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且可自动调节轮槽共面度的皮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4938发布日期:2018-11-23 19:04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且可自动调节轮槽共面度的皮带轮。



背景技术:

皮带轮是常用的传动装置,通常需要一组对应的皮带轮,一个皮带轮与传动轴连接,另一个与输出轴连接,然后两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进行联接传动,皮带要匹配皮带轮的轮槽内,在安装的过程中,其中一个轮子直接容易套在轮槽内,然后安装到另一个皮带轮的轮槽内就不容易安装,这时就需要辅助工具将皮带压入到轮槽中,而安装工具会对皮带轮侧缘、以及皮带的张力造成损坏;在安装初始使用阶段,由于皮带是新安装的,皮带与轮槽之间的共面度过于张紧,造成皮带与轮槽之间的摩擦大,从而加快两者间的相互损耗,减少使用寿命;再者皮带与皮带轮之间配合传动就存在正常的磨损,这样长久使用后就需要进一步张紧或调节轮槽共面度的问题,由于现有皮带轮采用 整体铸造或锻造,进一步张紧或调节轮槽共面度时需要直接更换皮带轮、皮带,这样就会造成更换麻烦,同时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且可自动调节轮槽共面度的皮带轮,比较容易将皮带压入安装在皮带轮的轮槽中,轮槽的宽度可以随着皮带的宽度进行自动调节,有效的使皮带轮的轮槽与皮带之间保持合适的共面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便于安装且可自动调节轮槽共面度的皮带轮,包括传动芯轴,所述传动芯轴上套设有左轮盘和右轮盘,传动芯轴外圆周壁阵列设置有若干安装槽,左轮盘和右轮盘内圆周壁分别设置有一体的且与安装槽匹配的定位卡块;所述左轮盘和右轮盘对应的侧壁分别设置有弹簧固定槽一,左轮盘和右轮盘之间设置有两端匹配在弹簧固定槽一中的调节弹簧一;所述传动芯轴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固定撑片和右固定撑片,传动芯轴两侧与左固定撑片、右固定撑片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连接螺孔并用固定螺栓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左固定撑片和右固定撑片与安装槽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调节螺孔,定位卡块侧壁设置有与调节螺孔对应的弹簧固定槽二,所述调节螺孔拧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孔与弹簧固定槽二之间设置有调节弹簧二,调节弹簧二处于安装槽中且一端抵接弹簧固定槽二中、另一端与调节螺栓抵接。

所述调节螺栓与调节弹簧二对应的一端设置有弹簧固定槽三。

所述左轮盘和右轮盘之间具有散热调节间隙。

所述安装槽和弹簧固定槽一均为四个,弹簧固定槽一的位置与传动芯轴圆周外壁两两安装槽之间相对应。

所述连接螺孔为四个,连接螺孔对应处于传动芯轴侧壁上两两安装槽之间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左轮盘和右轮盘之间的距离可以形成相对移动,在安装皮带时,可以选择性对左轮盘或/和者右轮盘向外侧施力。从而压缩调节弹簧二向外侧移动,左轮盘和右轮盘之间的距离变大,此时就比较容易安装皮带,有效的避免传统安装形式所造成的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左轮盘和右轮盘之间的距离可以形成相对移动,新安装的皮带由于不存在磨损,其两侧与左轮盘、右轮盘之间的距离较大,这时左轮盘、右轮盘会分别压缩调节弹簧二进行移动,从而将左轮盘、右轮盘与皮带之间自动调节到合适的共面度;当长久的运转使皮带产生一定的磨损,此时左轮盘、右轮盘会分别压缩调节弹簧一向里进行移动,从而将左轮盘、右轮盘与皮带之间自动调节到合适的共面度;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左轮盘、右轮盘与皮带之间的共面度进行合适调节,更好避免磨损以及提高传动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且可自动调节轮槽共面度的皮带轮,包括传动芯轴1,所述传动芯轴1上套设有左轮盘2和右轮盘3,传动芯轴1外圆周壁阵列设置有若干安装槽4,左轮盘2和右轮盘3内圆周壁分别设置有一体的且与安装槽4匹配的定位卡块5;所述左轮盘2和右轮盘3对应的侧壁分别设置有弹簧固定槽一6,左轮盘2和右轮盘3之间设置有两端匹配在弹簧固定槽一6中的调节弹簧一7;所述传动芯轴1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固定撑片8和右固定撑片9,传动芯轴1两侧与左固定撑片8、右固定撑片9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连接螺孔10并用固定螺栓17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左固定撑片8和右固定撑片9与安装槽4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调节螺孔11,定位卡块5侧壁设置有与调节螺孔11对应的弹簧固定槽二12,所述调节螺孔11拧接有调节螺栓13,所述调节螺孔11与弹簧固定槽二12之间设置有调节弹簧二14,调节弹簧二14处于安装槽4中且一端抵接弹簧固定槽二12中、另一端与调节螺栓13抵接。

所述调节螺栓13与调节弹簧二14对应的一端设置有弹簧固定槽三15;可以提高调节弹簧二14的稳固性。

所述左轮盘2和右轮盘3之间具有散热调节间隙16,可以对皮带轮与皮带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所述安装槽4和弹簧固定槽一6均为四个,弹簧固定槽一6的位置与传动芯轴1圆周外壁两两安装槽4之间相对应。

所述连接螺孔10为四个,连接螺孔10对应处于传动芯轴1侧壁上两两安装槽4之间的位置。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作出说明:

首先在装配时,首先左轮盘2和右轮盘3匹配套设在传动芯轴1上,并在左轮盘2、右轮盘3两者间对应的弹簧固定槽一6位置匹配安装调节弹簧一7,然后将左固定撑片8和右固定撑片9用固定螺栓17与传动芯轴1固定,接着将调节弹簧二14对应到安装槽4中,最后在调节螺孔11上拧接调节螺栓13,拧转调节螺栓13直至调节弹簧二1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弹簧固定槽二12、弹簧固定槽三15中,此时左轮盘2、右轮盘3之间的散热间隙o宽度可通过拧转调节螺栓13改变调节弹簧二14的压缩弹力而调节。

在安装皮带时,可以选择性对左轮盘2或/和右轮盘3向外侧施力,从而压缩调节弹簧二14向外侧移动,左轮盘2和右轮盘3之间的距离可以形成相对移动,距离变大,此时就比较容易安装皮带;由于新安装的皮带不存在磨损,其两侧与左轮盘2、右轮盘3之间的距离较大,这时左轮盘2、右轮盘3会分别压缩调节弹簧二14进行移动,从而将左轮盘2、右轮盘3与皮带之间自动调节到合适的共面度;当长久的运转使皮带产生一定的磨损,此时左轮盘2、右轮盘3会分别压缩调节弹簧一7向里进行移动,从而将左轮盘2、右轮盘3与皮带之间自动调节到合适的共面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便于安装且可自动调节轮槽共面度的皮带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