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可反复拆装的卡扣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2538发布日期:2018-06-28 03:4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汽车用可反复拆装的卡扣基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可反复拆装的卡扣基座。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制造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各方面的生产技术也日渐成熟,在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情况下,对各个领域的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汽车领域,许多零部件采用注塑工艺,塑料件相对硬度较低,经过多次拆装,拆装时用力过大或发生轻微碰撞时,塑料件的连接就会产生连接不牢固,或者无法连接的情况,塑料件的连接大都采用卡扣或螺钉连接,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卡扣基座和螺钉固定座体积都比较小,卡扣基座容易损坏,螺钉固定座在每次的连接中都会产生缩痕,甚至多次拆装或拆装过猛时基座会报废,给日常的生产维修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可靠的可反复拆装的卡扣基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汽车用可反复拆装的卡扣基座,设于汽车用注塑件上,包括注塑加工在工件表面的座体,所述座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插接有U型的加强板,同时贯穿所述固定板和加强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座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卡接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座体上的L型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卡接槽,所述支撑板相对所述座体还设有加强筋。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座体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板的内端对应所述座体设有便于加工的工艺槽。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强板的高度低于所述座体上表面的高度至少1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汽车用可反复拆装的卡扣基座,设于汽车用注塑件上,包括注塑加工在工件表面的座体,所述座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插接有U型的加强板,同时贯穿所述固定板和加强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座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同时卡接连接和螺纹连接,保证塑胶件的连接稳定性,所述加强板能有效的增加螺纹连接的强度,不损伤所述座体,极大的增加了汽车塑胶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1-座体;2-安装槽;3-固定板;4-加强板;5-安装孔;6-卡接装置;61-支撑板;62-卡接槽;63-加强筋;7-工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汽车用可反复拆装的卡扣基座,设于汽车用注塑件上,包括注塑加工在工件表面的座体1,所述座体1上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内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可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其他零部件,所述固定板3与所述座体1为一体式结构,能有效的保证所述固定板3的强度。

所述固定板3上插接有U型的加强板4,此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4为金属材料设置,金属材料硬度高,易加工,成本较低,且所述加强板4插接使用方便,螺纹连接时牢固可靠,能保证螺栓多次拆装后不损伤卡扣基座,有效的提高了卡扣基座的使用寿命。

同时贯穿所述固定板3和加强板4设有安装孔5,其他汽车零部件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固定板3和所述加强板4上,拆装方便。

所述座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他零部件快速连接的卡接装置6,所述卡接装置6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座体1上的L型支撑板61,所述支撑板61上设有卡接槽62,所述支撑板61相对所述座体1还设有加强筋63,此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61与所述座体1为一体式设置,再配合所述加强筋63,有效的保证所述支撑板61的强度,防止所述支撑板61开裂,连接错位或连接脱落,卡接时,将其他零部件上的卡接头卡接到所述卡接槽62内就可以完成装配,在一些特殊要求的场合还可加状螺栓连接,使用方便快捷,连接强度高。

所述固定板3的内端对应所述座体1设有便于加工的工艺槽7,通过所述工艺槽7可方便的对所述固定板3进行注塑加工,有效的降低了加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强板4的高度低于所述座体1上表面的高度至少1mm,在实际连接时,通过预留的间隙能增加连接螺栓对卡扣基座的作用力,防止卡扣基座产生位移而损伤其他零部件,连接牢固可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