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纤维定向补强同步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9285发布日期:2018-11-09 21:30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短纤维定向补强同步带。



背景技术:

橡胶同步带是目前机械传动领域中普遍使用的对同步要求极高的一个带品种。一旦产生跳齿、断齿、皮带损坏等现象,对机器的运行会产生严重的故障和损失。在带传动行业内,对提高橡胶同步带的寿命是一个永恒的追求。

目前行业内有用短纤维补强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同步带齿的硬度、抗剪切力、齿形稳定性等性能,从而提高同步带使用寿命。但是无序排布的短纤维不仅对带齿的性能无作用,反而会降低同步带的使用寿命。如采用短纤维周向(线绳平行方向)取向,虽然带齿性能得到增强,但带背弯曲性能会有很大降低,不仅增加了弯曲阻力,降低传动效率,而且会造成运行后带背首先出现裂纹失效,提高不了同步带的整体寿命。如采用短纤维轴向(线绳垂直方向)取向,虽然带背弯曲性能不会下降,但对带齿的性能不仅无提高反而会减小带齿的抗剪切力和抗变形性,同样提高不了同步带的整体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科学合理的短纤维定向补强同步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短纤维定向补强同步带,包括背胶以及设置在背胶内侧的齿胶,在所述背胶内部沿所述背胶长度方向嵌入设置有缠绕线绳,在所述背胶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缠绕线绳方向垂直的第一短纤维,在所述齿胶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缠绕线绳方向平行的第二短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短纤维的取向度不低于75%。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短纤维的取向度不低于75%。

进一步地,在所述齿胶表面设置有齿布。

进一步地,所述缠绕线绳沿所述背胶长度方向在同一平面均匀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齿胶外缘横截面为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短纤维定向补强同步带,结构设计科学合理,通过对同步带不同部位进行不同方向的定向补强,有效提高带齿性能,同时不降低同步带的耐曲饶性,进而提高同步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短纤维定向补强同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短纤维定向补强同步带和对比例寿命对比图。

其中:

1-背胶,2-缠绕线绳,3-齿胶,4-齿布,5-第一短纤维,6-第二短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短纤维定向补强同步带,包括背胶1以及设置在背胶1内侧的齿胶3,所述齿胶3外缘横截面为圆弧状。在所述齿胶3表面设置有齿布 4。在所述背胶1内部沿所述背胶1长度方向嵌入设置有缠绕线绳2,所述缠绕线绳2沿所述背胶1长度方向在同一平面均匀排列。在所述背胶1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缠绕线绳2 方向垂直的第一短纤维5,在所述齿胶3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缠绕线绳2方向平行的第二短纤维6。

所述第一短纤维5的取向度不低于75%。在这里,取向度指背胶1中与缠绕线绳2 方向垂直排布的第一短纤维5占背胶1内总短纤维的的比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短纤维6的取向度不低于75%。在这里,取向度具体指齿胶3 中与缠绕线绳2方向平行排布的第二短纤维6占齿胶3中总短纤维的的比例。

第一短纤维5与第二短纤维6均为芳纶短纤维,优选为模量高的芳纶短纤维。

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带主要生产工艺:在模具上依次包裹齿布4、预压制的齿胶3,缠绕线绳2,包裹背胶1。经过硫化、磨背、切割后制得成品。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带(实施例)与常规无纤维补强的同步带(对比例1)、短纤维周向补强同步带(对比例2)、短纤维轴向补强同步带(对比例3)分别制成120ZH19 带,进行使用寿命的试验(试验方法按GB18183-2000),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图2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明显优于对比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