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159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机械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套。



背景技术:

在运动部件中,因为长期的磨损而造成零件的磨损,当轴和孔的间隙磨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必须更换零件,因此使用轴套就可以减少轴和轴承的磨损。轴套还起着固定轴的中心定位和轴承,不让其因为运转时震动而发生移位。现有的轴套耐磨性差,润滑油添加不便,不能够有效地释放转轴和轴套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一步加剧了轴套和转轴的磨损,影响转轴和轴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套,更便于润滑油的添加,能够有效释放转轴和轴套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增加了轴套的耐磨性,减免轴套、转轴和轴承等部件的损害,延长了轴套、转轴和轴承等部件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轴套,包括轴套本体,所述轴套本体内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套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锥面上设置有注油凹槽,所述注油凹槽与所述轴孔的轴线相倾斜,所述锥形部的端面设置有第一环形油槽,所述第一环形油槽与所述注油凹槽相连通,所述轴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条状油槽,所述条状油槽从轴套本体一端锥形部的端面处延伸至轴套本体另一端锥形部的端面处,所述条状油槽与所述第一环形油槽相连通。

所述轴孔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环形油槽,第二环形油槽与条状油槽相连通。

所述第二环形油槽的槽深小于所述条状油槽的槽深。

多个所述第二环形油槽沿轴孔的长度方向呈等间距布置。

所述注油凹槽与所述轴孔的轴线的倾斜角度为所述锥形部的圆锥角的二分之一。

所述条状油槽沿所述轴孔的周向呈均匀布置。

所述注油凹槽的槽宽向着所述锥形部的端面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条状油槽为矩形槽。

所述轴孔的内壁上设置有耐磨涂层。

所述耐磨涂层为陶瓷层。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轴套,通过锥形部、注油凹槽以及锥形部端面油槽的设计,更便于润滑油的添加,能够有效释放转轴和轴套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增加了轴套的耐磨性,减免轴套、转轴和轴承等部件的损害,延长了轴套、转轴和轴承等部件的使用寿命;整体结构简单,重量轻,抗疲劳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剖切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套本体,2、锥形部,21、注油凹槽,22、第一环形油槽,3、轴孔,4、条状油槽,5、第二环形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轴套,包括轴套本体1,轴套本体1内设置有轴孔3,轴孔3用于穿设转轴,轴套本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锥形部2,锥形部2的锥面上设置有注油凹槽21,注油凹槽21与轴孔3的轴线相倾斜,锥形部2的端面设置有第一环形油槽22,第一环形油槽22与注油凹槽21相连通,轴孔3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条状油槽4,如图4所示,条状油槽4从轴套本体一端锥形部2的端面处延伸至轴套本体另一端锥形部2的端面处,条状油槽4与第一环形油槽22相连通。

本发明结构中,注油凹槽21位于锥形部2的锥面上,且注油凹槽21与轴孔3的轴线相倾斜,能够使得润滑油沿倾斜的注油凹槽流动,流动更加顺畅,注油效果好。通过在锥形部2的端面设置多种油槽,能够更加方便的添加润滑油,使润滑油经锥形部2的端面进入轴孔3,更加方便、快捷,润滑效果好。

如图3和图4所示,轴孔3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环形油槽5,第二环形油槽5与条状油槽4相连通,以增加润滑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环形油槽5的槽深小于条状油槽4的槽深。

进一步地,多个第二环形油槽5沿轴孔3的长度方向呈等间距布置,更便于润滑油均匀分散至转轴表面各处,增强润滑效果。

进一步地,注油凹槽21与轴孔3的轴线的倾斜角度为锥形部2的圆锥角的二分之一,以更便于润滑油的流动。

进一步地,条状油槽4沿轴孔3的周向呈均匀布置,更便于润滑油均匀分散至转轴表面各处,增强润滑效果。

进一步地,注油凹槽21槽宽向着所述锥形部2的端面方向逐渐减小,注油时从注油凹槽21的槽宽较大处注入润滑油,使润滑油从注油凹槽21的槽宽较大处向着槽宽较小处流动,润滑油流动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条状油槽4为矩形槽。

进一步地,轴孔3的内壁上设置有耐磨涂层,以增加轴套的耐磨性。

进一步地,耐磨涂层为陶瓷层。

使用时,向倾斜的注油凹槽21中注入润滑油,润滑油沿注油凹槽21流动至第一环形油槽22,再经过与第一环形油槽22相连通的多个条状油槽4分散进入轴孔内,在轴孔内部,条状油槽4内的润滑油还进入第二环形油槽5内,从而充分发挥润滑油的润滑效果,使得转轴和轴套之间得到充分润滑。

本发明的轴套,通过锥形部、注油凹槽以及锥形部端面各油槽的设计,更便于润滑油的添加,使润滑油经锥形部的端面进入轴孔,更加方便、快捷,润滑效果好,能够有效释放转轴和轴套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增加了轴套的耐磨性,减免轴套、转轴和轴承等部件的损害,延长了轴套、转轴和轴承等部件的使用寿命;整体结构简单,重量轻,抗疲劳强度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套,包括轴套本体,轴套本体内设置有轴孔,轴套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锥形部,锥形部的锥面上设置有注油凹槽,注油凹槽与轴孔的轴线相倾斜,锥形部的端面设置有第一环形油槽,第一环形油槽与注油凹槽相连通,轴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条状油槽,条状油槽从轴套本体一端锥形部的端面处延伸至轴套本体另一端锥形部的端面处,条状油槽与第一环形油槽相连通。本发明的轴套,通过锥形部、注油凹槽以及锥形部端面油槽的设计,更便于润滑油的添加,能够有效释放转轴和轴套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增加了轴套的耐磨性,减免轴套、转轴和轴承等部件的损害,延长了轴套、转轴和轴承等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良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16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