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杆组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1840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丝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丝杆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医疗床仍然靠手摇驱动,如图1所示,摇动手柄时,丝杆旋转所产生的轴向驱动力,通过丝杆作用到驱动螺母,再由驱动螺母将驱动力通过驱动螺母传递到外套管,从而驱动床的背、脚部床板或床的整体升降。因此驱动杆是医疗床生产的重要部件,而且用量非常巨大。图2所示是驱动杆的示意图,主要包括手柄组件1和丝杆组件4,借助支撑座组件3和床框架组件2加装在床框架上,其中丝杆组件4相对的结构较为复杂和制造工序较多,因此人们对其结构和制造方法作了不少的研究改进。

参见图3~图5,是现有的一种驱动杆的丝杆组件的结构示意。主要由两端设置有行程定位套6的丝杆5、装设于行程定位套间的驱动螺母11,驱动螺母11的外壁上沿轴向至少设有一个卡槽,压簧15和斜面卡销14置于卡槽内;两侧螺母套13内的突起将驱动螺母11及附件包容期间,左右两个螺母套13借助螺纹接口构成一体,或再装设有防松动件;右侧的螺母套13外端制成与外套管9相对应的口径,并借助焊接的方法连接为一体。由于螺母套13是由金属棒料或厚壁管料车加工制成,物料消耗与加工工序多,特别是与外套管9的管壁的周边焊接非常麻烦,报废品率很高,因此综合制造成本较大。

参见图7所示,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优化改进结构,丝杆5、驱动螺母11等部件直接置于外套管9内的一端;参见图6,两个近驱动螺母11的一端开设有卡口16.1的螺母挡圈16夹持在驱动螺母11的两侧,对应每个螺母挡圈16处的外套管9的管壁上沿圆周至少开设两个焊孔焊接固定。参见图14,该结构的改进优化相对于图3所示的结构减少了制造成本较高的螺母套13,而由加工简便、用料很少的螺母挡圈16替代,并省去了螺母套13与外套管9的周边焊接工序。但是该结构在生产中仍感到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在外套管9上打孔和焊接、以及焊接烤漆后再装配等工序繁琐;二是焊接的高温会导致驱动螺母11等部件材料变形;三是会出现虚焊、假焊等情形;四是焊接部位表面必须打磨处理等不少麻烦。特别是客户要求外套管9材质选用不锈钢管时,与螺母挡圈16的不同材质无法焊接。

为了减去焊接程序,也曾尝试过在螺母挡圈16钻若干个固定孔,将外套管9的管壁局部加压突向固定孔内,虽然可以达到可靠固定的效果,但是实施中即使能做到精准打孔,施压时也难于定位,操作上有不少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简单、又巧妙的创新设计,从而确保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品质优良可靠,为具有巨大社会需求的医疗护理床产业提供质优价廉的丝杆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丝杆组件,包括外套管、近螺母的一端开设有卡口的螺母挡圈、丝杆、行程定位套、在外壁上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一个卡槽的驱动螺母、以及置于驱动螺母卡槽中的斜面卡销和压簧,行程定位套装设在丝杆两端,驱动螺母套设在位于两个行程定位套之间的丝杆上,两个螺母挡圈将驱动螺母夹持其间并嵌设在外套管的管内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挡圈近中部的外壁沿圆周设置一凹槽,与所述凹槽对应位置处的外套管的管壁上与所述的凹槽至少设两个冲压点进行冲压连接。

对应两个螺母挡圈的凹槽处的外套管的管壁上沿圆周至少设有一个用于核准凹槽部位的透视孔。

对应冲压点处的所述凹槽的两个相向内壁上及相应处的外套管上分别呈沿轴向的凹陷。

一种丝杆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制备步骤:a、在螺母挡圈上设置凹槽;b、将斜面卡销、压簧、另一个斜面卡销依次装配进驱动螺母的卡槽中,再将行程定位套、螺母挡圈、驱动螺母、另一个螺母挡圈,另一个行程定位套依次装配并放入外套管中;c、在外套管的管壁与螺母挡圈的凹槽对应位置处至少冲压两个冲压点。

所述的冲压的动力源采用液压或气压。

所述的冲压所采用的冲压头的两侧分别设有横向凸起。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加工方便、制造工艺简单,特别是省却了现有技术中打孔、焊接、打磨等复杂工序,容易实现流水线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也相应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避免了焊接高温导致的材料变性以及虚焊、假焊等的不足,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装配有原有结构丝杆组件的医疗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装配有原有结构丝杆组件的驱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原有的丝杆组件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原有的装配有斜面卡销和压簧的驱动螺母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原有的螺母挡圈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原有的另一种丝杆组件的局部剖示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螺母挡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外套管与螺母挡圈装配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外套管与螺母挡圈装配的局部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局部装配结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中设有冲压点的外套管的局部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外套管的冲压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7所示产品的制备步骤流程框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制备步骤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8~图13,本发明一种丝杆组件,包括外套管9、近螺母的一端开设有卡口16.1的螺母挡圈16、丝杆5、行程定位套6、在外壁上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一个卡槽的驱动螺母11、以及置于驱动螺母11卡槽中的斜面卡销14和压簧15,行程定位套6装设在丝杆5两端,驱动螺母11套设在位于两个行程定位套6之间的丝杆5上,两个螺母挡圈16将驱动螺母11夹持其间并嵌设在外套管9的管内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挡圈16近中部的外壁沿圆周设置一凹槽16.2,与所述凹槽16.2对应位置处的外套管9的管壁上与所述的凹槽16.2至少设两个冲压点进行冲压连接。

进一步的,对应两个螺母挡圈16的凹槽16.2处的外套管9的管壁上沿圆周至少设有一个用于核准凹槽部位的透视孔,方便准确定位螺母挡圈的凹槽位置,避免冲压位置出错。

进一步的,对应冲压点处的所述凹槽16.2的两个相向内壁上及相应处的外套管9上分别呈沿轴向的凹陷9.3。

实施例2

参见图15,本例中,详细描述一种丝杆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制备步骤:

a、先在螺母挡圈16上设置凹槽;

b、将斜面卡销14、压簧15、另一个斜面卡销14依次装配进驱动螺母的卡槽中,再将行程定位套6、螺母挡圈16、驱动螺母11、另一个螺母挡圈16,另一个行程定位套6依次装配并放入外套管中;

c、在外套管的管壁与螺母挡圈16的凹槽对应位置处至少冲压两个冲压点。

当然为了冲压时定位准确,可以在冲压前通过透视孔观察螺母挡圈16是否放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冲压的动力源采用液压或气压。

进一步的,所述的冲压所采用的冲压头的两侧分别设有横向凸起,这两个横向凸起是对为了沿轴向设凹陷9.3用,这样外套管9、螺母挡圈16不仅在径向上形成冲压突点,而且在轴向上也形成冲压突点,防止了外套管9、螺母挡圈16在扭力作用下产生松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