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柴油汽车加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7418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管,具体涉及一种柴油汽车内需要加热的管路。



背景技术:

柴油汽车内需要加热的管路有油管和尿素管。现今加热尿素管多采用管内加热丝形式加热和管壁缠绕加热丝加热。管内加热丝加热:容易影响尿素液的流动性,并且容易导致管内出现结晶体堵塞管道,长时间使用还容易腐蚀加热丝,导致漏电。管壁缠绕加热丝加热:只能局部加热,影响加热效果,而且长时间在车上颠簸容易使加热丝断裂,导致管体不加热,以上加热方式因有加热丝的存在,加热产品形状可塑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新型柴油汽车加热管,解决了现有加热管加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柴油汽车加热管,包括尿素专用管或油管内管,尿素专用管或油管内管外层的石墨基高分子电热材料加热层,石墨基高分子电热材料加热层一端两侧分别连接电极线,石墨基高分子电热材料加热层外层的保温层,保温层外层的绝缘层。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为纯棉编织网,所述绝缘层为B级绝缘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基高分子电热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100份三元乙丙橡胶(EPDM),70份复合型石墨基导电材料,1份DCP,3份白炭黑,1份羟基硅油,2份MB和DNP防老剂,50份氯磺聚乙烯60%和氯化聚乙烯40%混合而成的阻燃剂;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型石墨基导电材料由30%的鳞片石墨(w ( C) > 99%,粒径小于 35 μm),30%的石墨纤维 (2500℃处理,w ( C) > 99.19 %),30%喷雾炭黑(w ( C) > 99.19 %,粒径小于20 μm),10%的煅烧石油焦(w ( C) > 99.1 5% ,粒径小于35 μm)均匀混合而成。将上述石墨基高分子电热材料混炼制得的电热材料体积电阻为25±3Ω·cm。上述百分数均为质量份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石墨基高分子电热材料包覆在尿素专用管和油管内管的外周,通电后对管路均匀加热,其防火指数可达到B1级,用在24V柴油车的SCR后处理系统中,发热功率可达到25W左右,管液温度可达到55±10℃,管路可在-40~120℃的环境下正常工作,可满足车辆运行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柴油汽车加热管,包括尿素专用管或油管内管(1),尿素专用管或油管内管外层的石墨基高分子电热材料加热层(2),石墨基高分子电热材料加热层(2)一端两侧分别连接两根电极线(3),石墨基高分子电热材料加热层外层的保温层(4),保温层外层的绝缘层(5)。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为纯棉编织网,所述绝缘层为B级绝缘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基高分子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100份三元乙丙橡胶(EPDM),70份复合型石墨基导电材料,1份DCP,3份白炭黑,1份羟基硅油,2份MB和DNP防老剂和50份氯磺聚乙烯60%和氯化聚乙烯40%混合而成的阻燃剂。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型石墨基导电材料由30%的鳞片石墨(w ( C) > 99%,粒径小于 35 μm),30%的石墨纤维 (2500℃处理,w ( C) > 99.19 %),30%喷雾炭黑(w ( C) > 99.19 %,粒径小于20 μm),10%的煅烧石油焦(w ( C) > 99.1 5 % ,粒径小于35 μm)均匀混合而成。

上述份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制备过程:将所述石墨基高分子材料进行混炼,形成混炼胶;将尿素专用管或油管(1)作为内芯,将电源导线(3)固定,通过压出机将混炼胶压到(1)内芯上,形成石墨基高分子电热材料加热层(2),制成复合坯管;将复合坯管放入硫化罐内进行二段硫化。将硫化后的复合坯管进行保温层(4)编制及绝缘层(5)套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