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交联电缆生产线下端的辅助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8478阅读:967来源:国知局
中压交联电缆生产线下端的辅助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针对35kV及以下交联电缆悬链式生产线中,对电缆绝缘线芯绝缘层进行硫化交联所需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35kV以下交联电缆采用悬链式生产线,主要是将待交联的电缆绝缘线芯置于该生产线的硫化管中,在一定温度和硫化气压环境中,经过设定的一段时间后,使电缆绝缘线芯的绝缘层产生交联。

硫化交联时,电缆绝缘线芯由硫化管的一端(又称上端)穿入,在硫化管中产生交联后,再由硫化管的另一端(又称下端)伸出,交联时,硫化管内处于密闭状态。

现有技术中,在硫化管的上端和下端各设一道密封装置,在对电缆绝缘线芯进行硫化工艺时,电缆绝缘线芯的首端在一条牵引绳的牵引下由硫化管上端的密封装置中穿入,而在电缆绝缘线芯的首端未达硫化管下端的密封装置时,硫化管内处于未密闭状态,其原因是:由于牵引绳外径一般小于电缆绝缘线芯的外径,因此,在硫化管下端的密封装置上总要为牵引绳预留一个敞口(敞口的口径与电缆绝缘线芯的外径相当),当电缆绝缘线芯的首端被拉至该敞口并穿过该敞口后,电缆绝缘线芯即将该敞口密闭,此时,硫化管内才处于密闭空间。

那么,由上述原因可以导致:每当开机生产时,电缆绝缘线芯首端部总有一段线芯的绝缘层不能产生完全交联,即在所述的敞口未封堵上时,硫化管内的温度、气压均不能达到设计要求,那么置于其中的电缆绝缘线芯绝缘层虽在硫化气体的作用下,但不能产生完全交联,也就是说,未发生完全交联的电缆绝缘线芯属于废品。

据统计,该段废品的长度通常在150米左右,经核算,对于导体截面300mm2及以上的铜芯交联电缆来说,每开机一次,都会因上述原因造成原材料、人工、能耗损失合计高达3万元以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中压交联电缆生产线下端的辅助密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中压交联电缆生产线下端的辅助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密封装置设置在硫化管下端主密封装置出口端的输送管道上,该辅助密封装置由分离设置的密封主夹和密封副夹组成,其中,

密封主夹分内侧的法兰盘、中部的通管和外侧的敞口腔体,法兰盘可与所述输送管道密封相接,在所述敞口腔体中卡装有圆锥筒形的橡胶密封垫,橡胶密封垫的锥筒开口朝向所述的法兰盘一侧,在橡胶密封垫的锥底部设有轴向通孔;

密封副夹分内侧的压盘和外侧的线芯通道,压盘为圆台敞口,圆台敞口的大径口朝向所述的密封主夹一侧,当该密封副夹与所述密封主夹相向移动并紧密相接时,圆台敞口与所述的橡胶密封垫同轴无缝接驳;

线芯通道的直径与可穿过其的电缆绝缘线芯的外径相同;

在密封主夹与密封副夹之间设有可将两者连接在一起的快速拆装结构。

在橡胶密封垫的圆锥面上设有一条狭缝,该狭缝由所述轴向通孔贯通至锥筒的开口。

所述轴向通孔的孔径小于可穿过该轴向通孔用于牵引电缆绝缘线芯的牵引绳的直径,所述狭缝的宽度略小于所述牵引绳的直径。

所述橡胶密封垫为三片,其间同轴重叠设置。

所述快速拆装结构由设置于密封主夹与密封副夹之间的导杆和压紧螺栓组成,所述导杆可使两者同轴相向移动,通过旋动所述压紧螺栓可将两者紧固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硫化管下端的主密封装置之后增设辅助密封装置,使得电缆绝缘线芯的首端由硫化管上端的密封装置刚进入该硫化管中时,该硫化管既已处于密闭状态,当该电缆绝缘线芯的首端行至所述的主密封装置时,该电缆绝缘线芯上大部分段落已在温度和气压达到设定值的硫化管中进行了正常交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密封装置可使电缆绝缘线芯首端部的废品长度大大减少,平均损失约30米,为现有技术中平均损失的五分之一,成本节约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装置的轴向局剖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辅助密封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左视示意图。

图4为橡胶密封垫的轴向剖视放大图。

图5为图4的左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辅助密封装置1、密封主夹2、法兰盘21、通管22、敞口腔体23、导杆24、导管25、压紧螺栓26、螺母27、密封副夹3、轴向通道31、内通道32、外通道33、压盘34、圆台敞口35、橡胶密封垫4、锥筒开口41、环形边缘42、轴向通孔43、狭缝44、主密封装置5、输送管道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中压交联电缆生产线下端的辅助密封装置1安装在电缆生产线中硫化管下端的主密封装置5出口端的输送管道6上,其可有效确保在对电缆线芯绝缘层进行硫化交联开机生产时,使硫化管较快进入密闭状态,从而有效降低废品率,提高硫化交联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密封装置1由分离设置的密封主夹2和密封副夹3组成,其间可通过快速拆装结构紧密连接在一起,或者通过该快速拆装结构将两者分离设置。

1、密封主夹2

如图1-3所示,密封主夹2由1Cr13不锈钢材料所制,其由一体结构的法兰盘21、通管22和敞口腔体23组成,法兰盘21位于内侧(临近硫化管下端的主密封装置5的方向为内,远离该主密封装置5的方向为外,下同),通过螺栓可将该法兰盘21与主密封装置5出口端的输送管道6上的法兰接头密封固接。

通管22与所述法兰盘21相接,其内端口即为法兰盘21的端口,通管22的断面形状为圆形,其内径大小与输送管道6的内径大小相同,其内径在150mm。

敞口腔体23与通管22相接,位于该密封主夹2的外侧,该敞口腔体23为两端面均为敞口的圆柱腔,该圆柱腔的内径在193mm。

2、橡胶密封垫4

如图2、3、4、5所示,在所述敞口腔体23中卡装有至少一片圆锥筒形的橡胶密封垫4,在该橡胶密封垫4的锥筒开口41设有环形边缘42。

单片橡胶密封垫4的厚度在15mm,本实用新型优选橡胶密封垫4为三片,三片橡胶密封垫4同轴重叠设置。

橡胶密封垫4的锥筒开口41朝向所述的法兰盘21一侧,其上的环形边缘42卡紧并抵触至敞口腔体23与通管22交界处的圆台面上。在橡胶密封垫4的锥底部设有轴向通孔43,该轴向通孔43的孔径小于可穿过该轴向通孔43用于牵引电缆绝缘线芯的牵引绳的直径,差值在2mm-3mm,由于牵引绳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该差值既可以使牵引绳能够穿过所述轴向通孔43,又可以将该轴向通孔43密闭。

进一步的改进是在橡胶密封垫4的圆锥面上设有一条狭缝44,该狭缝44由所述轴向通孔43贯通至锥筒的环形边缘42,狭缝44的宽度略小于所述牵引绳的直径,即牵引绳由轴向通孔43沿该狭缝44上移并从狭缝44的上端口脱出,从而,脱离与该橡胶密封垫4的接触。

3、密封副夹3

如图1-3所示,密封副夹3与密封主夹2材料相同,其为圆筒形,其轴向通道31为台阶式通道,内通道32直径大于外通道33直径,在内通道32里卡装一个压盘34,该压盘34为内外两侧均为圆台敞口35的中空圆柱,内侧的圆台敞口35的大径口朝向所述的密封主夹2一侧,外侧的圆台敞口35的大径口朝向外通道33,所述圆台敞口35的锥面倾斜度与所述橡胶密封垫4的锥筒的倾斜度相同。

圆台敞口35的小径口的口径在70mm-90mm,选择在80mm,当该密封副夹3与所述密封主夹2相向移动并紧密相接时,圆台敞口35与所述的橡胶密封垫4同轴无缝接驳,此时,橡胶密封垫4的锥部正好插入压盘34内侧的圆台敞口35内,该结构可提高密封压紧效果。

压盘34的外通道33的直径略大于所加工的电缆绝缘线芯的外径,其为该线芯的外出通道(也称线芯通道)。

4、快速拆装结构

如图1、2所示,快速拆装结构由导杆24和压紧螺栓26组成。

导杆24一端固接在密封主夹2外侧的壳体上,其另一端向密封副夹3延伸并穿过设置在密封副夹3内侧壳体上的导管25中,其作用是密封主夹2与密封副夹3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时,能确保其间沿同一轴线直线移动。

所述压紧螺栓26的一端固接在密封主夹2与所述导杆24相对面的壳体上,其另一端向密封副夹3延伸并可旋接在设置于密封副夹3壳体上的螺母27中,通过旋动所述压紧螺栓26可将密封主夹2与密封副夹3紧固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1)将密封主夹2上的法兰盘21与电缆生产线硫化管下端主密封装置5出口端输送管道6上的法兰接头密封连接;

2)将橡胶密封垫4装入密封主夹2中;

3)再将已与电缆绝缘线连接的牵引绳的外端由所述橡胶密封垫4上的轴向通孔43引出(事先要在牵引绳上作好电缆绝缘线芯已到硫化管下端的主密封装置5时的位置标记,即该位置标记标注在当电缆绝缘线芯的首端被牵引绳牵引至所述主密封装置5时,橡胶密封垫4的轴向通孔43出口处对应的牵引绳位置);

4)使密封主夹2与密封副夹3相向移动并紧固在一起(此时,硫化管的上端密封装置和下端主密封装置5均设置为密封状态,本实用新型中,将硫化管下端主密封装置5中的橡胶密封垫4中心孔的孔径设置为小于电缆绝缘线芯外径1mm-2mm,以使电缆绝缘线芯在牵引绳的牵引下既可穿过该中心孔,又可将该中心孔密闭,同样,将安装在辅助密封装置1中密封主夹2中的橡胶密封垫4的轴向通孔43的孔径设计为小于牵引绳外径的2mm-3mm,作用如前第“2”点中所述内容);

5)开始向硫化管内加注氮气和冷却水,使硫化管内压力达到工艺要求并保持水气平衡进行正常生产;

6)在电缆绝缘线芯未到硫化管下端主密封装置5前,先由辅助密封装置1中的橡胶密封垫4通过穿插于轴向通孔43中的牵引绳进行密封,待操作人员观察到牵引绳上的位置标记从密封主夹2中的橡胶密封垫4的轴向通孔43出来后(说明电缆绝缘线芯的首端已进入硫化管下端的主密封装置5处),通过所述的快速拆装结构将辅助密封装置1中的密封主夹2与密封副夹3分离,将卡装在密封主夹2中的橡胶密封垫4取出(保持牵引绳不动,以橡胶密封垫4上的狭缝44顺着牵引绳挪动的方式将该橡胶密封垫4从密封主夹2上取出);

7)确保电缆绝缘线芯顺利通过辅助密封装置1中的密封主夹2和密封副夹3,而此时,由于电缆绝缘线芯始终穿插在硫化管上端密封装置密封垫和下端主密封装置5的密封垫上的中心孔中,使得硫化管内处于密闭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上海市闵行区电信] 2020年01月03日 08:37
    照抄国外两家大厂的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