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能卸荷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3126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卸荷阀。



背景技术:

卸荷阀是在一定条件下,能使液压泵卸荷的阀。 卸荷阀通常是一个带二位二通阀(常为电磁阀)的溢流阀,功能是不卸荷时用作设定系统(油泵)主压力,当卸荷状态时(靠二位二通阀动作转换)压力油直接返回油箱,油泵压力下降至近似为零,以实现一些回路控制和提高油泵寿命,减少功耗。

现有的卸荷阀内部具有弹簧,阀芯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弹簧的弹力变化,使卸荷阀的卸荷压力发生变化,此外由于进油口和出油口的内径大小不同,卸荷阀内容易出现汽蚀现象,影响阀体的适应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卸荷阀,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智能卸荷阀,包括阀体、阀芯和气缸,所述阀芯位于所述阀体内的油腔中,所述油腔整体为圆台型,所述阀体的一端为回油口,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回油口位于所述圆台形内径较小的底面处,所述油腔的侧壁靠近所述圆台型内径较大的底面处具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连有电子压力表,所述气缸位于所述阀体外靠近所述阀体封闭端处,所述气缸上的活塞杆穿过所述封闭端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与所述电子压力表通过电信号连接;

当所述阀芯在所述气缸的带动下移动至靠近所述回油口时,所述阀芯将所述油腔的横截面封闭,此时所述回油口与所述进油管分别位于所述阀芯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油腔内壁靠近所述回油口处具有限位环板,所述限位环板内设置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电信号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阀芯将所述油腔的横截面封闭式,所述阀芯朝向所述回油口的一端能与所述限位环板抵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能避免长期使用内部弹簧弹力减弱造成的卸荷阀功能减弱的现象,此外还可缓解因进油口和出油口内径大小不同而造成的汽蚀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半剖视示意图;

图中:1-阀体;2-油腔;3-阀芯;4-回油口;5-进油管;6-气缸;7-活塞杆;8-限位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卸荷阀,包括阀体1、阀芯3和气缸6,阀芯3位于阀体1内的油腔2中,油腔2整体为圆台型,阀体1的一端为回油口4,另一端为封闭端,回油口4位于圆台形内径较小的底面处,油腔2的侧壁靠近圆台型内径较大的底面处具有进油管5,进油管5连有电子压力表(图中未示),气缸6位于阀体1外靠近阀体1封闭端处,气缸6上的活塞杆7穿过封闭端与阀芯3固定连接,气缸6与电子压力表通过电信号连接;

当阀芯3在气缸6的带动下移动至靠近回油口4时,阀芯3将油腔2的横截面封闭,此时回油口4与进油管5分别位于阀芯3的两侧。

上述结构中,油腔2内不设置弹簧,当进油管5内的压力达到甚至超过设定压力时,气缸6带动阀芯3后退,此时阀芯3的外壁与油腔2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间隙,随着阀芯3继续后退,该间隙缓慢加大,从而缓解了进油管5的内径小于回油口4的内径而引发的汽蚀现象。

油腔2内壁靠近回油口4处具有限位环板8,限位环板8内设置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压力传感器通过电信号与气缸6连接,阀芯3将油腔2的横截面封闭式,阀芯3朝向回油口4的一端能与限位环板8抵触。压力传感器可限制气缸6推进阀芯3的距离,减少阀芯3外壁与油腔2内壁之间的磨损,限位板8可增强阀芯3对油腔2的密封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