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0282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吸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盘,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吸附于一个吸附件的吸盘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现有一种吸盘装置,包括一能产生弹性变形的吸盘件1、一个连接于该吸盘件1的压制件2、一个套设于该吸盘件1与该压制件2外部的外罩件3及一个弹抵于该外罩件3与该压制件2之间的弹簧4。该吸盘件1在自然状态下呈中空锥状,并具有一个底面101及一个由该底面101所形成的凹陷部102。当要使用时,将该吸盘件1贴抵于一个吸附面上,且操作者施加压制力于该压制部2,使得该吸盘件1变形成平板状,原本存在于该凹陷部102中的空气被挤出,也就是说,该底面101与该吸附面之间呈真空状(见图2)。

该弹簧4的作用,本来是要让该外罩件3与该压制部2之间产生一个反向作用力,且利用该弹簧4的弹力能使该外罩件3周缘对该吸盘件1的周缘产生压制作用,但是当使用一段时间后,空气可能渗入该底面101与该吸附面之间,受到该弹簧4的弹力作用,会造成该凹陷部102的深度渐渐增大,使得该吸盘件1吸附于该吸附面的吸附力变差(如图1所示),若操作者能及时发现,能再按压该压制部2再使该吸盘件1变形而再挤出空气产生吸附力,若操作者未能及时发现,则该吸盘装置就可能自该吸附面上脱落。

另外,如图3所示,现有另一种吸盘(例如中国台湾证书号第M380400号专利案),是由一个凸块5、一个吸附片6与一个加强片7所构成。在自然状态下,该吸附片6与该加强片7之间产生有一个密合沟8。当施力按压该凸块5且使该吸附片6与该加强片7产生弹性变形时,该密合沟8消失,且原本存在于该吸附片6与该加强片7中的空气能被挤出,且利用该吸附片6与该加强片7能达到两道加吸附定位的目的(见图4)。但是当使用一段时间后,空气会渗入该吸附片6与该加强片7内,操作者必须掀起该吸盘,再重新按压吸附。

此外,在大型机械的应用中,有一些特殊的吸盘装置运用了真空泵及能切换的电磁阀来吸附搬运工件,但是其构造复杂且需要搭配各种电控设施,不适合移植到一般生活应用的免动力吸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两道能排气储气空间且能提升吸附效果的吸盘装置。

本实用新型吸盘装置,包含一个吸盘件、一个安装于该吸盘件的单向阀、一个连接于该吸盘件的外罩单元及一个安装于该外罩单元的手动排气阀,该吸盘件包括一个盘部、一个连接于该盘部且沿一条轴线延伸的凸座及一个由该盘部朝该凸座延伸的蓄气室,该盘部具有一个贴合面,该盘部能产生弹性变形,该凸座具有一个连通于该蓄气室的阀孔,该蓄气室连通于该贴合面,该单向阀安装于该吸盘件的阀孔中,能允许空气由该蓄气室朝该凸座外部释放,该外罩单元具有变形能力,且连接于该吸盘件且罩设于该凸座外部,并包括一个具有可变容积且通过该单向阀与该蓄气室互相连通的储气空间及一个能由储气空间连通至外部的排气流道,该储气空间的可变容积是倾向扩张,该手动排气阀安装于该外罩单元,且能使该排气流道由一个关闭状态转变成一个开启状态,在关闭状态时,该储气空间呈密闭状,在开启状态时,该储气空间内的空气经该排气流道朝该外罩单元外部释放。

本实用新型吸盘装置,该外罩单元还包括一个气密且连接于该凸座的定位座及一个套设于该定位座且能相对于该定位座产生相对运动的浮动件,该储气空间产生于该定位座与该浮动件之间,该浮动件被压制且朝该吸盘件趋近后,具有朝相反于该吸盘件且相对于该定位座产生浮凸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吸盘装置,该外罩单元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定位座与该浮动件之间的弹性件,该弹性件的弹力恒使该浮动件朝相反于该吸盘件且相对于该定位座产生浮凸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吸盘装置,该外罩单元的定位座呈中空筒状,并具有一个围绕该轴线的第一周壁及一个相交于该轴线且连接于该第一周壁的挡环件,该挡环件具有一个供该浮动件穿设的贯孔,该手动排气阀设置于该定位座与该浮动件之间,并包括一个设置于该浮动件的第一凸环、一个设置于该第一凸环一侧的第二凸环、一个介于该第一凸环与该第二凸环之间的环沟、数个由该环沟延伸并穿过该第一凸环的引流道及一个嵌套于该环沟中的气密环,所述引流道能与该贯孔相连通,该气密环平行该轴线的一个截面直径小于该环沟平行于该轴线的一个宽度,并能沿该轴线在该环沟中位移,该第一凸环具有一个相邻于该环沟的第一肩面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肩面的挡止部,该第二凸环具有一个相邻于该环沟且与该第一肩面相对的第二肩面,该气密环能在一个气密抵靠于该第二肩面的关闭位置与一个抵靠于该第一肩面的开启位置产生变化。

本实用新型吸盘装置,该外罩单元的定位座还具有一个相交于该轴线且能气密地连接于该凸座的定位板,该第一周壁与该挡环件、该定位板共同界定出一个第一空间,该浮动件呈中空筒状且穿设于该定位座中,并具有一个围绕该轴线的第二周壁及一个相交于该轴线且连接于该第二周壁其中一端的端壁,该第一凸环与该第二凸环相反于该端壁连接于该第二周壁另一端,该第二周壁与该端壁共同界定出一个第二空间,该第一空间与该第二空间共同产生该储气空间,该挡止部位于该第一空间中,该储气空间具有一个最大容积时,该浮动件的挡止部相对于该定位座的挡环件产生定位。

本实用新型吸盘装置,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吸盘件与该定位座之间的导座,该导座相对于该吸盘件产生定位,并具有一个底环部、一个垂直连接于该底环部的环框部及数个围绕该轴线且间隔设置于该环框部的凸轮部,所述凸轮部各具有一个趋近于该盘部的低端、一个沿环向相反于该低端的高端及一个由该低端朝该高端延伸时逐渐远离于该底环部的导斜面,该定位座具有数个能沿所述导斜面滑动的导掣部。

本实用新型吸盘装置,该外罩单元的定位座螺锁于该吸盘件的凸座。

本实用新型吸盘装置,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浮动件的一个外环面的警示单元,该警示单元呈环状且异于该浮动件的颜色。

本实用新型吸盘装置,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浮动件一个外环面的警示单元,该警示单元具有数个警示件,所述警示件各具有一个连接于该浮动件的连结端部及一个相反于该连结端部且相对于该浮动件呈自由状态的活动端部,该浮动件被压制且朝该吸盘件趋近后,所述活动端部朝该浮动件靠合,该浮动件相对于该定位座产生浮凸时,所述活动端部远离于该浮动件且呈一个展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吸盘装置,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外罩单元的警示单元,该警示单元具有一个设置于该浮动件的电池组、一个设置于该浮动件且电连接于该电池组的警示件、一个设置于该浮动件且电连接于该电池组的第一导体及一个设置于该定位座且相邻于该储气空间的第二导体,该警示件凸露于该定位座外部,且该浮动件被压制且朝该吸盘件趋近后,该第一导体与该第二导体互不导通,该浮动件相对于该定位座产生浮凸时,该第一导体与该第二导体互相导通,该警示件发出警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使用状态时,利用该单向阀的设置,能使蓄积于该蓄气室中的空气自动释放至该储气空间中,再利用该储气空间具有可变容积的特性,可以继续蓄存空气,并利用该手动排气阀的设置,能将该储气空间中的空气排出至外部,能确保该吸盘件与一个吸附件之间的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吸盘装置未使用时的一个组合剖面图;

图2是该种吸盘装置使用时的一个组合剖面图;

图3是现有另一种吸盘未使用时的一个组合剖面图;

图4是该另一种吸盘使用时的一个组合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吸盘装置一个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立体组合图;

图6是该第一实施例其中一个方向的一个立体分解图;

图7是该第一实施例另一个方向的一个立体分解图;

图8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组合剖视图,说明该吸盘装置尚未使用且一个吸盘件呈自然状态;

图9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操作示意图,说明操作一个定位座相对于一个导座旋动且能拉动该吸盘件吸附于一个吸附件上;

图10是图9的一个不完整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说明一个开关阀位于一个关闭位置;

图11是该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个操作示意图,说明压制一个浮动件朝该定位座内部缩入;

图12是图11的一个不完整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说明该开关阀位于一个开启位置;

图13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自动集气示意图,说明一个蓄气室内所蓄集的空气能通过一个单向阀引流至一个储气空间中;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吸盘装置一个第二实施例的一个不完整的组合立体剖视图,说明该吸盘装置尚未使用且一个吸盘件呈自然状态,且一个警示单元的一对警示件呈展开状态;

图15是该第二实施例一个操作示意图,说明压制一个浮动件朝一个定位座内部缩入,且所述警示件呈收合状态;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吸盘装置的一个第三实施例的一个组合剖视图,说明一个警示单元能在一个导通状态及一个不导通状态;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吸盘装置一个第四实施例的一个组合剖视图,说明该吸盘装置尚未使用且一个吸盘件呈自然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5、图6、图7及图8,本实用新型吸盘装置的一个第一实施例,包含一个吸盘件10、一个单向阀20、一个外罩单元30、一个手动排气阀40、一个导座50及一个警示单元60。该吸盘装置能吸附于一个吸附件100上。

该吸盘件10包括一个呈圆盘状的盘部11、一个连接于该盘部11且沿一条轴线L延伸的凸座12、一由该盘部11朝该凸座12延伸的蓄气室13及一个预植于该凸座12与该盘部11内部的补强件14。该盘部11的材质采用软质塑料且能产生弹性变形,并具有一个能吸附于该吸附件100的贴合面111及一个相反于该贴合面111的背面112,该背面112设有数个围绕该轴线L间隔设置的凸粒113。该凸座12呈中空圆筒状,并具有一个围绕该轴线L且连接于该盘部11的环壁121及一个垂直相交于该轴线L且相反于该盘件11而连接于环壁121的侧壁122,该侧壁122的轮廓大于该环壁121的一个直径,并具有一个连通于该蓄气室13且沿该轴线L设置的阀孔123及数个围绕于该阀孔123外部的透气孔124。该蓄气室13连通于该贴合面111。本实施例的补强件14能采用硬质塑料或金属材制成,并预植于该环壁121、该侧壁122及该盘部11与该环壁121衔接区域。

该单向阀20安装于该吸盘件10的阀孔123中,能允许空气由该蓄气室13朝该凸座12外部释放,该单向阀20包括一个沿该轴线L设置且穿设于该阀孔123中的阀杆21、一个连接于该阀杆21其中一端且相反于该蓄气室13而抵靠于该侧壁122一个外侧面的阀片22及一个沿该轴线L相反于该阀片22且能抵靠于该侧壁122一个内侧面的限位块23,该阀片22采用软质材料,且受到所述透气孔124流出的空气作用,能由一个贴合于该侧壁122的一个闭合状态(见图8),变成一个相对于该侧壁122浮起变形的一个掀启状态(见图13)。

该外罩单元30连接于该吸盘件10且罩设于该凸座12外部,并包括一个气密连接于该凸座12的定位座31、一个连接于该定位座31的浮动件32、一个设置于该定位座31与该浮动件32之间的弹性件33、一个具有可变容积且通过该单向阀20能与该蓄气室13互相连通的储气空间35及一个能由该储气空间35连通至外部的排气流道36。

该定位座31呈中空筒状,并具有一个围绕该轴线L的第一周壁311、一个垂直相交于该轴线L且连接于该第一周壁311的挡环件312及一个垂直相交于该轴线L且能套设于该环壁121外部的定位板313,该第一周壁311与该挡环件312、该定位板313共同界定出一个第一空间314,该挡环件312呈中空环圈状,且以螺锁方式连接于该第一周壁311,并具有一个供该浮动件32穿设的贯孔315。该定位板313具有一个套设于该环壁121外部的内孔316,该定位板313能气密且抵止于该侧壁122。另外,该定位座31还具有数个相反于该第一空间314且凸设于该定位板313的导掣部317。

该浮动件32平行于该轴线L的截面呈倒U型且呈中空筒状,穿设于该定位座31中,并具有一个围绕该轴线L的第二周壁321、一个相交于该轴线L且连接于该第二周壁321其中一端的端壁322及一个相反于该端壁322且连接于该第二周壁321另一端的挡止部323,该第二周壁321与该端壁322共同界定出一个第二空间324,该挡止部323位于该第一空间314中且呈平面状,该挡止部323能相对于该挡环件312卡制定位。

本实施例的弹性件33采用压缩弹簧,呈相反的两端分别弹抵于该端壁322与该定位板313之间,其弹力恒使该浮动件32朝相反于该吸盘件10且相对于该定位座31产生浮凸的能力。

该储气空间35设置于该定位座31与该浮动件32之间,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空间314与该第二空间324共同产生该储气空间35。该外罩单元30因为该弹性件33的设置,该储气空间35的可变容积是倾向扩张,对该蓄气室13具有拔真空的作用。

配合参图10,该手动排气阀40安装于该外罩单元30且设置于该定位座31与该浮动件32之间,并包括一个相反于该端壁322而设置于该浮动件32的第二周壁321另一端的第一凸环41、一个设置于该第一凸环41一侧的第二凸环42、一个介于该第一凸环41与该第二凸环42之间的环沟43、数个由该环沟43朝该第一凸环41延伸并穿过该第一凸环41的引流道44及一个嵌套于该环沟43中的气密环45。该挡止部323设置于该第一凸环41,该第一凸环41具有一个相邻于该环沟43且相反于该挡止部323的第一肩面411,该第二凸环42具有一个相邻于该环沟43且与该第一肩面411相对的第二肩面421,所述引流道44连通至该第一凸环41与该挡止部323衔接处。该气密环45平行该轴线L的一个截面直径小于该环沟43平行于该轴线L的一个宽度,并能沿该轴线L在该环沟43中产生位移。该气密环45能在一个气密抵靠于该第二肩面421的关闭位置(见图10)与一个抵靠于该第一肩面411的开启位置(见图12)产生变化。该排气流道36由所述引流道44、该第一周壁311与该第二周壁321之间的间隙及该贯孔315孔壁与该第二周壁321之间的间隙构成。该手动排气阀40能使该排气流道36由一个关闭状态(见图10)转变成一个开启状态(见图12),在关闭状态时,该储气空间35呈密闭状,在开启状态时,该储气空间35内的空气经该排气流道36朝该外罩单元30外部释放。

该导座50设置于该吸盘件10与该定位座31之间,呈中空环框状,并具有一个底环部51、一个垂直连接于该底环部51的环框部52、数个围绕该轴线L且间隔设置于该环框部52的凸轮部53及数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凸轮部53之间的挡块54,该底环部51具有数个分别嵌卡于所述凸粒113的凹孔511,利用所述凹孔511嵌卡于所述凸粒113中,能使该导座50相对于该吸盘件10产生环向定位。所述凸轮部53各具有一个趋近于该盘部11与该底环部51的低端531、一个沿环向相反于该低端531的高端532及一个由该低端531朝该高端532延伸时逐渐远离于该底环部51的导斜面533,该定位座31的导掣部317能沿所述导斜面533滑动。

该警示单元60设置于该浮动件32的第二周壁321的一个外环面且趋近于该挡止部323,该警示单元60呈环状且异于该第二周壁321的颜色。

利用上述整体结构所组成的吸盘装置,且如图8所示,该吸盘装置在未使用前,该吸盘件10的盘部11呈平整状,且由于该蓄气室13与该储气空间35均呈常压状态,该单向阀20相对于该凸座12呈自由状态,该浮动件32受到该弹性件33的弹力作用,会相对于该定位座31产生向外浮凸,该储气空间35具有一个最大容积,且该浮动件32的挡止部323相对于该挡环件312产生定位。此时,该气密环45受到该弹性件33的弹力作用,也会被该第二肩面421朝该挡环件312的方向托住,且使该第二肩面421与该气密环45之间产生气密(参图10)。

如图9所示,当要使用该吸盘装置时,操作者先将该吸盘件10的贴合面111抵靠于该吸附件100上,接着,操作者操作该外罩单元30、该手动排气阀40等整体结构相对于该导座50转动,利用所述凸轮部53的所述导斜面533导引所述导掣部317,就能使得该定位座31沿该轴线L相对于该导座50产生爬升作用,且该导座50利用所述凹孔511嵌卡于所述凸粒113的作用,能使该导座50相对于该吸盘件10产生环向定位。此时,该凸座12受到该定位板313的拉掣作用,会相对于该盘部11沿该轴线L产生位移,且因为该盘部11的周缘被该导座50所压制,就能使得该盘部11与该环壁121衔接的区域会产生弹性变形,并使得该蓄气室13内部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力,且使该盘部11能吸附于该吸附件100上。此时,该气密环45受到该弹性件33的弹力作用,也会被该第二肩面421朝该挡环件312的方向托住,且使该第二肩面421与该气密环45之间产生气密(参图10),该手动排气阀40呈关闭状态。

接着,如图11假想线到实线及图12所示,操作者施力按压于该浮动件32的端壁322,因为该气密环45与该第一周壁311之间的摩擦力大于该气密环45与该第二周壁321之间的摩擦力,所以会使该浮动件32朝该定位座31的第一空间314中缩入时,该第一凸环41的第一肩面411保持抵靠于该气密环45,则在该第二肩面421与该气密环45之间会产生一间隙(该手动排气阀40呈开启状态),让原本存在于该储气空间35中的空气可以沿着该排气流道36流动,最后通过该贯孔315而释放至该外罩单元30的外部(空气流动如图12箭头所示)。如图11实线所示,该浮动件32与该定位座31之间具有一个最小容积,此时,该弹性件33呈被压缩状态并蕴藏回释弹力,又使该气密环45受到该弹性件33的弹力作用,也会被该第二肩面421朝该挡环件312的方向托住,且使该第二肩面421与该气密环45之间产生气密(参图10),该手动排气阀40再呈关闭状态。在上述该浮动件32朝该定位座31的第一空间314中缩入的过程中,该单向阀20的阀片22受到该储气空间35的空气推挤作用,会一直平贴于该侧壁122外侧面,并将所述透气孔124予以遮闭,所以可以阻绝该储气空间35的空气朝该蓄气室13流动。

再如图13所示,当该吸盘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外部空气可能会渗入该盘部11与该吸附件100之间,导致该蓄气室13内部的气压变大,因为该储气空间35对该蓄气室13有拔真空的作用,当该蓄气室13内部的气压大于该储气空间35内部的气压时,基于压力平恒作用,该蓄气室13内部的空气随就会穿过所述透气孔124而朝该储气空间35流动,在空气要穿过所述透气孔124而流至该储气空间35的瞬间,该阀片22会被气流推动而相对于该侧壁122产生翘起,让所述透气孔124与该阀片22之间产生空气流动的间隙。且当该储气空间35中吸收了存在于该蓄气室13的空气,该浮动件32会渐渐朝该定位座31的外部产生浮凸,且利用该弹性件33的弹力作用,该第二凸环42的第二肩面421保持抵靠于该气密环45,且使该手动排气阀40保持于关闭状态(参图10所示)。

当操作者从该外罩单元30的外部看到该警示单元60时(参图9),就表示该储气空间35中的真空度变差,只需再对该浮动件32相对于该定位座31产生按压,能再回复成图11实线的状态,且能防止该吸盘装置产生脱落。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吸盘装置可以产生下列功效:

一、本实用新型利用该蓄气室13、该单向阀20、该储气空间35与该手动排气阀40的配合,可以产生两个蓄存空气的空间,并搭配两个用以控气的阀,可以确保吸盘装置吸附时的稳固性,可以解决现有吸盘容易脱落的问题。且利用压力平恒作用,该单向阀20允许该蓄气室13中的空气只能单向地朝该储气空间35排送,该手动排气阀40能借由按压该浮动件32的动作同时由关闭状态操作成开启状态,且使空气顺利沿着该排气流道36朝该外罩单元30外部排送,操作相当简单。

二、在使用状态时,利用该单向阀20的设置,能使蓄积于该蓄气室13中的空气自动释放至该储气空间35中,再利用该储气空间35具有可变容积的特性,可以继续蓄存空气,且利用该手动排气阀40的设置,使用者能随时将存在于该储气空间35中的空气挤出,并能确保该吸盘件10与该吸附件100之间保持较佳的气密性,也不需要掀起该吸盘件10离开该吸附件100重新操作。

三、该弹性件33的弹力除了能提供该浮动件32被压制且朝该吸盘件10趋近后,具有朝相反于该吸盘件10且相对于该定位座31产生浮凸的能力外,还能提供该气密环45保持抵靠于该第二肩面421的趋势,可以确保该手动排气阀40常保持于关闭状态。

再如图14及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吸盘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也包含一个吸盘件70、一个单向阀20、一个外罩单元80、一个手动排气阀40及一个警示单元90。该吸盘件70具有一个盘部71及一个连接于该盘部71的凸座72,该盘部71的自然状态呈伞状,该单向阀20安装于该凸座72,该外罩单元80包括一个螺锁于该凸座72的定位座81、一个穿设于该定位座81内部的浮动件82、一个设置于该凸座72与该浮动件82之间的弹性件83。该警示单元90具有数个呈长条叶状的警示件91,所述警示件91各具有一个趋近于该浮动件82的一个挡止部823且连接于该浮动件82的连结端部911及一个相反于该连结端部911且相对于该浮动件82呈自由状态的活动端部912。且再如图15所示,该浮动件82相对于该定位座81产生浮凸时,所述活动端部912远离于该浮动件82且呈一个展开状态。再如图15假想线所示,当该浮动件82被压制且朝该吸盘件70趋近后,所述活动端部912朝该浮动件82靠合。利用该警示单元90能提醒用户该吸盘装置的真空度变差。

又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吸盘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警示单元90′具有一个设置于该浮动件82的电池组91′、一个设置于该浮动件82且电连接于该电池组91′的警示件92′、一个设置于该浮动件82且电连接于该电池组91′的第一导体93′及一个设置于该定位座81且相邻于一个储气空间85的第二导体94′,该警示件92′凸露于该定位座81外部,且该浮动件82被压制且相对于该定位座81缩入时,该第一导体93′与该第二导体94′互不导通(如图16假想线所示)。当该浮动件82相对于该定位座81产生浮凸时,该第一导体93′与该第二导体94′互相导通,该警示件92′能发出声响或亮光以产生警示。利用该警示单元90′也能提醒用户该吸盘装置的真空度变差。

再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吸盘装置的第四实施例包含一个吸盘件10′、一个单向阀20′、一个外罩单元30′及一个手动排气阀40′。且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外罩单元30′具有连接成一体的一个定位座31′、一个浮动件32′及一个弹性件33′,该弹性件33′设置于该定位座31′与该浮动件32′之间,该定位座31′、该浮动件32′与该弹性件33′共同产生一个储气空间35′,该弹性件33′呈蛇腹管状,该浮动件32′具有一个上阀孔325′,该手动排气阀40′具有一个安装于该上阀孔325′的阀件41′及一个弹抵于该阀件41′与该浮动件32′之间的弹簧42′。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也能达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目的及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吸盘装置利用蓄气室与单向阀的配合,利用该储气空间与手动排气阀的配合,可以产生较稳固的吸附性,且操作相当简单,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