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泵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284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油泵总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油泵总成。



背景技术:

由于市场对轻型卡车的需求较大,特别是低速高负载的车型,此类发动机对机油泵的质量要求很高。鉴于采油机结构设计需要,机油泵安装空间有限,同时机油流量大、转速不高,现在的机油泵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且密封性差、易漏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泵总成,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油泵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且密封性差、易漏油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油泵总成,包括:

泵体,所述泵体中开设有腔体,腔体包括圆柱形转子腔、进油腔和出油腔,泵体上开设有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进油通道与进油腔连通,出油通道与出油腔连通,泵体上开设有转轴安装孔,转轴安装孔与腔体连通,转轴安装孔为二阶阶梯孔,转子腔中安装有外转子,外转子中设置有内转子,内转子套设在转轴的一端上,转轴的另一端穿过转轴孔伸出泵体,转轴上朝远离内转子的方向依次套设有衬套、至少一个油封和轴承,衬套的半径小于油封,油封的半径小于轴承;所述泵体与泵盖结合面上绕腔体开设有环形密封槽,密封槽中设置有O形密封圈;

泵盖,所述泵盖通过沉头螺钉与泵体固定,泵盖密封腔体。

驱动装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内转子转动,内转子与外转子啮合,经带动外转子转动,将机油从进油孔中吸入进油腔中,加压后经出油腔从出油孔排除,该机油泵结构设计巧妙,体积小,便于安装。通过设置环形密封槽、O形密封圈,增强了机油泵的密封性,防止腔体中机油从泵体与泵盖之间泄露。

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与内转子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提高内转子与转轴的稳定性,防止内转子与转轴发生相对转动。

进一步改进,所述油封为两个,两个密封相对设置,油封中设置有油封弹簧,通过设置油封防止机油从转轴安装孔中泄露。

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还套设有卡簧,防止轴承沿轴向窜动。

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转子有十个内齿,内转子有九个外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驱动装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内转子转动,内转子与外转子啮合,经带动外转子转动,将机油从进油孔中吸入进油腔中,加压后经出油腔从出油孔排除,该机油泵结构设计巧妙,体积小,便于安装。通过设置环形密封槽、O形密封圈,增强了机油泵的密封性,防止腔体中机油从泵体与泵盖之间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油泵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机泵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外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内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机油泵总成,包括:

泵体1,所述泵体中开设有腔体,腔体包括圆柱形转子腔、进油腔和出油腔,泵体上开设有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进油通道与进油腔连通,出油通道与出油腔连通,泵体上开设有转轴安装孔,转轴5安装孔与腔体连通,转轴安装孔为二阶阶梯孔,转子腔中安装有外转子3,外转子3中设置有内转子4,内转子4套设在转轴5的一端,转轴5的另一端穿过转轴孔伸出泵体1,转轴5上朝远离内转子的方向依次套设有衬套12、至少一个油封8和轴承10,衬套12的半径小于油封,油封的半径小于轴承;所述泵体与泵盖结合面上绕腔体开设有环形密封槽,密封槽中设置有O形密封圈7;

泵盖2,所述泵盖2通过沉头螺钉13与泵体1固定,泵盖1密封腔体。

驱动装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内转子转动,内转子与外转子啮合,经带动外转子转动,将机油从进油孔中吸入进油腔中,加压后经出油腔从出油孔排除,该机油泵结构设计巧妙,体积小,便于安装。通过设置环形密封槽、O形密封圈,增强了机油泵的密封性,防止腔体中机油从泵体与泵盖之间泄露。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5与内转子4通过定位销6固定连接,提高内转子与转轴的稳定性,防止内转子与转轴发生相对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油封8为两个,两个密封8相对设置,油封中设置有油封弹簧9,通过设置油封防止机油从转轴安装孔中泄露。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还套设有卡簧11,防止轴承沿轴向窜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转子3有十个内齿,内转子4有九个外齿。

本实用新型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可实现,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