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6058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管路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波纹管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路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波纹管在铺设于地下,需要通过连接件将不同过的波纹管连接于一体,在连接的过程中,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卡箍与密封套的配合来实现,然而由于流通介质的成分不同,密封套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渗漏现象,进而导致连接处受到压力的冲击出现破损,造成更换维修的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路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管路连接件,包括通过插接配合方式连接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的内壁设有凸块;所述第二部件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的外部具有一个突出部,内管的顶部与所述凸块的下端面相连接,在内管的外侧具有一个突肋,所述突肋的顶端位于突出部的底端,上半部位于本体与内管之间,下半部向下延伸,并略向内管的中心延伸,在突肋的中部外侧设有一个突边,与突肋之间形成一个容置槽。

作为优选,所述凸块距离所述本体的顶端具有一定的距离。

进一步地,在所述内管的顶部还设有一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连接于凸块的下端面。

作为优选,所述突肋包括第一突肋和第二突肋,所述第一突肋和所述第二突肋背向粘结在一起,在所述第一突肋的外壁一体设置有所述突边,使得所述第一突肋上形成一个开口朝向突肋末端方向的容置槽。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突肋的内壁设有一个斜向结构的卡槽。

作为优选,在所述突边的端面设有金属边框。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配合,尤其是对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结构改进,能够使其稳定的连接,而且连接可靠,密封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管路连接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突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本体;2、凸块;3、内管;4、突出部;5、支撑块;6、第一突肋;7、容置槽;8、第二突肋;9、卡槽;10、金属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管路连接件,具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筒状结构的本体1,在所述本体1的内壁设有凸块2,所述凸块2距离所述本体1的顶端具有一定的距离。

所述第二部件包括内管3,在所述内管3的外部具有一个突出部4,内管3的顶部设有一个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与所述凸块2的下端面相连接。

在内管3的外侧具有一个突肋,所述突肋包括第一突肋6和第二突肋8,所述第一突肋6和所述第二突肋8背向粘结在一起,在所述第一突肋6的外壁一体设置有所述突边,使得所述第一突肋6上形成一个开口朝向突肋末端方向的容置槽7。

所述第一突肋6和所述第二突肋8的顶端位于所述突出部4的底端,其中,所述第一突肋6和所述第二突肋8的上半部位于本体1与内管3之间,下半部向下延伸,并略向内管3的中心线的方向延伸,形成一个向内收敛的结构。

在所述第二突肋8的内壁设有一个斜向结构的卡槽9,所述卡槽9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

安装过程中,将所述内管3插入至所述本体1的内部,沿着所述本体1的内径向上滑动,直至所述内管3的顶端的支撑块5与所述凸块2的底端面相接触,此时,所述凸块2起到了限位的作用。

当所述内管3向上滑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突肋6的外侧能够与本体1的内壁接触,受到挤压,使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紧密相接,当支撑块5与凸块2相接触后,在所述第一突肋6的侧部具有一个弧形结构的接触区,所述本体1的底端正好进入至该弧形区内部,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相连接后,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的管件插入至本体1的顶部,凸块2的顶端能够限位,可以通过热熔的方式将二者相连接;所述第二部件上面具有容置槽7和卡槽9,可以根据管件大小将管件插入至容置槽7或者卡槽9内进行固定,尤其是插入至卡槽9内,其第一突肋6和第二突肋8由于向内收敛。能够对管件夹紧,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在所述突边的端面设有金属边框10,通过利用所述金属边框10,能够保证其具有一定的承压性,防止容置槽7受损变形。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路连接件,其结构稳定可靠,连接方便,密封性好,相比现有技术中的连接件,其结实耐用,而且方便拆卸,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