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绳牵引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9287发布日期:2018-11-09 21:30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运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丝绳牵引夹。



背景技术:

在船舶行驶中,经常会遇到装卸货或物料补给的情况,补给船给船舰输送货物时,需要先在两船之间连接钢丝绳,然后才能让货物吊在钢丝绳上并从一条船移动到另一条船上。然而,目前,采用普通的牵引夹虽然能将两条船上的钢丝绳连接在一起,但操作费力,甚至需要手脚并用,并且,牵引夹对钢丝绳的固定不够稳固,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出现因打滑而脱落的情况。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钢丝绳牵引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丝绳牵引夹,操作方便,其在夹住钢丝绳后能保持夹紧力,避免钢丝绳在牵引夹上出现滑动,对钢丝绳的连接稳定性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丝绳牵引夹,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还包括相互平行且两者均分别与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铰接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第一夹块、第二夹块、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四者上的四个铰接点连线为平行四边形,所述四个铰接点中至少一个设有使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相互靠近的弹性扭力件;还包括能固定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相互位置并可调的的收紧装置,第二夹块连接有用于连接钢丝绳的连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紧装置包括相连接的操作部和螺杆,所述螺杆横向穿过所述第一摆臂并与其螺纹连接,螺杆还横向穿过第二摆臂上设有的条形孔,该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摆臂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摆臂上设有将其固定在螺杆上的锁紧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包括与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的把手,所述第二夹块位于第一夹块和所述把手之间,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均与把手铰接,第二夹块、把手、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四者上的四个铰接点连线为平行四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扭力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夹块与第一摆臂、第二夹块与第二摆臂的铰接点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块与第一摆臂的铰接点为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夹块与第一摆臂的铰接点为第二铰接点,第一铰接点与第二铰接点的连线和第二铰接点与连接部的连线的夹角为90-18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上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弧形的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上均设有方向相反的齿部。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钢丝绳牵引夹的优点为:

1、连接部用于固定一条船上的钢丝绳,然后利用弹性扭力件作为驱动力使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相互靠近,从而夹紧另一条船上的钢丝绳;而通过收紧装置能快速而省力地固定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相对位置,从而避免了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因出现相对移动而减弱了对第二钢丝绳的夹紧力,避免了第二钢丝绳的滑动甚至脱落,使钢丝绳牵引夹对钢丝绳的连接稳定性更好;

2、收紧装置包括相连接的操作部和螺杆,还包括套在螺杆上的挡圈和螺母,通过旋转螺杆,就能让挡圈驱使第二摆臂靠近或远离第一摆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护也方便;

3、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上的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均与第二钢丝绳相适配,增加其与第二钢丝绳之间的接触面,从而增加摩擦力,进一步避免第二钢丝绳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出现打滑的情况,连接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4、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上的齿部能进一步提高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对第二钢丝绳的摩擦力,连接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钢丝绳牵引夹的主视图;

图2为钢丝绳牵引夹的主视局部剖视图;

图3为条形孔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钢丝绳牵引夹的后视图;

图5为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的示意图;

图6为钢丝绳牵引夹的使用状态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钢丝绳牵引夹,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夹块1和第二夹块2。还包括相互平行且两者均分别与所述第一夹块1和第二夹块2铰接的第一摆臂3和第二摆臂4,第一夹块1、第二夹块2、第一摆臂3和第二摆臂4四者上的四个铰接点连线为平行四边形,所述四个铰接点中至少一个设有使第一夹块1和第二夹块2相互靠近的弹性扭力件;还包括能固定第一摆臂3和第二摆臂4相互位置并可调的的收紧装置5,第二夹块2连接有用于连接第一钢丝绳8的连接部6。本实施例中,连接部6为吊耳结构。第一钢丝绳8另一端位于其中一条船上。第一夹块1和第二夹块2用于夹紧第二钢丝绳9的一端,第二钢丝绳9的另一端位于另一条船上。

在利用弹性扭力件的弹力驱使第一夹块1和第二夹块2夹紧第二钢丝绳9后,通过收紧装置能固定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相对位置,从而避免了第一夹块1和第二夹块2因出现相对移动而减弱了对第二钢丝绳9的夹紧力,避免了第二钢丝绳9的滑动甚至脱落,使钢丝绳牵引夹对第二钢丝绳9的连接稳定性更好。

所述第一夹块1与第一摆臂3的铰接点为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夹块2与第一摆臂3的铰接点为第二铰接点,第一铰接点与第二铰接点的连线和第二铰接点与连接部6的连线的夹角为90-180°。当第一钢丝绳8与第二钢丝绳9两者被拉扯的方向相反时,第一铰接点与第二铰接点的连线和第二铰接点与连接部6的连线的夹角就有变大的趋势,从而让第一夹块1和第二夹块2对第二钢丝绳9的夹紧力更大,摩擦力也更大,更不容易出现第二钢丝绳9打滑或脱落的情况。

所述收紧装置5包括相连接的操作部51和螺杆52,所述螺杆52横向穿过所述第一摆臂3并与其螺纹连接,螺杆52还横向穿过第二摆臂4上设有的条形孔41,该条形孔41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摆臂4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摆臂4上设有将其固定在螺杆52上的锁紧机构,第二摆臂4上远离第一摆臂3的一侧设有套设在螺杆52上的挡圈54和螺母53。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一摆臂3与第二摆臂4之间的螺杆52上也套设有一个挡圈54。挡圈54的外径大于条形孔41的宽度。条形孔41的长度大于螺杆52的直径,则位于条形孔41内的螺杆52就有可沿条形孔41长度方向移动的空间,才能允许第一摆臂3和第二摆臂4相对第一夹块1和第二夹块2摆动。

包括与连接部6为一体式结构的把手7,所述第二夹块2位于第一夹块1和所述把手7之间,所述第一摆臂3和第二摆臂4均与把手7铰接,第二夹块2、把手7、第一摆臂3和第二摆臂4四者上的四个铰接点连线为平行四边形。

所述弹性扭力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夹块2与第一摆臂3、第二夹块2与第二摆臂4的铰接点处。弹性扭力件为扭力弹簧,第二夹块2与第一摆臂3相对的侧面之间均设有用于容纳扭力弹簧的凹槽,第二夹块2与第二摆臂4相对的侧面之间均设有用于容纳扭力弹簧的凹槽。

所述第一夹块1和第二夹块2上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弧形的第一凹面11和第二凹面12。第一凹面11和第二凹面12均与第二钢丝绳9相适配,增加其与第二钢丝绳之间的接触面,从而增加摩擦力。

上述各铰接点均为通过相适配的螺栓和螺母连接的方式。

所述第一凹面11和第二凹面12上均设有方向相反的齿部,能进一步提高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对第二钢丝绳的摩擦力,连接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上述实施例中,连接部6可以直接设置在第二夹块2上,此时弹性扭力件可以设置在第一夹块1与第一摆臂3、第一夹块1与第二摆臂4的铰接点处。弹性扭力件也可以只设置在其中一个铰接点上,因为第一夹块1、第二夹块2、第一摆臂3和第二摆臂4两两铰接,四者联动,即使只有一个铰接点上有弹性扭力件也可以进行驱动,但其对弹性扭力件的工艺要求更高。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