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排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7030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排气阀。



背景技术:

排气阀主要安装在输水管道的高点处用于排了管道中的气体,当输水管线上有气体溢出时,气体会顺着管道向上爬进入排气阀阀腔聚集在排气阀的上部,随着阀内气体的增多,压力上升,当气体压力大于系统压力时,气体会使腔内水面下降,浮子随水位一起下降,打开排气口;气体排尽后,水位上升,活动块也随之上升,关闭排气口。同样的道理,当系统中产生负压,阀腔中水面下降,排气口打开,由于此时外界大气压力比系统压力大,所以大气会通过排气口进入系统,防止负压的危害。现有的复合式排气阀,输水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都需要从该出水口排出,而当输水管路正常输送时并不需要大量排气,仅有少量空气聚集在阀内,此时复合式排气阀依然会进行排气,导致不锈钢浮球频繁的作升降排气动作,从而降低了不锈钢浮球的使用寿命。且现有复合式排气阀中的运动机构由于运动副较少,存在机构之间的相互碰撞,磨损现象严重,机构不够灵敏。

基于以上原因,需要一种新型复合式排气阀被设计出来,通过设置活动槽,增加了运动副,减少了机构的磨损,灵敏度提高,运动范围变大;通过设置上端盖,在不需要排气时,可以防止负压,防止不锈钢浮球频繁的作升降排气动作,提高了不锈钢浮球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通孔及相配合的密封垫,保证了水及空气分离的密闭性,即一种复合式排气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复合式排气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合式排气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下端连接有法兰盘;所述阀体内部设有不锈钢浮球,所述不锈钢浮球连接在杠杆的右端,所述杠杆上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上通过卡接的转轴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固定在阀体的上壁内,所述杠杆的左端铰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上端铰接在活动块的下端,所述活动块的两端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动块套接在排气筒内,所述排气筒设置在阀体的上壁左端,所述排气筒上端通过铰轴设置有上端盖,所述排气筒的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垫,所述排气筒的下端设置有通孔,所述拉杆通过通孔进行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槽为矩形圆弧槽结构,设置活动槽,增加了运动副,减少了机构的磨损,灵敏度提高,运动范围变大。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块与排气筒内壁为间隙配合,减少运动时的机构摩擦损耗。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活动实配在密封垫上,保证了水及空气分离的密闭性。

进一步地,所述法兰盘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阀体的下端。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活动槽,增加了运动副,减少了机构的磨损,灵敏度提高,运动范围变大;通过设置上端盖,在不需要排气时,可以防止负压,防止不锈钢浮球频繁的作升降排气动作,提高了不锈钢浮球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通孔及相配合的密封垫,保证了水及空气分离的密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不锈钢浮球, 3、排气筒,4、活动块,5、密封垫,6、通孔,7、上端盖,8、拉杆,9、支架,10、活动槽,11、杠杆,12、法兰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复合式排气阀,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下端连接有法兰盘12;所述阀体1内部设有不锈钢浮球2,所述不锈钢浮球2连接在杠杆11的右端,所述杠杆11上设置有活动槽10,所述活动槽10上通过卡接的转轴连接有支架9,所述支架9的上端固定在阀体1的上壁内,所述杠杆11的左端铰接有拉杆8,所述拉杆8的上端铰接在活动块4的下端,所述活动块4的两端设置有通孔6,所述活动块4套接在排气筒3内,所述排气筒3设置在阀体1的上壁左端,所述排气筒3上端通过铰轴设置有上端盖7,所述排气筒3的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垫5,所述排气筒3的下端设置有通孔,所述拉杆8通过通孔进行运动;所述活动槽10为矩形圆弧槽结构;所述活动块4与排气筒3内壁为间隙配合;所述通孔6活动实配在密封垫5上;所述法兰盘1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阀体1的下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