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51794发布日期:2018-06-08 21:58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铰链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折叠椅、钓鱼椅等装置折叠处的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一些折叠类家具、装置等领域,折叠处的铰链结构形式多样,有些铰链结构具有自定位功能,即保持在折叠的某一状态,有些铰链结构则不具有定位功能,通过其他辅助类结构实现定位。其中有一类铰链结构,可单向实现折叠,反向则具有定位支撑功能。以钓鱼椅为例,椅背和椅面既要实现正向折叠(椅背的正面和椅面的上面接触),又要实现反向折叠(椅背的背面和椅面的反面折叠),而椅背在由反面折叠状态正向旋转时,铰链不具有定位功能,但在中间任一状态想反向旋转时,则需要有定位功能,以将椅背保持在任一状态,直至正向旋转至正面折叠时,锁定状态被解除,反向旋转至反面折叠状态后,铰链的状态进行再次切换。

上述结构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铰链的定位状态变化的行程过长,调节椅背角度一次不调节到位的话,要经历一次正向折叠和反向折叠后才能再次实现角度调节,便捷性较差,使用者的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铰链结构的技术缺陷,以提供一种结构改进型的铰链结构,其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铰链结构,至少包括相互铰接的铰接片一和铰接片二,所述铰接片一的一端为连接部一,所述铰接片二的一端为连接部二,所述铰接片一上设有一个异型孔,所述异型孔内安装有一个挡块和一个弹性片,所述异型孔内具有用于容纳挡块一端的位置一和用于容纳挡块另一端的位置二和位置三,所述位置二与位置三之间具有一个凸起;所述异型孔还具有弹性片安装位置,所述弹性片的一端安装于弹性片安装位置,另一端抵靠于挡块的表面;所述铰接片二上设有一个环绕铰接中心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大直径弧形面包括棘齿段和光滑段,所述棘齿段远离光滑段的一端设有一个换位凸起,所述棘齿段和光滑段连接处设有一个换位弹性结构;所述挡块处于位置一和位置二之间时,挡块与棘齿段处于啮合状态;所述挡块处于位置一和位置三之间时,挡块与棘齿段处于脱离状态。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换位弹性结构为扭簧。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铰接片二上设有扭簧安装柱和固定插孔,所述扭簧套设于与安装柱上,扭簧的一端插入固定插孔内,扭簧的另一端延伸至弧形槽的区域内。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包括两个所述铰接片二和一个铰接片一,所述铰接片一位于两个铰接片二之间的间隙内。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两个所述铰接片二远离铰接片一的一侧设有保护盖。

本发明的铰链结构,其中铰接片二上弧形槽具有棘齿段和光滑段,并于棘齿段和光滑段连接处设有一个换位弹性结构,挡块与棘齿段的啮合状态在该换位弹簧结构处即可实现切换,在挡块的状态切换后,铰接片一既可以相对铰接片二继续旋转,直至旋转至折叠状态,也可以反向旋转使挡块与棘齿段啮合,调节二者之间的使用角度,极大地缩短了挡块状态切换的行程,铰接片一和铰接片二在挡块位置切换后的选择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铰链结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铰链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铰链结构中铰接片一与挡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铰链结构中铰接片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铰链结构中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铰链结构中弹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铰链结构中铰接片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图9为本实施例铰链结构在极限位置一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挡块位于位置一和位置二之间;

图10、图11为本实施例铰链结构在极限位置一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挡块位于位置一和位置三之间;

图12、图13为本实施例铰链结构在极限位置二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挡块位于位置一和位置二之间;

图14、图15为本实施例铰链结构在换位弹性结构处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挡块位于位置一和位置三之间;

图16、图17为本实施例铰链结构在极限位置二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挡块位于位置一和位置二之间;

图18、图19为本实施例铰链结构在挡块与棘齿段啮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挡块位于位置一和位置二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铰链结构,包括两个铰接片二20和一个铰接片一10,其中铰接片一10位于两个铰接片二20之间的间隙内。铰接片一10与铰接片二20通过铰接轴40旋转活动连接。在两个所述铰接片二20远离铰接片一10的一侧设有保护盖30。其中铰接片一10的一端为连接部一11,铰接片二20的一端为连接部二21。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铰接片一10上设有一个异型孔12,该异型孔12内安装有一个挡块50和一个弹性片60。其中异型孔12内具有用于容纳挡块50一端的位置一13和用于容纳挡块另一端的位置二14和位置三15,其中位置二14与位置三15之间具有一个凸起,挡块可以在位置一与位置二的区间和位置一与位置三的区间内转换。

上述异型孔12还具有弹性片安装位置17,如图6所示,弹性片60的一端为弧形部62,安装于弹性片安装位17,另一端为抵靠端61,抵靠于图5所示的挡块表面。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铰接片二20上设有一个环绕铰接中心的弧形槽25,该弧形槽25的大直径弧形面包括棘齿段26和光滑段28,上述棘齿段26远离光滑段28的一端设有一个换位凸起27,该换位凸起用于将挡块的位置由位置一与位置二的区间切换至位置一与位置三的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棘齿段26和光滑段28连接处设有一个换位弹性结构24,该换位弹性结构24具有悬臂端,可以为弹簧片,优选为扭簧。本实施例中采用扭簧的形式,在铰接片二20上设有扭簧安装柱40和固定插孔22,所述扭簧套设于与安装柱上,扭簧的一端插入固定插孔内,扭簧的另一端延伸至弧形槽的区域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挡块处于位置一和位置二之间时,挡块与棘齿段处于啮合状态;所述挡块处于位置一和位置三之间时,挡块与棘齿段处于脱离状态。

下面结合图8-图19,说明本实施例铰链结构的工作原理:

如图18、19所示,此时挡块位于位置一和位置二之间,与棘齿段处于啮合状态,铰接片一相对于铰接片二只能单向旋转,即挡块只能向换位凸起的方向移动,而不能向光滑段移动。此时,铰接片一与铰接片二可以在挡块啮合位置与换位凸起之间单向调整角度。

随着挡块向换位凸起的方向移动,当移动至图8、图9的位置时,挡块与换位凸起接触。继续旋转铰接片一,则在换位凸起的作用下,挡块由位置一与位置二的区间切换为位置一与位置三的区间,此时的状态如图10、图11所示。此时挡块与棘齿段不会啮合,可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向光滑段移动。当移动至图14、图15的状态时,挡块与换位弹性结构接触,在换位弹性结构的作用力下,挡块由位置一与位置三的区间切换为位置一与位置二的区间,即图16、17所示的状态。此时,挡块既可以向换位凸起的方向移动,与棘齿段实现啮合;也可以向光滑段的方向移动,实现折叠,折叠状态如图12、13所示。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