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执行器的扭力限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7565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电动执行器的扭力限制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控制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动执行器的扭力限制结构。



背景技术:

阀门是在流体系统中,用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流量的装置,是使配管和设备内的介质(液体、气体、粉末)流动或停止并能控制其流量的装置,人类对阀门的应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且一直沿用至今。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趋势的发展,在工业现场,手动式阀门的效率已经不能满足自动化发展的需求,早期的手动阀门大多已利用电动执行器来操控阀门的启闭。

当使用者利用电动执行器来操控阀门或风门或其他类似物时,因某些客观原因造成阀门启闭困难或卡死,一旦发生此类情况,若仍强行予以启闭必然会造成阀门、风门或电动执行器的损坏,甚至引发更大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执行器的扭力限制机构,能够避免因某些客观原因造成阀门启闭困难或卡死时造成阀门、风门或电动执行器的损坏并避免引发更大的安全事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执行器的扭力限制结构,包括有:一壳体组件,一驱动马达,一动力传递单元和一扭力限制组件。其中,壳体组件内部侧壁预定位置上设有一具有预定深度的定位孔,另一侧壁则相对设有一第一贯孔,该第一贯孔往外延伸贯穿该壳体组件的外侧壁,该第一贯孔的外侧设有一封板予以封闭,该封板沿轴向设有一中心通孔;驱动马达藉由一第一板件定位于该壳体组件内部;动力传递单元则由预定数目的传动构件组构而成,设置于该壳体组件内部;一扭力限制组件则包含有一收容件、一杆件、一第二板件、一第三板件、一弹性件、一限位件、一传动杆以及一感应构件,该收容件自其一侧面沿轴向依序开设一第一收容孔、一第二收容孔与一第二贯孔,该第二贯孔贯穿该收容件的另一侧面,在该第一收容孔与一第二收容孔之间形成一第一肩部,该杆件的内段预定位置外周设有一第一蜗齿部,中段预定位置外周则设有一第一啮齿部,中段预定位置另外形成一第二肩部,该杆件的内端枢设于该壳体组件的定位孔内,中段枢设于封板的通孔,外段则枢设于收容件的第二贯孔内,令该第一蜗齿部啮合于动力传递单元的第二蜗齿部,该第二板件容置于收容件的第一收容孔内,其内端面贴靠于封板的外侧面,并抵靠于该杆件的第二肩部,该第三板件容置于收容件的第一收容孔内,其外端面贴靠于收容件的第一肩部的内端面,该弹性件容置于收容件的第一收容孔内,其内端面抵靠于第二板件的外端面,外端面抵靠于第三板件的内端面,该限位件容置于收容件的第二收容孔内,并固设于杆件的外段预定位置,而位于第三板件的外侧,该传动杆的下段设有一第二啮齿部,该第二啮齿部啮合于该杆件的第一啮齿部,该感应构件包含一第一拨动件、一第二拨动件、一第一感应件以及一第二感应件,该第一拨动件与第二拨动件均设置于传动杆的上段预定位置,第一感应件与一第二感应件设置于第一拨动件与第二拨动件的旁侧,该第一感应件对应于第一拨动件,第二感应件则对应于第二拨动件。

由此,在电动执行器的操作过程中,当驱动马达的扭矩达到预设值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扭力限制结构会动作,使驱动马达停止运转,借此,可避免在阀门启闭困难或卡死时,由于电动执行器的强行启闭造成阀门、风门或电动执行器的损坏,起到保护作用,并避免引发更大的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收容件41的剖面视图。

图3是图1中的杆件42的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扭力限制组件40的局部组合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视图之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视图之二。

图7至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动作说明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组合剖面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有:

一壳体组件10,包含有一下壳体11与一上壳体12,该上壳体12的底侧结合于该下壳体11的顶侧,该壳体组件10的下壳体11内部侧壁预定位置上设有一具有预定深度的定位孔111,另一侧壁则相对设有一第一贯孔112,该第一贯孔112往外延伸贯穿该下壳体11的外侧壁,该第一贯孔112的外侧设有一封板13予以封闭,该封板13沿轴向设有一中心通孔131。

一驱动马达20,藉由一第一板件21定位于该壳体组件10的上壳体12内部。

一动力传递单元30,由预定数目的传动构件组构而成,设置于该壳体组件10的下壳体11内部,用以将驱动马达20的动力传递至欲操控的阀门或风门或其他类似物,达成开启或关闭的目的,在某些实施例中,该动力传递单元30可采用行星齿轮组结构。

一扭力限制组件40,包含有一收容件41、一杆件42、一第二板件43、一第三板件44、一弹性件45、一限位件46、一传动杆47以及一感应构件48。

该收容件41自其一侧面沿轴向依序开设一第一收容孔411、一第二收容孔412与一第二贯孔413,该第二贯孔413贯穿该收容件41的另一侧面,在该第一收容孔411与一第二收容孔412之间形成一第一肩部414。

该杆件42的内段预定位置外周设有一第一蜗齿部421,中段预定位置外周则设有一第一啮齿部422,中段预定位置另外形成一第二肩部423,该杆件42的内端枢设于该下壳体11的定位孔111内,中段枢设于封板13的通孔131,外段则枢设于收容件41的第二贯孔413内,使该第一蜗齿部421啮合于动力传递单元30的第二蜗齿部31。

该第二板件43容置于收容件41的第一收容孔411内,其内端面贴靠于封板13的外侧面,并抵靠于该杆件42的第二肩部423。

该第三板件44容置于收容件41的第一收容孔411内,其外端面贴靠于收容件41的第一肩部414的内端面。

该弹性件45容置于收容件41的第一收容孔411内,其内端面抵靠于第二板件43的外端面,外端面抵靠于第三板件44的内端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弹性件45可采用压缩弹簧。

该限位件46容置于收容件41的第二收容孔412内,并固设于杆件42的外段预定位置,而位于第三板件44的外侧。

该传动杆47的下段设有一第二啮齿部471,该第二啮齿部471啮合于该杆件42的第一啮齿部422。

该感应构件48包含一第一拨动件481、一第二拨动件482、一第一感应件483以及一第二感应件484,该第一拨动件481与第二拨动件482均设置于传动杆47的上段预定位置,第一感应件483与一第二感应件484设置于第一拨动件481与第二拨动件482的旁侧,该第一感应件483对应于第一拨动件481,第二感应件484则对应于第二拨动件482。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拨动件481与第二拨动件482可选用凸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感应件483与一第二感应件484可选用微动开关。

如图7至图1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动作说明示意图,在开启阀门或其他类似物的情况下,该动力传递单元30的第二蜗齿部31是如图8的箭头51所示方向旋转,只要动力传递单元30的输出扭矩是在预设值以内时,该杆件42并不会转动,一旦阀门卡死无法开启,动力传递单元30的输出扭矩达到预设值时,扭力限制组件40就会动作,使杆件42依箭头52所示方向产生位移,杆件42藉其第二肩部423推动该第二板件43,而第三板件44因为被收容件41的第一肩部414拘束,所以第三板件44是固定不动的,弹性件45将因此被压缩,此外,第一啮齿部422会带动第二啮齿部471依箭头53所示方向旋转,第一拨动件481随着传动杆47转动,当第一拨动件481到达预定位置时,会触及第一感应件483,藉由该第一感应件483发出讯号,使驱动马达20停止运转,动力传递单元30也将停止运作,藉此,可避免造成阀门、风门或电动执行器损坏的可能;当驱动马达20再次做反向运转时,该杆件42的位置会回到图7的正常状态,而弹性件45也随之恢复到正常的未压缩状态。

至于在关闭阀门或其他类似物的情况下,则是如图9的箭头54所示方向旋转,如果阀门因故无法关闭,动力传递单元30的输出扭矩达到预设值时,杆件42会依箭头55所示方向位移,该限位件46就会推动第三板件44依箭头55所示方向位移,因为第二板件43被封板13拘束,不会移动,所以弹性件45呈压缩状态,第一啮齿部422会带动传动杆47依箭头56所示方向旋转,当第二拨动件482触及第二感应件484时,将使驱动马达20停止运转;同样地,当驱动马达20再次做反向运转时,该杆件42及弹性件45就会回复到图7的正常状态。

另外,图11、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该弹性件45由预定数目的碟形弹簧所组成。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