下部分限定:在流路周向上彼此相邻的突条部51中的彼此面对的两侧面,锥面36的位于在流路周向上彼此相邻的突条部51之间的部分。

当轴线O方向上的振动被从振动产生部输入至隔振装置,并且液体L到达连通路径30的位于分支体33所在位置处的部分并在分支体33的锥面36上流动时,如图5所示,液体L以在朝向流路径向上的外侧移动的同时沿流路周向回转的方式流动通过回转路径52。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分支体33设置有回转部50。当在连通路径30内流通的液体L的流速升高时,液体L的压力损失还能够因如下能量损失而增大:因液体L的流发生改变时形成的涡流而导致的能量损失,以及被节流部32合流的液体L的流彼此碰撞时产生的能量损失。因而,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衰减振动。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图6和图7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

注意,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元件,将省略其重复说明,并且将仅说明其不同之处。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中,回转部50设置有被形成为具有相同形状和尺寸的多个凹条部53。凹条部53均从分支体33的面向轴线O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的一对端面34朝向流路径向上的外侧延伸。凹条部53的位于流路径向上的内侧的端部在分支体33的端面34处开口。凹条部53在指向流路径向上的外侧的同时绕着流路轴线M沿流路周向上的一个方向弯曲地延伸。在平面图中,凹条部53被弯曲成沿流路周向上的另一方向凸出。多个凹条部53被配置成在流路周向上彼此相邻,位于在流路周向上彼此相邻的凹条部53之间的锥面36的流路周向上的宽度比凹条部53的流路周向上的宽度小。

当轴线O方向上的振动被从振动产生部输入至隔振装置,并且液体L在分支体33的锥面36上流动时,液体L流动通过凹条部53。因而,液体L在朝向流路径向上的外侧移动的同时沿流路周向回转。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图8至图10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60。

注意,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元件,将省略其重复说明,并且将仅说明其不同之处。

如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60中,分隔构件16设置有多列通路列31。多列通路列31绕着轴线O设置于具有不同直径的多个圆周上。换言之,分隔构件16在径向上以多重的方式设置有多列通路列31。

如图10所示,在各连通路径30中,节流部32的内周面的直径从轴线O方向上的一侧或另一侧朝向分支体33逐渐减小。另外,分支体33的外径比节流部32的在轴线O方向上靠近分支体33的端部的内径大,并且在轴线O方向的整个长度上相同。分支体33的轴线O方向上的宽度与桥接部37的轴线O方向上的宽度相同。

在隔振装置60中,当轴线O方向上的振动被从振动产生部输入,并且液体L经由节流部32内流入连通路径30时,到达连通路径30的位于分支体33所在位置处的部分并在连通路径30内流通的液体L的流被朝向流路径向上的外侧分支。此时,例如,液体L难以流入连通路径30的在轴线O方向上与如下端部相邻的区域D、并且该液体L的流因而被分开:节流部32的在轴线O方向上靠近分支体33的端部。因而,减小了连通路径30内的有效截面面积,由此增大了液体L的压力损失。此后,被分支体33分支的液体L的流通过节流部32以流的方向彼此面对且液体L的流彼此碰撞的方式合流,由此进一步增大了液体L的压力损失。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图11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

注意,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元件,将省略其重复说明,并且将仅说明其不同之处。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中,节流部32设置有朝向轴线O方向上的内侧突出的突出筒61。突出筒61设置在一对节流部32并与流路轴线M同轴地配置。突出筒61的内径被设定成在轴线O方向的整个长度上相等,突出筒61的外径沿轴线O方向朝向分支体33逐渐减小。

突出筒61设置在节流部32的内周缘部,突出筒61的外周面与连通路径30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间部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沿轴线O方向朝向分支体33开口的环状的空间部62。空间部62的内径(换言之,突出筒61的外径)沿轴线O方向朝向分支体33逐渐减小。

(第六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图12和图13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

注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元件,将省略其重复说明,并且将仅说明其不同之处。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中,代替在连通路径30处安装节流部32,连通路径30被形成为在轴线O方向的整个长度上具有相同的直径。另外,在构成同一通路列31的多个连通路径30中,配置在各连通路径30内的桥接部37沿着通过各连通路径30的圆周延伸。

如图13所示,分支体33的面向轴线O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的一对端面34为锥面(conical surface),该锥面从分支体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轴线O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凸出。在图示的示例中,分支体33的端面34形成绕着流路轴线M的圆锥面。分支体33使液体L在其端面34上朝向流路径向上的外侧流动,使得液体L的流被分支。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支体33设置有返回部(第二合流部)70。返回部70使被分支体33分支的液体L的流的至少一部分与如下其它部分液体L的流合流:在连通路径30内沿着该连通路径30的内周面流通的其它部分液体L。换言之,返回部70使分支体33上的液体L的流的指向流路径向上的外侧的方向在轴线O方向上返回,并且使该流与其它部分液体L的流合流。

返回部70设置在分支体33的端面34的具有外周缘的外周缘部。外周缘部从流路径向上的内侧指向外侧,并且被形成为从分支体33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轴线O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逐渐伸出。换言之,分支体33的端面34被形成使得构成返回部70的外周缘部与如下部分在流路径向上彼此相邻:比该外周缘部靠流路径向上的内侧的部分(由不构成返回部70的圆锥面形成的部分)。在图示的示例中,在分支体33的轴线O方向和流路径向上的纵截面图中,分支体33的端面34的位于流路轴线M与外周缘之间的部分被形成为一个凹曲面状,该凹曲面状朝向分支体33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央部凹下。返回部70沿流路周向遍及分支体33整周地设置。

当轴线O方向上的振动被从振动产生部输入至隔振装置,并且例如主液室14内的液体L经由连通路径30朝向副液室15流动时,如图13所示,液体L从连通路径30的位于一侧的端部流入连通路径30内,并且到达连通路径30的位于分支体33所在位置处的部分。

此时,流动通过连通路径30的液体L中的在连通路径30内沿着流路径向上的外侧流通的液体L沿着连通路径30的内周面朝向通过间隙38流动。另外,在连通路径30内沿着流路径向上的内侧流通的液体L在分支体33的端面34上朝向流路径向上的外侧流动。此时,在连通路径30内沿着流路径向上的内侧流通的液体L的流的方向被返回部70在轴线O方向上反转。归因于此,在连通路径30内沿着流路径向上的内侧流通的液体L的流与朝向上述通过间隙38流通的其它部分液体L的流合流。

因此,当诸如怠速振动和抖动振动等的通常振动被输入至隔振装置,并且流动通过连通路径30的液体L的流速因而升高时,液体L的压力损失会因例如被合流的液体L的流彼此碰撞时产生的能量损失而增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由于分支体33设置有返回部70,所以例如能够使隔振装置的结构简单化。

另外,返回部70使分支体33上的液体L的流与如下其它部分液体L的流合流:在连通路径30内流通的液体L中的沿着连通路径30的内周面朝向通过间隙38流通的其它部分液体L。因此,分支体33使在连通路径30内沿着流路轴线M流通的具有相对快的流速的液体L分支,使得该具有相对快的流速的液体L能够与如下其它部分液体L碰撞:在连通路径30内沿着连通路径30的内周面流通的具有相对慢的流速的其它部分液体L。因而,能够有效地增大液体L的压力损失。

(第七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图14至图16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

注意,在第七实施方式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元件,将省略其重复说明,并且将仅说明其不同之处。

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80中,在沿轴线O方向观察分隔构件16的平面图中,代替圆形状,连通路径30被形成为沿周向延伸的矩形形状。在平面图中,连通路径30在沿周向延伸的同时沿径向(夹入方向)弯曲,并且连通路径30朝向径向上的外侧凸出。

连通路径30的内周面包括:一对小壁面81,其面向周向;和一对大壁面82,其面向径向。大壁面82在径向上彼此面对并包括:内大壁面82a,其位于径向上的内侧;和外大壁面82b,其位于径向上的外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代替从连通路径30的内周面环状突出的节流部32,节流部32分别从一对大壁面82起沿径向突出。节流部32遍及大壁面82的周向上的整个长度地设置,并且节流部32的周向上的两端部分别与小壁面81连结。

节流部32包括:内节流部32a,其从内大壁面82a朝向径向上的外侧突出;和外节流部32b,其从外大壁面82b朝向径向上的内侧突出。如图16所示,内节流部32a从径向上的外侧朝向内侧、沿轴线O方向朝向分隔构件16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央部逐渐伸出,外节流部32b从径向上的内侧朝向外侧、沿轴线O方向朝向分隔构件16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央部逐渐伸出。在连通路径30的轴线O方向和径向这两个方向上的纵截面图中,节流部32的面向分隔构件16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央部的面相对于流路轴线M倾斜。

连通路径30的内周面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央部设置有沿径向突出的突出部83。突出部83分别设置在各大壁面82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央部,并且收纳在连通路径30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间部内。突出部83被形成为沿周向延伸的突条,并且突出部83的周向上的两端部分别与小壁面81连结。在纵截面图中,突出部83被形成为沿径向凸出的凸曲面状。

如图15所示,桥接部33被形成为沿周向延伸的棒状。在平面图中,分支体33沿周向延伸、沿径向弯曲并朝向径向上的外侧凸出。桥接部33的周向上的两端部分别与一对小壁面81连结。

如图16所示,分支体33的面向轴线O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的一对端面34随着该对端面34从分支体33的径向上的中央朝向径向上的两端部去而从分支体33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轴线O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逐渐延伸。分支体33的径向上的宽度从轴线O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朝向分支体33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央部从径向上的两端部起越来越小。

供液体L沿轴线O方向通过的通过间隙38设置在连通路径30的内周面与分支体33的外周面之间,分支体33夹在通过间隙38之间。一对通过间隙38被设置成在径向上夹着分支体33。通过间隙38的径向上的宽度在轴线O方向的整个长度上相等,并且通过间隙38的流路截面面积在轴线O方向的整个长度上也近似相等。

分支体33设置有返回部(第二合流部)84。返回部84使被分支体33分支的液体L的流的方向在轴线O方向上反转,并且使该流与其它部分液体L的流合流。返回部84分别设置在分支体33的径向上的两端部,并且使在分支体33上流动的液体L的流与如下液体L的流合流:在连通路径30内流通的液体L中的沿着连通路径30的内周面朝向通过间隙38流通的液体L。

分支体33的端面34的径向上的两端部朝向轴线O方向上的外侧伸出,并且在纵截面图中,返回部84被形成为朝向分支体33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央部凹下的凹曲面状。返回部84遍及周向上的整个长度地设置在分支体33的端面34的径向上的两端部。

当轴线O方向上的振动被从振动产生部输入至隔振装置80,并且例如主液室14内的液体L经由连通路径30朝向副液室15流动时,如图16所示,液体L从位于连通路径30的一侧的节流部32流入连通路径30内。此后,液体L的一部分在连通路径30内沿流路轴线M、朝向径向的两侧扩散,并且沿着连通路径30的内周面中的大壁面82朝向通过间隙38流动。

另外,流入连通路径30内的液体L中的沿轴线O方向朝向分支体33流动的液体L的流被分支体33以绕着分支体33的方式朝向径向上的两侧分支。此时,液体L在分支体33的端面34上流动,使得返回部84使液体L的流的方向在轴线O方向上反转。因而,被反转的液体L的流与上述朝向通过间隙38流通的液体L的流合流。

因此,当诸如怠速振动和抖动振动等的通常振动被输入至隔振装置80,并且流动通过连通路径30的液体L的流速升高时,液体L的压力损失会因例如被返回部84合流的液体L的流彼此碰撞时产生的能量损失等而增大。

(第八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图17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

注意,在第八实施方式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元件,将省略其重复说明,并且将仅说明其不同之处。

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中,采用通过将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分隔构件16沿轴线O方向二等分而获得的构件中得到位于另一侧构件作为分隔构件90。换言之,分隔构件90包括构成第三实施方式的分隔构件16的三个分割体中的中央分割体39的一部分和外侧分割体40。

因而,分支体33暴露于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中的一者,中央分割体39的通过间隙38朝向液室中的一者开口。另外,外侧分割体40的流路形成孔40b使多个通过间隙38连接为一体,并且使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中的另一者与多个通过间隙38连通。在图示的示例中,分支体33暴露于主液室14,中央分割体39的通过间隙38朝向主液室14开口。另外,外侧分割体40的流路形成孔40b使多个通过间隙38连接为一体,并且使副液室15与多个通过间隙38连通。

在该隔振装置中,当轴线O方向上的振动被从振动产生部输入时,主液室14内的液体L被分支体33分支并分别经由多个通过间隙38流入连通路径30内。结果,从主液室14朝向连通路径30流入的液体L的流在流入连通路径30内之后,该液体L被分支。此后,被分支体33分支的液体L的流通过节流部32以流的方向彼此面对的方式合流,并且液体L的流彼此碰撞,由此增大了液体L的压力损失。

(第九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图18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

注意,在第九实施方式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与第八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元件,将省略其重复说明,并且将仅说明其不同之处。

如图1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中,连通路径30包括分支通路(分支部)100、连接空间(第一合流部)101和延长通路102。

分支通路100使经由连通路径30在主液室14与副液室15之间流通的液体L的流分支。在连通路径30中,多个分支通路100彼此独立地设置。多个分支通路100朝向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中的一者开口。在图示的示例中,一个连通路径30设置有两个分支通路100,并且这两个分支通路100朝向主液室15开口。连通路径30中的两个分支通路100沿流路轴线方向从主液室14朝向副液室15彼此靠近。

连接空间101使被多个分支通路100分支的液体L的流彼此合流。连接空间101使多个分支通路100的各自的流路轴线方向上的端部连接为一体。在图示的示例中,连接空间101使两个分支通路100的位于流路轴线方向上的副液室15侧的端部连接为一体。连接空间101使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中的另一者与多个分支通路100连通。在图示的示例中,延长通路102从连接空间101朝向另一侧延伸,并且使连接空间101与副液室15连通。

在该隔振装置中,当轴线O方向上的振动被从振动产生部输入时,主液室14内的液体L经由多个分支通路100流入连通路径30内。结果,从主液室14朝向连通路径30流入的液体L的流在流入连通路径30内之后,该液体L被分支。此后,被分支通路100分支的液体L的流在连接空间101中以流的方向彼此面对的方式合流,并且液体L的流彼此碰撞,由此增大了液体L的压力损失。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连接空间101使多个分支通路100的各自的流路轴线方向上的端部连接为一体。能够使彼此独立地流动通过多个分支通路100的液体L的流在连接空间101中合流。因而,能够可靠地使液体L的流在连接空间101中彼此碰撞,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增大液体L的压力损失。

注意,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以各种途径进行变型。

在本发明中,可以设置一个连通路径30,而不设置多个连通路径3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除了连通路径30以外,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还通过与连通路径30不同的限制通路41而彼此连通,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主液室和副液室可以仅通过连通路径、不通过限制通路41而彼此连通。

在本发明中,代替节流部32、返回部70和84以及连接空间101,可以设置其它形式的合流部。换言之,可以将合流部适当地改变成如下其它构造:该构造使被分支部分支的液体的流与在连通路径内流通的其它部分液体的流合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限制通路41、通路部42、分支通路100和延长通路102的内部可以被诸如弹性薄膜等的膜体封闭,该膜体会因液体L的液压而弹性变形。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液体L在夹着膜体的两侧处的液压也会经由膜体传递,使得液体L在限制通路41、通路部42、分支通路100和延长通路102的内部流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隔构件16将第一安装构件11内的液室分隔成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主液室14以弹性体13作为壁面的一部分,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轴向上设置一对弹性体来代替所设置的隔膜,可以不设置副液室,而可以设置以弹性体作为壁面的一部分的压力接收液室。换言之,可以将分隔适当地改变成如下其它构造:在该构造中,分隔构件将第一安装构件内的封入液体的液室分隔成第一液室和第二液室,第一液室和第二液室中的至少一者以弹性体作为壁面的一部分。

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了发动机与第二安装构件12连接、第一安装构件11与车体连接的情况,但车体可以与第二安装构件12连接、第一安装构件11可以与发动机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隔振装置10不限于车辆的发动机支座,而是还能够适用于除了发动机支座以外的部件。例如,隔振装置还能够适用于搭载于建筑机械的发电机的支座,或者还能够适用于安装在工厂等中的机械的支座等。

此外,能够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利用众所周知的构成元件适当地替换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元件,并且能够与上述变型例适当地组合。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确保产品特性的同时实现结构的简单化和制造的简易化。

附图标记说明

10、60、80 隔振装置

11 第一安装构件

12 第二安装构件

13 弹性体

14 主液室(第一液室)

15 副液室(第二液室)

16、90 分隔构件

30 连通路径

32 节流部(第一合流部)

33 分支体(分支部)

38 通过间隙

41 限制通路

50 回转部

70、84 返回部(第二合流部)

100 分支通路(分支部)

101 连接空间(第一合流部)

L 液体

M 流路轴线

A 突端面

B 连接面

C 顶面

D 区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