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2404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变速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控制装置。这种变速器控制装置传统上具有彼此相对设置的两个相反部件、例如控制箱和设置在两个相反部件之间的平面的传动控制板。该传动控制板具有一方面以平坦密封件的形式密封在两个相反部件或它们的通道部分与孔之间的间隙的任务,和另一方面设置在相对的相反部件中孔与通道之间的贯通开口的任务,其中,在通道中的流体控制变速器的功能。在此密封功能传统上通过冲压的筋条和/或局部涂层来实现。变速器控制板因此具有用于流体的通流开口,流体经由该开口可从变速器控制板的一侧流经到变速器控制板的另一侧。附加的功能元件可存在于这种通流开口中,例如沿一个方向使通流停止的阀元件或沿一个或两个方向限制通流的组合的阀-小孔元件。



背景技术:

例如de202012009539u1由此公开了一种变速器控制板,其中,可动的阀元件设置在变速器控制板的通流开口内。用于这种功能元件的保持件的实施传统上通过附加的措施来实现并且是复杂和昂贵的。



技术实现要素:

从该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目标因此是提出一种变速器控制装置,其中,阀或阀-小孔组合可简单、经济并且可靠地实现。

该目标通过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6所述的变速器控制装置来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装置的有利的、进一步的改进。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装置具有彼此相对设置的两个相反部件。这些部件可例如是控制箱(下箱和上箱)和类似物。在此至少一个相反部件也可以是若干部分的。平面的变速器控制板此外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相反部件之间。变速器控制板具有用于流体的至少一个通流开口,该开口与在相反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对应的流体通道和/或孔连通,具体是与在变速器控制板的两侧上的流体通道连通或具体是与在变速器控制板的两侧上的孔连通或具体是与各在一侧上,即,在变速器控制板的不同侧上的流体通道和孔连通。

在相反部件中的流体通道平行于变速器控制板的平面延伸。孔垂直或至少大致垂直于变速器控制板的平面延伸。

通流开口在此延伸通过在变速器控制板的两个表面之间的变速器控制板的各层和各元件。然而,它不必持续地垂直于变速器控制板延伸,而也可例如在载体层中具有偏移。分叉同样是可能的。

正如常规的变速器控制板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板具有至少一个平面的载体层。除非另外专门说明,该载体层的中心平面用于限定变速器控制板的平面。载体层现在具有在第一侧上、沿着所述至少一个通流开口的周向边缘、从该通流开口缩进的第一台阶状的第一凹槽。该凹槽可设置为连续沿着周向边缘或仅在某些部分中。

弹簧元件安装在该凹槽中。该弹簧元件具有设置在载体层中的通流开口内的弹簧板,其垂直突出到变速器控制板的平面上。该弹簧板经由保持臂径向地向外连接到弹簧元件的保持区域,该弹簧元件则设置在所述凹槽中。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装置使得流体经过至少一个通流开口的通流能够仅沿一个方向实现,例如沿(环形)间隙在弹簧元件中打开所沿的方向,使得流体可流经该间隙或流经在弹簧元件中单独的通流开口并且继续流经贯通开口到变速器控制板的另一侧。该流动方向在下文中称为主流动方向。

特别地由于其固有的刚度,阀或阀-小孔元件的构造因此使得能够可再现地密封和控制流体,即便变速器控制板的与阀或阀-小孔元件接界的区域未周向地定位并且支承在至少一个相反部件上,或在两个通道之间的连接部的情况下未周向地定位并且支承在两个相反部件上。

如果凹槽沿看起来垂直于载体层平面的方向具有至少与弹簧元件的保持区域的厚度相同的厚度,则弹簧元件不增加载体层的厚度。在这方面保持了变速器控制板的总厚度。

弹簧板较佳地经由保持臂以一件式连接到弹簧元件的保持区域。这些可例如从弹簧板螺旋地进行。如果弹簧板现在垂直于载体层平面挠曲,则在螺旋臂之间的开口变宽。如果阀在此打开,则各螺旋臂可打开垂直于载体层平面的用于流体的通路。替代地,在弹簧元件中在弹簧板的外侧设置贯通开口是可行的。弹簧板也可是预张紧的并且在螺旋臂之间的开口也可在阀关闭时打开。因此通过对弹簧元件的保持臂的合适的设计,可辅助弹簧板的阀功能。

此外,变速器控制板有利地具有第一功能元件或第一功能层。该第一功能元件设置在载体层中或上、在具有弹簧元件的侧上。在第一功能层的情况下,其设置在载体层上、在具有弹簧元件的侧上。第一功能元件或第一功能层有利地同样具有通流开口,其内宽度有利地比在载体层中的通流开口的内宽度小,其中,两个通流开口都沿通流方向依次设置。该第一功能元件或第一功能层有利地与弹簧元件的保持区域重叠。

在第一功能元件或层中的通流开口和弹簧板现在可设计为使得,在弹簧板未加载的状态中,弹簧板定位在第一弹簧元件或第一功能层的接界通流开口的周向边缘并且关闭该通流开口的区域上。这实现了弹簧元件沿通流方向、即与主流动方向相反的停止功能。第一功能元件或第一功能层的接界区域在此指功能元件或功能层的直接邻接贯通开口的周向边缘的区域。

在接界通流开口的周向边缘的区域中,可附加地沿着在第一功能元件或第一功能层中的通流开口的周向边缘设置定位和/或密封元件,其沿弹簧板的方向凸出并且弹簧板可定位于其上。通过定义,定位和/或密封元件包括在接界通流开口的周向边缘的区域中。

可通过该定位和/或密封元件来实现弹簧板改进的停止功能。该定位和/或密封元件可以是弹性的密封凸起部或型材、筋条或折叠的凸缘。借助合适的设计,弹簧板已由定位和/或密封元件沿通流方向挠曲并且因此预张紧。

如果筋条用作定位和/或密封元件,筋条的一个或多个凸缘可具有减小的凸缘厚度,具体是相对于在筋条的头部处的厚度减小≥15%、较佳地减小≥22%的凸缘厚度,其中,厚度各自垂直于层的中性纤维确定。筋条的刚度可由此增加或一般专门设定。这同样适用于折叠的凸缘,其中,折叠的区域的厚度较佳地相对于接界的、未折叠区域的厚度减小≥8%。

在与弹簧元件相对的第二侧上,变速器控制板有利地具有第二功能元件或第二功能层。第二功能层或第二功能元件同样具有通流开口,其沿流体的通流方向设置在载体层的通流开口的下游。现在,该第二功能层和/或第二功能元件可以与在前五个段落中所述的那样以与第一功能层或第一功能元件相同的方式设计,具体是具有能由弹簧板关闭的阀开口。为此,弹簧板可沿第二功能层或第二功能元件的方向预张紧。

行进界定元件可有利地设置在第二功能层或第二功能元件的通流开口中作为第二功能层或第二功能元件的一部分。该行进界定元件界定了弹簧板沿载体层的第二侧的方向、即在适用的情况下沿通流方向的最大可能挠曲。该行进界定元件可有利地经由保持臂以一件式连接到第二功能层或第二功能元件包围通流开口的区域。该行进界定元件可有利地设置为与弹簧板同心,使得在最大挠曲的情况下,弹簧板居中定位在行进界定元件上。

行进界定元件可有利地在至少两个连接点处连接到载体层或关联的功能层的通流开口的周向边缘。该连接有利地经由一对或多对相邻的连接点来实现,该一对或多对相邻的连接点同样可以是载体层或功能层的一部分。这些连接点可有利地沿着载体层或功能层的周向边缘设置,使得相邻连接点的连接点中心设置为彼此沿着贯通开口的周向边缘彼此偏移通过至少85°。

对于连接元件,能够使用例如一个或多个腹板,其突出到在变速器控制板的垂直于其平面的扩展范围的突出部中的贯通开口中,并且它们彼此相连,在可适用的情况下在它们的端部处突出到通流开口中。在该结构中,它们可形成跨越通流开口的共同的腹板或它们可形成具有在它们彼此连接的区域中的三个或更多个腹板元件的星形。

也能够设置突出到通流开口中的仅一个或多个臂或腹板作为行进界定元件。为此,如果腹板具有0.1mm至0.9mm的最小宽度和/或以一件式连接到弹簧元件,则是有利的,该弹簧元件在通流开口的周向边缘的圆形周界的至少25°、较佳地至少30°的部段上包围相关的通流开口,腹板由此形成。后者对于不与其它腹板元件协配的单独的腹板是特别有利的。在单独的情况中,在此腹板的附连可在高达圆形周界的180°上延伸。然而,连接通常不比120°、较佳地90°、具体地是60°的部段大。

行进界定元件可有利地弹性地安装并且进而形成用于弹簧板的弹力止挡件。弹簧元件和该弹性安装的行进界定元件的弹簧负荷率可不同地选取。因此能够沿着开口行进路径可变地设计弹簧板的开口性能。例如,该行进界定元件可具有比弹簧元件高的弹簧负荷率,从而,在弹簧板上的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板的打开运动在与弹性安装的行进界定元件接触之后进行得显著更慢或具有更小的挠曲。

弹簧板和行进界定元件均可具有变形,例如冲压部分,其与流体的流动方向(弹簧板的通过方向)相反地从弹簧板或行进界定元件凸出。这可设计为大致凸起的形成或以杯的形式。该凸起或杯状冲压部分用作用于流体流经的流动引导元件,流体在此围绕弹簧板或行进界定元件引导。这减小了这些元件的流阻。

如果第二功能层包含阀开口,则第一功能层可具有行进界定元件。其可如上所述地形成。

这种行进界定元件也可替代地由第二功能元件而不是第二功能层形成。该第二功能元件可与在贯通开口的区域中的第二功能层相同地设计。于是其具有保持区域,该保持区域至少在某些区域中包围通流开口的周向边缘,并且可设置在载体层的另一凹槽中,该另一凹槽设置在载体层的第二侧上。在此也可设计凹槽的深度与第二功能元件的保持区域的厚度相对应。如果它在通流开口的区域中的功能已由第二功能元件承担,则第二功能层不是必需的。因此,变速器控制板可有利地具有更小的厚度。然而,设计凹槽的深度使得它比保持区域的厚度大或小本质上也是可能的。

以相同的方式,第一功能元件可由第一功能层代替,其在它的贯通开口的区域中以与如上所述的第一功能元件相同的方式来设计。则在载体层中用于第一功能元件的挖切部不再是必需的。

第一和/或第二功能层较佳地具有表面积,其外边缘大致与载体层的外边缘的表面积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装置使得流体能仅沿一个方向流经至少一个通流开口,即沿由于流体压力弹簧板抬离它在第一功能层或第一或第二功能元件上的支座所沿的方向。由此在功能层或功能元件中的贯通开口的周向边缘与弹簧板之间打开(环形)间隙,使得流体可流经该间隙并且继续流经载体层中的贯通开口到变速器控制板的另一侧。沿相反的方向,弹簧板由流体的压力压到阀开口上并且由此停止流体通过通流开口。如果这是组合的阀-小孔元件,则在弹簧板关闭时不建立总的停止;相反,与主流动方向相反的受限的流体流动仍是可能的。

有利地,上述行进界定元件可附加地具有流动引导元件。这些元件可例如垂直地或倾斜地从功能区域凸出,从而它们设定流经的流体到转动运动中。

此外有利地能够设置行进界定元件具有附加的通流开口,例如以便于弹簧板从行进界定元件的再释放。弹簧元件的弹簧板也可设有通流开口,其中,该通流开口确保了孔眼效应并且因此确保了与主流动方向相反的减小的流动体积。

行进界定元件自身可弹性地安装,使得它形成弹力的行进界定器。除了该行进界定元件,也能够设置在另一功能层或另一功能元件中的、与该行进界定元件隔开地、特别是由于倾斜部分而隔开的又一刚性的第二行进界定元件,该元件则界定第一弹性行进界定元件的挠曲。借助对弹簧板的保持臂和第一行进界定元件的弹簧负荷率的合适的设计,例如在使用比弹簧板高的第一行进界定元件的弹簧负荷率时,可单独地沿着它的挠曲路径设计弹簧板的打开特征。

在特定的设计中,第一行进界定元件和/或弹簧板可沿第一功能元件或第一功能层的方向,即与流体的通流方向相反地凹入地弯曲,使得行进界定元件和/或弹簧板呈现对于沿通流方向的流体减小的流阻。同样能够沿第二功能元件或第二功能层的方向设置行进界定元件的凹入曲率。

由于通过变速器控制板的通流开口的上述设计,能够在变速器控制板中设置沿一个方向使控制流体的通流停止的阀或沿一个或两个方向限制控制流体的通流的组合的阀-小孔元件,其中,变速器控制板的厚度可保持较小。此外,可经济地实现通流开口的上述设计。

此外能够设计多个如上所述的通流开口。在此,通流开口的设计可以镜像对称的方式实现,从而垂直于变速器控制板的平面获得停止或孔眼效应。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变速器控制板中设计一个或多个通流开口,其中,在各情况下实现结构以停止或减小沿与所期望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流动。此外,这样的实施例也是可能的,其在通过变速器控制板的线路与在变速器控制板的同一表面上的两条通道和孔之间的线路之间交替,所谓的“或回路”。在中间状态时,即在弹簧板不靠抵任何侧时,在简单的截止阀的情况下,减小的流动是可能的,而在或回路中流体可同时遵循两个流动路径。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设计中,凹槽可不在变速器控制板的载体层中,而在相邻的相反部件中。这既可对于邻近载体层的第一侧的相反部件又可附加地或替代地对于邻近载体层的第二侧的相反部件实现。为此,在相关的相反部件中设置对应的凹槽。

在下文中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装置的若干示例。在此在各情况下彼此联合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装置的有利特征的多重性。然而,这些单独的可选的特征不仅可一起而且可单独地或与来自其它示例的其它可选特征组合地使本发明发展。变速器控制装置可包含在它们的贯通开口周围和/或通道周围的区域中具体是在相反部件中,但也例如在最外部的层上的、例如以涂层和/或筋条的形式的密封元件。然而,在此未包括这种密封元件的示意图。

已对于相同或类似的元件使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从而不总是重复对其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

图1至3以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三个不同的变速器控制板的局部视图;

图4至8以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不同的变速器控制装置的局部视图;

图9和10以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不同的变速器控制板的局部视图;

图11和12以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不同的变速器控制装置的局部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板的细节的分解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板的细节;

图15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装置中的弹簧元件的不同实施例;

图16是用于在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装置中使用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功能层或第二功能元件的不同实施例;

图17是用于在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装置中使用的定位和/或密封元件的不同实施例;

图18至26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装置的各情况下的又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变速器控制装置1的变速器控制板4,该变速器控制装置未完全示出。该变速器控制板具有载体层10、第一功能层30和第二功能层31。在功能层30和31的每一侧上设有各自的相反部件(在此未示出),例如控制箱。

变速器控制板4具有通流开口5,其可在变速器控制板4的各单独的层中不同地设计。因此为对应的层提供对应的附图标记,例如,5-10用于通流开口通过变速器控制板的部分,该部分由载体层10的通流开口形成。

因此,通流开口5-10的内宽度在载体层10中是最大的。

载体层10具有指向第一功能层30的第一侧11和指向第二功能层31的第二侧12。在第一侧11上,通流开口5-10由凹槽13包围,弹簧元件20的保持区域22设置在该凹槽中。在此保持区域22可通过熔焊、钎焊、填隙、粘合或其它方式连接到载体层。有利的连接例如这样产生,在保持区域22具有筋条、具体是周向地具有筋条时,使得当筋条被挤压时,保持区域22的外边缘被向外挤压并且被推动抵靠凹槽13的边缘。借助合适的设计,将该保持区域22设置在载体层10与第一功能层30之间也已足够,使得载体层10和第一功能层30保持弹簧元件20。

保持区域22经由保持臂24连接到径向居中地设置在通流开口5-10中的弹簧板21。该弹簧板弹力地/弹性地经由保持臂24安装。如果在弹簧板的两侧之间不存在压差,则弹簧板21定位在筋条35上,该筋条沿弹簧板21的方向隆起,并且沿着第一功能层30的贯通开口5-30的周向边缘形成。一方面,该筋条35形成支座和密封线,并且另一方面,其用于弹簧板的预张紧。

如果流体现在从下方(在附图中)流抵弹簧板,则弹簧板被向上推动。然而,弹簧板21的运动受行进界定元件34的界定,该元件居中地设置在第二功能层31的通流开口5-31中。该行进界定元件34经由保持臂(在该剖视图中不可见)连接到第二功能层31的保持区域39中。借助在弹簧元件21上足够高的压力,该元件现在向上挠曲远至在行进界定元件34上的行进界定器,使得流体可流经第一层30中的通流开口5-30、弹簧元件20的保持臂24之间的通流开口5-20、载体层10中的通流开口5-10和行进界定元件34与第二功能层31的保持区域39之间的通流开口5-31。

然而,流体不能够沿相反方向流动,因为在该情况下弹簧板21借助有利地完全围绕贯通开口5-30延伸的密封元件35以密封的方式锁定并且具有闭合的区域。

在图2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板4的另一设计。该设计基本上与图1中的设计类似。然而,第二功能层31现在由相同设计的第二功能元件33替代,其中,功能元件33的保持区域39设置在载体层10的第二凹槽15中。

在图3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板4的另一实施例。该变速器控制板与图2中的变速器控制板类似地设计。然而,第一功能层30现在也由相同设计的第一功能元件32替代。该第一功能元件32与弹簧元件20具有相同的外周缘。挖切部13现在具有垂直于载体层的平面的一定厚度,其对应于弹簧元件20的保持区域22与第一功能元件32的保持区域39’的厚度之和。第一功能元件32因此齐平地嵌入在载体层10中。该实施例使得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板4的最小结构高度成为可能。

尽管,在图1至3中,各元件(在该情况下是弹簧元件20、第二功能元件33和第一功能元件32)总是示出为插入到凹槽(在该情况下是凹槽13、15)中,使得插入的元件与凹槽13、15的边缘齐平,但这不是强制的。相反地,也可能将插入的元件安装在距离凹槽的边缘一定距离处,特别是用于补偿制造公差。

图4示出变速器控制装置1。该变速器控制装置1具有下箱2和上箱3,通道6和7包括于其中。如图3所示的变速器控制板4设置在下箱2与上箱3之间。在该图中,仅示出围绕贯通开口5的细节。

贯通开口5现在连接通道6和7,其中,通道6和7各自平行于变速器控制板4或包括下箱2和上箱3的变速器控制装置1的层平面延伸。通道6和7被界定在左侧。流体在通道6中自右至左流动,经过通流开口5到通道7中并且继续向右流动。由定位于定位/密封元件35上的弹簧板21防止回流。

图5示出沿线a-a剖过图4的变速器控制装置1的剖面。在该视图中,下箱2中的通道6的宽度示出为小于上箱3中的通道7的宽度,其中,在各情况下平行于变速器控制板4的层平面地确定宽度。

一起观察图4和5,清楚的是,在某些部分中,即在图4中示出为在右侧上并且用作两个通道6和7的延续的区域中,第一功能元件32和第二功能元件33均未定位于控制箱2和3上。这意味着根据本发明的阀构造自身具有足够的固有刚度以用耐用和可再现的方式确保阀的开启、即弹簧板21的提升和阀的关闭以及密封。

图6示出另一变速器控制装置1,其以与图4和5的变速器控制装置类似的方式设计。具体地,变速器控制板4以相同的方式设计。然而,在变速器控制装置1中,通道7延伸超过通流开口5。从通流开口5开始,通道因此沿相反的两个方向延伸。

在图7中示出另一变速器控制装置1,其以图6的变速器控制装置的方式设计。具体地,相同地设计变速器控制板4。然而,与图6相反,在上箱中的通道7现在仅沿一个方向平行于变速器控制板4的层平面地延伸,而供应流体的流体通道6在通流开口5的两侧上延伸。

图8示出如图6和7中示出的另一变速器控制装置。具体地,相同地设计变速器控制板4。然而,通道6和7现在各自在通流开口5的两侧上延伸。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板4的另一实施例。在该变速器控制板4中,在载体层10中的挖切部13不如弹簧元件20的保持区域22的厚度深。保持区域22因此在载体层的第一侧11上凸出超过载体层。在从载体层10开始沿弹簧元件20的方向产生偏移的区域中,第一功能层30具有倾斜部分130,其克服超过载体层10的边缘区域22的突出。

在图10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板4的另一实施例。其大致与图3中示出的变速器控制板4对应。在载体层10的第二侧12上设置第二功能层31。其具有行进界定元件34和保持区域39,其中,保持区域39则具有倾斜部分37,其将行进界定元件34与载体层10沿相对于载体层的平面的垂直方向隔开。在图3中的第二功能元件现设计为第二弹簧元件40。该第二弹簧元件40具有弹簧板41、保持臂44和保持区域42,其中,保持臂44相对于第一弹簧元件20的保持臂24设计,使得弹簧元件40的弹簧负荷率比弹簧元件20的弹簧负荷率高。

如果(如从附图所见)流体现在从下方(即从第一侧11)流动抵靠弹簧板21,则弹簧板21沿弹簧板41的方向挠曲。借助在弹簧板21上足够的压力,其将抵靠弹簧板41并且接着进一步使弹簧板41挠曲,直至弹簧板41邻抵行进界定器34。由于该对于弹簧板21的阶梯式行进界定,可单独地设定弹簧元件20的有效的开启特征。

图11示出另一变速器控制装置1,其以与图5中的变速器控制装置类似的方式设计。图11与图5中的变速器控制装置1之间的差异在于,未在载体层10中设置用于第二功能元件33的第二凹槽。相反,凹槽50位于上箱3中,第二功能元件33的保持区域嵌入在该凹槽中。此外,弹簧元件20具有沿第一功能元件32的方向突出的凹入曲率。其凸出相对侧减小在弹簧板21面向通道6的表面上的流阻。

图12示出另一变速器控制装置1,其与图2的变速器控制装置1类似地设计。

与权利要求26对应,变速器控制板4现在具有仅一个载体层4和一个弹簧元件20。在该实施例中未设置第一功能层或第二功能层或第一功能元件或第二功能元件。与先前的实施例相反,该变速器控制板4的载体层10现在不具有凹槽。在第一相反部件、下箱2中替代地设有凹槽51,其接纳弹簧元件20。同时,下箱2也形成用于弹簧板21的支座。载体层10和弹簧元件20借助材料配合、即焊接地彼此连接,尽管它们也可在替代的实施例中各自单独地设置。同时图12示出在弹簧元件20与凹槽51之间的齐平终止,各部件也可彼此稍微间隔开安装,这就制造误差而言是有利的。

上箱3则构造为使得行进界定元件52在现在由子通道7a与7b形成的通道7中的贯通开口5之上居中地形成,该行进界定元件界定在施加来自通道6的压力的情况下弹簧板21的行进。

图13示出变速器控制板4的细节作为分解视图。载体层10具有螺纹孔8、流体贯通开口100和在此在该细节中示出的、用于形成阀的流体贯通开口5-10。总体而言,能够将凹槽15视作如以对应的方式例如在图2中示出的那样。第二功能元件33设置在该凹槽15中,其中第二功能元件33的保持区域39将搁置在凹槽中。第二功能元件33具有从保持区域39开始的四个保持臂38,它们以相同的间隔围绕第二功能元件33的周缘设置,并且以一件式径向向内会合到行进界定元件34中。

弹簧元件20及其保持区域22、螺旋布置的保持臂24和弹簧板21位于载体层10的邻近侧11的下侧上。第一功能元件32设置在弹簧元件20之下,该第一功能元件的通流开口5-32具有比通流开口5-10的内宽度小得多的内宽度。通流开口5-32的内边缘具有比弹簧板21的外直径小的直径。弹簧板21由此在闭合状态中定位于第一功能元件32的通流开口5-32的周向边缘上。此外,在图13中,型材35示出为沿着围绕第一功能元件32中的通流开口5-32的周向边缘。该型材沿弹簧元件20的方向升出第一功能元件32。其可例如设计为筋条,其中,根据本发明筋条的凸缘是渐缩的。该筋条用于相对于弹簧板21的有效密封和预张紧。

图14现在以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板4的概况图。在载体层10和第二功能元件33的概况图中,后者具有经由保持臂38a至38d固定到第二功能元件33的包围区域39的行进界定元件34。此外,在各保持臂38之间保持打开的通流空间中,功能元件33具有流动引导元件136,其设定流体流经到顺时针转动中。通过由流动引导元件136保持打开的区域可以看见弹簧元件20的保持臂24。从图14清楚的是,与图13中不同,第二功能元件33可具有不同心地延伸突出到载体层10中的通流开口的外边缘。相反,功能元件33在此具有促进耐用的固定的臂。类似的外轮廓同样对第一功能元件32和弹簧元件20是可能的。

图15a至15f示出第一弹簧元件20的不同实施例。它们可类似地应用于第二弹簧元件40,其在可适用的情况下出现。在图15a至15f中各单独的实施例在保持臂24的设计方面显著不同。它们在图15a中同心地、螺旋地设置。在图15b中,保持臂24同样同心地、螺旋地设置,尽管它们比在图15a中的保持臂24宽并且此外具有扭结或预变形23a、23b、23c、23a’、23b’、23c’,它们影响弹簧性能并且因此影响开启性能。在图15c中示出同心的保持臂24,其中,相继的保持臂24在各个情况下在相对的两点处彼此连接。对于沿径向方向相继的连接点,连接点各自彼此偏离经过90°。

同样在图15d中示出了同心周向保持臂24,其具有特定的形式,使得保留在各保持臂24之间的、用于流体的打开区域足够大。

在图15e中示出与图15d中的那些保持臂类似的保持臂24,尽管它们在数量方面更大并且此外保持臂24是分叉的。

在图15f中也示出了同心的、分叉的保持臂24,它们一起在各个情况下形成用于流体的镰刀状通流区域。

在图16中示出具有行进界定元件34的第二功能层31或第二功能元件33的不同实施例。视图涉及第二功能层31,但可直接应用于第二功能元件33,即将会应用通流开口5-33而不是通流开口5-31。

在图16a中,行进界定元件由弯曲的两个行进界定元件34a和34b以跨越通流开口5-31的腹板的形式实现。各腹板的两个连接点的中心各自彼此偏离经过约120°。

在图16b中,行进界定元件34经由保持臂38a至38d连接到第二功能层31或第二功能元件33的保持区域39。保持臂各彼此偏离经过90°。它们在它们之间形成总共四个通流区域53a至53d。

图16b的结构的改型在图16c中示出。行进界定元件34在中心中具有附加的通流开口53e,该开口可由抵靠它的弹簧板关闭。

图16d示出另一行进界定元件,其具有包括子臂38b和38d和38a和38c的彼此重叠的两个腹板。这些腹板在中心会合并且形成行进界定元件34。

图16d的设计的改型在图16e中示出。现在的情况是,仅使用了在通流开口中居中会合并且由此形成星形的行进界定元件34的三个臂38a至38c,而不是一起形成跨越通流开口的两个腹板的四个臂。

图16f示出第二功能层31的另一实施例。其具有突出到通流开口5中、作为行进界定元件34’的单独的臂38。该臂具有给予它作为行进界定元件的必需的稳定性的宽度和厚度,并且该臂为此较佳地在载体层10中形成。具体地,它经由沿着贯通开口5的周向边缘约30°的部段连接到在第二功能层31中的该贯通开口的周向边缘。

图17在各情况下以剖过对应的周向定位和/或密封元件35的剖面的剖视图示出作为支座、密封元件并且用于产生用于弹簧板21的预张紧的定位和/或密封元件35a至35f的六个示例性实施例17a至17f,其中,通流开口5在各个情况下向右接界示出的部分。如在以下附图中进一步示出的,在弹簧元件20自身中或在其上也可形成相似的元件。它们在那里用26表示。

图17a示出如已在变速器控制系统1的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在第一功能层30或第一功能元件32中形成的筋条35。在两个筋条支脚301之间,筋条具有倾斜的两个凸缘区域303和筋条头部302。垂直于板的中性纤维的材料厚度在此在筋条凸缘的区域中相对于在筋条头部的区域中的材料厚度减小超过25%,这与在筋条支脚的区域中的材料厚度基本上对应:df<0.75dmax。凸缘的该渐缩导致了筋条刚度的增加,这具体导致了精确地在通道之上和/或之下的区域中的弹簧板的良好的密封和可靠的定位。

图17b示出作为定位和/或密封元件35的半筋条35b。该半筋条具有在两个扭结点311、313之间的倾斜区域312。

图17c示出凸缘定位和/或密封元件35c。为此,边缘区域322即层30的自由端折叠回到区域321之上。这形成新的、弯曲的边缘323。取决于折叠的程度,在凸缘区域322与相邻区域321之间可保持间隙324。由此,凸缘定位和/或密封元件35c已具有足够的刚度以桥接各通道。为了进一步增加该刚度,凸缘区域322可渐缩,使得db<dl。

而图17a至17c的各实施例由层30的材料自身形成定位和/或密封元件35,图17d至17f示出其中附加的元件形成定位和/或密封元件35的实施例。这是围绕贯通开口(图17d和17e)环形延伸的弹性元件或环形延伸的金属元件(图17f)。

在图17d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弹性元件334在面向贯通开口的边缘333处应用为定位和/或密封元件35d,该弹性元件从层30的上侧331在侧边缘333之上延伸到下侧332并且导致两个表面331和332的垂直夸大。相反,在图17e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弹性元件344仅在层30的在安装情况下面向弹簧元件20的表面341上延伸;侧边缘343和下侧342保持未覆盖。

最终,在图17f中,金属环352应用到层30的表面351,其边缘354终止与边缘353齐平。环352和层30的厚度基本上在此相同,尽管它可被不同地选取。同样可使用相同的金属板或由不同金属制成的板。环352较佳地紧固到层30,具体是借助材料配合紧固,并且较佳地焊接到层30。

图1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其在变速器控制板4的构造方面大致与图1的变速器控制板对应。关于相对于各通道的安装情形或位置,该实施例大致对应于图4和5的实施例。然而,与图4和5相反,下箱3在阀的区域中不具有平行于变速器控制板的平面延伸的通道,而是垂直于变速器控制板4的平面的孔6’。在所示区域中,变速器控制板因此周向围绕在下箱3上的贯通开口5定位,但未由上箱2在通道7的区域中支承,从而由在阀的区域中的变速器控制板的构造相关的固有稳定性简单地确保可再现的阀功能。

此外,图18的实施例与图1不同在于行进界定元件34具有减小流阻的捏手状冲压部分134。此外,它们增大行进界定元件34的表面并且减小弹簧元件20与行进界定元件34的接触区域。

图19再次示出与图1类似的集成在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装置1中的变速器控制板4的实施例,其与图4和5中的变速器控制板类似地构造,但是其中,垂直于变速器控制板4的平面延伸的孔7’现在设置在上箱2中而不是通道7中。在下箱3中的通道6向右打开。在阀周围的区域中,仍保留周向区域,其未由两个控制箱2、3支承并且简单地由于变速器控制板4的固有稳定性而获得其泄漏密封性和耐用的可再现的阀和小孔功能。该实施例在弹簧板21中具有小孔开口25而不是闭合的弹簧板21,其使得受限的流体能够与阀的主流动方向相反地流经贯通开口5。

此外,图19与先前的实施例不同在于用于弹簧板21的支座26现在在弹簧板21中、即在弹簧元件20中而不是在第一功能层30中形成。这可由于制造原因或由于在某些应用场合中的空间限制而相对在第一功能层30中的支座35是较佳的。支承件26则用于密封和预张紧弹簧板21。

图20示出用于在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装置1中使用的变速器控制板4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其中,示出的部分具有两个贯通开口5a和5b。与图3的示例性实施例对应的阀装置在两个贯通开口中形成,其中,在图5b的区域中的结构是图3中的结构的镜面反向。

图21示出用于在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装置1中使用的变速器控制板4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在图21中示出的剖过变速器控制板4的剖面细节则示出载体层10。该载体层10具有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其中,第一侧11中的第一凹槽13和第二侧中的第二凹槽15围绕贯通开口5周向设置。弹簧元件20和第一功能元件32设置在第一凹槽13中。筛层60和第二功能元件33设置在第二凹槽15中。

弹簧元件20如在先前的示例中那样设计。然而,连接元件24设计为具有相对于包围它的弹簧元件20的保持区域22更小的厚度。通过改变连接元件24的强度或厚度能够影响弹簧板21的弹性性能。更薄的连接元件24能更容易地变形,而更厚的连接元件24对于弹簧板21的从它工作位置的挠曲提供了更大的抵抗力。

弹簧板21则在中心区域210中变薄。这减小了弹簧板21的惯性质量并且由此影响它的挠曲性能。

筛元件60位于在第二功能元件33中的止挡件34与弹簧板21之间。如果液压油例如流经贯通开口5,则该液压油也流经筛层60并且从而没有粗粒。

图22示出变速器控制板10,其与图1中的变速器控制板类似地设计。与图1相反,第二功能层31现具有通路开口5-31而不是止挡件或行程界定元件。在其贯通开口5-31处,沿着它的周向边缘,第二功能层31设有作为用于弹簧板41的定位凸起部的周向密封筋条35。以上述方式,弹簧元件20具有经由连接元件24连接到保持区域22的弹簧板21。该弹簧板21被预张紧,使得它在不工作位置中定位在第二功能层31的周向密封筋条35上。

如果流体现在从第二侧12流经贯通开口5到第一侧11,则弹簧板20抬离密封筋条35并且使得流体能够流经贯通开口5。籍此,在保持臂24之间的开口关闭,使得流体主要流经与保持区域22相邻的径向更外部的开口5-20。

弹簧板20的行进由作为第一功能层30的一部分的行进界定元件34界定。该行进界定元件34可以与在先前的实施例中的在第二功能层或第二功能元件中的行进界定元件相同的方式来设计。

在第二功能层31上的弹簧板20的承载使得根据本发明的阀的通流方向能被逆转。

在图23中示出变速器控制板10,其与图22中的变速器控制板类似设计。然而,第一功能层30中的通流开口5-30设置为从第二功能层31中的通流开口5-31横向偏离,使得通过贯通开口5的流动路径经由密封筋条35与弹簧板21之间的贯通开口5-31并且接着进一步横向到贯通开口5-30来实现。弹簧元件20由此控制流体从贯通开口5-31到贯通开口5-30的通路;然而,流体不流经在连接元件24之间的间隙。第一功能层在此非正式地形成用于弹簧板21的行进界定元件34。

图24示出变速器控制板10,其与图1中的变速器控制板大致对应。周向筋条27现在被冲压到连接元件24中,在保持区域22与弹簧板21之间的区域中。该筋条导致弹簧板21沿密封筋条35的方向预张紧,其围绕第一功能层30中的开口5-30延伸。阀的弹簧特征可借助在保持区域/元件22与弹簧板21之间的该中间区域中的这种冲压结构来单独地设定或调节。

图2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控制板的另一实施例。这与图23中的变速器控制板类似。与图23中的实施例相反,第一功能层30现在还具有另一开口5-30a,其在变速器控制板到其(一个或多个)层平面上的突出部中设置在弹簧板21内。其由此位于与贯通开口5-31相对并且可同样由弹簧板21关闭。围绕开口5-30a延伸、用于弹簧板21的筋条形支座35’也以与在层31中相同的方式设置在层30中。该支座35’也既用于借助弹簧板21对开口5-30a可靠的关闭又用于处于定位了的状态中的弹簧板的预张紧。开口由此打开用于来自开口5-31到开口5-30的流动,只要来自下(在附图中)表面的流体不在开口5-30a处在弹簧板21上施加压力。

介质能够通过在保持臂24之间的开口5-20在开口5-30a和通道8之间穿过。根据弹簧板21的位置,可能的是通过开口5-31、通道8和开口5-30的流体流动或通过开口5-30a、通道8和开口5-30的流体流动。如果弹簧板21既不定位在层30上也不定位在层31上,则沿着上述两条流动路径的同时流动也是可能的。

图25的结构形成“或”阀,其中,从用作入口的开口5-30a和5-31中的一个或两个开始,通过通道的流动根据在载体层10的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上的压力比来实现。

图26示出变速器控制板,其与图24的变速器控制板类似地构造。此外,在载体层10的第二侧12上在载体层10中的挖切部14中,另一弹簧元件40设置在载体层10与第二功能层31之间。其以相对于第一弹簧元件20对称(相对于载体层10的中心平面镜像的)方式具有弹簧板41。弹簧板21和41各自具有(沿着弹簧板21和41的外边缘的)周向定位元件26和46,其沿向外的方向朝向相邻的功能层30和31形成为筋条状的垂直夸大部。这些定位元件26和46用于在开口5-30a和5-31的周向边缘上的弹簧板21和41的可靠的并且泄漏密封的定位。通过对由定位元件26和46封围的区域合适的选取,能够借助相同但延时的在贯通开口5-30a和5-31处的压力来确定用于初始信号(压力)的切换位置,因为当弹簧板21和41中的一个借助在弹簧板的两侧上相同的压力来定位时,由于弹簧板21和41的面积比(定位侧具有更小的横截面,压力作用在该横截面上),初始位置被维持。

在图25中的功能同样在此同时地实现,即,压力切换“或”阀。该实施例的具体特征展现为,所示的结构相对于载体层的中心平面对称,并且因此对于来自开口5-31的压力呈现与来自开口5-30a的压力相同的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