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撞力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133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撞力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撞力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力矩传递过程中,有时间力矩会转化为间歇性的冲撞力矩,而这种力矩具有爆发力强,破坏性大,间隙且难以存储的缺点。对于此种力矩的吸收存储成为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撞力存储装置:

一种强撞力存储装置,包括上发条式齿轮组件、位于上发条式齿轮组件两侧的支架,用于连接两者的转轴、连接转轴的受力机构、支撑机构,所述支架与转轴的连接处设有轴承,所述受力机构为L型结构,包括连接杆及用于接收外部撞击力的迎撞部,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转轴,另一端铰接迎撞部,所述迎撞部为若干节相互铰接的力矩杆,所述支撑机构用于防止力矩杆向下转动从而接触地面。

优选的,若干节相互铰接的力矩杆,最外侧的力矩杆的外端面设有弹性缓冲部。

优选的,所述弹性缓冲部为弹性垫片。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为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端面设有用于容纳力矩杆的槽沟,所述力矩杆与支撑台构成紧贴配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不受力情况下呈竖直状态,且力矩杆与连接杆呈90夹角,此时力矩杆的水平高度与槽沟的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设有与力矩杆对应的多个滚动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位于力矩杆与连接杆铰接处的卡位圆弧组件,所述卡位圆弧组件由分别固定连接力矩杆与连接杆的两个卡位圆弧件组成,两个所述卡位圆弧件的另一端相互对应构成顶靠配合。

优选的,还包括位于力矩杆与力矩杆铰接处的卡位块,所述卡位块一端固定连接力矩杆的下端面,卡位块的另一端与另一力矩杆的下端面构成顶靠配合。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冲撞力冲击迎撞部,迎撞部受力转动,其力矩通过转轴传递至驱动上发条式齿轮组件从而达到存储撞击力能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1的正面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上发条式齿轮组件、2支架、3转轴、4轴承、5连接杆、6力矩杆、7弹性垫片、8支撑台、9卡位圆弧组件、10卡位块、11滚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强撞力存储装置,包括上发条式齿轮组件1、位于上发条式齿轮组件1两侧的支架2,用于连接两者的转轴3、连接转轴3的受力机构、支撑机构,所述支架2与转轴3的连接处设有轴承4,所述受力机构为L型结构,包括连接杆5及用于接收外部撞击力的迎撞部,所述连接杆5一端固定连接转轴3,另一端铰接迎撞部,所述迎撞部为两节相互铰接的力矩杆6,所述支撑机构用于防止力矩杆6向下转动从而接触地面。两节相互铰接的力矩杆6,最外侧的力矩杆6的外端面设有弹性垫片7,在冲撞的过程中,弹性垫片7可以有效缓解力矩的急剧变化,提高迎撞部的耐撞性。

冲撞力冲击迎撞部,迎撞部受力转动,铰接的力矩杆6可以减小迎撞部转动过程所需的空间,力矩通过转轴3传递至驱动上发条式齿轮组件1从而达到存储撞击力能量的效果。

所述支撑机构为支撑台8,所述支撑台8上端面设有用于容纳力矩杆6的槽沟,所述力矩杆6与支撑台8构成紧贴配合。所述连接杆5不受力情况下呈竖直状态,且力矩杆6与连接杆5呈90夹角,此时力矩杆6的水平高度与槽沟的高度相同。正常状态下,力矩杆6将直接放置于支撑台8上。所述支撑台8设有与力矩杆6对应的多个滚动轮11,减少力矩杆6与支撑台8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效率。

实施例2:所述支撑机构为包括位于力矩杆6与连接杆5铰接处的卡位圆弧组件9,所述卡位圆弧组件9由分别固定连接力矩杆6与连接杆5的两个卡位圆弧件组成,两个所述卡位圆弧件的另一端相互对应构成顶靠配合,在放松的正常情况下,卡位圆弧件相互顶靠使得力矩杆6与连接杆5呈相互垂直状态。还包括位于力矩杆6与力矩杆6铰接处的卡位块10,所述卡位块10一端固定连接力矩杆6的下端面,卡位块10的另一端与另一力矩杆6的下端面构成顶靠配合。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例。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