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锁扣的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2067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锁扣的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接头,尤其是一种带锁扣的管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管接头多为卡接式的管接头。利用带内齿的卡圈和密封圈将需要插接的管体牢牢地与管接头固定。在管接头上还安装有活动套,管体插接后,活动套是无法与管接头分离的。活动套的安装主要是为了便于管接头的拆卸。拆卸时,利用工具与活动套配合并按压活动套,使活动套向管接头一侧移动,活动套能够推开卡圈上的内齿,使内齿与插接管体的表面分离,从而轻松将管体拆下。

管体安装后,在管体与管接头的连接处套橡胶套,作用是避免活动套和墙体连在一起,起到隔离作用。由于橡胶套时间长了会硬化,牢牢固定在连接处并挤压活动套,逐渐将活动套往管接头的一侧移动,形成管体与管接头的松动,造成漏水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锁扣的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现有管接头与管体接触安装后,在管体与管接头的连接处套橡胶套,由于橡胶套时间长了会硬化,牢牢固定在连接处并挤压活动套,造成漏水现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管接头本体,管接头本体的端部为接头段,中间为连通段;所述接头段的内腔从内至外依次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固定圈、卡圈、轴向推圈和周向推圈;所述接头段的内腔分两段,分别为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密封圈置于第一容置腔,所述的密封圈固定圈、卡圈、轴向推圈和周向推圈置于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的直径小于第二容置腔的直径;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侧壁与第二容置腔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的轴向推圈和周向推圈之间相对的端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锁扣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管接头本体的连通段的内径小于所述接头段上第一容置腔的直径,所述管接头本体的连通段的内壁与第一容置腔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固定圈的一端面与第一台阶相抵触,另一端面叠加卡圈,所述轴向推圈的一端面与卡圈的另一端面接触;所述周向推圈的一端面与轴向推圈的另一端面结合,周向推圈的另一端面为自由端面,自由端面上设有缺口;所述的锁扣结构包括轴向推圈另一端面上的凹形口和周向推圈侧面上的凸块;所述的凹形口与凸块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凹形口由弧形开口和斜面构成,所述的斜面与轴向推圈的端面的连接处设有弧形过渡段。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圈为内齿锁紧垫圈,卡圈的内圈设有均匀分布的卡齿,卡齿倾斜的方向朝向设有密封圈固定圈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轴向推圈在轴向上分为工作段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外环壁直径大于工作段的外环壁直径;所述工作段的外环壁直径小于卡圈的内径,并且所述工作段的端面与卡齿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推圈上工作段的外环壁为倾斜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内壁与轴向推圈、周向推圈之间的间隙处设有推圈保护圈;所述周向推圈的外环壁与推圈保护圈的内壁接触;所述连接段的外环壁与推圈保护圈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工作段的外环壁与推圈保护圈的内壁之间留有活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的密封圈固定圈的外环壁上设有凹口,所述接头段的开口处设有朝向内侧的折边;所述推圈保护圈的一端与折边相抵触,另一端延伸至凹口处并与凹口相抵触。

进一步地,所述推圈保护圈与折边相抵触的端部的内圈设有凸起结构,所述的周向推圈的外环壁上设有与凸起结构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凸起结构的轴向宽度与所述限位槽的轴向深度相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快速,维修也方便;

2.管体与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管接头分离和安装起来更快速更省力;

3.锁扣结构配合度高,当周向推圈上的凸块位于弧形开口的最低点,轴向推圈与周向推圈处于锁住状态,当周向推圈上的凸块沿着弧形开口和斜面从最低点往最高点移动,轴向推圈朝卡圈一侧移动,卡圈的卡齿被逐渐打开,管体可自由移动。当凸块移动至完全处于轴向推圈的端面上时,松开手的施力同样能安装和拆卸管体,不需要依靠人力长时间保持,非常省力。

4.锁扣结构处于锁住状态时,周向推圈与推圈保护圈的端面相齐平,需要使用专用的工具才能打开,能避免现有技术中因橡胶套硬化而挤压活动套造成管体与管接头松动,造成漏水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轴向推圈与周向推圈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轴向推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周向推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圈;2.接头段;20.第一容置腔;21.第二容置腔;22.第一台阶;3.推圈保护圈;30.凸起结构;31.间隙;4.周向推圈;40.限位槽;41.缺口;42.凸块;5.轴向推圈;50.凹形口;500.弧形开口;501.斜面;502.弧形过渡段;51.工作段;52.连接段6.卡圈;7.密封圈固定圈;70.凹口;8.连通段;80.第二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管接头本体,管接头本体的端部为接头段2,中间为连通段8。接头段2的内腔从内至外依次设有密封圈1、密封圈固定圈7、卡圈6、轴向推圈5和周向推圈4。接头段2的内腔分两段,分别为第一容置腔20和第二容置腔21,密封圈1置于第一容置腔20,密封圈固定圈7、卡圈6、轴向推圈5和周向推圈4置于第二容置腔21。

第一容置腔20的直径D1小于第二容置腔21的直径D2。第一容置腔20的侧壁与第二容置腔21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台阶22。管接头本体的连通段8的内径D3小于接头段2上第一容置腔20的直径,管接头本体的连通段的内壁与第一容置腔20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台阶80,密封圈置1于第一台阶22和第二台阶80之间。

密封圈固定圈7的一端面与第一台阶22相抵触,另一端面叠加卡圈6,轴向推圈5的一端面与卡圈6的另一端面接触,周向推圈4的一端面与轴向推圈5的另一端面结合,周向推圈4的另一端面为自由端面,自由端面上设有缺口41。缺口41的作用是与专业的工具相配合,旋转周向推圈4,从而轴向推圈5的移动。

卡圈6为内齿锁紧垫圈,卡圈6的内圈设有均匀分布的卡齿60,卡齿60倾斜的方向朝向设有密封圈固定圈7的一侧。

如图2和图4所示,轴向推圈5和周向推圈4之间相对的端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锁扣结构。锁扣结构包括轴向推圈5另一端面上的凹形口50和周向推圈4侧面上的凸块42,凹形口与凸块42相配合。如图5所示,凹形口50由弧形开口500和斜面501构成,斜面501与轴向推圈5的端面的连接处设有弧形过渡段502。弧形过渡段502具有便于凸块42移动至轴向推圈5端面的作用。周向推圈4上的凸块42沿着弧形开口500和斜面501移动,当凸块42处于弧形开口500的最低点时,锁扣结构处于锁住状态,轴向推圈5没有施力于卡圈6上的卡齿60;当凸块42沿着斜面501上移,经过弧形过渡段502达到凹形口50的最高点(即滑到轴向推圈5的端面上),锁扣结构处于打开状态,轴向推圈5施力于卡圈6上的卡齿60,卡齿60被推开,均匀分布的卡齿60形成的内圈直径逐渐扩大,管体可安装或者拆卸。

如图4所示,轴向推圈5在轴向上分为工作段51和连接段52。连接段52的外环壁直径大于工作段51的外环壁直径;工作段51的外环壁直径小于卡圈6的内径,并且工作段51的端面与卡齿60相接触。轴向推圈上工作段51的外环壁为倾斜结构。倾斜结构的倾斜方向与卡齿60倾斜方向一致,更容易推动卡齿60。

如图2所示,第二容置腔21的内壁与轴向推圈5、周向推圈4之间的间隙处设有推圈保护圈3。周向推圈4的外环壁与推圈保护圈3的内壁接触。连接段52的外环壁与推圈保护圈3的内壁相接触,工作段51的外环壁与推圈保护圈3的内壁之间留有活动间隙31。

密封圈固定圈7的外环壁上设有凹口70,接头段2的开口处设有朝向内侧的折边24。推圈保护圈3的一端与折边24相抵触,另一端延伸至凹口70处并与凹口70相抵触。这样固定了推圈固定圈3在接头段2内侧的位置。

推圈保护圈3与折边24相抵触的端部的内圈设有凸起结构30,周向推圈4的外环壁上设有与凸起结构30相配合的限位槽40,如图2和图6所示。凸起结构30的轴向宽度与限位槽40的轴向深度相一致。这样周向推圈4就被限位在了管接头内部。周向推圈4与推圈保护圈3的端面相齐平,需要使用专用的工具才能打开,能避免现有技术中因橡胶套硬化而挤压活动套造成管体与管接头松动,造成漏水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专用的工具与周向推圈4端面的缺口相配合,转动周向推圈4,使其上的凸块42沿着斜面移动,在凸块42移动的过程中,轴向推圈5朝着设有卡圈6的一侧移动,并且与卡齿60接触,在施力过程中,将卡齿60逐渐往外侧推移,扩大均匀分布的卡齿60形成的内圈的直径,这时管体可伸入或者移出。再次反向旋转周向推圈4,周向推圈4上的凸块42逐渐往凹形口5的最低点移动,施加在轴向推圈5上的力消失,轴向推圈5逐渐复位,卡齿60也逐渐恢复至原始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