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铜管件无钎焊连接的铜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1515发布日期:2018-10-19 22:5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涵盖一般制冷空调、超市及运输冷冻冷藏设备、冷库、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家装等所有需要铜管路连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需钎焊铜接头及其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制冷空调、冷冻冷藏设备的制冷系统的制造、安装和维修过程中,需对铜管路进行连接。现在普遍采用的连接方式是钎焊工艺。

钎焊,是指低于焊件熔点的钎料和焊件同时加热到钎料熔化温度后,利用液态钎料填充固态工件的缝隙使金属连接的焊接方法。钎焊时,首先要去除母材接触面上的氧化膜和油污,以利于毛细管在钎料熔化后发挥作用,增加钎料的润湿性和毛细流动性。根据钎料熔点的不同,钎焊又分为硬钎焊和软钎焊。

较之熔焊,钎焊时母材不熔化,仅钎料熔化;较之压焊,钎焊时不对焊件施加压力。

但因钎焊铜管时需要动火的原因,故该工艺存在诸多的缺点和风险隐患,如1.需携带气体储罐、焊枪、焊料、防火设备等器材;2.操作时间和工作量较大,工作效率较低;3.操作环境不安全,存在火灾风险;4.钎焊时产生污染性焊渣和有害气体,影响产品质量及可靠性,不利于环保;5.钎焊质量不稳定,易发生泄漏;6.操作人员需具有热操作许可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钎焊的铜接头,解决了现有铜接头钎焊连接铜管路效率低、人工费用高、质量不稳定、安全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铜管件无钎焊连接的铜接头及其连接铜管件的方法,所述铜接头采用了新型铜接头和无钎焊连接方式,操作方便快捷,无需动火,可实现安全、高效、环保的操作。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铜管件无钎焊连接的铜接头,所述铜接头包括:一铜接头管,端口外壁分别沿铜接头管外周向凸出形成一喇叭状扩口,位于端口之间的铜接头管内壁沿铜接头管内周向由铜接头管内壁向铜接头管外壁凸出形成环形凸槽;每个铜接头管上所述凸槽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位于铜接头管两端口之间,沿铜接头管轴向间隔排布;与所述凸槽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密封O型环,对应嵌设于所述凸槽内;位于凸槽与一扩口之间的铜接头管外壁形成用于压制连接铜管件的压制管段;位于凸槽与凸槽之间的铜接头管外壁表面沿铜接头管径向方向向内凹陷形成定位点,形成对伸入铜接头管内部并穿过密封O型环的铜管件的定位及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凸槽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沿铜接头管轴向间隔排布,所述定位点设置于两凸槽之间的铜接头管外壁上;所述定位点为凹槽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铜接头与铜管件之间通过压接工具形成密封压接连接,所述压接工具包括:第一、第二压接杆,所述第一压接杆相对第二压接杆侧面中部两端分别凸设有两连接片,两连接片平行间隔设置,表面中部分别开设有一连接孔,对应地,所述第二压接杆相对第一压接杆侧面中部凸设有一连接块,连接块表面开设有与两连接孔连通的连接通孔,连接块插设于两连接片之间,连接通孔与两连接孔连通形成一连接通道,一销轴插设于该连接通道,形成第一、第二压接杆之间的旋转连接;所述第一、第二压接杆相对面上部分别沿垂直第一、第二压接杆方向向内凹陷形成弧形凹槽,两弧形凹槽配合形成端部开口的、用于压接用于铜管件无钎焊连接的铜接头与铜管件的压接环,第一、第二压接杆之间的旋转连接形成对压接环开口处开口度的调节;所述第一、第二压接杆下部为用于带动两压接杆旋转的压接扳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通道内插设有一弹簧,形成第一、第二压接杆之间的旋转、可复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接杆和第二压接杆的两弧形凹槽内壁分别沿弧形凹槽周向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铜管外壁凸环相配合的压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压接杆的上、下表面对应弧形凹槽的位置均沿弧形凹槽周向凸设有一弧形凸台,位于同一表面的两弧形凸台配合形成一环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压接杆下部分别沿第一、第二压接杆长度方向连接有一压接部,两压接部分别与第一、第二压接杆下部配合形成所述压接扳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压接杆相对两侧面下部连接有供两压接杆复位的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铜接头类型包括各种管径和壁厚的直段接头、弯曲段接头、三通接头、变径直管接头、变径三通接头、扩口接头或封盖接头;所述放置于凸槽内的密封O型环为各种直径和截面积的O型密封圈。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所述用于铜管件无钎焊连接的铜接头连接铜管件的方法,所述连接铜管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清理去除待连接铜管件端部的毛刺;

2)将铜管件一端插入铜接头管端部扩口并穿过凸槽及密封O型环并抵靠于定位点位于铜接头管内壁侧端;

3)将压接工具的压接环安放在铜接头管的压制管段上,压接槽与铜接头管的压制管段对齐,按住压接扳柄,带动第一、第二压接杆相对旋转,通过压接环压接所述压制管段使得铜接头管与铜管件紧密贴合并密封,并使得凸槽内密封O型环受压并紧密贴合环绕在铜管件的外壁,完成一个压接周期,完成用于铜管件无钎焊连接的铜接头与铜管件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采用全新设计的无需钎焊铜接头,铜接头上有凸槽,凸槽内部放置密封O型环;

接头类型包括各种管径和壁厚的直段接头、弯曲段接头、三通接头、变径直管接头、变径三通接头、扩口接头或封盖接头等,可应用于广泛的制冷空调、冷冻冷藏工况条件,与各种冷媒及润滑油均可兼容;所述放置于凸槽内的密封O型环为各种直径和截面积的密封O型圈。

采用专业压接工具实现铜接头与铜管件之间的连接,压接工具轻便易携带,压接时间短,使用安全;

采用全新的铜管件压接方式,借助专业压接工具,摒弃了现有需要明火钎焊的连接工艺,压接时,将去毛刺的被连接铜管件末端插入铜接头内到定位点处,然后将压接工具安放在铜接头的压制管段上并对齐,按住工具扳柄,完成一个压接周期,过程简单,操作方便;

与现有钎焊连接方法相比:

无需动火,无需助燃气体,无需气体储罐等压力容器、无需焊枪、无需焊料、无需防火设备等器材;

操作简单方便,一人即可完成连续操作,节约大量的操作时间和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

操作环境更安全,没有火灾风险,可通过更灵活的方式进入工作现场,提升操作安全度;

无钎焊压接时不会产生污染性焊渣和气体,有利于环保要求;

接头压接牢固,密封性好,可重复操作,可防止因钎焊质量不稳定而发生的泄漏等质量问题;

操作人员不需要具有热操作许可证,不需要专业经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铜管件无钎焊连接的铜接头及其连接铜管件的方法中铜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铜管件无钎焊连接的铜接头及其连接铜管件的方法中采用的压接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铜管件无钎焊连接的铜接头及其连接铜管件的方法中采用的压接工具进行铜接头与铜管件压接连接的示意图。

图中,1、铜接头管;11、扩口;12、凸槽;13、压制管段;14、定位点;2、密封O型环;3、压接工具;31、第一压接杆;32、第二压接杆;33、连接片;34、连接孔;35、销轴;36、弧形凹槽;37、压接环;38、压接扳柄;39、弧形凸台;391、环台;3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铜管件无钎焊连接的铜接头,所述铜接头包括:一铜接头管1,端口外壁分别沿铜接头管1外周向凸出形成一喇叭状扩口11,位于端口之间的铜接头管1内壁沿铜接头管1内周向由铜接头管1内壁向铜接头管1外壁凸出形成环形凸槽12;每个铜接头管1上所述凸槽1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图1所示为2个),位于铜接头管1两端口之间,沿铜接头管1轴向间隔排布;与所述凸槽12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密封O型环2,对应嵌设于所述凸槽12内;位于凸槽12与凸槽12之间的铜接头管1外壁形成用于压制连接铜管件100的压制管段13;位于凸槽12与凸槽12之间的铜接头管1外壁表面沿铜接头管1径向方向向内凹陷形成定位点14,形成对伸入铜接头管1内部并穿过密封O型环2的铜管件100的定位及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凸槽12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沿铜接头管1轴向间隔排布,所述定位点14设置于两凸槽12之间的铜接头管1外壁上;所述定位点14为凹槽结构(即非穿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铜接头与铜管件100之间通过压接工具3形成压接连接,所述压接工具3包括:第一、第二压接杆31、32,所述第一压接杆31相对第二压接杆32侧面中部两端分别凸设有两连接片33,两连接片33平行间隔设置,表面中部分别开设有一连接孔34,对应地,所述第二压接杆32相对第一压接杆31侧面中部凸设有一连接块(未图示),连接块表面开设有与两连接孔连通的连接通孔(未图示),连接块插设于两连接片33之间,连接通孔与两连接孔连通形成一连接通道(未图示),一销轴35插设于该连接通道,形成第一、第二压接杆31、32之间的旋转连接;所述第一、第二压接杆31、32相对面上部分别沿垂直第一、第二压接杆31、32方向向内凹陷形成弧形凹槽36,两弧形凹槽36配合形成端部开口的、用于压接用于铜管件无钎焊连接的铜接头与铜管件100的压接环37,第一、第二压接杆31、32之间的旋转连接形成对压接环37开口处开口度的调节;所述第一、第二压接杆31、32下部为用于带动两压接杆旋转的压接扳柄3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接杆31和第二压接杆32的两弧形凹槽36内壁分别沿弧形凹槽36周向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铜管1外壁凸环2相配合的压接槽(未图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压接杆31、32的上、下表面对应弧形凹槽36的位置均沿弧形凹槽36周向凸设有一弧形凸台39,位于同一表面的两弧形凸39台配合形成一环台39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压接杆31、32相对两侧面下部连接有供两压接杆复位的复位弹簧30。

进一步地,所述铜接头类型包括各种管径和壁厚的直段接头、弯曲段接头、三通接头、变径直管接头、变径三通接头、扩口接头或封盖接头等;所述放置于凸槽内的密封O型环为各种直径和截面积的O型密封圈,为外购产品。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所述用于铜管件无钎焊连接的铜接头连接铜管件的方法,所述连接铜管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清理去除待连接铜管件100端部的毛刺;

2)将铜管件100一端插入铜接头管1并穿过一个凸槽12及密封O型环2并抵靠于定位点14位于铜接头管1内壁侧端;

3)将压接工具3的压接环37安放在铜接头管1的压制管段13上,压接槽与铜接头管1的压制管段13对齐,按住压接扳柄38,带动第一、第二压接杆31、32相对旋转,通过压接环37压接所述压制管段13使得铜接头管1与铜管件100紧密贴合并密封,并使得凸槽12内密封O型环2受压并紧密贴合环绕在铜管件100的外壁,完成一个压接周期,完成用于铜管件无钎焊连接的铜接头与铜管件之间的连接。

实施例2

所述连接通道内插设有一弹簧(未图示),形成第一、第二压接杆31、32之间的旋转、可复位连接。以弹簧替代所述销轴35,实现第一、第二压接杆31、32之间的旋转、可复位连接。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所述第一、第二压接杆31、32下部分别沿第一、第二压接杆31、32长度方向连接有一压接部(未图示),两压接部分别与第一、第二压接杆31、32下部配合形成所述压接扳柄38。其余同实施例1。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或对某个功能模块删减,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或删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