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空调用管路端面径向双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对空调管路对接处的泄漏发生比较频繁,造成空调故障率较高,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方法解决此问题,只能通过优化密封方式,尽可能降低管路接头之间的泄漏,使其泄漏量在生命周期内可接受。目前客车空调常用的管路密封方式有:端面密封、径向密封、双径向密封。
径向密封的原理在于通过O型密封圈与对应管接头内圆柱面通过配合达到密封效果,优点在于O型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在一定程度内不受螺母及螺母拧紧程度的影响,O型密封圈不易损坏,密封效果好;缺点在于由于相应管接头在加工及钎焊过程中容易使密封内圆柱面产生一定的椭圆度,而造成管路连接处的慢泄漏。
端面密封的原理是通过管路连接间的螺母与接头在一定预紧力下使O型密封圈在管路连接间过盈配合达到密封效果,当预紧力恰当时,能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且泄漏程度不受管接头椭圆度影响,但当预紧力不恰当时O型密封圈压坏或未压紧,产生慢泄漏。
双径向密封与单径向密封原理相同,只是多一道防护。
以上三种密封结构无法避免慢泄漏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密封结构上存在慢泄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客车空调用管路端面径向双密封结构,该结构采用端面加径向双重密封,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管路接头处得密封效果,减少冷媒慢泄漏,而且设计巧妙,简单实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客车空调用管路端面径向双密封结构,它包括管接头和管路旋槽,管接头套设在管路旋槽的上部,所述管接头的下端加工有管接头密封斜面,密封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管路旋槽的上部外周开设有径向密封槽,管路旋槽的根部外周开设有端面密封槽,管接头与管路旋槽之间的径向密封槽内填充有O型密封圈I,管接头与管路旋槽之间的端面密封槽内填充有O型密封圈II;所述管接头与管路旋槽之间通过锁紧螺母固定。
根据上述的客车空调用管路端面径向双密封结构,所述管接头的外周设有外螺纹,管接头的外周套设有带内螺纹的锁紧螺母。
所述密封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优选30°。
所述管路旋槽即为在管路的接口端的外表面墩出旋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管接头和管路旋槽,管接头套设在管路旋槽的上部,所述管接头的下端加工有管接头密封斜面,密封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管路旋槽的上部外周开设有径向密封槽,管路旋槽的根部外周开设有端面密封槽,管接头与管路旋槽之间的径向密封槽内填充有O型密封圈I,管接头与管路旋槽之间的端面密封槽内填充有O型密封圈II;所述管接头与管路旋槽之间通过锁紧螺母固定;结构中管路旋槽结构通过模具加工成型,很容易保证加工精度;结构中的径向密封选择通用的径向密封槽里填充O型密封圈I进行密封,根部为新增的端面密封选择通用的端面密封槽里填充O型密封圈II进行端面密封,O型密封圈I和O型密封圈II属于不同规格的O型密封圈。
2.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方便实用,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管路接头处得密封效果,减少冷媒慢泄漏。
3.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可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设计的总成装配图;
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管接头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涉及管路旋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3所示,一种客车空调用管路端面径向双密封结构,它包括管接头2和管路旋槽1,管接头2套设在管路旋槽1的上部,管接头2与管路旋槽1之间通过锁紧螺母5固定,所述管接头2的外周设有外螺纹6,管接头2的外周套设有带内螺纹的锁紧螺母5,所述管接头2的下端加工有管接头密封斜面13,管接头密封斜面1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管路旋槽1的上部外周开设有径向密封槽11,管路旋槽1的根部外周开设有端面密封槽12,管接头2与管路旋槽1之间的径向密封槽内填充有O型密封圈I3,管接头2与管路旋槽1之间的端面密封槽内填充有O型密封圈II4。
该实施例所涉及的客车空调用管路端面径向双密封结构,结合了径向密封和端面密封的优点,可以有效的降低管路对接处的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