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杆小头衬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6322阅读:7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杆小头衬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型性涉及到一种压缩机零部件,尤其涉及到一种连杆小头衬套。



背景技术:

连杆小头衬套是作为连杆小头轴承轴承垫付通常是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连杆小头的轴承坐孔中,发动机连杆小头衬套装于连杆小头孔内,其支持着发动机连杆的摇摆运动,现有技术的连杆小头衬套的进油孔使得润滑油不容易进入油槽中,以及润滑油可能在进入油槽之后又会溅出来,连杆小头衬套经常摩擦会产生热量进一步加大连杆小头衬套的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了一种连杆小头衬套,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连杆小头衬套的进油孔使得润滑油不容易进入油槽中,以及润滑油可能在进入油槽之后又会溅出来,连杆小头衬套经常摩擦会产生热量加大连杆小头衬套的磨损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杆小头衬套,包括有连杆小头衬套本体,连杆小头衬套内壁设置有油槽以及若干进油孔,所述进油孔设置于油槽上且连通连杆小头衬套的外壁,其特征在于:连杆小头衬套上的进油孔设置为外大内小的圆台状,所杆连杆小头衬套中还设置有散热槽,散热槽设置于连杆小头衬套的外壁且相对于油槽的两侧设置,散热槽环绕连杆小头衬套的外壁一周设置,所述散热槽连通于相邻两进油孔大头部分,散热槽的截面为半圆状。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连杆小头衬套的内壁设置为耐磨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把连杆小头衬套上的进油孔由以前的圆孔设置为圆台状的进油孔,使得飞溅的润滑油更加容易进入到进油孔中,使得润滑效果更加显著,外大内小的圆台状进油孔也能够使得润滑油进入到油槽中之后不容易再流出去;2散热槽能够把连杆小头衬套与活塞销摩擦产生的热量散出去,减小了连杆小头衬套的老化以及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连杆小头衬套的轴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连杆小头衬套径向剖视图。

图中标号含义如下:1-连杆小头衬套;12-进油孔;13-散热槽;14-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述的一种连杆小头衬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杆小头衬套用于压装在连杆小头内,主要作用是用于减小活塞销与连杆小头之间的摩擦,一种连杆小头衬套,设置有连杆小头衬套1,连杆小头衬套1内壁设置有油槽14以及进油孔12,进油孔12设置于油槽14上且连通连杆小头衬套1的外壁,连杆小头衬套1上的进油孔12设置为外大内小的圆台状,连杆小头衬套1中的进油方式大部分是飞溅式,这种进油方式不能使得所有的润滑油都能够进入到进油孔12,所以本实用新型把进油孔12设置为外大内小的圆台状,可以最大限度的接收到飞溅过来的润滑油,大大加大了润滑油的使用效率,外大内小的圆台也可以进一步限制进入到油槽14中的润滑油,使得润滑油不会进入油槽14工作时又被甩出来,浪费润滑油,连杆小头衬套1中还设置有散热槽13,散热槽13设置于连杆小头衬套1的外壁且相对于油槽14的两侧设置,散热槽13环绕连杆小头衬套1的外壁一周设置,散热槽13连通于相邻两进油孔12大头部分,散热槽13的截面为半圆状,在活塞销的运动过程中会与连杆小头衬套1产生摩擦,摩擦就会产生热量,在温度较高时不仅会加大连杆小头衬套1的磨损程度也会加速连杆小头衬套1的老化程度,进而使得连杆小头衬套1的使用寿命大大较小,散热槽13连通于圆台状的进油孔12,热量通过散热槽13与圆台状的进油孔12能够快速的散发到外部,降低了连杆小头衬套1内的温度,加大了连杆小头衬套1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