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5251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装置领域,涉及一种机械零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轴套。



背景技术:

轴套是组成滑动轴承的一部分,其为套设在转轴上的筒状机械零件,通常来说,轴套与轴承座采用过盈配合,轴套与轴采用间隙配合。滑动轴承与一般轴承的区别在于,滑动轴承内没有滚珠等滚动体,其通常采用注入润滑油油使轴与轴套之间产生油封,从而减少轴与轴套之间的磨损,进而延长转轴和轴套的使用寿命。因此,轴套的内壁面上油槽的布置和润滑油的注入结构等在轴套的润滑、承载能力和使用、维护等方面就显得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可以有效减小摩擦、避免发热、减小机械磨损的轴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轴套,包括呈两端开口的筒状的轴套主体;所述轴套主体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油槽;所述若干个油槽呈等间距螺旋状且相互平行不相交;所述轴套主体的前端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注油孔;所述注油孔呈环形排列在轴套主体的侧壁上;所述注油孔的数量与油槽的数量相等,且一个注油孔穿透轴套主体的侧壁与一个油槽相连通;所述油槽的螺旋方向与配装的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每个注油孔上设有配对的油孔盖;所述轴套主体的尾端内壁上开设有一个环形排屑槽;所述每个油槽的尾端均与排屑槽相连通;所述排屑槽的深度为轴套主体侧壁厚度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油槽有3个,相应的注油孔也有3个。

优选的,所述轴套主体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注油槽,所述注油孔等间距设置在注油槽内。

优选的,所述注油槽的深度为轴套主体侧壁厚度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油槽的截面为半圆形,其深度为轴套主体侧壁厚度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油孔盖包括螺钉和垫片;所述螺钉安装在注油孔上时,其两端端部均不超出轴套主体的内壁和外壁。

优选的,所述垫片呈扁平的环状,为橡胶材质制成,安装时贴合在注油槽的底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轴套在转轴高速转动的情况下,轴套内壁上螺旋状油槽内的润滑油起到很好的自润滑降温作用,且所述油槽的螺旋方向与配装的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同,油槽和排屑槽的设置方便盛放因转轴旋转运动而逐渐向轴套尾端方向移动的润滑油和灰尘,便于转轴上灰尘排到排屑槽中,确保轴套内的清洁,有效减小摩擦、避免发热、减小机械磨损;油孔盖的设计有效减少了灰尘落入轴套内,且多根平行排列设置的油槽,确保了润滑效果,不会因为其中一根油槽堵塞导致整个轴套损坏,明显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3是附图2中A-A向截面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油孔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套,如附图1-4所示,包括呈两端开口的筒状的轴套主体1;所述轴套主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油槽2;所述若干个油槽2呈等间距螺旋状且相互平行不相交;所述轴套主体1的前端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注油孔3;本实施例中,所述油槽2有3个,相应的注油孔3也有3个;所述注油孔3呈环形排列在轴套主体1的侧壁上;所述注油孔3的数量与油槽2的数量相等,且一个注油孔3穿透轴套主体1的侧壁与一个油槽2相连通;所述油槽2的螺旋方向与配装的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每个注油孔3上设有配对的油孔盖4;所述轴套主体1的尾端内壁上开设有一个环形排屑槽5;所述每个油槽2的尾端均与排屑槽5相连通;所述排屑槽5的深度为轴套主体1侧壁厚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轴套主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注油槽6,所述注油孔3等间距设置在注油槽6内;因此三条螺旋状的油槽2也均匀分布在轴套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注油槽6的深度为轴套主体1侧壁厚度的一半;所述油槽2的截面为半圆形,其深度为为轴套主体1侧壁厚度的三分之一。这样的设计,不影响轴套的强度,当轴套内的转轴高速转动时,油槽2内的润滑油能起到很好的自润滑作用,半圆形截面的油槽灰尘不易堆积阻力小,转轴温度也会降低。

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油孔盖4包括螺钉41和垫片42;所述螺钉41安装在注油孔3上时,其两端端部均不超出轴套主体1的内壁和外壁;所述垫片42呈扁平的环状,为橡胶材质制成,安装时贴合在注油槽6的底部。有效减少了灰尘落入轴套内,确保轴套内的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耐磨损轴套在转轴高速转动的情况下,轴套内壁上螺旋状油槽内的润滑油起到很好的自润滑降温作用,且所述油槽的螺旋方向与配装的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同,油槽和排屑槽的设置方便盛放因转轴旋转运动而逐渐向轴套尾端方向移动的润滑油和灰尘,便于转轴上灰尘排到排屑槽中,确保轴套内的清洁,有效减小摩擦、避免发热、减小机械磨损;油孔盖的设计有效减少了灰尘落入轴套内,且多根平行排列设置的油槽,确保了润滑效果,不会因为其中一根油槽堵塞导致整个轴套损坏,明显延长了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