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沉积高密封性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0127发布日期:2018-10-19 19:4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阀类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沉积高密封性控制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控制阀中的阀塞受结构以及密封方式的限制,使得控制阀在闭合状态下,阀塞容易受到阀内压力的反推,影响其密封效果以及密封的稳定性,且控制阀内部容易出现物料沉积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沉积高密封性控制阀。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沉积高密封性控制阀,包括:阀体、阀座、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螺纹杆、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和阀杆,其中:

阀体内部设有介子流道;阀座固定安装在介子流道内以将介子流道分隔成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阀座上预留有连通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的通口,且该通口靠近进口通道的一侧设有用于对其进行堵塞的第一阀塞,该通口靠近出口通道的一侧设有用于对其进行堵塞的第二阀塞;

第一导向杆位于进口通道内,且第一导向杆的一端穿过第一阀塞与阀座固定;

第二导向杆位于出口通道内,且第二导向杆的一端穿过第二阀塞与阀座固定;

螺纹杆包括穿过第一阀塞并与第一阀塞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部和穿过第二阀塞并与第二阀塞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部,且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的螺纹旋向相反;

第一搅拌叶位于第一阀塞远离第二阀塞的一侧并与螺纹杆固定连接,第二搅拌叶位于第二阀塞远离第一阀塞的一侧并与螺纹杆固定连接;

阀杆的一端穿过阀体并与螺纹杆固定连接以用于带动螺纹杆转动。

优选地,第一导向杆上设有若干个径向延伸且两端贯通的通孔。

优选地,第二导向杆上设有若干个径向延伸且两端贯通的通孔。

优选地,进口通道内且位于远离阀座的一侧设有向远离阀座方向凹陷并可供第一阀塞进入的第一凹槽。

优选地,出口通道内且位于远离阀座的一侧设有向远离阀座方向凹陷并可供第二阀塞进入的第二凹槽。

优选地,第一阀塞和第二阀塞均包括限位板和堵头;第一阀塞的限位板上设有供第一导向柱穿过并与第一导向柱形成滑动连接的第一导向孔,第一阀塞的堵头位于其限位板靠近阀座的一侧,且当第一阀塞的限位板与阀座抵靠时,第一阀塞的堵头位于通口内部并与通口密封配合;第二阀塞的限位板上设有供第二导向柱穿过并与第二导向柱形成滑动连接的第二导向孔,第二阀塞的堵头位于其限位板靠近阀座的一侧,且当第二阀塞的限位板与阀座抵靠时,第二阀塞的堵头位于通口内部并与通口密封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驱动阀杆转动的动力机构。

本发明中,通过在通孔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阀塞和第二阀塞,并利用螺纹杆使第一阀塞与第二阀塞相互连接,利用螺纹杆中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螺纹旋向相反的特性使得螺纹杆转动时第一阀塞与第二阀塞同时靠近/远离阀座以使通口封闭/开通,进而使该控制阀关闭或开启。这种从通口两端进行同步密封的方式,可以有效借助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内的压力增强其密封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在螺纹杆上设置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并使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分别与螺纹杆固定,以使螺纹杆转动时第一搅拌叶与第二搅拌叶随之转动,从而使得该控制阀每次开启或关闭时都进行一次搅拌,以避免介子流道因物料沉积而出现堵塞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沉积高密封性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沉积高密封性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防沉积高密封性控制阀,包括:阀体1、阀座2、第一导向杆3、第二导向杆4、螺纹杆5、第一搅拌叶6、第二搅拌叶7和阀杆8,其中:阀体1内部设有介子流道;阀座2固定安装在介子流道内以将介子流道分隔成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阀座2上预留有连通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的通口,且该通口靠近进口通道的一侧设有用于对其进行堵塞的第一阀塞9,该通口靠近出口通道的一侧设有用于对其进行堵塞的第二阀塞10。

第一导向杆3位于进口通道内,且第一导向杆3的一端穿过第一阀塞9与阀座2固定;第二导向杆4位于出口通道内,且第二导向杆4的一端穿过第二阀塞10与阀座2固定。螺纹杆5包括穿过第一阀塞9并与第一阀塞9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部和穿过第二阀塞10并与第二阀塞10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部,且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一搅拌叶6位于第一阀塞9远离第二阀塞10的一侧并与螺纹杆5固定连接,第二搅拌叶7位于第二阀塞10远离第一阀塞9的一侧并与螺纹杆5固定连接。阀杆8的一端穿过阀体1并与螺纹杆5固定连接以用于带动螺纹杆5转动。

本发明是这样工作的:通过在通孔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阀塞9和第二阀塞10,并利用螺纹杆5使第一阀塞9与第二阀塞10相互连接,利用螺纹杆5中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螺纹旋向相反的特性使得螺纹杆5转动时第一阀塞9与第二阀塞10同时靠近/远离阀座2以使通口封闭/开通,进而使该控制阀关闭或开启。这种从通口两端进行同步密封的方式,可以有效借助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内的压力增强其密封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在螺纹杆5上设置第一搅拌叶6和第二搅拌叶7,并使第一搅拌叶6和第二搅拌叶7分别与螺纹杆5固定,以使螺纹杆5转动时第一搅拌叶6与第二搅拌叶7随之转动,从而使得该控制阀每次开启或关闭时都进行一次搅拌,以避免介子流道因物料沉积而出现堵塞现象。

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杆3和第二导向杆4上均设有若干个径向延伸且两端贯通的通孔。该结构的设置既可以减小介子流动过程中对第一导向杆3和第二导向杆4的冲击力,又能增大流通面积。

本实施例中,进口通道内且位于远离阀座2的一侧设有向远离阀座2方向凹陷并可供第一阀塞9进入的第一凹槽。出口通道内且位于远离阀座2的一侧设有向远离阀座2方向凹陷并可供第二阀塞10进入的第二凹槽。当该控制阀处于打开状态时,可以通过阀杆8带动螺纹5转动以将第一阀塞9和第二阀塞10分别推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以确保介子流道具有良好的流通量。

本实施例中,第一阀塞9和第二阀塞10均包括限位板和堵头;第一阀塞9的限位板上设有供第一导向柱穿过并与第一导向柱形成滑动连接的第一导向孔,第一阀塞9的堵头位于其限位板靠近阀座2的一侧,且当第一阀塞9的限位板与阀座2抵靠时,第一阀塞9的堵头位于通口内部并与通口密封配合;第二阀塞10的限位板上设有供第二导向柱穿过并与第二导向柱形成滑动连接的第二导向孔,第二阀塞10的堵头位于其限位板靠近阀座2的一侧,且当第二阀塞10的限位板与阀座2抵靠时,第二阀塞10的堵头位于通口内部并与通口密封配合。以提高密封效果并增强通口闭合状态下密封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驱动阀杆8转动的动力机构,以实现该控制阀开/关动作的自动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沉积高密封性控制阀,包括:阀体、阀座、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螺纹杆、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和阀杆,其中:阀体内部设有介子流道;阀座固定安装在介子流道内以将介子流道分隔成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阀座上预留有通口,且该通口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阀塞和第二阀塞;第一导向杆的一端穿过第一阀塞与阀座固定;第二导向杆的一端穿过第二阀塞与阀座固定;螺纹杆包括与第一阀塞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部和与第二阀塞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部,且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均与螺纹杆固定;阀杆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本发明密封的稳定性好,且可以避免介子流道因物料沉积而出现堵塞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倪建平;王剑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东矿用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04
技术公布日:2018.10.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